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科学共产主义宣言》(六)

火烧 2009-12-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三农问题与立体生态农业工程展开,提出以商业为领导的经济结构设想,强调公有制经济基础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倡导通过科学共产主义理念实现国家富强。

   

【按语】前几天中央开了经济工作会议。但是,在我们国家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特殊性及其客观经济规律,人们还没有一个科学认识的前提下,这就决定了它只能是一个没有切实的社会现实认识和把握基础的会议,只能是一个闭门造车的在做表面文章的会议,和差不多等于是一个在钢丝绳上的玩弄平衡术的高空作业的会议。比如,我国最严重的经济问题是“三农”,只要“三农”问题不解决,我们中国的经济问题就永远没有最好的解决。但是,我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的调子,2008年是: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009年是: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这里提供的只有基本判断错误的信息和逃避现实矛盾的模糊概念,发出的差不多等于空对空的,距离农村经济工作的现实实际有十万八千里之遥的领导思想“导弹”。其中包括,我们中国农村,究竟是继续走小岗村道路,还是走华西村、南街村的道路,都不去具体定调好。至于农民的收入和保障的如何解决问题,更是没有拿出一点点的实际办法。再说国家产业结构,最重要的一是运行轨道即道路问题,道路不正确,一切都正确不了;二是宏观层次结构。一个共产主义国家,一定要有一个宏观层次的国家产业基本结构与国民经济的方略的工程设想。无此设想,就不能有实践上的正确目标方向。设想得正确与否是另外一回事。但相信有群策群力的共同智慧,最后有个正确的结论是肯定的。至于这一节科学共产主义,最重要的就是提出一个劳动阶级国家宏观层次的社会产业,应当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商业为领导的基本结构设想。改革开放的一个正面意义,是让我们开拓了世界的眼界和看到了身边的人与自然的现实。以商业为领导是一个全新的设想。为此,前面的科学共产主义曾经说到,公有制经济基础的共产主义新社会建立之后,中共(真正的)过去政治上的一个最大失误,就是屁股没有实现从旧社会无产阶级到新社会“新资产阶级”的转移;现在,这里进一步提出以商业为领导的设想,就是说中共现在应该占领国家经济结构中的商业地位。即,与其曾经叫别人下海,其实首先是中共自己下海,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去表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为人民去赚钱,去当好新社会的、公字号的、共产主义的地主资本家。另外,这一节最重要的还有,根据一个新的能量原理提出一个国民经济第一工程——立体生态农业工程设想。中国经济的成功,取决于全体人民力量的充分发挥;而全体人民力量的充分发挥,取决于全体人民力量全面获得了劳动对象即劳动机会。这时候,我们这个农业基本国情的国家,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发展辩证法是,既需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又不能走工业化道路。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力的高度集中发展必然带来对生产形式的排斥,从而产生大量剩余的一般劳动力,乃至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而立体生态农业工程的特点是,最大限度的扩大农村农业土地经济基础的高度、广度、深度、厚度和力度,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农民与土地资源的优化组合,农民因此最大限度的全面获得了劳动对象即劳动机会,三农经济因此必将得到了大发展,国家因此也必将到了最好的经济基础的建设、巩固和发展。到那时候,三农问题不但根本不存在,而且还是我们国家最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力量所在。在立体生态农业工程中,还有一个工程中的基础工程——自然自动特征的水利工程。这也是根据一个新能量原理设计的。我们国家现在的国力,应该已经到了建设它的水平。而与立体生态农业工程一起,只要这个工程建设成功了,我们这个共产主义国家想不富强都难。当然,这个真谛,只是对有共产主义公德心的、想我们国家早日富强的人而言,除此之外,对于其他的人,一言不中,千言无用!  

2009.12.10.


 

  

  

  

  

  

《科学共产主义宣言》之六、   产业基本结构与国民经济事业第一工程

   

  

科学共产主义是实践的共产主义,因此共产主义基本原理描述必然与现实社会蓝图的思想刻画相结合。其中包括产业基本结构与国民经济的方略的工程设想。——如果有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而没有中国革命军事斗争的具体实践,就没有过去中国革命事业的成功;同样,即使有了什么正确的思想理论,而没有中国经济建设的具体实践,也就决定没有今天中国建设事业的成就。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胡锦涛17大报告)  

首先弄清共产主义社会经济的基本特征。  

为了发展经济,在剩余价值追求和资本积累的方法方式上,资产阶级与劳动阶级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所不同的是经济发展的成果利益,一个是归宿于少数人的私有制,一个归宿于整个社会的公有制。  

劳动阶级国家政权和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是共产主义社会经济的第一条件和特征;世界资本主义现实,是当代历史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经济所处的客观环境条件实际。  

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主体主要是全民所有制、地方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有制企业。市场经济部分按照对内、对外竞争的原则进行,从而在各种性质不同的企业之间开展市场经济竞争。  

在全民所有制、地方所有制经济和公有制企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力量和主导力量的条件下,代理公有制所有权的共产主义者组织是共产主义国家社会经济上的公字号的地主、资本家的身份和地位。  

在公有制经济所有权的经营管理上,共产主义者组织以集体智慧力量代替私有者的个人智慧力量;在公有制经济经营权的经营管理上,任何人的个人能力,都建立在人民民主管理的基础上。  

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具有市场调节功能与社会组织计划的双重性。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决定了共产主义社会经济的客观规律和特殊性。首先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价值观,要完全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价值观——  

劳动产品的价值分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产品的社会价值以货币的形式体现,产品的实用价值以人们日常衣、食、住、行和玩所需的产品形式体现。而在终极目标上,共产主义社会追求的是产品的实用价值。在市场活动中,公有制经济经营者的社会价值追求的努力,不能比私有制经济经营者的努力差,但那只是一般的社会行为,只发生在整个社会经济运动过程的中间阶段。在共产主义社会经济的整体水平和根本水平上,劳动阶级要的是劳动产品的实用价值。  

这就决定了劳动阶级的财富观念必须是辩证的,而不是金钱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经济领导者决不为金钱现象所迷惑。共产主义国家的经济,也已经不同于原来的财政意义;在经济的整体水平和根本水平上,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决不能被货币所统治。劳动阶级必须十分重视实用价值社会发展和社会积累,和十分重视以劳动者素质和社会生产力为表现的社会实力的发展和提高。  

这就决定了劳动和自然资源才是共产主义社会经济的唯一源泉;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事业必须建立在人们社会劳动和自然资源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实践上。  

国家自然资源部分,是劳动阶级与生俱来的天赋的国民经济事业建设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资本。劳动者生产的产品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部分,和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产品剩余价值的社会积累,是劳动阶级社会的经济事业建设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使用资本。  

因此,劳动阶级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产量和价值经济的增长,也包括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和人们素质,甚至包括人们社会福利保障水平的增长,以及还取决于这个社会在物质以及人力资本形成方面的积累和投资速度。特别是,以平均主义为主要内涵的共产主义制度变革之后,科学共产主义要将原来明显的负债转为资产,比如以最小的代价将未充分发挥作用的农村剩余劳力转化为农村经济建设的实力资本,以农业的物质生产促进工业品的生产发展;以“三农”发展指数的提高,奠定整个国家经济建设事业的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在经济的整体水平和根本水平上,共产主义国民经济是以自足自给为出发点,——这是社会组织的经济计划和共产主义经济事业建设永远不败的基础。按照他人的社会需求发展的商品生产,是一般社会人们的经济自由行为,服从于市场经济规律。  

由于市场经济规律决定了,人们社会的劳动生产是一回事,人们社会的劳动生产的产品,能不能得到他人购买的社会承认和价值实现、甚至从中得到剩余价值,又是另外一回事。而由于商业在整个社会产业链中起到保证整个社会按需生产、产品交换、价值实现的至关重要的关键性作用,所以,劳动阶级国家宏观层次的社会产业,应当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商业为领导的基本结构。  

 产业结构明确之后,国民经济事业建设实践上的方略就要提到决定性的议事日程。  

劳动阶级国家的国民经济,是由各种产业要素关系的有机统一和相辅相成的整体,所以各行各业都有自己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自己产业建设和发展的自由,但是,共产主义者的国民经济发展实践上方略,重点在于事情的 全面考虑到位,达到各方利益兼顾和矛盾平衡统一的把握。  

但是,经济发展的实践是客观世界一种物质流的运动,服从于客观世界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人们社会和自然界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基础,决定了整个国民经济产业链中的某些产业,占有事关大局的孰轻孰重的地位。因此,在国民经济事业建设的实践上,劳动阶级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方略,就是抓住事关国民经济大局的产业重点,从中开拓一条合乎共产主义国家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前进道路。  

而这个国民经济事业建设的第一方略,就是建设一个立体生态农业工程。  

首先是农业概念。农业的特殊性在于永远以土地和动物植物物种等自然界资源为生产对象,所以,所谓农业,就是以土地和动物植物等自然界资源为生产对象的产业,其中包括粮、棉、菜、果、茶、花、草药、真菌之类的种植业,还有养殖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等。农业生产力永远存在着一个自然力因素的资源和制约作用。  

所谓农民,就是居住在农村的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产业工人。中国农民是中国劳动阶级的有生力量,和是中国立体生态农业工程建设的主力军。原来的某种畸形的政治角度审视下的农民概念内涵需要从根本上更新,原来的一种歧视性的农民身份必须彻底抛弃,并且尽可能使用社会地位平等的公民概念。在社会政治地位平等的基础上,共产主义国家的经济领导的第一责任,就是如何保证农村产业工人力量和农业自然资源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价值的充分发挥和普遍实现。  

所谓农村,指农民生活居住和生产劳动的村庄和田野。原来的共产主义条件下,城乡差别产生于人们某种政治观念的差别,产生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体制。所以,当代共产主义中国的农村建设,首先是城乡无差别的政治观念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体制。  

所谓工程,就是包括农村产业在内的中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是一个社会经济工程,需要系统的建设。比如,首先,农民必须有自己的国家和平等的社会政治权利,因为他们的许多存在问题是只有在国家政治层次才能解决的。其次,农民必须有自己的政治组织——农会,因为农民需要组织起来才有力量和才能最好的保护自己。历史必将证明,只有通过农会组织,才能实现农民阶级的政治力量的组织起来,和才能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现实中切实维护农民的自身利益。其三,农村需要建立一个与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需要建立一个公有制经济基础的、保证农村产业工人各尽所能和共同福利的集体经济,和需要一个反映人们权利平等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的建设等等。所有这些,都必须整体协调解决。说起农业,原来单一的粮食生产目的的观念,反映的是人们一个十分狭隘的胸怀和自私的眼界,已经没有任何的现实意义。  

以上是工程概念的广义。但是,立体生态农业工程重点是农产品的产业系统的立体结构。自然界生物物种是不同空间层次需求和不同物质能源需求的生活特性,和各自不同生物物质制造功能的特殊生命力。于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田里种的,土里钻的,树上挂的,水中生的,海里游的,山上长的,等等,自然界生物圈是一幅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立体图景。而撇弃原来的单一品种的土地生产利用方式和一味产量产值提高的目标追求,根据不同生物物种各自不同生活特性和各自不同的生物物质制造功能,在同一土地面积上进行因地制宜的空间多层次、物种多元化和产品多样化的生物系统结构设置,以建立一个土地和生物物种自然资源充分利用的,单位面积的动植物产品生产率最大限度提高的,和地方生物物质生产总量最大限度提高的立体生态农业生产方式。  

与此同时,根据社会需要或者市场需要,优选世界动物、植物的优良合适的品种,在国土上进行全面的生产发展,让我们国家的海陆空,首先成为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等国际珍稀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生物乐园和生物博览会。  

根据自然界生物群的物种食物链上的相生相克关系,人为地调整自然界生物群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最大限度地限制传统的工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保证无公害的高质量的农产品的市场发展,另一方面从中进行各个物种之间的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优化整合,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水是生物生命的基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一个从根本上最好地解决我们国家农业水利基础建设问题,是建设一个自然自动特征的水利工程。——利用国土陆地的地势高低的自然力资源,在全国各地高山地区,根据地方实际,到处建立天上自然降水收集的水库,然后根据自来水原理,铺设可以到处翻山越岭的自来水管道,把高山上的水库的水,引流到各地需要灌溉的地方,从而形成一个从天上降水自然自动收集,到各地水需求自然自动输送,而各地农业水灌溉只是人们打开水龙头的那么简单的、自然力完全利用的、一劳永逸的、超越一切现代化水平的、真正自然自动意义的中国水利工程。由于这个工程产生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全国这个完全自然自动特征的水利工程建成之日,就是共产主义中国的人民国家富强事业的雄基奠定之时。  

有了水,中国农民就可以创造中国农村产业的一切奇迹,未来中国大地一个生物生命郁郁葱葱的、生物产品充分涌流的美好前景就是可以预期的。必要重点介绍的是,在各种各样的生物品种的产业的各自力争上游的大发展中,中草药的生物品种的产业,是中国在世界市场上的一个不可多得的优势。因此,根据整体科学的特殊性,撇弃西方科学标准,以制定合乎中医药事业建设客观规律的行业标准和管理办法,在国内外大力发展中医药市场,是中国经济事业建设和市场竞争上的应该不可多得的经济优势。中国中医药事业的成功建设,不但将促进农村中草药产业的大发展和创造中国中医药产业工人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将大规模创造国民经济财富和最好的为世界人民身体健康的医疗卫生事业作贡献。  

为了保证沙漠、荒山野岭、水域、滩涂和海洋的自然资源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全面开发,社会制定合理的户籍制度,以促进社会人口各地均匀的合理的分布。  

为了保证农村经济事业的现代水平建设,在农产品基础产业工程完善建立之后,在全国各地农村建立相应的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工业系统,以及在国内外建立自然生产的农产品和工业农产品销售的市场和商业系统。  

除此之外,就是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水平提高的科学研究,农业工人劳动素质不断提高的生产技术教育,和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工程配套建设,以及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方面所需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和倾斜。。  

还有农村水通、电通、信息通、交通、政通以及住房等各项基础设施的事业建设。  

以上所有这些,唯有实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国家才能做到,共产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在这里最大限度的集中体现。  

无论如何,农业是自然经济的本质,自然生产是一个有机物质的微积分过程,农业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力的制约。这时候,尽管先进生产力是共产主义者的永远追求,没有先进生产力就没有共产主义国家的高效生产率,就不能保证公有制经济力量在世界市场上一定要取得胜利的竞争力,更不能最好地建设共产主义事业。但是,追求先进生产力毕竟不是共产主义事业的终极目的。整个社会劳动者和自然资源价值能否全面实现是决定一切的。特别是,工业社会的生产力与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往往是牛头不对马嘴的性质根本不同的两码事。当工业社会的先进生产力不能保证农业社会的劳动者和自然资源的价值实现的时候,它就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所以,在根本水平上,建立立体生态农业工程,首先就是在最好的解决中国农村劳动者和自然资源价值的实现问题。  

  其次,由于中国百分七十人口在农村,所以中国的根本问题,其实就是中国的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三农”问题;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就必须从这“三农”问题的解决开始。这是中国国情的客观现实实际所决定的。——今天中国,有多少人在推销自己的各种伟大的思想、理论、真理,有多少人在强调西方资本主义方法方式和普世价值,但是,他们有的人就是连常识都成为问题,有的连实践上的支点都找不到,大家玩弄的都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概念游戏,推销的都是主观意志泛滥的现代唯心主义东西,或者往往陷于资本主义世界的流行的规则和概念中而早已失去了自我。而现在,最需要的是有人去认真思考中国目前的许多带有整体性和根本性的现实问题,和有人从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去认真研究共产主义中国各项事业成功建设的实践上的具体办法问题。  

其三,在立体生态农业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工业经济,这走的是一条合乎中国国民经济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共产主义道路,一条仍然是依靠农民力量运动的、农业首先崛起的和农村包围城市进程的发展道路。这道路与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发展道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特别是,这也将是一场人民战争,一场全体中国人民在国家经济事业建设上的人民战争,一场彻底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和知识改变命运的人民战争,一场由基础产业建设而全面拉动内需、并保证国民经济从此进入良性循环地发展起来的人民战争,一场在事物的整体性和根本性上关系到共产主义中国建设事业成败的人民战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