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孤岛落日 第二章 (16-17)

火烧 2010-06-01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孤岛落日第二章讲述宋美龄晚年在纽约的寂寞与信仰,回顾宋氏姐妹的影响力及蒋家在台湾的失势历程,体现爱财失义、爱国失家、爱权失势的悲剧命运。

           孤 岛 落 日  

         蒋介石与民国大佬的黄昏岁月  

                     王先金 编著  

第二章    蒋介石遗恨台湾  

宋美龄106岁去世  (16)   

                    爱财失义  爱国失家  爱权失势  

    在中国近代史上,宋氏姐妹的影响力,可说是前无古人。  

    她们三人,大姐宋霭龄嫁山西以当铺起家的孔祥熙,虽曾贵为财长,同时富可敌国,但是她还是利用内幕消息投机倒把、贪赃枉法,转而失义,永背贪赎鱼肉人民之恶名。  

二姐宋庆龄,21岁委身嫁给50岁的孙中山(1925年孙中山逝世,《纽约时报》说蒋介石曾马上向她求婚遭拒),几乎与父母决裂。孙夫人没有自己的家庭,追求自由民主以建共和,其爱国之心,彰彰明甚!  

    与蒋介石结婚的小妹,以权倾一时到山河变色,从退守台湾的国民政府伺机“反攻大陆”,到近年台湾独统的扰攘,宋美龄有过辉煌岁月,可是最终失势无权,不到20年间,蒋家不仅从台湾政坛消失,蒋夫人亦在近亲大都先她而去的落寞中离开人世!  

    一个爱财失义、一个爱国失家、一个爱权失势,集合了文学上所有悲剧元素。  

    宋美龄在纽约的晚年,因孔令侃、孔令伟和孔令杰三个晚辈的相继辞世,不免有“杜鹃声里斜阳暮”的寂寞之感。但她虔诚信教,平日与《圣经》为伴,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上早已能驾驭生命中的风浪与波折。她偶尔接见访客、逛逛公园、参观画廊。  

    1997年3月20日欢度百岁生日时,纽约宋寓热闹万分,贺礼极多。她始终拒绝口述历史和撰写回忆录。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对于宋美龄而言,两岸的“山河”早已不属于她;在夫死子丧孙亡党弱的变故下,“家国”亦面目全非。和她同时代的风云人物,全遭历史巨浪所吞噬,唯有她在人世的兴衰里静观到了21世纪的到来。  

                   宋美龄一生领过多少勋章?  

    宋美龄领过的勋章,比一级上将还多!她是中华民国第一位、也是唯一领有青天白日勋章的女性。  

    青天白日勋章在1939年5月15日颁布后,总共有200人得过此勋章,包括196位本国籍及4位外籍,其中只有宋美龄是女性。由于获颁青天白日勋章者必须拥有“运筹事宜获全功”、“最困苦时,毅然奋起战斗挽回颓势者”等九大条件,这个勋章因此被国民党军职人员视为一生之中最高的荣耀。  

    宋美龄曾获颁的各种最高文武功勋章,还包括一等采玉、宝鼎、卿云、复兴勋章;二、三等云麾勋章、胜利、忠勤、大同勋章!  

    除此之外,她还领授有来自荷兰大绶皇家勋章、约旦一等复兴勋章、伊拉克费易萨一世大绶勋章、越南特种金盘勋章、伊朗大绶普灵雅德勋章、菲律宾一等金心勋章、秘鲁大绶镶钻太阳勋章、巴拉圭国家功绩勋章、泰国秀拉钟克劳最高大勋章、马尔加什国家大绶勋章、尼加拉瓜鲁宾达理奥镶银大绶勋章、达荷美大十字大绶勋章、马拿马大绶巴尔波大十字勋章;其它还包括国民党的中山奖章等十种奖章。  

                西方媒体高度关注 侨界人士深深哀悼  

    宋美龄去世的消息引起了美国政界和新闻界的关注,美国总统布什24日在白宫发表声明,说他与夫人劳拉得知宋美龄辞世的消息后感到悲伤,称宋美龄女士毕生,特别是在上个世纪决定性的奋斗中,都是美国的亲密朋友。  

    他说:“美国人将铭记并崇敬她的智慧和性格力量。我谨代表美国人民,向蒋夫人家庭成员和全世界的崇拜者表示哀悼。”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宋美龄是一位建立国际友谊和理解作出了贡献的历史人物,“她的一生都是美国人民的朋友”。  

    美国一些主流媒体也对宋美龄的逝世予以详细报道,美联社等西方通讯社在第一时间内迅速报道了这一消息,并介绍了宋美龄的生平。  

    路透社指出,宋美龄的去世“为中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一个章节拉下帷幕”。  

    《纽约时报》刊登长篇报道,记述宋美龄对20世纪中国的巨大影响,称她为“耀眼的、专横的政治家”,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有着重大影响。  

    纽约侨界人士对宋美龄去世表示深深的哀悼,认为她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伟大女性,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  

    宋美龄去世,成为中国大陆、港、台及海外华人社会的大事件。尤其是大陆官方及媒体给予宋美龄很高的评价,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相比之下,蒋介石当年去世时,大陆官方仅报道了五个字:蒋介石死了。  

    宋美龄去世后,国内媒体用“风华百载走入历史”等字眼,及时作出报道。有的文章这样评价:宋美龄兼具中国古典气质及西方优雅风度,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光芒四射,瑕瑜互见。另一篇文章则介绍宋美龄于1943年在美国两院演讲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内地对宋美龄评价很高,一方面是因为宋美龄坚持中国统一的立场,对中共对台政策具有统战意义。另一方面,也反映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后,内地更加开放,学术环境更加宽松。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台湾民进党政府出于一党之私,将宋美龄去世一事泛政治化,既拒绝对宋美龄的历史功过作出评价,又在治丧形式方面争争吵吵,令死去的人都难得安宁。  

    报载,宋美龄追思仪式定于11月5日在曼哈顿公园大道上的圣巴特教堂举行。  

    据说,宋美龄的一些亲属主张将她的灵柩运回台湾与蒋介石合葬一起,但孔、宋家仅存世的大家长孔令仪并不同意。她指出,宋美龄已多次表示,死后想葬在纽约,遗体不回台湾,并早在十多年前就在纽约的芬克里夫墓园选购了一处墓穴。该墓穴位于墓园的三楼,内有六个墓穴。宋美龄的墓室紧靠她大姐宋霭龄、孔祥熙的墓室。孔氏夫妇的子女孔令侃、孔令伟、孔令杰也都安放在这个有着六个墓穴的墓室内。  

                      宋美龄的最后岁月  

1975年蒋介石去世之后,宋美龄即以“来美就医”为名,移居到纽约长住,那年随行带着一百多个大箱子,当时宋美龄78岁。宋美龄行前在士林官邸打点家当时,内心已隐约作出人生最后旅程站的准备。  

宋美龄在曼哈顿东区的高级公寓共有18个房间,供她使的服务人员多达24人,她还养了3只狗。也有报道说,蒋夫人的公寓曾出现蟑螂,烹调中国食物的菜香溢出户外,遭到邻居的抱怨。  

但和蒋介石在世时的官邸繁华生活相比,宋美龄在纽约的日子还是恬淡而安静。来美初期,宋美龄住在长岛的蝗虫谷大庄园里,那是栋气势雄伟的深山大宅院,孔二小姐孔令伟经常来陪她小住一段时间,空闲时开车带着她四处游览风景,那是宋美龄在美最愉快的时光。  

宋美龄虽然活了105岁,但也有一些疾病。除了皮肤过敏症外,还有抑郁症。她也得过乳腺癌,施行过乳房切除手术,1969年的车祸对她的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可能对她心情和健康影响最大的是尼克松中国政策的转变。基辛格1971年7月密访北京前,尼克松托他的老友和老东家百事可乐董事长肯德尔带口信给蒋介石:“不管未来如何演变,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老朋友。”  

《最后的皇后:蒋介石夫人与现代中国的诞生》一书作者汉娜·帕库拉说,蒋夫人在纽约寓所的衣柜中藏有金条,但数量多少则说不清楚。  

肯尼迪总统的父亲也是蒋夫人的仰慕者。1943年宋美龄访美,老肯尼迪曾专程由波士顿到纽约蒋夫人下榻的旅馆拜访,三次长谈。老肯尼迪对宋美龄说:“你很性感”,但宋美龄对这样的赞美心中怕怕、无法消受,立即正告老肯尼迪说,你可以说“我有魅力”,绝不能用“性感”这样的字眼。肯尼迪家人都为宋美龄倾倒。  

宋美龄最为美国人诟病的是她虽饱受美国教育,却对丈夫的独裁统治没有发生良好的影响,因而罗斯福总统夫人批评她:“讲民主非常漂亮,却不知实践民主”。1948年底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宋美龄跑到华盛顿向杜鲁门总统求援,被杜鲁门奚落为“只知要钱的蒋介石(夫人)了”。  

    后来孔二小姐在台病殁,宋美龄在庄园触景生情,心情日渐影响到健康。孔大小姐孔令仪为了就近照顾她,同时也顾及老人家就医方便,于是劝说宋美龄搬迁到曼哈顿上东城的公寓。孔令仪待她如亲生母亲,照料生活起居。这栋大楼濒临东河,宋美龄所住的单位为两层楼打通,宋美龄和护士、助理等女性人员住上层,男秘书、警卫则限于在楼下活动。  

    搬到曼哈顿以后,随着年岁的增加,体力和精力大不如以前,因此没有像住在长岛时经常外出。宋美龄在纽约的晚年生活都有专人照顾,由台湾派来的振兴医院、荣总医院人员所组成的医护小组,24小时不分昼夜,密切观察着蒋夫人的健康情形;营养师和厨子配合她的身体状况,调配适合老人家的饮食。台湾“国防部”派来的宪兵则终年在寓所执勤,以保护宋美龄的安全。  

    宋美龄每天早晨起床先是祷告,她的祷告词多数时候是以英语进行。祷告内容有时希望世界和平,有时是为国人、家人祈祷平安。房内床头有本英文《圣经》,她随时想到就翻阅研读。由门房送来的《纽约时报》为宋美龄正式开启了一天的作息。  

    宋美龄过去因皮肤过敏,医生嘱咐许多食物不能进用,但是在生前最后几年,她的皮肤过敏毛病居然痊愈。  

    由于老人活动量很少,医生担心她的肌肉会逐渐萎缩,除了要求护理人员定时为宋美龄做全身按摩之外,同时也希望她在不勉强的情况下,做些适当运动。她过去几年每天以无比的意志力,强逼自己扶着室内楼中楼的扶梯,一阶一步地往上爬。百岁高龄的筋骨十分僵硬,但是宋美龄却是咬紧牙关,要求自己一定爬完楼梯。  

不过,去年入春以来,宋美龄的双腿肌肉越来越萎缩,连站起来都相当吃力。在她去年的105岁生日当天,原先还很要强地想在宾客面前走几步,后来还是脚力不支,顺从地坐在轮椅上,由孔令仪推着轮椅和宾客见面。  

    孔令仪有时会请司机开车载着宋美龄出去,宋美龄就透过车窗玻璃,津津有味地看着沿途中央公园的景色,以及街道上的各型纽约客。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宋美龄会在护理人员陪同下,到寓所附近的小公园透透气。  

    活到一百多岁,看着许多亲人、故旧、孙辈一个个先她而去,宋美龄有时心里觉得相当寂寞。当西安事变主人公张学良在夏威夷过世时,宋美龄知道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连续数日沉默不语,让家人十分担心,却又不知如何安慰。  

    宋美龄在情绪最低落的时候,曾经忍不住问:为什么上帝要让她活得这么长寿?上帝的旨意究竟是什么?  

                        长命百岁的秘诀  

                                            宋美龄于1975年9月离台赴美,一是为了依亲,二是为了治病。她一到美国就进医院动手术治疗腰部麻疹,手术效果良好。后来,她又多次回台,陆续搬了些东西来,来来回回,总共搬了三次才搬完。1991年离台时听说就带了99箱子行李。  

    宋美龄来到美国后,隐居纽约长岛蝗虫谷。蝗虫谷的这栋老房子样子很好看,是孔祥熙家族的产业,实际上已破旧不堪。这栋两层楼的建筑,一楼没有房间,只有餐厅、客厅、厨房和一个专门晒太阳的“太阳间”。二楼靠正房的地方有四间套房,宋美龄住在其中的一间。据说,整个蝗虫谷的孔宅共有34英亩大。  

    宋美龄总共带了二十五、六个随员到美国去,是蒋经国从台湾派给她的。除了随员之外,她还带了几个人去,包括专门帮她做旗袍的裁缝师和为她做饭的厨师。  

最后几年她住在纽约84街的寓所,只有6个随员保护她的安全。最早跟她的老妈子,现在也不在了。                  105岁的宋美龄  

    宋美龄很喜欢兜风,大约每个星期都要叫侍卫们带她兜风一次。每次一出去就是好几部车,她每次都叫司机把车开得很远,或带大家去吃冰淇淋。  

她在美国的日子过得很悠闲,她晚睡晚起,作息有规律。  

    宋美龄住在长岛的时候就经常纽约、长岛两头跑。长岛蝗虫谷在乡下,不仅交通不便,还经常下大雪,出来一次很不方便,所以她最后索性搬到纽约84街东河的“葛莱西”官邸长住。  

    那是一栋15层楼的公寓,宋美龄和她的侍卫、佣人分住9楼和10楼。这栋楼面对公园,紧邻东河,离哥大医院很近。 平常宋美龄大多窝在10楼,很少下楼,因为下来麻烦,化妆、梳头要耗费一、二个小时。她有几个原则:第一,没化装好、梳好头,她是不会下楼或是出门的;第二,她只要出门,一定穿着长及脚踝的正式旗袍。她现在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整个人也胖了一点。  

    她的牙齿直到现在都还很健康,只补了几颗;她的头发也没有全白,并且长到腰际。  

          2001年的农历二月,宋美龄已迎来她的104岁生日。随着陈立夫于2001年2月8日的逝世,国民党“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第一代人,就只剩下宋美龄还在人世了。宋美龄长寿的秘诀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她有宗教信仰;第二,她生活没有压力;第三,她习惯请人家帮她敲敲膝盖、捏捏腿,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第四,她很注重饮食,少食多餐。还有一点,宋美龄不“留气”,想发脾气的时候就发出来,这或许是她长命百岁的原因。  

也有人说,宋美龄所以能活到106岁,还有两个原因:  

一是她喜清淡饮食,尤其是爱吃菠菜。  

宋美龄对于生吃蔬菜颇为青睐,她认为煮热的蔬菜虽然便于消化,但这些蔬菜的细胞和组织结构大多在加温过程中分解或遭到破坏,营养价值不能与尚未加热的菜类相比。而素有蔬菜之王美名的菠菜,就是宋美龄每餐必用的。  

营养专家说,菠菜是一种营养较全面的蔬菜,热量低,是铁、钾和维生素A的优质来源,同时也是钙、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上等来源,所含的磷.锌、叶酸和维生素B6也较为丰富。500克菠菜所含蛋白质相当于两个鸡蛋的蛋白质含量。菠菜的含钙量超过含鏻量,因此,吃菠菜可以弥补某些含鏻量比含钙量多的领口的缺陷,比较适用于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但菠菜中含有较多的草酸,最好先用水焯一下再食用。  

二是去名利、除喜怒、求心态平衡。  

学习“五难”养生法。宋美龄在台湾生活期间,从国民党元老张群那里学到了很多的养生哲学。在张群赠送的修心养性书籍中,宋美龄对孙思邈的《千金翼方》最感兴趣,书中写道: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是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宋美龄没有想到唐代一位医生就已经悟出了如此精深的养生理论。从此,她开始学习和领悟“五难”。她还将这种领悟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如果想长寿,就必须要‘心静’”。  

心态平衡。晚年的宋美龄到了美国,尽管她希望两耳不闻窗外事,可是台湾仍然会有一些让她闻之不快的消息通过种种渠道传到她的耳中。但宋美龄不但善于应对“失意”和“得意”带给她的烦恼,同时也能控制外界袭来的种种责难,她善于平衡“噩耗”与“喜讯”带来的感情冲击,一贯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凡事尽可能泰然处之。  

每天作画。多年坚持挥毫作为宋美龄修改修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说:“绘画就是我的养生之道。绘画也不会让我大伤脑筋,它只能让我情绪变得更好,更加欣喜和快乐。  

(民间有一个传说,说宋美龄年轻时起就每天用牛奶洗澡,这样可能保持青春美丽、健康长寿。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昆明市就传出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卖牛奶的小店女老板,她把每天进店的牛奶洗过澡后,再卖给雇客喝。那位女老板被捕后,审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回答说,她是学习宋美龄……)  

    106岁的宋美龄逝世后,她生前的养生之道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宋美龄平日特别喜欢吃水果、生菜,而且什么水果都吃,对油腻的食品完全忌口。过去喜欢吃的甜食到后来也尽量少吃。她几乎每天都用磅秤称体重,只要稍微重了些,立刻改吃青菜沙拉,不吃任何荤的食物。如果体重恢复到标准以内,她有时会吃一块牛排。  

    她每天醒来后,不立刻起床,总是在床榻上躺一阵子,让她的女副官为她做腿部按摩,然后才慢条斯理地起床。在书房的盥洗室盥洗,然后再自己化装。暮年时对容貌和外表的修饰仍然从不假他人之手。  

    宋美龄很少看电视,阅读书刊是她长年保持的习惯。她每天必翻纽约各大英文报纸。空闲时就画国画、写毛笔字。从20世纪50年代起,宋美龄开始学习画画,而且逐渐成为她最喜欢、也是她最下功夫的晚年业余消遣。她在台北时,特地聘请了当时两位中国画名家作国画教师。在她的客厅、卧室里,没有古董和名画,挂的都她的旧作,有的画上还有蒋介石的题词。  

    宋美龄之所以长寿,还有一条秘诀就是:一有不适,立即上医院。  

           孤 岛 落 日  

         蒋介石与民国大佬的黄昏岁月  

                     王先金 编著  

第二章    蒋介石遗恨台湾  

宋美龄106岁去世  (17)   

                      宋美龄为何不写回忆录  

    1983年秋天,美国女作家、《宋氏三姐妹》的作者项美丽再一次光顾了蝗虫谷大宅。  

    “夫人,您在最近几年确实有些让人淡忘了。如果不是去年您在老‘总统’去世五周年时,在这里发表的文章和最近给廖仲恺儿子的那封公开信,恐怕当年熟悉您的人,几乎都记不得老夫人就住在纽约了!”项美丽还像以往来这里作客时一样,在宋美龄面前谈笑风生,谈话爽然,直来直去。丝毫没有因为前次口述历史的事情没有谈成,彼此在心里会产生某种隔阂。  

    “是啊,项太太。”宋美龄对这位在《宋氏三姐妹》中歌颂过自己和两个姐姐的美国女作家,在心里始终保留着深深好感。她说:“如果一个人在大家的视野中经常出现,迟早有一天会遭人厌恶的。特别像我们这样年纪大了的老朽,如何设法把自己完全隐藏起来,那才是最明智的做法。当然,在必要的时候该说的话,总还是要说的。”  

    “夫人的性格永远都是坚韧的。”项美丽对面前这个腰板已经全然佝偻下去的宋美龄,目光中流露出由衷的敬佩。随着岁月的蹉跎,宋美龄早已失去了昔日的风韵。项美丽说:“这种性格从夫人最近发表的这封函件上,就已经看得一清二楚。”  

    “我们最好不谈政治”宋美龄说,“政治是让人烦恼的东西。但是有时你又不得不参与,现在即使我身在美国,可是也不能不为台湾的国民党操心,唉,这是没有办法和事呀。”  

    项美丽理解老夫人的语意。1981年5月,当宋庆龄在北京病逝的消息传到美国以后,传媒又是一阵喧嚣。同时媒体也开始报道说,住在长岛的这位蒋介石未亡人,极有可能飞赴北京出席她二姐的遗体告别仪式。项美丽那时还听说,这一消息刚刚传出不久,长岛蝗虫谷的孔家大院门前不时簇拥着众多的中外记者。他们都希望会见幽居在一片红桧林深处的宋美龄,希望获悉她是否有回祖国大陆的意思。  

    然而不出项美丽所料,那些从纽约和加州纷沓来的中外记者们,在孔府不但吃了闭门羹,最后还遭到宋美龄警卫人员的驱逐。只有项美丽了解这位蒋氏未亡人的心底秘密:她绝不是不想和自己的胞姐见最后一面,她是担心自己真的去了北京,那就等于背叛了那已在九泉之下的亡夫。也许正因这种仇恨的情结,不仅让宋美龄忘记了同胞姐妹的情分,同时也迫使这多次表示要逃出政治旋涡的老夫人,竟在纽约给北京的廖仲恺之子廖承志写起公开信来。  

    “夫人,我这次到蝗虫谷,还是为给您写回忆录的事。”项美丽说,“哥伦比亚大学非常理解夫人的意思,他们决非为保存中国名人的口授历史,就不惜破坏您的平静生活。但是,他们仍然希望促成这次合作。所以就想出了个可能让您接受的方案。”  

    “什么方案?”  

    “夫人晚年一直喜欢清静,既然不希望许多人进入您的别墅,可否就由我一人来充当此任?”  

    “你.……一个人?”宋美龄心里对自己是否写回忆录一事,至今仍然踌躇不决。听了项美丽的建议,心中似有所动,但她仍把困惑的目光投向同样老迈憔悴的项美丽,不安地说:“我当然欢迎您到我的家里来。可是,你也不再是从前写书时的项太太了,这么多写作重担放在你一人肩上,你一个人能承担吗?”  

    “夫人,我是可以承担的。”项美丽笑了笑,“我确实已经老了,可我仍然希望在有生之年,再为夫人写些什么,流传下去。这对我来说也同样是有意义的事情。”  

    “好吧,这个主意让我好好想一想。”宋美龄答应了下来。  

    “阿婆是该有一本回忆录了。”蒋孝章听说纽约有那么多人主动帮助老祖母整理生活经历,心里自然非常赞同。她说:“如果有人替您老人家记录从前的往事,真是再好不过了。因为可以把您老人家的一生经历,都完整的记录下来。这样对我们后人也大有益处,您老人家一生中的许多往事,连我们这些孩子也一无所知啊!”  

    宋美龄见孙女对此事也表赞同,就对让项美丽为自己口述历史的打算更加信心百倍。  

    本来,宋美龄移居美国之后,曾对自己的回忆录作过充分的准备。1984年秋,宋美龄在长岛开始考虑何时请项美丽(美国女作家、《宋氏三姐妹》的作者)到别墅里来,以闲聊的方式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然而,此时在美国发生一件让宋美龄大为震惊的事情:一位名叫江南的台湾作家,突然在美国旧金山遭到台湾特务的暗杀!  

    美国各报都用整版篇幅发表江南遇刺的新闻。宋美龄开始每天关注这一血案。原来,这个死在旧金山的华人作家江南,原名刘宜良,祖籍江苏。他少年时期即随家人离开镇江赴台湾读书,大学毕业后投身报界,以其生花妙笔和一篇篇有影响的文章,而跻身于《台湾日报》的名记者行列。由于反对台湾当局的统治和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强权政治,他愤而赴美。江南早从1960年起就在美国开始筹划写《蒋经国传》,经过十余年的准备,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用大量第一手资料,写成了《蒋经国传》一书初稿。可是,就在《蒋经国传》将由内地再版的前夕,他却在旧金山戴利市的家门前突然遭到暗杀!  

    宋美龄从美国媒体传出的消息中了解到事件真相:原来,当江南刚完成这部书稿的时候,台湾当局的情报机关就已从多种渠道获悉在这部《蒋经国传》中,含有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其中江南笔下甚至涉及早年蒋经国在苏联工作的情节,以及蒋氏家族在当时不宜公开的诸多内幕。在这种情况下,台湾情报机关秘密派出说客来到美国,许以十万美金,意在买断江南这部力作的版权,以控制《蒋经国传》一书在美国或海外公开出版。但是,性格倔强的江南不为所动,坚持要把这部书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公开面世。这样一来,他就成了台湾当局仇恨的人物。  

    1980年江南的《蒋经国传》首次在纽约一家有影响的华文报纸上连载,影响颇大。台湾当局在无法买断书稿版权之后,又派人秘密飞到旧金山,和江南协商设法在公开发表时删掉书中涉及蒋经国私情的内容,其中特别是要他删掉涉及蒋孝文、蒋孝武的相关内容。这次在朋友的劝说下,江南作了必要的妥协,同意删除一些敏感的情节,但他仍拒绝把这部书稿换成巨额美金、不出单行本的建议。不久,在美国出版界大力支持下,《蒋经国传》英文本终于在美国出版面世!  

    江南遇刺后,美国和东南亚各国读者都同情受害者江南,一致谴责暗杀集团这一令人发指的血腥暴行。江南遗孀崔蓉芝发誓要不惜一切代价要求美国联邦调查局辑捕真凶。由于美国联邦调查局对此案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崔蓉芝在报上发表文章,痛责美国偏袒台湾的情报机关,偏袒蒋经国。  

    案发后,台湾方面公然否认江南案与台湾当局有关,甚至连已经露出凶杀马脚的“竹联帮”,台湾当局也坚辞否认其涉案。  

    江南事件让幽居在长岛的宋美龄忽然悟到这样一个事实:政治家的回忆录是绝对不能随便写的。  

    “我的回忆录还是不写为好。”宋美龄在接受江南事件教训后,断然改变初衷,并派人把美国作家项美丽从纽约城区请进长岛别墅。她对项美丽说:“项太太,并不是我不信任你,而是我从江南事件后看到我的回忆录,万一在美国出版后的后果。一个作家尚且如此,更何况我呢?”  

    宋美龄的回忆录,就这样胎死腹中了。  

                           李登辉前恭后倨  

    在李登辉口中具有“上帝形象”的蒋夫人过世后,李登辉立即展开反击。他指责宋美龄当年联美抗日,是拿钱到美国游说,并说这就是“中国料理”。  

    李登辉对宋美龄的指控,立即引起蒋夫人的孙媳妇方智怡回应“不仁”。同时蒋氏后代、国民党立委章孝严也严词抨击,说李登辉在别人身后作负面评价,是懦弱行为。他说,如果没有蒋夫人当年访美的努力,不知抗战的结果为何。  

                                        李登辉的一番“中国料理”说,立刻反弹到自己身上。舆论批评,如果蒋夫人掌“中国料理”,李登辉执政时代的“凯子外交”就是“台湾料理”,包括援助科索沃、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等外交弊案,都是李登辉掌厨的“上等台菜”,比“中国料理”更名闻国际。  

具有台独“教父“之称的李登辉,早年是共产党的叛徒,最后又成了国民党的破坏者和台独势力的吹鼓手,是一个中华民族的败类。                         蒋经国与李登辉握手  

过去蒋家政权是民进党念兹在兹推翻的对象,事实上,民进党在野时,即不断解构蒋家威权。陈水扁任台北市长之初,就先拿蒋家开刀,拆除蒋介石次子蒋纬国的别墅,引起轩然风波;1991年9月宋美龄离台赴美,携带近百件行李和使用公务护照之问题,民进党对她大肆挞伐,并质疑其携带“国宝”出境。  

    台独派的台联党批评宋美龄践踏台湾民主及人民,民进党立委林重谟把“国母”说成“母狗”,对宋美龄极尽羞辱。不论民进党过去对宋美龄如何评价,擅长政治操作的陈水扁充分利用这位“独裁者太太”逝世的机会,打出厉害一击,并将携带褒扬令赴美致意。  

    另一方面,为是否邀请陈水扁为蒋夫人覆盖国旗一事,蒋家意见一度分歧。即将前往中美洲访问的陈水扁,预定31日抵纽约,若能顺道前往覆旗,在选战上有加分效果。但蒋家最后决定,将追思礼安排在11月5日,避开陈水扁过境时间,使得亟欲展现覆旗诚意的陈水扁愿望落空。  

                     宋美龄魂归何处?  

                                       蒋 介 石 的 全 家 福 1960年  

          宋美龄辞世后,部分蒋家家属主张将她的遗体移灵回台,与蒋介石合葬在桃园大溪慈湖,不过在美国的孔宋家族则表示将依宋美龄的心意将她安葬在纽约芬克里夫墓园。  

    蒋家代表、蒋孝勇遗孀方智怡25日上午表示,她是晚辈,须待家族会议讨论过后才能决定,她今天也将飞往纽约与家族成员会面,“一切安排等家族讨论后,再对外说明”。  

孔令仪不同意将宋美龄的遗体运回台湾与蒋介石同葬。她说,宋美龄早在十多年前即选购纽约芬克里夫墓园一处墓穴。  

          孔令仪说,宋美龄的遗体是“安放”,不是“下葬”,遗体放在纽约,是她生前的意思。孔令仪并透露,宋美龄生前也说过,死后若情况允许,可迁回上海与母亲倪桂珍葬在一起,这是宋美龄的心愿。  

    宋美龄孙媳妇方智怡26日在搭乘飞机赴美处理宋美龄的后事之前,断然拒绝台湾“总统”陈水扁为宋美龄遗体覆盖“中华民国国旗”。  

    陈水扁将在10月31日过境纽约,有消息说他不排除到时顺道出席宋美龄的追思礼拜仪式,并为她“覆盖国旗”。蒋家已经加以拒绝。           宋 美 龄 灵 车  

    方智怡说:“不欢迎不认同中华民国的总统为蒋夫人覆盖国旗。”她在登机前对记者说:“蒋夫人一生捍卫中华民国,连姐姐都不来往,怎么可能希望一个不承认中华民国的人覆旗!”   

    不过,在纽约的外甥女孔令仪及其夫婿黄雄盛却希望在陈水扁过境纽约时,“请他出席,并要求陈‘总统’以中华民国元首之尊,为蒋夫人覆盖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因为这“对蒋夫人而言是备极尊崇,也是实至名归”。  

    宋美龄的葬礼在纽约举行了两天,让亲朋好友和各界人士前来吊唁。灵柩已于美国时间10月30日早晨运至位于韦斯特切斯特县的墓地。  

    中午,在数十位亲友的诗歌赞美及祷告下,安厝于纽约州的芬克里夫墓园内外景致怡人,在专业的精心规划下,墓园花木扶疏,适值初秋叶落、枫红处,更增添安宁、祥和的气氛。  

    宋美龄的灵车于上午11时左右抵达墓园,安放在芬克里夫墓园第11栋大楼3楼的专属墓室。此地也是多位蒋氏、宋氏家族安眠之处,包括了宋美龄的姐姐宋霭龄及孔祥熙、孔令侃、孔令伟、宋子文等人。依据家属的商议,宋美龄将暂厝纽约,时机成熟时将与蒋介石合葬。  

    2003年11月5日,宋美龄追思礼拜在圣巴托罗谬教堂举行,台湾政府代表钱复、国民党主席连战等专程自台北抵此的政要及前美国参议员多尔、前美国总统小罗斯福孙媳妇、前纽约市长朱利安等千余与会,场面庄严,气氛祥和。连战代表中国国民党授党旗及褒扬状给蒋家家属,象征国民党对蒋夫人的最高敬意,由家属代表孔令仪代表接受。  

    近代横跨三个世纪的女人宋美龄的一生,就此划下句号。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