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与价值规律以及分配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
最广意义上的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切社会问题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的科学,至少它可以发展到这个高度。
理想的,系统的,标准的,纯粹而又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
综上所述,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效能是要实现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求,从而充分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等等。
这样的机制可用一句话概括:
所有产品的产供销一条巨龙。
理解:不管任何人企事业单位给社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有多么不同,他们都可以由社会方面按照他们提供给社会的产品的质量和数最。通过一定的标准,供给相应的生产资料,生活学习及享受资料。
每个人,每个单位,利益个体都同时无条件让自己的劳动力和产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产品。由社会掌握产品的支配权,然后对个人各个企事业单位进行其所需生产生活学习享受资料的再分配。即社会掌握全部交换。
个人把自己的劳动力做为自己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贡献给企事业单位,而后各单位又把自己的产品做为对社会的义务,提供给社会,当社会拥有所有产品支配权的权力之后,又做为对企业个人的义务责任,把生产生活资料分配给相应的企业和个人。个人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权力和义务大小相等,这样人人都在贡献出自己之后,又完全实现了自己,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公平。你尽的义务责任越多你得到的权力生活享受之料就越多越好。只要每个人都做到自己向社会索取得到的,不大于自己贡献的,社会集体财富就永远不会匮乏。在人们还没有形成这祥的自觉意识之时,这种自觉只能由社会制定的严格的组织分配纪律来约束并逐步培养。
这种经济是分配经济,因为社会拥有一切就是人人都有,在社会内部没有产权专移,只有使用权的分配问题,交换已被消灭。
一、这一机制中对国家企业个人责权的界定
由政府(社会或国家)负责提供给每一个个人单位相应的生产生活学习资料,保证其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学习。即政府主外,做为对个体的应尽义务。提供宏观调控,收集处理信息,制定生产计划培养所需人才,社会是唯一的经济秩序组织中心,实行中央集权统一管理。
对于企业个人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学习工作效率则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问题,政府根据个人单位提供产品的质量数量确定其分配中的所获,以社会效益为衡量标准,任何人都没有投机钻空子的可能。
二、形成这一机制的关键是社会经营
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必然要求社会经营管理,才能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才会按照全体社会的需要在充分合理利用开发资源的基础上安排组织生产活动,彻底清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取代竞争以协同,使整个社会经济处于协调灵活应变状态。
只有社会经营才能通过计划形成社会范围内的自觉分工,才能实现自觉地使用价值规律,才能使人类摆脱异已力量的控制,从而才能克服私人经营所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才能重建理想的社会经济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体现出人类的伟大。
三、社会支配产品是这一机制的最主要表现
社会经营必然要表现为社会支配产品,就像私有制下,私人经营必表现为私人支配产品,不断发生产权转移一样。社会支配产品是社会经营的必然结果和内在要求。
社会支配产品的意义
1.社会支配产品是对私有制下私人支配产品的最彻底的根本否定。唯其如此才能消除劳动的私人性质,彻底解决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矛盾,体现使用价值的主导地位,物品存在的本来意义,这是物尽其性的必然要求。如此才能使生产者摆脱受产品奴役的地位,使人们摆脱异己力量的控制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
2.社会支配产品就是实现剩余价值的社会占有就可以消灭剥削,防止贫富两极分化,社会也就不会形成利益对立的阶级就能够实现人与人经济意义的平等公平,自然就能够实现共同富裕。社会财富的源泉就不会落入欲壑难填的私人手中,集体财富的源泉就可以充分涌流,成为办一切公益事业的基础。占有社会财富的竞争也就会结束,在此之后对每个人来说只有对社会财富的使用权才有现实意义。
3.唯有当社会支配产品之时,产品才能以最少的手序,最短的距离,最方便划算的运输因而以最快的时间完成从生产地到消费者的流通,所以产品在流通中的损耗才有可能降至最低。
4.当社会支配产品之时,社会效益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衡量所有个人单位对社会贡献的唯一标准,并以之为对企业个人分配的参照。这样就实现个体价值与其社会价值的高度协调统一。一个人的贡献与从社会的获取成正比,这样就没有人会不愿意把自己的才能全部发挥出来,劳动者的积极性就会得以充分调动,所谓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就有效彻底解决。
5.一旦实现了社会支配产品,政府事实上就成为每一个人每个企事业单位的供应科和销售科。对于每个个体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都可以不采而购,所生产的产品都可以不销而售。相对于今天社会仅减少的采购员推销员来说就要节约多少劳动力,减轻城市交通的压力。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简单明了公平合理的。人也就在此时才成为社会化的自由人。
6.一旦实现了社会支配产品,所谓的资金问题也就不会存在,资金问题对社会生产发展阻碍也就完全清除。三角债问题就无从产生。生产活动的实质不过是生产资料与人力资源等,发生作用的体现,与资金毫无关系。
7.社会支配产品之时,广告就不会像今天这样铺天盖地无孔不入令人难受。广告的这种现象说明了私人在支配其产品方面的无能为力,商品要转化为货币的迫切性。自然社会支配产品就消除这种现象。社会将根据产品的性能有针对性的如实宣传介绍,供大众选择。
8.社会支配产品之时,政府的职能将发生重大转化,从对人的统治,转化为对物的管理。正如圣西门所预言的,政治是经济管理的科学,将为经济所完全包容。国家做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压迫的工具已经失去意义。从而自行消亡。
总之,社会支配产品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内在必然要求。是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然选择。要真正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公有性质的经济,非走此路不可。社会支配产品将实现人做为社会的人,生产力做为社会的生产力的那种本来属性。
四、实现社会支配产品的条件
1.社会掌握全部运输业。
2.形成全国自上而下统一的产品分配机关。
也就是说社会掌握了全部的流通和交换.,社会掌握交换也就消灭了私人交换。在一个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劳动产品的社会内部是不会存在产权转移的交换现象的。只存在产品如何分配使用的问题。所以说社会主义经济相对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商品交换经济,只能称之为产品分配经济。分配经济只存在于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机构内部。既然是分配也只能是供其所需,等价原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只要劳动者事实上尽了力,不管效果差异如何就应该分给他必要的生产生活学习资料。做为享受资料将做为奖励分配给成果显著的劳动者。
1.全国运输行业一体化的意义
① 社会掌握全部运输业。便于组织联运,尽量减少二次倒装车,使车辆来回不空跑,发挥联运优势综合整体效益,使流通有计划有组织,呈现出高度的秩序性。
② 社会掌握全部运输业就可以根据货物流量的实际需要铺建公路铁路、开辟新航道,合理设立加油站修理配件网点,及时退换性能差耗油量大效益低又污染空气的运输工具。有利于运输业根据需要培训司机。
当今社会上一方面新车闲置。一方面旧车老车却带病“上岗”。造成交通隐患,浪费生产力。
③ 一个运输工具正常运转的条件只有两个,司机技术合格,车体性能良好。根本不存在交什么养路费罚款的手续问题。拉着油桶搞运输已没有必要,到处都可以加油。
2.全国上下统一的产品分配机关的建立
按行政区设立由各级政府直接掌握的产品分配机构。对内负责所接受的产品在机构内部的分配工作,并向社会提供出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由社会调配。
流通领域在放弃了营利目的之后,它的任务是要做到货畅其流。那种让国家集体个人一齐参与流通是盲目重视流通的做法,这是导致十亿人民八亿商局面发生的根本原因。流通领域不能创造社会财富。这样的作法使人们忽视了对社会财富的创造,而致力于对社会财富的占有竞争。从而流通领域中供养了大量的食利阶层。社会大量的人力资源也就耗费在其中,一个国家要想靠重视流通而发达强盛富有起来,是缘木求鱼本末倒置,根本无法实现的。
如果把工业农业科研教育等看做为社会创造精神物质财富的第一阵线,那么流通工作则是二线服务工作,现在社会上干活的人少送饭的反而比干活的人都多,一线人怎么能安心工作,流通的工具反而成了流通的障碍,饭还没有送到前线却被送饭人自己吃完了。产品在流通领域大量积压又从何谈及流通效益。
所以当今改革的突破口在流通领域。国家掌握全部的交换,做为进行公平分配的前提条件,也就形成各个企事业单位进行公正地劳动竞赛的起点。相应地在目前流通领域中多余的人就可以进入生产领域从事实实在在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劳动生产。
此后流通领域中的寄生现象就不会发生,人能尽其才,物之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则国之不富,未之尝闻。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与价值规律
前面提到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运行中,以营利为生产目的,私人管理经营,形成了社会范围内的自发分工,自发分工所形成的盲目生产必然导致价值规律的盲目事后生硬地调节,所以在商品经济中永远无法实现自觉运用价值规律。
与之相反,公有制为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提供了可能的必要条件。
这就是公有制决定了社会必须本着最大限度满足全体社会成员需要的目的去组织生产经营,统一收集信息处理之后形成社会范围内的自觉分工,自觉分工就是促成也是自觉使用价值规律的表现和需要。
所以在此时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方式已发生质的变化,不再以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地方式调节生产和消费。在自觉使用价值规律的社会中,人们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好像是被取消被废除了一样。其实没有感觉正是它正常发挥作用的表现。我们所消灭的只是它发挥作用时的表现形式。这就好像人体根本没有必要感觉到内脏的存在,这同时也是各个脏器正常工作运转的表现;相反你如果明显地感觉到肝痛,胃痛,那正说明你的器官不能正常工作。已经发生了病变,正在向大脑发出请求增援呼救信号。所以对每个人来说都最好永远不要感觉到你的脏器在什么部位。
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以此来调节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所得利益实现调节供求关系的目的。所以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动因在供求关系的处理上,那么要自觉使用价值规律就应当从如何处理供求即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入手。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生产是消费的前提和手段。不为消费而生产的生产是不存在的,没有生产消费做为劳动产品的消费也就谈不上。
消费的本身就是生产。如人的生活消费是对劳动力的生产。学习消费是对精神财富的生产(拥有)。
生产的本身也就是消费。如对煤炭电力的生产是对自然资源的消费,人的劳动生产是对人体力脑力的消费,对外来说是对生产资料的消费。
因为这两者是如此的关系,那么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形成社会范围内的自觉分工就只能靠计划按照下面的原则来进行操作。
第一步,制定生产计划
因为生产是为消费的目的而服务的所以在进行生产之前必须搞清社会上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什么时间需要,产品的质量品利如何,都必须了解掌握,这是对消费的统计,制定生产计划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对生产部门生产能力技术的掌握。如果需要的产品而生产能力达不到,也就不会形成生产计划,在这两方面相互协调之后,制定出合理利用资源发挥最大社会效益的生产计划。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生产多少,产品的质量要求等然后由生产部门具体执行。
以前人们指责计划经济产销脱节,那问题的实质应当问那种计划是怎么制定的,这完全是制定计划者的水平问题。试想如果真正是按照需求制定的计划,为什么会产生产销脱节呢?所以问题的实质不在于计划机制本身,而是个操做水平问题,骑不了自行车的人骑车摔了跤,结果把自行车一砸,曰实践证明此物不能骑,不如吾步行。此乃许多人对待计划经济之态度也。
这第一步就是说要生产者做到,社会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怎样组织生产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综合社会效益,就怎样组织安排生产。社会主义对生产的管理就这么简单明了。
当然制定计划全社会有一个统一行动的过程,首先从基层开始逐级汇报自己的所需及生产能力,直至中央政府,由中央最后制定大的宏观计划政策,而后在由省县乡村逐级在不违背上级计划的前提下制定自己相应的计划。
在向上级汇报的过程中,自己能解决的自行解决,如果说每一个家庭的几亩地种什么种多少都要汇报给中央定夺那是十分荒唐可笑的。
中央管各省地区计划,协调整个国民经济,省管县,县统乡,一级服从一级就能形成全国上下一盘棋,产生协同凝聚力,这样一来就不存在抢占市场争夺资源的问题。
谁的生产水平高质量好,国家就优先供给其生产资料,并奖给更多的生活学习享受资料;在这种机制下,没有空隙可钻,每个个人单位都不会偷懒,保留自己的实力。
这一步只体现了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制定生产计划。下一步则是体现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制定相应的消费计划。
在生产计划执行之后,生产出的产品或多或少总是和计划上的目的有所偏差,这是自然现象,所以社会只能根据实际生产出的产品的数量质量,制定相应的消费计划。让人们什么时候消费,先消费好的还是坏的。多长时间消费完。这就是如何组织产品的分配问题。这也是计划经济完成的一个必要环节。这时就完全取决于社会自己了。
当然在计划的过程中要根据各个不同的产品如农副产品,工业产品季节性生产全年消费地,还是一边生产,一边连续消费等等各种不同情况具体分析对待制定相应计划,一刀切是行不通的。
人们说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只是被假象所迷惑,今天用砖盖房明天也一样,今天粮食是用来吃难道明天就不是。那不过是购买力的转移而已。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分配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运行中,通行公认的分配原则是按生产要素即按对生产的投入来分配,并由此而产生了剩余价值的私人占有产生了剥削及一系列后果。
公有制实质是人人平均地拥有了生产资料,因此在这种前提条件下,只能是通用一种反剥削的分配原则,结合我国实践及马列主义的精神,鄙人以为采取按需按劳分配相结合的方式最有益于社会的稳定和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
按需分配主要对成长的一代未来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因公致残或退休工人而言主要是保证其一般生活学习资料的供给。保证每一个人都有生存权,虽然日子艰难,但不致有生命之忧。同时对正在劳动者按需分配也是限于一般生活学习资料。
按劳分配则限于对劳动者进行享受资料的分配如出国旅游,紧俏物资的供应这些资料应更多地奖给有特殊贡献、学习成绩较刻苦以及退休后坚持发挥余热有益于社会的人。
按劳分配就是要保证对社会贡献大的人应该得到更多享受资料,人的贡献与社会的给予成正比统一关系,这就解决了社会激励机制问题,人都不会偷懒,愿意把自己的全部潜力发挥出来。
按需分配取天降雨露之法,取众生平等原则,给每个人自生下来起都提供医疗服务教育培养成才的公平机遇,这不但是家庭的义务,更是社会的责任。
社会总是由劳动着的一代负责正在成长的一代和退休一代的教育养老工作。这是每个人的必经阶段,个人对家庭的义务权力转化为个人对社会直接的权力义务关系。旧家庭在此意义上已没有存在的必要。建立大家庭,不要小家庭,这时人才真正成为社会的人,也成为真正自由的人。
我的电话:029-87259701
QQ:523729774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guohunmaozedong
邮箱:
我在陕西门户网站古城热线;论坛管理的版块国魂毛泽东
http://bbs.269.net/forumdisplay.php?fid=9032
我任站长的西安老子文化研究会官方网站
2009年3月9日17:13:41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