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浅谈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火烧 2009-08-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展开,阐述其科学内涵、实践要求及在执政中的体现,强调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突出以人为本在深化经济改革与社会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七大报告,总揽全局,立意深远,继往开来,与时俱进。通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回答和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未来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把握时代特征,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丰富了到2002年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期盼。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1、“人”的概念。“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诸如“天地万物,唯人为贵”,“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论语。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
        2、“本”的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尚书》中提到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还有现在常说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教育,学生为本”等观念,都是从“根本”这个意义上理解和使用“本”这个概念的。
        3、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今天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其思想是在摒弃了旧哲学人本思想中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论缺陷,借鉴国际经验教训,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而提出来的。在十七大报告中的第三部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明确地阐述了什么是以人为本和怎样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十分明确地指出了以人为本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某个人、某些人。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这里讲的人和人民,是同一个意思。从而,科学地回答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要深入思考的核心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客观要求
        1、坚持以人为本,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需要。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实现这个“重大任务”,就要“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这也是要实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最佳配置。如果说,以往经济体制的改革更强调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则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上更注重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指明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方向。
        2、坚持以人为本是破解“发展”课题的钥匙。
        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在新的历史时期,仅仅解决要不要发展的问题是不够的,还必须解决如何发展以及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尤为重要。
        报告中的第一部分总结到“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就是指出了传统的发展观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在发展观念和发展思路上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即把发展等同于经济特别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严重失调;发展以大量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为特征和代价,直接损害了发展的可持续性,导致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急剧恶化。这些局限性直接导致了制约发展、违背发展本意的全球性发展难题。十七大报告在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科学发展观包括三个基本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坚持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在科学发展观上坚持以人为本,是克服发展瓶颈、破解发展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执政理念,是指导执政治国活动的基本观念。执政理念是执政理想、执政准则、执政思路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十七大报告中主要蕴涵着“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三个方面内容:
        1、“为了谁”。人是人的活动及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归宿。人的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活动具有自觉的目的。而促使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根本动因,就是人们的需要。人的任何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并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再联系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等,这实际上体现出共产党人的“民本”思想,即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阐明了共产党人的活动与社会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的目的,也是执政兴国之目的。
        2、“相信谁”。与技术、自然资源、资本等物的因素相比,人这个因素最活跃、最重要、最根本,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综观人类文明史,影响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因素很多,但真正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人。经济社会越发展,人的因素就越重要。十七大报告从多个层面强调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而阐明了共产党人的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信谁”的问题。“一切相信人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也是根本的治国兴邦之道。
        3、“依靠谁”。人的地位和价值是不可比拟的。相对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人作为万物之灵,永远处在中心和优先的位置。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人总是扮演主体的角色。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新理念,再联系十七大提出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的思想等,这实际上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唯物史观。阐明了共产党人的活动与社会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一切依靠人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动力,也是根本的治国兴邦之源泉。
        十七大报告鲜明地回答了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根本问题,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马列主义的宗旨是“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一切归劳动者所有的群众观点”;毛泽东思想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理论的中心是“改革开放,人民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以人为重,以民为先”,这些是完全一致的,一脉相承的。倡导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及共产党执政经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也是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贴民心合民意,必落实到发展的每一项措施中,贯彻到改革的每一个行动中。
        说一千,道一万,“以人为本”就是要彻彻底底地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之中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离开了这一点,全是空谈,也可谓是“挂羊头,买狗肉”罢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