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官员复出能否成为问责样本?
自2003年SARS以来,被问责官员复出就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但不知是受到SARS病毒的影响,还是另有其它原因,虽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下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但被问责官员复出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且民众的反响一浪高过一浪。
近日,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中被免职的宜黄县委书记邱建国和县长苏建国复出的消息传出,质疑的风浪可以说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 12月7日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要建立更加科学的干部复出机制,宜黄官员复出更应满足公众知情权。中央党报要求抚州方面给群众一个明确的说法,这在官员复出的历史上可谓鲜见。
回顾宜黄拆迁自焚事件,且不说强拆的野蛮、自焚的抗争,也不说抢尸、监禁当事人家属的霸道,更不讲问责的质量和效果,仅仅从认识上讲,宜黄方面就差得很远。网友们是否还记得,在2010年10月,当拆迁自焚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之后,宜黄方面假托一个普通干部之口,向公众抛出了一个《透视强拆自焚事件》,在为书记、县长叫屈的同时,竟然还提出了“强拆拆出一个新中国”的荒诞逻辑。当时,舆论一片哗然、惊然、愕然。
曾兵在想,以宜黄发展的“大局意识”和“长远考虑”为借口来侵犯百姓利益的官员,到底是人民群众的干部,还是某些利益集团的骨干?以牺牲现在的利益而换取长远的利益的美妙说辞,难以掩盖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本质。当我们回望宜黄的强拆及其怪论,再看宜黄两官员一年后的复出,曾兵不知道抚州方面此举到底是何意,是诱导官员犯错误,还是逼迫百姓自焚或造反?
官员因过失而被问责,“一棒子打死”既不符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也不符合干部问责、任用的本义。在公开、透明、公正的前提下,让昔日被问责官员重新走上合适的新岗位,也是一种进步。俗话说,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曾兵以为,被问责官员的使用更要慎重,更要考察,更要听取多方意见。如果官员复出只有组织任命,而没有当地百姓的声音,那只能说明,这些官员是某些利益集团的成员,而非为百姓服务的“公仆”。
官员复出背后的公众焦虑,透射出组织依法按规行事的理性,反射出草根的情感上不能接受的感性。曾兵以为,宜黄两官员的复出或许将成为样本。如果一切按照抚州方面的计划,邱建国、苏建国顺利复出,那将在百姓中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必将使官员问责机制形同虚设。如果把邱建国、苏建国能否复出的权力交还给宜黄当地群众,那将是对抚州方面的重大考验,也会对官员执政理念产生一定的影响。
曾兵以为,两官员如何复出,不仅是宜黄、抚州当地的事,还将关系到整个官场的生态走势和百姓的信任度。曾兵希望,在官员的使用上,尤其是在问责官员复出的问题上,一定要还权于民,百姓信任的、支持的官员,才是现实最需要的领路人,假若组织只管自说自话,自用自人,那伤的将是全国百姓的心。曾兵希望,宜黄官员复出能成为问责的正面样本,而不是误导某些官员再让无奈的百姓自焚!
新闻链接: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12-07/3513127.shtml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