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黎阳先生的认识发生了分歧
几年前朝鲜核爆的时候,国内反响很大,争论也非常激烈。主要有两种观点:支持和反对。黎阳先生当时属于反对者,而且对金二和朝鲜骂得很厉害。记得当时我曾发帖反驳,行文很幼稚,但也很勇敢。
黎阳先生批刘和发表瓦解中国静悄悄的那个时候,我是一个支持者崇拜者,很愤青的那种;那时候的网络可不像现在这个样子,左派的声音很微弱,被封锁的力度也很大,白色恐怖的气氛很浓,压力也很大。
在对朝鲜核爆的立场上,我和黎阳先生的认识发生了分歧。我认为正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对朝外交路线错误导致朝鲜核爆这个事情,当时认识水平不算太高,只是一种朦朦胧胧的直觉,对于朝鲜核爆属于正义还是非正义有些吃不准,而且网络批朝鲜的声音很大,几乎是一边倒,当时唯一支撑自己斗争信念就是孔子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国为什么要有自己的原子弹?朝鲜为什么就不能有?朝鲜有了,中国政府为什么要象当年别人制裁自己一样去制裁朝鲜?后来发现自己支持朝鲜的观点和张宏良先生一样,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才得以放下。
黎阳先生属于网络左派思想的启蒙,我以他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老师也有不对的地方,对就是对,要坚持;错就是错,要承认。这是一个人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操守。
网友三尺雪说,这样一篇犀利的战斗檄文就这样被批臭,回家吃饭了。他们不愧是擅长“揪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最佳辨手。我批黎阳先生的就一点:自古中国文人皆文匪。对一篇文章而言,有瑕疵很正常,但是唯独文眼不能有。文匪治国国必不国,多么经典,再配上自古中国文人多文匪,两个文眼,双目如电,炯炯有神!把“自古中国文人皆文匪”改成“中国文人多文匪”,网友们提的意见多好,可黎阳先生是什么态度呢?坚决不改,寸步不让。画一条龙到了点睛的时候眼看就要飞起来了,结果成了独眼龙。好的文章是批不臭的,越批生命力越强,当然,独眼的除外。
毛泽东说:历史不可割断,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当总结之,以继承此份珍贵遗产,为今所用。中国古代有两种官可以和皇权相抗:谏官和史官。中国古代有一个规定,皇帝是不能看史官所记的关于他自己的实录的。这也是为了保证史官能真正秉笔直书国君功过善恶的一个制度。自古中国文人皆文匪这个文眼不批的话带来的流弊是很大的,以至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没法看了,春秋、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都成了文匪的作品,几千年文匪记录的历史还有什么可信度?自古中国是文史不分、文哲不分,这样的话,中国几千年的人文科学也根本无从谈起了。
几年前在中华军事网战斗的时候,类似于“爱国贼”这样的帽子被扣了不少,“孔系毛派”倒是第一次戴,我试了试还挺合适,毕竟是朋友送的,想必是事先辛苦量过尺寸的。
我所指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老子在道德经上有一句话: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礼后面是法、兵。道、德、仁、义、礼、法、兵,这是一个大的运转顺序,顺之则亡,逆之则昌。
老子和孔子的时候处于以礼治国的末期,老子看到礼崩乐坏,天下将要大乱,就骑青牛过函谷关往西隐遁了;孔子走了一条相反的道路,要做中流砥柱,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孔子的这个行为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太伟大了,没有孔子,中国人现在又回到山顶洞也说不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是从哪来的?他们那个时候处于“以礼治国”,在他们之前是不是还有“以义治国” “以仁治国” “以德治国” “以道治国”的社会存在?
一群人聚在一起生活总要有个管理问题,如何制定管理标准取决于这群人的素质水平。什么叫画地为牢?上古的时候就有,封神榜里就有,在地上画个圈就是牢房,犯人就在这个圈里服役。现在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这说明我们现在的人已经堕落到了什么地步。
最起码在春秋之前,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存在着一种高度文明的体系,是什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传承的力量,我知道盲人摸象,有摸住腿有摸住象鼻象牙的,这些摸象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十家九流。这是我一再强调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网友三尺雪所说的:如果“尊孔左派”认为“罢绌百家,独尊儒术”和“学而优则仕”就等于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尽管白天到“乌有之乡”当左派,晚上回家教育儿孙“好好学习,长大当官,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吧。
就是这个“罢绌百家,独尊儒术”,也一举奠定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现在说他是剥削压迫,那也无法否定他巨大的生命力,孔子生平虽然处处吃瘪,在他死后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把这个社会崩溃的趋势得以延缓了几千年,单这个贡献就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现在的这些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连他一个脚趾都比不了。也许是山东人个高胆大,一下摸到大象脑袋了吧。
黎阳先生喜欢讲阶级斗争论,阶级斗争论对不对?对;对左派解决目前的社会问题有没有好的作用?没有。阶级斗争,说白了就是武力决斗,你死我活。因为黎阳在国外,属于坐山观虎斗,生死的事情于己无关。我觉得张宏良先生倡导的以爱国还是卖国的标准来衡量目前的各种社会势力,要比黎阳的阶级斗争论更现实,更有利于左派目前的斗争需要。左派的理论筐子里最不缺的就是道理,什么时候该拿哪种还是需要一些智慧的。迎接社会主义复兴运动,实现低成本、不流血的社会转型,我觉得这样的政治主张还是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