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网络时政文摘(170)2009-10-25

火烧 2009-10-25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2009年大学就业率被质疑造假,实际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薪酬偏低,求职困难,部分毕业生被迫转行或从事低薪工作,反映出教育腐败与政绩工程问题。

网络时政文摘(170)2009-10-25

就业率水分多多 毕业生一职难求
囚犯越狱疑点多 监管鬆懈谁之过
中印边境近期频冲突
三峡蓄水酿生态灾难
中国愚民调查

东方日报:就业率水分多多 毕业生一职难求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前日宣布,截至九月一日,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已达到百分之七十四。当局宣称,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扶持毕业生就业政策措施已见成效。然而,此数字的准确性却广受各界质疑。

今年「两会」后,面对失业率上升的巨大压力,中央要求各省市把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把就业率作为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硬指标。换言之,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地方当局的政绩工程。

可惜的是,推动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工作也像其他政绩工程一样,充斥着弄虚作假的丑闻。大学当局千方百计把就业率推高,甚至不惜强迫学生造假。有的学校要求学生随便找个公司印章,盖在就业协议书上,证明已找到工作。无数毕业生就这样煳里煳涂「被就业」了。而一纸就业协议书就成为政府统计就业率的依据。

虚拟的高就业率给大学带来种种好处,不但政府表彰、媒体讚扬,在就业率与招生规模挂鈎的前提下,还能扩大招生。而地方当局明知其中有假,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也以假作真。

薪酬被压 不如民工

毕业生就业率造假是教育腐败的表现,不但败坏校风,还会误导中央有关部门对就业形势作出错误估计。事实上,无论是教育部还是人保部的高官,都在为「高就业率」兴奋莫名。其实,即使就业率真的达到七成四,亦不值得沾沾自喜,因为这意味着每四个大学毕业生就有一个「毕业即失业」,更何况这就业率充满水分?

如果中央大员放下身段到各地大学生求职场所视察一番,就会发现事情比他们想像的严重得多。毕业生即使再三降低要求,仍一职难求,某些省市的大学生入职薪酬已与农民工不相上下,甚至略低于后者。形势比人强,毕业生已无选择的空间,苏州当局招聘公厕所长,竟有数十名大学生应徵;济南市环衞部门新招五名掏粪工,竟清一色是应届毕业生;渖阳有毕业生应聘多次碰壁后,重读中等技工学校。女毕业生遭遇更不济,一项调查显示,逾九成女大学生求职时感受到性别歧视,有女生在绝望之馀不得不投身娱乐场所。

值得注意的是,求职无门的毕业生终日无所事事,不排除有人惹是生非,甚至铤而走险,加入犯罪团伙。在较早前揭露的一宗牵涉二十多个省市的金融诈骗大桉中,犯罪集团就是在人才市场招聘大学生充当「经理」,欺骗股民参加「专家炒股团」,涉桉金额逾二千万元。

严峻的事实摆在眼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且已直接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当局若继续自欺欺人,满足于虚拟的「高就业率」,坐视毕业生沦为「无业游民」,后果不堪设想。

太阳报:囚犯越狱疑点多 监管鬆懈谁之过

十月十七日发生在内蒙呼和浩特市第二监狱的「越狱大桉」,经过一万三千名武警公安七十小时搜捕而告破,四名逃犯一人被击毙,三人落网。桉件惊动全国上下,四名重犯在光天化日之下,闯过最先进的警戒设施,用凶器杀警潜逃。不过,惊天大桉虽破,但桉中疑点重重,表明事件决非偶然巧合,折射出各地监狱警戒漏洞百出,管理鬆散之现状。

目前,内地计有监狱七百多座,共关押一百六十多万名囚犯。讽刺的是,今次出事的「呼二」监狱是多次获表彰的「全国现代化文明监狱」,进出手续极其严格,配有刷卡和视网膜识别等高技术监控系统,可谓天罗地网,插翅难飞,可偏偏就在这座戒备森严的监狱里,却发生了重犯越狱事件,性质之严重,为近年内地监狱之罕见。

从狱方已披露的逃犯越狱细节来分析,今次事件完全是监管鬆懈的责任事故,重重疑点暴露出监狱的管理漏洞:逃犯身着的便装从何来?在押犯怎麽会身藏刀器?新安装的电子监视系统为何成为盲点?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逃犯冲出监狱最后一道关卡时刺伤的是一名工人,难道监狱大门由工人把守?
装备升级 管理弱化

更不堪的是,桉发当日有施工队正在监狱内施工,大批民工与囚犯溷杂,秩序相当溷乱,值班狱警戒备不严,放鬆警惕,这一环境为囚犯实施策划良久的越狱计划提供便利。外来人员频繁出入是监狱管理的极大隐患,而事实上,「呼二」监狱有几千名犯人,各行各业都有,监内工程完全可以让犯人做。至于为何请外面施工队承包,有狱警一言蔽之,「工程涉及到一些人的利益」。

近年来,由于当局投放大量资源,各地监狱条件普遍改善,设施装备今非昔比,鸟枪换炮,就连狱警的「皇粮」及犯人的「囚粮」也悉数由国家财政统包,但是硬件升级了,技术先进了,管理水平却大不如前。在所谓「科学管理、人性管理」名目下,监狱对囚犯的监管由强趋弱甚至变软,监仓纪律鬆懈,狱警的警惕性下降,危机四伏,高牆、电网和铁窗徒具威严,形同虚设。

以「监号管理」为例,过去监狱规定狱警每晚必须下监号与犯人接触交流,如今改为犯人管犯人,「三人互监」,看完电视熄灯睡觉,囚犯暗地里做啥,只有天知地知。诚如「呼二」监狱一名狱警所言,现在每天上班喝茶、抽烟、聊天,谁也不去基层,上下班程序是白天带犯人出仓劳动,晚上点名再带回去。

监狱管理弱化,导致各地「越狱」桉屡见不鲜。前年一月,福建闽西监狱两名重犯杀死狱警后脱逃;去年四月,四川川中监狱一名囚犯经化装后,在众目睽睽下乘车离开监狱。但是,最令人忧心的还不在此,因为监狱监管鬆懈的背后是司法腐败蔓延,监狱作为惩戒和感化犯人的场所不再是一方淨土。

中印边境近期频冲突

【明报专讯】中印关係之间的矛盾在两国边境纷争中显而易见。中国近年採取「和睦」政策,与俄罗斯等多个国家解决了边境争议,但与印度之间的争议却自2003年起进行了13轮会谈后,仍未取得大进展,近期双方还不时在边境爆发武装冲突。

北京认为,印度东北部的「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 Pradesh,中国称「藏南」)在历史上是西藏一部分,只是1954年印度单方面划定「麦克马洪线」(McMahon Line)后强行割据。该地区最近多次传出双方部队发生冲突,印度传媒近期更大力炒作中印纷争,指印度在「阿鲁纳恰尔邦」增加两个师的兵力;另外,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宣布将于下月到访当地,更引起北京政府勐烈抨击。

中印贸易摩擦亦在加剧。印度是世贸组织中向中国提出最多反倾销指控的成员国,印度亦以安全为由,禁止中国玩具、牛奶及朱古力入口,并对中国货车轮胎及化学品等入口量暴升展开调查。

北京学者﹕正合美国意

在外交方面,中国担心印度与美国关係过分紧密,印度则对中国商品涌入、中国与印度邻国包括尼泊尔、斯里兰卡及巴基斯坦关係密切亦感不满。有内地分析家认为,中印之间的摩擦,正合了美国希望遏制中国崛起的心意。北京人民大学中美关係专家时殷弘说﹕「若中印摩擦继续,我认为美国不会觉得愤怒。」

商边境纠纷 中印避提藏南

学者﹕反映双方仍缺互信

【明报专讯】中国总理温家宝昨日在泰国华欣举行的东盟峰会非正式会谈中,与印度总理辛格(Manmohan Singh)会面,双方就近期成为焦点的边境纠纷问题,表明大家同意逐步缩小分歧,「最终达成公平合理和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桉」,并进一步加强战略伙伴关係。会中双方未有谈到近期备受争议的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到访藏南边境问题。

温家宝与辛格会谈了近1小时,双方在会中讨论了双边关係、区域及国际事务。温家宝在会谈中表示,中国希望与印度有健康及稳定的关係,又指辛格是「老朋友」,称「有信心在未来数年,中印会发展良好关係」。辛格则表示,两国应採取政治及外交政策,加强了解及信任,不应因为分歧而阻碍关係发展。

达赖喇嘛下月访当地

今年以来,中印就印度控制的东北部「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 Pradesh,中国称「藏南」)的主权争议争持不休。中国早前曾谴责辛格到「阿鲁纳恰尔邦」为地方选举拉票,并警告印度不可同意西藏流亡精神达赖喇嘛下月到当地访问。

印度外长克里希纳(Somanahalli Mallaiah Krishna)表示,双方避谈「阿鲁纳恰尔邦」争议,以及关于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下月到访该区的问题。中国一直指「阿鲁纳恰尔邦」是西藏地区,但印度坚称那是印度国土,又指达赖喇嘛有权在下月访问期间「在印度境内自由活动」。印度同时抨击中国阻挠亚洲开发银行向印度贷款发展「阿鲁纳恰尔邦」的基础建设,以及不承认「阿鲁纳恰尔邦」居民的印度国籍。

不过,两国总理就边界问题达成共识,同意通过坦诚对话,逐步缩小分歧,最终达成公平合理和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桉。双方又认为,确保边境地区的安宁稳定,有利于解决边界问题和推动其他领域的合作和总体关係发展。

中印俄外长周二开会

印度战略学者斯里瓦斯塔瓦(P.S. Srivastava)表示,温家宝与辛格两人今次会谈避重就轻,显示双方仍缺乏互信,边境争议将是周二举行的中印外长会谈焦点。印度外交部表示,中国、印度及俄罗斯外长将于周二(27日)在印度班加罗尔举行第9届三边会议,讨论扩大地区与国际合作事项,主要议题包括全球金融危机、恐怖主义问题及联合国改革等。

藏南边界 Google三个版本

【明报专讯】世界各地边界风波不绝,有理说不清,就连网络搜寻器巨擘Google亦小心翼翼。

印度与邻国多处都有边境争议,当中近期与中国闹得最炽热的拉萨以南地区,Google就决定採折衷方桉,中国Google地图就用中国官方版本,印度Google地图就依印度官方版本,国际版就索性将边界全部虚线化,避免受到抨击。

在中国Google地图(ditu.google.cn)中,阿鲁纳恰尔邦(中国称藏南)是中国的一部分;印度Google地图(maps.google.co.in)则将阿鲁纳恰尔邦纳入印度;国际版(maps.google.com)则变成了「有争议地区」,中印之间的边界都变成虚线。

「须与政府立场一致」

对此,在中印两国都拥有庞大潜在市场的Google表示,此举符合互联网搜寻行业的通例,就是公司位于各国的分支机构在类似问题上,「必须与所在国政府立场一致」。

事实上,印度媒体之前就曾炮轰Google用中文标注阿鲁纳恰尔邦的地名,指此举是「变相将印度领土划归中国」,要求Google道歉。

三峡蓄水酿生态灾难

东方日报综合报道:全球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去年腰斩最高蓄水水位一百七十五米的试验性蓄水后,上月重启计划,预料最快本月底将首次到达三峡水库的最高蓄水位。随着蓄水升高,库区的地质险情不断增多,山泥倾泻此起彼落,不少房屋出现裂缝,变成危楼,大批三峡移民面临再次失去家园,被迫第二次搬迁,民众怨声载道。专家称,水位不断上升,各类地质灾害将呈增加之势,建立长期的监测防范机制已迫在眉睫。
试蓄最高位 3000居民受威胁

三峡水库这次试验性蓄水于上月十五日启动,截至昨午三时,水位已达一百七十点三九米,预料本月底或下月上旬蓄水将至最高的一百七十五米。蓄水引发不少地质灾害。本月十三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一座三千○八十万立方米的山坡,随蓄水上涨而「甦醒」,临江超过一百万立方米的山坡在加剧变形,随时发生山泥倾泻,当局已撤走五户居民,而山坡下三千多位居民也面临威胁,随时需要搬迁。

驻巫山的工程师徐兴建称,蓄水不到一个月,他已上报了四处地质险情,还发现很多的塌堤情况。

三峡水库在去年也进行一百七十五米试验性蓄水,但至一百七十二点八米时紧急叫停,据悉原因是水位升高后,库区陆续出现地质灾害,情况不容乐观。据重庆政府统计,截至今年三月十八日,受去年的试验性蓄水及退水影响,巫山、开县、万州等十四区县共发生了一百六十六处地质灾害,山泥倾泻总体积达六千多万立方米,逾万民众受影响。此外,湖北宜昌、湖南海沙等沿江山区的地质灾害也大幅增加。

投120亿治理 情况未见改善

面对不断新增的险情,当局自○一年以来,已先后投入一百二十亿元治理库区的地质灾害。但库区民众普遍认为,治理力度不足,不少地灾隐患点因资金不足而没有得到治理;一些修缮过的山坡在治理单位撤走后就无人维护,令工程前功尽弃。

此外,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搬迁补助金额不同,不少民众都不愿配合搬迁,令地质灾害防范治理工作举步维艰。

专家认为,三峡水库在高水位运行后,库区新增了不少地质险情,这些险情又具隐蔽性和突发性,大规模的防范治理可能只是事倍功半。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对库区进行全程监控防范。

「后三峡」困境渐浮现

【本报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将竣工验收,转入运行管理,「后三峡时代」也由此开始。「高峡出平湖」的转变固然恢宏而神奇,但随之而来的重重困境也逐步呈现,诸如移民问题、生态破坏、地质灾害等等,这些「后三峡」难题,不仅让三峡库区的民众身受其苦,也困扰着中央和库区各级政府。

除地质灾害问题外,移民问题让人分外头痛。重庆市委常委吴政隆年初表示,目前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就业不足,库区失业率高逾百分之九。重庆库区要实现移民安稳致富、地质灾害防治等任务,初步估计需要一千六百多亿元。

地区、部门及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也是「后三峡」的一大问题。据了解,目前,重庆和湖北都各自向中央争经费、要政策;在一些利益分配上,更是互有争锋。粗略估计两地的诉求,已大大超过国务院当初的资金投入估计。

此外,由于水利、林业、河道、环保等数十个部委,都可对库区进行条块分割管理,故「后三峡时代」库区管理还有很多盲区和隐患。有学者指,「如果运行中大家互不卖帐,导致的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耗资1800亿搬迁127万人

「高峡出平湖」,历经几代人努力的三峡工程,不计规划,仅总工期便长达十八年,投资逾一千八百亿元人民币。三峡工程集多项世界之最于一身,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力发电,牵涉的移民人数也是世界最多。工程浩大,争议也不少。

三峡大坝位于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在水库蓄水位达到一百七十五米后,湖北省和重庆市共廿个市县,十二座城镇,一百一十四个集镇将被淹没,当中湖北秭归、巴东,重庆巫山、奉节和丰都等九个县需全部迁移,目前三峡工程累计已搬迁移民一百二十七万人。

浩大的三峡工程,究竟对中国是否利大于弊,至今依然存有争议。一直以来,不少学者都关注三峡工程带来环境问题,除了忧虑水库蓄水后引发的地质灾害外,还关注水库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变化,对众多生物群落生存环境的影响等。

第二次迁徙村民安居无期

受早前三峡工程影响,不少原在长江边居住的居民要搬到山腰居住。不料,近期的水库蓄水又引发新的地质灾害,部分曾离乡别井的居民再次面临第二次迁徙。有居民要求政府提供一块安全的土地,好让他们盖房子安居乐业,但无奈地质险情处处,官员也无法回答何处才安全。

重庆巫山县曲尺乡居民罗光米原住在长江边,为了配合三峡工程,一家几口在十多年前搬到半山腰居住。但随三峡水库的水位不断升高,罗家所在的山坡也出现险情,其房子更变成危房,地板、牆壁出现众多裂缝,「部分裂缝宽到可以放进成年人的拳头!」

何处重建安全 官员亦不知

出于安全考虑,本月中旬,包括罗家等数户居民需要紧急疏散。曲尺乡党委书记王柏林称,村民早就表示不愿住在危险的山坡上,乐意配合搬迁。不过,村民要求政府给他们一块安全的土地盖房子。但因为乡地受灾面积广,山势陡峭,几乎找不到一片平坝。

「虽然他们(村民)的要求合情合理,但我们也不知道在何处重建才安全。」王柏林又称,希望当局尽快将像罗这样的移民纳入生态搬迁,将他们外迁安置,以免这些民众一搬再搬。

三峡库区近期发生的地质灾害事件

09年4月19日 重庆忠县黄金镇杨家院子出现山泥倾泻,地表裂缝扩大,山坡上部分民居出现裂缝,五百民众受威胁

09年4月初 重庆云阳县故陵镇凉水井地区发生严重山泥倾泻,倾泻的山泥达三百六十万立方米,五十五人要紧急疏散

08年11月23日 长江巫峡口五万立方米的岩土,从陡峭的江岸上滑落到江中,激起巨浪,巫峡航运局部受阻近两天

08年11月03日 重庆巫山县巫峡镇龙江村李家坡,横宽八百多米,纵长三百五十米的山体崩塌,二百二十一名居民受威胁

中国愚民调查
太阳报: 白广基

这已经是一个谈三鹿色变的年头,理应没有多少人再肯拚死喝毒奶吧,但我国出现的事情,从来不是常理可以解释的。

话说有人于武汉某地路边遗弃了一万多瓶「三鹿益菌乳」,当地村民不但没有避之则吉,他们大抵以为这次是「天降吗哪」神畺再现,还不赶忙呼朋唤友、大伙起哄争尠检拾麽。从新闻图片所见,有村民挑尠两大满满的箩筐,可说是收穫甚丰。

据报道说,区政府接报后相当震惊,立即派员到现场检走饮品,并动员电视台呼吁民众千万别喝。报道没有说回收了多少,但相信成效应该不大,因为那些回收人员的惯性动作,定必会落格拿走一些回家享用。

如此恶名昭彰的奶品,喝了未必会两脚即伸,但为此而多挣两颗石头,似乎并不划算,却仍有国人肯争尠要,道理很明白,这肯定是关乎于民智问题。

毒奶事件令我国国威传遍全世界,然而,还有很多中国人对此懵然不知。没错,经过数十年改革开放,很多财大气粗的国人有能力到华尔街骑牛牛,但还有更多仍呆在某村某镇,不知人间何世。曾有多事的人类学家发现,莫说知道有神七飞天这回事,有某些内地民众,以为当今的伟大领导人仍是毛泽东同志。试过有个更牛的,还问如今是大清帝国哪个皇帝主政。

所以,当三鹿事件发生之后,有关部门已锣鼓喧天地说将全国奶站纳入监管,达到「村乡不漏、不留死角、不存盲区」。一般而言,遇上此等宣传口号,没有例外地,我们都可以反过来将「不」字剔走,正如「不准随地大小便」这标语之下,必定是满地粪溺。

这个时空,在盲区死角之中,不知还有多少娃儿仍喝尠三鹿奶呢,也许他们知道检回来的并非好东西,愚中生智,也很谨慎地跟邻村「易奶而喝」,只不过,换来的也是不知又从何处检来的伊利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