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民主的本质,人民必须洞析民主这个利器之二

火烧 2009-11-08 00:00:00 网友杂谈 1032
文章探讨民主与法治的核心关系,分析法治如何保障民主,强调人民参与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揭示民主与法治结合的必要性。

三、民主与法治:  

(一)什么是法治?  

1、法治是武力强迫的规范化。总体说是规范大域一点的武力强迫。  

2、纪律是对法的补充,是对法小域一点武力强迫的补充。  

3、人治的本质是以杰出个体人物、杰出群体人物的人格力量及其社会影响力量为主治理社会。  

金口玉言,是变味的人治。因为金口玉言者不一定有人格力量。也是变味的法治,因为发出玉言者的嘴就是法;只不过这种法是没有入法典就是了。  

人治的缺点是不太规范,随意性有时过于强了些。好处是常常立法快,法的运行、裁决速度快。  

事实上没有纯一人治,人类社会都是法治与人治相结合中进行的。人治多是法治体系不完善、法治效能不够好的条件下作为法治的补充。就以目前总统制的国家来说,美国总统的权力还不够大的了吗?有好多事,一定情况下总统不是金口玉言,又近于金口玉言。  

今天,人治还有另一层发展,依靠人民进行法治,特别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多数人的利益、意愿和力量制定法律、监督与执法也依靠群众。  

把法治同人治对立起来、走入任何极端都是不好的;这已经被实践经验所证实。  

5、人类社会的所谓治,不就是社会的管理吗?  

不管什么社会,什么时代,社会的管理都是两个方面做功夫。  

一个方面,对社会主导者要求作好的方向、方面的鼓励和奖励。社会主导者要干什么,就鼓励和奖励人们去作什么,并做好什么。  

另一个方面是,治与管住那些不想按社会主导者们要求的方向、方面而背向行、甚至作乱的人们。  

最起码、最基本的社会治与管理,治与管住乱作与作乱者。  

乱作与作乱者,有官人,有民众。官乱民必乱;官可以带领民众乱;官也可以逼民众乱。  

如果一个国家治不住乱,毫无疑问,他就什么治都不好,也就没有资格谈这个治那个治的。如果不治住官乱,或者不去治官乱,只去治民,那一定是靠武力镇压,压大劲了不但压不住,还会翻天。  

仁治是德治的扩展。仁治只有在治住了乱、控制了局面的基础上,仁、义、情、理等,才能发挥好的作用,产生好的效果。  

中国历史上的仁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还有对民众长期的训练、驯化,让民众顺奴成习层面上的函义。  

6、法律、纪律、道德控制了人和人的行为,并走向规范化,社会才能有序地运转。  

法律、纪律、道德软弱无力,对人的行为控制弱化,社会就会混乱无序。  

群众的手脚被少数人的利益过于捆绑,只能是为少数人利益的法治。  

(二)法治是民主的保证吗?  

法治只(主要)保证制定法的那一部分民做主。一定的法,名义上是保证所有的民做主,这种功能是有的;然而法首先是保证制定此法的民做主,它又相当的限制此法不太呵护那些人对民主的欲望、发展和要求。  

法治可变数是很大的,具体的法只保护具体民的民主。  

法治是不是保护人民群众的民主,要看法的具体内容是不是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利益、欲望、意愿和意志。  

作为人民群众,他们不光是强调法治,他们还要强调保护自己利益的法和法治。无论什么法,都是一定国家制度的产物,有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法律。  

人民、人民群众不但要关注法律、法治,更要关注国家制度。法治都是在一定的国家社会制度之下的法治,没有离开一定的国家制度的法治。  

(三)民主与法治运行的历史轨迹与翻转。   

法治的民主程度,好大程度上是体现为什么人、依靠什么人治,是为多数人还是为少数人、是依靠多数人还是少数人治的问题。主要的是依靠物质的力量、武的强迫力量、少数人对多数人民群众的治,都不是本质上、根本上的民主。   

人类从阶级社会开始,长期以来民主与法治发展运行的轨迹是:上层人民主着用法治着下层不主的民。   

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民主与法治不同社会阶段都有所发展,有所前进;然而,这种轨迹却没有变过。今天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宰者们,有变这种轨迹的意愿吗?一点也没有。   

如果总是按照这种轨迹下去,下层的民永远也不会成为真正的民与主。   

下层人要想真民主,就必须改变历史上贯常民主与法治的轨迹:   

即人民群众主导、主宰社会,让上层人按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来民主与法治。   

这是人类必须迈过的一道门槛。   

今后民主与法治发展的大本质是:要这种翻转与镇压这种翻转的斗争;其它的都是次要性的问题。   

新中国以来,中美之间的对抗,总体说中国是被动的,处于自卫的境况中;中国基本上没有去触动美国的直接利益,对美国也构不成威胁。美国长期以来,为什么对新中国又封锁、又压、又限制、又打击、又演变?尽管理由和口号不断的变换,归根结底是怕死了这种翻转。   

中国失误了,他们打压这种翻转就堂而煌之的理由了。   

中国只要是坚持这种翻转,不失误搞得越好,他们越怕,镇压的欲望越紧迫。这是必然的趋势。   

   

   

四、不同的人群对民主的理解和要求是有差别吗?  

(一)人以群分种种。  

自古以来划分人群的方法多了。  

1、历史上,白种人在人类的资本主义阶段先走了一步,有的人就说白种人是先进人种。  

有的国家先发展了一步,他们就成了日尔曼、日本式的优良民族。如是,优良民族就可对不优良民族,如印第安人、黑人为所欲为,甚至杀光。  

中国曾经优秀过近两千年,后来就又劣等得不如狗。这能说明中国人是劣等的民族吗?  

2、有的人按文明的程度把人分成文明人和野蛮人。  

印第安人怎么被近于杀光的,就是被说成是野蛮人。  

中国曾经文明得让地球的东方长久的灿烂辉煌,后来成了被所有的自称为文明人们捕食的动物(野蛮人)。这种理论不但让多数中国人不服,更让多数中国人不甘心。  

3、有的人按在社会上的地位把人分成上等人和下等人。  

历史上,奴隶主们曾经何等的上等人过啊!奴隶任他们杀。  

后来地主成了上等人,地主绝不是奴隶主们肉身的转换;事实上,好多原来的奴隶主们沦为农奴和农民。  

资本者们也多不是地主们肉身的转换,好多地主沦为工人的无产者。  

可见,他们靠什么上等的?不是他们的人上等;对这中国人早就深有理解,如所谓的“凤凰落水不如鸡”,这既反映的是社会现象与现实,又反映了等级人不是人自身的本质。  

4、有的人按所从事的工作种类分,把人分成工人、农民等。这种分法也是可以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几年搞了一个中国人的分析,就基本上是属于这种东西。  

等等无数人类分群的方法。这些分法都不能完全反映不同人群本质属性;都是只抓住了一点或一部分具体属性。  

5、马克思主义者们提出了人的阶级分析方法。即按人在社会上政治、经济等诸方面所处的地位把人分成不同的人群(即阶级),具体人群说分地主、资本家、工人、农民等人群;大的组合说分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压迫阶级与被压迫阶级。而且指出对立的阶级是有矛盾与斗争的,这种矛盾与斗争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按马克思主义者们的阶级分出来的人群,对民主的态度和要求确实不相同,甚至有天南地北之别。  

(二)人群间民主差异的本质。   

1、不同人群对民主需求的差别。   

人们都有追求自身民主、对社会做主的欲望和要求。   

不同人群间对民主欲望追求的差异在于:这种欲望实现可能性程度的差别,以及是不是本人群现实需要解决的第一需要。那些生存与发展,特别是生存问题还没有解决的人们,常常不是把民主当着他们的第一需要。有的人说人民群众民主不觉醒,不如说他们更需要的生存发展,特别是生存问题还没有解决。  

如果让他们自己主宰自己和社会的命运,他们是要把生存问题放在第一,发展问题放在第二,或者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求其综合起来的最好。他们当家作主了就是本质上的得到了民主。至于说采用什么样的民主形式,那要根据最快最有效的实现本人群的生存与发展来决定。一时没有搞好,他们会不断的进行探索去搞好的。  

2、民主成为社会中人特权差别的综合反映。  

纵观人类历史,通常情况下,已经民主了、对社会做主了的人们,反对民主域的扩大;所以,他们容易成为反民主者。如,地球上的所谓优等民族、所谓文明人、上等人等都是此类;这些人们满嘴他们要民主,却又反对那些还没有民主的人们得到他们已经得到的民主。  

3、人民、人民群众总是把民主的追求同自己生存发展权的追求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有时他们的生存发展权比民主还重要;没有生存与发展权的人们也很难得到超常的民主。所以他们对民主又欲望,又需求,又实实在在。  

4、什么是民主?怎样民主?追求什么内容的民主?等等,常常把人们分成几乎完全不同的两大人群:总体说,一群是人民群众,即被统治、被压迫人群;一群是非人民群众,即统治、压迫人群。  

从本质说,一个人当他离开了人民群众的群体,在私有观点霸权的国家制度下,他常常是追求自由式的不公平不平等的个体民主为主。人民群众则更强调追求公平平等的群体式的民主为主。人民群众始终都是民主的推动人群。而那些非人民、人民群众却常常成为反对人民、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人群。  

(三)人群间维护和追求民主方式的差异.  

1、历来统治、压迫人群的特点——个体能量大,群体能量少。  

一些人控制了国家权力,一些人控制了物质资本,一些人用权力加资本等特权控制甚至垄断了科学技术,一些人主宰了舆论阵地;一句话概而括之,就是一些人控制了国家和社会资源和财富;于是,他们就成了国家和社会的能量人,这些能量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强势群体者。如果允许这些人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对立起来,他们就会利用自己手中控制社会资源的能量,来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甚至搞极性的利己。这个人群是少数者,个体的能量强大,群体却是弱势者。这个人群如果他们与被统治人群利害关系是对立的话,在社会中他们已经自己做了自己的主,还做着其他人的主。这个人群常常是不提、甚至掩盖民主的本质,有时会在民主的方法上做点文章;反对民主人群的扩大;反对民主属性和内容的扩展。他们是社会现有层次民主的维护者,是提高新层次民主的反对者。  

这就是这个人群在民主问题上的最大特点。  

2、历来被统治被压迫人群的特点——个体能量少,群体能量大。  

多数的人民、人民群众手里不掌握、或仅有极极少量的社会资源;这些人就是人们常说的平民百姓。他们个体的力量太少了;但是,他们人多,群体的力量却是强而又大的。他们自己不能完全做自己的主,在社会上他们被别人做着主。他们要求揭示与展示民主的本质、要求民主的本质与方法的统一,不断的要求扩大民主的人群、扩大民主属性域和内容域,他们是新层次民主的推进者,他们是推进民主发展的原动力人群。  

3、民主和反民主的斗争,归根结底是这两种人的争夺。本质是民主域扩大与反扩大的斗争;是要民主止步同进步的斗争。  

(1)这种争夺的主要表现方面:  

第一,社会制度的固持或者破除。这是人类社会民主最关大局的根本和基础。  

第二,国体的破与立。这是一个国家有关民主及民主性质的根本问题。  

第三,政体的确立、完善与提高。这是保证民主性质与效能的大问题。  

第四,法律、立法与法治。这是所有人,也是不同人群的民主能不能得到有力保护的重要方面。  

第五,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税收、文教、卫生,政府官员,及有关民生,等等大事务事件处置中的利益倾向及参于权。  

(2)争夺方式:上述一切域的争与夺,又表现为几种主要的方式。  

第一,武力的镇压,与反镇压。不过常常是以法或者理的名义出现的。  

第二,物质力量的强迫。常常以物质强迫或诱惑鼓励面目出现,其主体内容是社会的物质占有和分配;为了缓和模糊斗争的对抗性,人们叫他为分配方式。  

第三,群体力量的聚合与分化瓦解。这主要是价值观、文化思想域的争夺。形式是以分化瓦解与驯奴化,同反分化瓦解驯奴化的争斗。等等。  

4、法宝与枷索。  

自由个人主义,特别是极度自由个人主义既是法宝,又是枷索。  

说它是法宝,是说这是强式人群维护保持他们民主中特权的法宝。君不见,西方的大亨、官僚、政客们都把他们的自由个人主义看成是他们的命根子,到处强加与套人;套不住的就给人加上这罪名那恶语。  

自由个人主义、特别是极度的自由个人主义,又是人民、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陷坑。  

人民、人民群众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只是依靠自由个人主义争取民主的方式,只能是极极少数人才有获得成功的可能。多数人几乎是无能为力的,他们的命运只能由强势人群摆布。他们需要个体的奋争,也需要群体联合起来共同奋争,才能最有效的维护自己的民主权利。自由个人主义正是瓦解人民群众联合聚力的分散剂。它是套在人民群众脖子上的枷索;它把一群有头脑的人分化瓦解驯化成一群各顾个的牛、马、羊,好永远被狮虎们扑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