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共产主义宣言》(二)
【按语】李政道说,敢问前人没有问过的问题,不要怕问错了,错了就改,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来,迈步开第一步。我想,其实社会科学上也是这样。当人类在自己前进的道路上碰到解决不了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就要敢于问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共产主义是什么呢?其实没有人具体问题具体研究和具体认真的系统的理论解释过。所以,在没有科学的理念的建立之前,共产主义只能任凭人们主观上的作弄。本来,她只有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的必然,被分别称之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但是,现在有人为了给自己的资本主义私货找借口,玩起概念游戏,在社会主义这个初级阶段再来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淆了视听。也正是因为这样,我现在才不再关心社会主义概念,开始直接探讨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问题。有网友说,《科学共产主义宣言》科学含金量肯定不会超过《共产党宣言》。我不知道他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如果在无产阶级的国家革命阶段,应该是这样的。但是,如果在劳动阶级的国家建设阶段,就不一定了。因为我相信过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方面还是个空白。这就可能触犯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神的动不得的信仰。这个我不管。我应该有自己理论探索的自由和权利。现在只想脚踏实地的前行。从我们国家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任务开始,《科学共产主义宣言》“一、劳动者和剥削者”在揭示我们国家一个已经实现从旧社会到共产主义新社会的社会历史进化的历史辩证法,和在对新社会进行劳动阶级和剥削阶级两个新的阶级的阶级划分。这是科学共产主义一个最重要的理论基石奠定。无此,下面整个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体系就无从构筑。接着,既然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上,人们在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和共同建设自己的国家,那么,公民与共产党人即共产主义者的关系,又怎么回事呢?尤其是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基础概念,又是那些呢?这又是一个基本认识问题。完成共产主义国家体制的初步建立任务之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包括一种政治基础理念,应该随着从国家革命到国家建设的客观世界形势的改变而改变。无论如何,共产党人应该在一个新的现实世界中,重新定位自己和重新找到自己合适的历史位置。文章仍然沿袭《共产党宣言》思路,如果有人因此说我是在剽窃,也就算是吧,但愿能够盗得真火照人间。
2001.11.21
《科学共产主义宣言》之 二、公民和共产主义者
公民是在中国享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
共产主义者即共产党人(由于共产党人现在有真假之分,所以我现在只使用共产主义者概念)是公民中具有以人们社会共同利益的谋求为己任的公德心、并且能够向社会提供贡献性劳动的共产主义觉悟的劳动者。
共产主义者同一般公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共产主义者没有任何同一般公民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共产主义者提出先公后私原则,用以建设共产主义事业。
共产主义者提出大公无私原则,作为共产主义者组织(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和人民政府行政长官的道德标准要求。
公民反对一切变对劳动人民大众的领导为对劳动人民大众的压迫的假共产主义者。
“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胡锦涛17大报告)
过去,“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级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现在,共产主义者同其他共产党人不同的地方则是:一方面,在各国人民的关系中,共产主义国家的当代共产主义者首先强调和坚持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级上,当代共产主义者已经走在整个运动的最前列。
这是事物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共产主义国家作为一个史无前例的政权形态,其生命奇点发生之后,始终存在着被国内外敌对势力、非共产主义观念和传统习惯势力的颠覆、否定乃至消灭的危险。因此,如果不至于犯政治幼稚病,共产主义者就必须考虑在自己国家,首先是自己事业的做强做大;国际共产主义事业也只有在真正的独立的意义上,取得自己在世界范围的生存权利,和在某一个国家首先取得事业建设的点的突破的真正成功以后,才有可能通过示范作用,以后继续在全世界推广。
因此,在实践方面,当代共产主义者是各国人民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国际劳动阶级运动前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我们比其他的人民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我们了解劳动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当代共产主义者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不一样。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国家政权由无产阶级取而代之。而中国的当代共产主义者的最近目的,是认真研究共产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国防等各项事业的特殊规律,建立国家共产主义事业建设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充分调动全体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超越世界列强的民主、富强、健康、先进的共产主义国家,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要求的世界共产主义事业,做出应有的历史贡献。
所以,当代共产主义者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国内外这个或那个的政治家、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
那些原理只不过是过去的阶级斗争、我们过去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现;随着共产主义国家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已经从以夺取国家政权为主要任务的、以革命为主要特征的历史阶段,进入以共产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各项事业建设为主要任务的、以建设为主要特征的历史阶段。
因为,“消灭先前存在的所有制关系,并不是共产主义所独具的特征”,建立共产主义国家制度,和建设好共产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国防等各项事业,才是当代共产主义所具的独特特征。
过去,“一切所有制关系都经历了经常历史更替、经常的历史变更。 例如,法国革命废除了封建的所有制,代之以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在废除地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现在,当代共产主义者要完善一个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劳动阶级所有制经济普遍发展的共产主义基本制度,特别是要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上建设一个当今世界上各项事业最成功的先进国家。
于是,如果说过去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筑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筑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生产和产品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那么,今天的公有制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劳动阶级所有制,就是建筑在阶级统一上面、建筑在基本上没有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生产和产品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
至于在世界资本主义的客观现实条件下,共产主义国家还必然保留部分的私有制经济,那只是个人的、有限的和非主流的社会现象。共产主义国家劳动阶级所有制的科学性和基本特征在于,从国际大环境和国内的客观实际出发,以公有制经济基础为绝对的主导地位,和以劳动阶级所有制经济的普遍性发展为基本原则,国民经济采取宜公则公、宜私则私,多种经济成分相互兼容相互补充的发展模式。
也许有人会挑剔说,共产党人不是要消灭私有制吗?你们怎么还要保留?
答:过去,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消灭了旧社会的私有制,现在,当代共产主义者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公有制。至于仍然保留适当部分的私有制,因为当代共产主义者不仅仅是理想者,还是实践者;因为共产主义者的理想不能违背劳动阶级的现实利益;因为共产主义者从来没有说要消灭个性及其发展的自由。尤其是在国际资本主义条件下,共产主义者从来不想剥夺一般公民的发家致富的自由和权力。因此,公有制经济基础建立之后,共产主义者不再想用权力来限制私有制经济的发展,只想通过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来主导和建设整个中国的国民经济;通过发展有计划的社会大协作的公有制经济,来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来不断淘汰私有制经济的发展基础。而且,即使如此,当代共产主义者仍然不求公有制经济的纯粹存在,认为部分过于分散的、低级的和家庭能力适应范围的社会经济活动,或者一部分的涉外经济活动,仍然是采取私有化的管理经营办法要更合适。
记住,共产主义者从来就没有说过要消灭公民个人挣得的、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也没有说过要消灭构成个人的一切自由、活动和独立基础的财产。
在共产主义的初始阶段,当代共产主义者只是想自己愿意承担更多的发展公有制经济的责任,让整个中国的一般公民在公有制经济中占有更多的经济基础权利和享受更多的个人福利。
共产主义事业的建设同样需要劳动者为劳动阶级社会创造剩余价值的社会财产积累。这种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即劳动者贡献性劳动积累起来的社会财产,只有通过共产主义者的贡献性管理才能实现。包括通过不断开拓新的贡献性劳动条件来不断发展贡献性劳动,才能增加起来的社会公共财产,是劳动阶级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础。过去旧社会私有制的这种财产是在资本和雇佣劳动的矛盾对立的运动中发展的;今天新社会公有制的这种社会公共财产是在贡献性劳动和贡献性管理的矛盾统一的运动中发展的。
让我们来看看这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吧。
在共产主义初始阶段,作为公有制经济的所有者,几乎与资本家无二,“这就是说,他在生产中不仅占有一种纯粹个人的地位,而且占有一种社会的地位。资本是集体的产物,它只有通过社会许多成员的共同活动,而且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才能被运用起来。
“因此,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
因此,把资本变为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共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时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
现在,我们来看看贡献性劳动,即劳动者为劳动阶级社会所提供的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
贡献性劳动的平均价格是最低限度的工资,即劳动者为维持其劳动者的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额。因此,贡献性劳动者靠自己的劳动所占有的东西,只够维持他的生命的再生产。我们决不打算消灭这种供直接生命再生产用的劳动产品的个人占有,这种占有并不会留下任何剩余的东西使人们有可能支配别人的劳动。我们要消灭的只是这种占有的可怜的性质,在这种占有下,工人仅仅为增殖资本而生活,并且只有在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他生活的时候才能生活。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但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活的劳动不但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也是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正在成为扩大、丰富和提高劳动者的生活的一种手段。
因此,资产阶级社会是过去支配现在,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从劳动不再能变为资本、货币、地租,一句话,不再能变为可以垄断的社会力量的时候起,就是说,从个人财产不再能变为资产阶级财产的时候起,个性就被消灭了。
而共产主义社会是现在支配未来,活动着的个人却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这个个性,已经不是原来资产者、资产阶级私有者的那个个性,那个个性确实已经被当时领导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国共产党所消灭。
于是,一般人们把消灭原来的劳动与资本的关系说成是消灭个性和自由,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共产主义者要消灭的只是资产者的个性、独立性和自由,却要还给劳动者一个为自己社会劳动的个性、独立性和自由。
在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范围内,所谓自由就是贸易自由,买卖自由;而对于共产主义者来说,要消灭原来的贸易自由、买卖自由,和要消灭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本身这一点来说,却是毫无异议的。但是,共产主义者要建设一个活动着的个人具有真正独立性和个性的、仅仅限于劳动产品的贸易自由和买卖自由!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经常存在着被消灭的危险,尤其是当更加强势的资本需要发展的时候,丛林法则之下只有强者的个性没有弱者的个性。这种私有制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真正属于大部分社会公民的私有财产来说,是不可能独善其身的存在。因此,过去的共产党就是在首先消灭那种以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没有财产为必要条件的所有制。
总而言之,过去资产阶级说共产党要消灭他们的那种所有制,的确,共产党当时就是在这样做的。
现在 共产主义制度并不想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想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曾经有人说,私有制一旦消灭,一切活动就会停止,懒惰之风就会兴起;但是,在今天的藤头村、华西村、兴十四村、南街村和周家庄等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试验基地上,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实践已经历史地证明了这些担心根本是多余的。
其实,资产阶级社会是在人们从工人到资产者、争取首先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然后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的第一阶段是最有积极性。但是,由于他们的理想就是最终建立一个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社会,所以他们最终只能成为腐朽没落的阶级。
劳动阶级社会是共产主义者在人们从劳动到社会积累、争取首先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然后利用这种占有,去发展整个社会人们劳动机会和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权力,在这一阶段应该表现为最困难的。这是社会成员人们不同思想认识水平惹的祸。只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人们才有最大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共产主义者首先就是建立一个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大同社会,它最终会被全体社会成员认识到,这是一个最符合他们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的理想社会,所以,这个社会将因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识而产生不可估量的发展动力,乃至劳动阶级是一个具有无限发展前途的和最具生命活力的阶级。
其他的对共产主义的物质产品的占有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责备,都同样被推广到精神产品的占有和生产方面。正如消灭阶级的所有制在资产者看来是消灭生产本身一样,消灭阶级的教育在他们看来就等于消灭一切人性。
但是只要大家到大部分资本家的工厂去看看后就会知道,对绝大多数工人来说,资本家是从来不人性的,他们只不过是在把人训练成机器罢了。
共产主义者的贡献性管理也有把人训练成机器的一面,但是社会积累的劳动产品的人们社会利益的回归,体现的又是为这个社会人们利益服务的真正人性。
至于原来资产阶级关于自由、教育、法律、普世价值等等的观念来衡量共产主义的主张,那只是牛头不对马嘴的说荒唐。因为那种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他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他们那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他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而现在,劳动阶级关于民主、自由、公平、正义、集体主义、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等等的共产主义观念,本身是劳动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我们的法同样表现为法律的我们这个劳动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我们这个劳动阶级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
资本主义的资产者的偏私观念,使他们总是想把自己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从历史的、在生产过程中是暂时的关系变成永恒的自然规律和理性规律,这种偏私观念是他们和一切灭亡了的统治阶级所共有的。他们谈到古代所有制的时候所能理解的,他们谈到封建所有制的时候所能理解的,但是一谈到资产阶级所有制他们就再也不能理解了。对于公有制经济基础的劳动阶级所有制关系,要从历史的、在生产过程中是暂时的关系变成永恒的自然规律和理性规律,他们几乎想都不敢去想。共产主义者的偏公观念可以把他们的个人利益观念包容,但是他们的偏私观念却要与共产主义偏公观念格格不入,他们只会按照他们的偏私观念去塑造理性,然后武断地拒绝和反对劳动阶级的共产主义所有制。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产阶级的家庭是建筑在经济利益上面,建筑在资本经济发展上面的。这种家庭的充分发展的形式,只是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才存在,而它的补充现象是无产者或者弱势者的被迫独居和公开的卖淫。
在共产主义条件下,劳动阶级的家庭是建筑在爱情和亲情上面,建筑在劳动者的劳动条件不断发展上面的。原来资产者的家庭基础自然会随着这种现象的发展而消失,即都要随着劳动阶级社会的发展而消失。
共产主义者不承认父母对子女的剥削,不承认社会教育可以完全代替家庭教育以消灭人们最亲密的关系。但承认家庭教育仍然是最重要的。人的思想意识最终是由社会大环境条件决定的,即是由借以进行教育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是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的教育机构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当代共产主义者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影响,我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影响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为劳动阶级的国家建设事业服务,为全社会人们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服务。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者和弱势者的一切家庭联系经常因为资本经济的发展而被破坏,他们的子女经常由于这种资本经济发展而被变成单纯的买卖对象和劳动工具,因此资产阶级关于家庭和教育、关于父母和子女的亲密关系,在这里要全部成为空话。
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曾经叫喊共产党人是要实行公妻制。其实,他们把社会劳动产品进行私人集中的资本积累,已经逼使无产者没有劳动机会和弱势者陷于贫穷困苦,而不得不被迫独居或者公开卖淫的时候,是他们的金钱和权势才让他们得以对无产者和弱势者实行公妻制。一直装得道貌岸然的他们的性功能,正在造成对无数无产者和弱势者的人格和家庭关系的伤害。“我们的资产者不以他们的无产者的妻子和女儿受他们支配为满足,正式的娼妓更不必说了,他们还以互相诱奸妻子为最大的享乐。”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的资产者人格的资本化也决定了他们把自己的妻子看做单纯的生产工具或者是在交易中取得的私有财产。他们的偏私观念认为自己的妻子是他们的生产工具或者私有财产是不能公共使用的神圣不可侵犯,但是他们对无产者和弱势者的妻子女儿却要接受任凭他们金钱和权势的支配的命运。
共产主义者的正式公妻制差不多一向就有的,无需我们来实行,它就是以爱情为基础、以婚姻法为规范的异性共同体和婚姻自由。我们就是想用这种正式的、公开的公妻制来代替伪善地掩蔽着的资本主义公妻制。其实,不言而喻,随着公有制的生产关系的建立,从旧社会那种生产关系中产生的资本主义公妻制,即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卖淫,也就一定要消失的。因此,只有共产主义所有制,才可能给普天下劳动者一个真正的家庭个性、爱情独立性和婚姻自由!
在世界资本主义条件下,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卖淫现象在共产主义国家完全可能仍然以顽强的生命力继续存在。但是,只要共产主义社会及其领导人清醒的认识和反对这个丑陋现象,并采取发展公有制经济和人们社会更多的劳动机会,不断提高人们社会更好的福利水平,和建立有关方面非常认真的人们社会行为规范的法律法规,包括建立更加切实可行的社会荣辱观和积极向上的社会意识形态氛围,这个丑陋现象就一定会不断地减少,直至最后的消灭。
过去的资产阶级曾经责备共产党人,说他们要取消祖国,取消民族。对此,共产党人曾经说:“工人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因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暂时还是民族的,虽然这里所说的‘民族的’一词和资产阶级所理解的完全不同。”但是现在,当代共产主义者说,我们不但不会取消祖国,取消民族,反之要把祖国和民族看成为与自己个人生命一样的重要。所以,当代共产主义者首先是民族利益的捍卫者;祖国的强大,民族的复兴,是当代共产主义者在共产主义初始阶段的第一任务。反之,没有民族利益方圆的、思想不设防的全球一体化经济,只不过是方便世界资本巨头对其他国家民族经济自由施虐的跑马场;对于技术和资本相对劣势的国家,任何技术性的政策和策略,都将改变不了以牺牲自己国家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为代价的必然。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世界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现代化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世界正在变成为一体化的地球村。这一趋势没有变。重要的是劳动阶级不是被动的追随,而应该是主动的参与。
劳动阶级国家的主动参与将使这个形势发展得更快。公平交易的行动,各文明国家劳动产品的公平交易的行动,同样是劳动阶级获得发展的首要条件之一。
劳动阶级主动参与世界贸易自由具备自己独特的优势,这一优势通常表现为共产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一旦劳动阶级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大潮中获得自己国家各项事业建设的成功,其示范作用之下必将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其他国家人民或早或晚或快或慢的会过来模仿地加入共产主义国家行列,乃至必将形成新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到了那时候,整个人类世界不但是人对人的剥削和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的现象要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现象和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也会随之消灭,从此人类世界进入大同,即人类从此要进入全世界共产主义的时代。
也只有到了那时候,曾经的和今天的“从宗教的、哲学的和一般意识形态的观点对共产主义提出的种种责难,都不值得详细讨论了。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
“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当人们谈到使整个社会革命化的思想时,他们只是表明了一个事实:在旧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新社会的因素,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
当古代世界走向灭亡的时候,古代的各种宗教就被基督教战胜了。当基督教思想在十八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的时候,封建社会正在同当时革命的资产阶级进行殊死的斗争。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思想,不过表明自由竞争在信仰的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罢了。”
因为,共产主义国家的成功,将不仅仅是我们共产主义者的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思想主张成功,还将是一个共产主义国家人民在国内各项事业建设上和世界贸易市场竞争的优势上取得的实践上的和实际利益上的成功。
这时候如果说宗教的、道德的、哲学的、政治的、法的以及其他的观念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是不断改变的,那么,宗教、道德、哲学、政治和法本身在这种变化中,将出现一个当代共产主义者的宗教、道德、哲学、政治、法律以及其他的观念的崭新内容。
至于永恒的真理,如自由、正义等等,这些真理是社会发展的一切阶段所共有的,但是当代共产主义者要实现这些永恒真理的内容进步,除了建立新的、崇拜人民大众为上帝的宗教和道德之外,还要对原来的宗教、道德按照与社会同步进步的要求加以革新。所以,当代共产主义者的宗教、道德,同到目前为止的全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永恒真理既相矛盾又统一联系。
所以,如果说过去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而这种对立在各个不同的时代是各不相同的,那么现在,社会的历史将按照一个反映为人民利益必然要求的和合乎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当代共产主义者的主观意志加以改造,在一种与过去各个不同时代的阶级矛盾是完全不相同的新的矛盾关系中运动发展。
但是,不管这种矛盾具有什么样的形式,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的阶级矛盾,在经济基础公有制的国家基本制度上消灭是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事实,那么,现在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某种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而这些形式,这些意识形态,只有共产主义事业的实践及其意识形态在现实的矛盾关系取得一种矛盾统一的完全成功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但是,共产主义事业在经济基础公有制的共产主义所有制建立之后,同样,它在自己的运动从旧国家革命阶段进入到新国家建设的发展进程中,不但要同原来的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还要同传统的革命观念实行适当的割离。其中包括要改变原来矛盾对立的政治立场和思维逻辑,要吸取人类历史以来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包括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的优秀文明成果和知识经验,要用劳动阶级统治的新角度以重新审视客观世界和包括自己在内的人们主观世界,要认真研究世界资本主义的普遍性规律和共产主义国家的特殊性规律,要创造新的人类意识形态以保证共产主义事业建设的成功。
不过,我们还是看看对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成就吧。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这一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做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这个革命是已经达到目的的成功。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要做到这一点,当然首先必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采取这样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在经济上似乎是不够充分的和没有力量的,但是在运动进程中它们会越出本身,而且作为变革全部生产方式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这一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已经做到了;1956年国家经济基础公有制的共产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标志着这个社会主义革命也已经达到目的的成功。尽管采取的措施与其他国家可能是不一样的。
由于这一社会主义革命是发生在人们社会的经济基础领域,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发生戏剧性的天翻地覆般的变化的后果。“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末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
的确就是这样。中国无产阶级政党曾经领导发生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的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消灭地主资产阶级的同时也在消灭了自己这个阶级和无产阶级专政本身。而旧社会的阶级和阶级对立关系在这个社会主义革命中同归于尽的消灭之后,取而代之的将是劳动阶级统治的共产主义国家的这样的一个新社会。在这个新社会里,公有制经济基础可以最大限度满足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整个社会人们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原来从苏联引进的社会主义体制没有满足这一点那是另外一回事。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革命在消灭地主资产阶级的同时也在消灭了无产阶级自己和无产阶级专政本身,这个历史辩证法说起来可能会让人感到胆战心惊和不可思议,而其实这个现象在历史上早已经经常发生。——“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这样,我们的时代,劳动阶级统治的时代,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它使原来的阶级矛盾统一了;把原来旧社会日益分裂的两大敌对阶级的阵营,统一成为一个新的阶级:劳动阶级。至于剥削阶级,通常是这个劳动阶级身体发生的基因异化的病灶现象。
但是,从旧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劳动阶级社会,虽然消灭了国内旧社会的阶级对立,却消灭不了新社会许多人们思想观念上的阶级矛盾。消灭人们思想领域的这一阶级矛盾要比通过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方法以消灭旧社会经济基础上的阶级对立矛盾困难得多。为此,当代共产主义者要用新的阶级思想、新的政治条件和新的矛盾解决方法,如以公有制经济基础的事业发展成就、人民民主法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以公共道德为出发点的摆事实讲道理的积极的思想斗争方法,来代替了旧的阶级斗争方法,和来处理劳动阶级国家条件下的新社会的各种各样矛盾。
(未定稿)
《科学共产主义宣言》(一)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7/200911/113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