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之热反衬社会之堕落
文章批判经典诵读热潮背后的社会堕落,质疑其对道德根基与儿童成长的实际影响,强调教育应源于生活而非灌输,呼吁正视现实教育困境。
说起经典诵读,我一直都是一个支持者。而且如《老子》、《论语》等经典篇目我自己非常喜欢,所以在这个人人擅长“解构”的时代,我对“大话”、“水煮”、“戏说”等对经典的乱来嗤之以鼻。
但是,我慢慢发觉自己并不是经典诵读大潮中的小水滴。
我所以为的经典诵读的价值是人性善的陶冶,是人生美的辩证。所以它的价值最终是回到人本身——肉身的从容与精神的安祥。绝不是君子淑女的风度,也不是高考作文拿个高分(都不能自说自话了,高分有什么用),更不是专家一定会讲的什么道德根基。经典诵读能给予一个良好的道德根基,我认为这是荒谬的。
所谓“做人”,是指在做中成人!我们成什么样的人和我们做着或做过什么样的事直接相关,和口中教条当然也相关,但这个相关却刚好相反!这个世界不是说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而是被“做”成这个样子的。
历代帝王都熟背大学,那杀戮何时停止过?
而“半部《论语》治天下”,也只会使《论语》成为黔驴技穷的统治者的工具,何谓经典?
…………
对于儿童来说,我们的经典更多是灌输或者说是填鸭。而他/她们生活的家庭、学校、社会完全不是“经典”的环境,他/她们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才是真正的教育!经典诵读,与其说是强其道德根基厚其文化底蕴,不如说是粉饰了笔下的文字,装璜了灵巧的口舌。
不敢相信生活于其中的群体,不敢依托这个虚华的社会,我们更不敢正视孩子们纯洁的心灵,所以最终我们不敢相信自己,当我们对这一切“前进”中的堕落都无能为力的时候,只得诚惶诚恐地跪拜起老祖宗。所以,大张旗鼓的经典诵读在本质上是我们无能担负起教育儿童的责任,而求助于隔世的先人!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