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再议“民富”优先与“共富”兑现

火烧 2011-09-0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民富优先对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强调收入分配公平与社会公平正义,提出从国富优先转向民富优先的改革方向,呼吁实现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再议“民富”优先与“共富”兑现  

   

陕西省商洛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卢 书 民  

共同富裕的前提是“民先富”!“民富”如果真正能优先,才能实现共同富裕!问题是“民富”中的“民”应该是那些人?  

愚者以为,这里的“民”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全体公民,而是亿万日夜生活、工作在各个行业第一线,用自己合法的劳动所得勉强度日,并以此养活其家人的弱势群体!  

习副主席昨天在致亚洲政党“发展与社会共享”专题会议的贺信中表示: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2·5”规划》也把社会呼声最强烈的收入分配如何实现公平的问题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温总理还在《“12·5”规划建议的说明》中特别强调:“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要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根本目的是要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的分配制度和政策既要有利于经济效率,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又要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特值一提的是去年12月4日,在海口召开的“收入分配制度与加快转变经济方式”国际论坛上,迟福林谈到“收入分配改革核心是实现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  

不谦虚地说,“民富优先”,鄙人早在2006年就以“民富国强”而不是“国富民强”为题论及到(只是笔者职轻言微,不足以引起重视)。因为,只有“民富”,才会有“国强”;因为,仅有“国富” ,“民”反而孱弱(无须再用实践证实“国富”到什么程度,君不见“五客”及其子弟们用纳税人的血汗钱奢侈后竟然异口同声道:“花销吧,共产党的“麦秸积”大得很,60多年过去还没用完,那在乎你我用这点儿”,活生生一幅恬不知耻的寄生虫嘴脸!他们那里知道,还有无数用血汗、生命供养他们的平民正在计算着一元钱如何分作四瓣花啊);因为,“国富”也只会是“五客”和既得利益集团的非法暴富,只能使得既得利益集团内部为利益的分配、再分配而不吝身价性命厮杀的“血流成海”,但针对外侮,个个又是缩头乌龟;因为,他们的争斗结果,只能使其大腹便便、思维扭曲、行动迟缓,只能使平民们民心涣散,毫无创造激情,还何谈“民强”!  

呜呼!一介草民,竟然也谈起“庞大而深奥的”收入分配如何实现公平的问题,岂不是“蚍蜉撼大树”,不知天高地厚吗?这个权威话题,仿佛只能由那些权威决策人士、专家、学者于冬暖夏凉的楼阁里,品着飘香的浓茶、咖啡,或者用纳税人的血汗钱“肥吃海喝”后,在论坛桌上夸夸其谈……。  

但是,“路若不平,行人必铲”。收入分配的公平实现问题,不仅是既得利益集团、专家、学者关心的事情,应由草民自己起来关心自己如何合法的先富、共富(尽管草民力轻声微,但呼吁的多了、久了,总会凝聚而成惊雷)。因为,“既得利益集团”及其驯养的专家、学者和规则制定者们历来关心的总是如何借着“公平、合理”的幌子,不但给自己早已经是天价收入的分配模式构筑更加坚固的隔离带,并且还会继续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要为自己增添新的天价收入开辟出全新的,冠冕堂皇的“科学”理由和“合法”渠道,根本不在乎人民(纳税人)的血汗怎么流淌,生活怎么煎熬……。  

平民们,别以为权贵们、“主持”们都是什么至高无上、绝对正确的,他们也有最脆弱的一面:  

特别怕人民忍无可忍的愤怒!愤怒的后果他们十分清楚……  

一个《规划》,一个《说明》,一个《论坛》,很是鼓舞民心!但遗憾的是,没有具体的操作方式和政策规定(所以,中国的“五客”们压根不要高谈阔论“普世价值”)。其它媒体,权威专家、学者们也都没有就如何实现分配公平问题谈得更清楚一点,更具体一点,更容易操作一点。  

是不敢谈?还是不善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说不善谈,恐怕冤枉他们了,因为他们就是专门吃“研究‘口若悬河’”这碗饭的……。  

说不敢谈,是因为他们真要把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政策规定谈论的清楚了、具体了、容易操作了(因为越清楚、越具体、越容易操作的规定越公平),不仅会使得他们自己的利益受损,还会得罪那些制约他们生存利益的群体。所以,只能对其尊重而不要迷信。  

共同富裕民富优先民富国强,谈实现公平的社会分配,不能纸上谈兵,不能仅发牢骚、仅仅关注,而不触及权贵们的灵魂,不取消过于悬殊的等级制度,不涉及官富民穷;谈原因,不能仅仅论及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这些不言人人自明),却闭口不谈上下、行业、18类“饭碗”的天壤差异如何实现平等,如何给平民以体面的工作;谈财产公开、“阳光工资”,却闭口不谈怎么公开,为什么就不能公开,特别是谁应首先带头公开(骆家辉能以低调工作方式步入自己理想的事业殿堂,挪威国王为了节约能源,几十年来都能步行上班,而我们国家的“五客”及其子孙们是何等的威风凛凛、居高睨下)?……  

我国之所以形成过于悬殊的,让平民心底透凉的“客”富民穷、二元经济、饭碗差异等等恶果;之所以人们一旦涉足“江湖”(职场),就想方设法削尖脑袋、不择手段、不思创造,却忘我、忘性、忘形地往上钻营,都是“饭碗质量”不同(等级制)惹的祸。  

所以,要实现“共富”;要实现 “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要基本实现社会分配公平(只能是“基本”,世界上没有“绝对”);要使得沈浩式的基层干部不再流泪;要使得仁宗毓这样的山区教师不再为每月仅仅300元的生存费用继续 呻吟(贪官们一秒钟的权“利”交易都比这多1000倍以上啊),不再为学生上课而上万次跌倒在泥泞的路上;要使得王致祥这样忠心耿耿为教育事业奔波的基层教师不再因为贫病交加而倒在课堂上;要使得年轻人热衷于献身基层,献身艰苦行业,献身基层教育、科技、医疗事业,献身“纳税人”的行列而无怨无悔的激情喷薄迸发,而不是百万大军抢渡、强渡“独木桥”(“五客”的子女们会如此吗?),就要解决最关键的问题:  

那就是,必须制造同等质量、同样大小的饭碗。  

不能仅仅高喊打破“铁饭碗”,还应打破“金饭碗”、“银饭碗”和“牛皮饭碗”……。国家有这个能力,只是制造不同质量“饭碗”的既得利益集团愿不愿意的问题,真愿意还是假愿意的问题。  

人们可以凭能力而使得自己饭碗里的食品质量不同,多少不同。但是,决不可以在人们一开始工作就强行让其端起质量有着天壤之别的“饭碗”,把人们生而平等的理念抛之九霄云外。  

试想,端着“金饭碗”的人与端着“纸饭碗”(不占国家编制,拿不到国家财政工资)的各行业的临时聘用人员相比,无论端“纸饭碗”的人(当然,不乏庸者)如何有能力,如何卖命,但盛在“纸饭碗”里的东西始终是用纸小心翼翼地包着,稍有不慎,后果可想而知;而端“金饭碗”的人就不同了,无论他们多么没有能力(当然,也有佼佼者),多么养尊处优,但盛在碗里的始终是保险的金贵东西。这种情况下,即使同时再怎么增加等量的“碗中食品”(工资、福利、地位、名誉、荣誉、欲望),不公平还是永远存在。如果真的每次能给端着不同质量“饭碗”的人们增加同等数量的“食品”倒也是平民的幸事,但可恼的是,每次增加的“碗中食品”总是巨型的“倒金字塔”(即上多下少、官多民少;垄断行业多,普通行业少。“五客”们实在是贪婪无度啊……),如此这般,分配公平牛年马月才能实现?“民富”又怎能优先?“共富”又从何谈起呢?  

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端“饭碗”质量越高的人(或者是给自己制造高质量“饭碗”的人),按理应该多支付衣、食、饮、住、行、乐、游、学、看、用等“10大费用”,但其支付这些费用反而更少,甚至根本不用支付;相反,越是“饭碗”质量差、“碗中食品”少,对社会物质财富积累贡献越大的平民,越是要支付高昂的“10大费用”以维系生计,甚或入不敷出。  

比如都在呐喊教育质量不高,物价飙升,而且还有不少的权威学者、专家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也在帮忙诊断“病因”、“病史”,寻找什么诸如“广州模式”、“高州秘笈”、绝对化的“市场配置”等良方,却对正在践行“民富优先”、“共同富裕”的“重庆模式”指手画脚,好像只有他们才是救世主。  

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他们敢说吗?  

所以,他们那有什么心思真心管你物价怎么飙升,民穷到何种地步,实在到了民声如雷、怨声载道的地步,才不得不“大呼小叫”的进行什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做做秀,平衡一下“11大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调整一下“18种饭碗”(另有拙述)的位置,缓和一下平民情绪,这根本不可能解决实质问题。  

平民的诚实、憨厚、忍耐、勤劳、满足、无争、同富心里反而成了权贵们巧取豪夺的利用工具……  

要基本实现共同富裕、民富优先,首先应解决好公平分配的实质问题,只需四条足矣:  

A、所有劳动者(包括“五客”们首先自觉)应端起基本同质的“饭碗”(例如,越是基层,越是艰苦行业及其岗位,工作做到什么标准就可享受高层中哪一级别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这有什么做不到,有什么不敢做的呢?);  

B、既得利益集团和平民一样用劳动所得去支付“10大费用”;  

C、以能力和对社会贡献大小(而不是以“饭碗”质量)施之以不同质的食品(这种看似不公的公平,平民决没有怨言);  

D、对弱势群体应该施之以本来的救济,而不是为了不可言状的别有用心而在镜头下争先晃动,媒体上争先排名的作秀式恩赐!  

但既得利益集团能做到吗??????  

只有做到这四点,物价才会得到有效“梳理”,而不是什么“管理”、“控制”。“管理”永远是掌权者的单方强制行为,永远是市场、平民暂时的屈从;“控制”永远是被动、无能、无奈的作为。  

只有“梳理”后才能产生科学的多向合作行为,才会有全民迸发工作激情后的社会共创、共赢、“人民共享”的结果,才会有科学的经济持续发展,才会有基本的社会公平正义氛围,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富优先”、“共富兑现”!  

           写于 2010年12月14日 ,改于 2011年9月5日 。  

附:QQ113158686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