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遏制“为官不为”的现象等四则
警惕“四风”新形式折射出个啥
郭扬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5月,四川省纪委相继派出3个专项督查组,分别由省纪委领导带队,对部分市州和省级部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正风肃纪工作情况进行集中督查,时间持续1个月左右。主要任务是聚焦‘四风’新形式、新动向,狠刹公款吃喝、旅游、送节礼等不正之风。
今年以来,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铁面执纪”的要求,深入开展正风肃纪活动,坚持歪风必刹、违纪必纠。一季度,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办涉及“四风”问题案件1050件、处分653人,分别占去年全年查办“四风”问题案件总数的29.7%、19.4%;内部通报134件次,点名道姓通报曝光53件次。(5月11日《人民网》)
笔者认为,聚焦“四风”新形式、新动向就要坚持把常态化监督和专项督查为抓手。随着中央打老虎、苍蝇力度的进一步加强,一些曾经有过贪腐念想的人有所收敛,社会风气有了进一步好转,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之所以一些人不敢腐,是慑于中央反腐的坚定决心和反腐力度的强大,还没有形成不愿腐、不想腐的思想观念,仍有一些党员干部仍然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反腐只是一阵风走走形式而已。针对这些现象,必须要采取坚决的态度和措施,将反腐的事业进行到底,唯有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信念,才能形成不敢腐、不愿腐、不想腐的机制体制。(郭扬)
必须遏制“为官不为”的现象
郭扬
日前,广东佛山出台《佛山市整治领导干部“为官不为”试行办法》,其中列举出七类具体行为,为“为官不为”者“画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除佛山外,辽宁、湖北、湖南、贵州等多地陆续出台相关办法,为“为官不为”行为画红线、列清单,同时采取将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等多种问责追责方式,力促官员为官有为、为官敢为。(5月11日《人民日报》)
笔者认为,“为官不为”的现象不仅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是对国家和人民资金的浪费,必须要采取坚决的措施根除“为官不为”现象,公众对行政机关人浮于事、庸懒散拖、推诿扯皮等现象十分不满,应该成为今后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风建设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关乎人心向背,因此必须要真刀真枪向不良作风现象说不。
对党员干部来说,修身做人就是要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每一名党员干部在修身做人上,就是要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有更高的觉悟和境界,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加强党性锻炼和自身修养,锻造过硬的思想品格,展现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建立完善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同时重要。必须增强公务员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日常考核机制。科学设置不同岗位的考核指标体系,只有将责任落实到位,形成监督合力,才能遏制“为官不为”现象。(郭扬)
禁止到风景名胜区开会说明个啥
郭扬
“五一”期间,中纪委重申各级党政机关严禁到21家风景名胜区开会。专家指出,这次提醒,是“禁令”更是“鞭策”。
“五一”期间,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刊发图文《这些地方风景虽好,开会可别去!》,提醒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一律不得到武当山、华山、太湖等21个风景名胜区召开会议。(5月7日《新华网》)
过去一到节假日就有接待,接待忙的时候,人手不够,浪费国家的资金不说,对干部自身的身体也不好,陪家人的时间也少了很多。中央“八项规定”之后,公务旅游和会务接待大幅度缩水,社会风气有了极大的转变,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称道。
禁止到风景名胜区开会,就是要制止党员干部的“不敢”心态,折射出社会风气新生态,转变作风就是要从细节入手,扎实走好每一步,只要持之以恒效果显而易见,增强了政府进一步转作风的信心和动力。
转变作风就是要管住“任性”干部不想、不能方面加强制度约束,让执行八项规定真正成为自觉行动,要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带电高压线绝对不能触碰,党员干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带动周围的人,才能促进社会风气的进一步转变。(郭扬)
“终结”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说明个啥
郭扬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已过去三分之一,中国政府再出简政放权的“大招”,宣布“终结”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以“向自身权力开刀”的姿态率先垂范。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依照依法行政要求,在去年大幅减少各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彻底取消这一审批类别。会议还指出,今年要同时取消200项以上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审批事项。(5月7日《新华网》)
“非行政许可审批”,是指由行政机关及具有行政执法权的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实施的,除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等确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外的审批事项。一些部门就是在这些“非行政许可审批”中,存在着权力寻租等不良现象,而且这一审批容易成为“制度后门”和“灰色地带”。
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务院不断出台政策减去了大量的行政审批权限,为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升级提高了政策保障,此次“终结”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彰显的是政府简政放权的决心,并且也是提振经济的坚定举措,同时传递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
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必须要彻底根除政府“缺位”、“失位”的现象,不该管的绝对不管,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减少人为干预的不良现象。
“终结”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是进一步突破改革“中梗阻”,使改革部署从“最先一公里”顺畅地推进到“最后一公里”。(郭扬)
整治领导干部社会兼职势在必行
郭扬
据9日公布的《中共文化部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显示,文化部整治领导干部在社会团体兼职多和领取薪酬现象。一是完成部系统退(离)休领导干部在文化部业务主管社会团体兼职情况摸底调查和规范工作。清理前,文化部退(离)休中管干部中有10人在社会团体兼职24个,单人兼职最多的为5个;清理后,3名符合兼职条件的中管干部各兼1个社团职务,其他人不再兼任。清理前,文化部共有77名退(离)休司局级干部在社会团体兼职114个,单人兼职最多的为5个;清理后,49名符合兼职条件的司局级干部各兼1个社团职务,其他人不再兼任。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出台了《文化部退(离)休领导干部社会团体兼职管理办法》,明确要求部系统退(离)休领导干部如因工作需要在社会团体兼职的,须严格履行审批和备案程序,只兼任一个社会组织职务、不领取报酬。(5月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笔者认为,领导干部在社会兼职的不良现象必须要清理,因为事实上一些领导干部在社会兼职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利用了自己在原单位的影响力去办一些事,并且能够在社会兼职的人几乎无一例外是领导干部,因此更要加强对权力的管控,防止权力的影响力的滥用。
必须要在党员干部中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整治领导干部社会兼职,那么就需要领导干部主动脱离社会兼职,从思想上克服各种毛病,对于腐败问题的苗头要早发现、早处理,增强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作风问题不容小视,要站在群众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主动换位思考,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站在客观立场上去审视自己,绝不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郭扬)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