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乳腐上的“红衣”是什么
早餐时,你不是常常吃到红乳腐、玫瑰乳腐吗?它们那鲜艳的红外表,浓郁芳香的味儿,的确促进了你的食欲。你可知道,玫瑰乳腐上的红色外衣是什么?是玫瑰汁吗?是染料吗?都不是。
![]() |
玫瑰乳腐中虽然是加了些玫瑰花瓣来增加它的香味,但是干了的花瓣已经没有它昔日艳红的色泽,大红色的染料固然可以把东西染得鲜红,而多数化学染料是不适合于食用的。那么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原来这是一种叫做红曲霉的微生物所产生出来的色素。人们通常把这种含有色素同微生物的材料,称为“红曲”,它是我国南方的特产,是一种颜色鲜红、不易褪色而没有毒性的食用色素。
人们制造乳腐时,先把切成小方块的豆腐放在竹筐中,盖上稻草,放到温暖密闭的房中,过几天,豆腐表面长满了雪白竖立的绒毛。这种绒毛是一种叫做乳腐毛霉的微生物,它是从稻草上“传染”到豆腐上的,这种霉具有强大的蛋白酶,能使豆腐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和容易消化的蛋白胨,使乳腐变软变鲜。当豆腐上长满了毛霉以后,把它移到坛里,加些盐、花椒、老酒和酱等等,为了使乳腐染成美丽的红色,再加些红曲,坛口用泥土密封好,几个月后,坛中的东西,在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了酒精、乳酸,以及芳香的酯类,这就构成了乳腐特有的香味。霉豆腐上的绒毛也倒伏下来,粘结成一层外皮,又被红曲的色素染红,于是就成为红乳腐的红外衣了。如果要加工成为玫瑰乳腐,只要在乳腐汁中再加些玫瑰花瓣和白糖就行了。
![]() |
红曲是怎样制成的呢?传统的生产方法是用大米蒸熟,摊在门窗密闭的房内,等它的温度冷到37℃左右时,播种上红曲的“种子”,几天后,红曲就繁殖起来。为了使红曲生长得更好,在红曲繁殖时,可经常用水喷潮,大约八九天后,米粒上布满了红曲菌,这种红曲又分泌出大量桃红色的色素,把米染成深红色,晒干后,就成为食物染料的色素原料了。近年来,人们通过菌种选择,找到了色素产量更高的菌种。利用液体深层发酵的方法,用发酵罐生产红曲色素,既可节约大量粮食,色素产量又高,生产也可以机械化。
红曲除了用来染红乳腐外,酱肉、烤鸭、叉烧肉、红肠、五茄皮酒、红玫瑰酒等都是用红曲来着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