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网络时政文摘(2010-9-6)

火烧 2010-09-06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揭露医改背景下救护车趁火打劫、收费过高,甚至抢病人送远医院导致死亡,引发公众对医德沦丧和急救系统乱象的强烈不满。

网络时政文摘( 2010-9-6 )  

   

医改导致医德沦丧:救护车趁火打劫 穷百姓命不值钱  

坦言集:文化沦陷  

   

为何先挑“贪官免死”?  

礼义廉耻:丧权辱国必遗臭万年  

80后谈“灰色负收入”  

   

中国成GDP亚军 域外声音不同意  

美学者警告∶中国经济 将坠失落的十年  

   

  ............................................ 

   

医改导致医德沦丧:救护车趁火打劫 穷百姓命不值钱  

   

太阳报  

   

本文重点  

   

    * 挟命抢钱 丧尽天良  

   

河南南阳市一名长者患重病,急需送郑州的医院抢救,其家人致电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召救护车,对方竟漫天开价,来回 六百公里 索要五千元。  

   

按照河南省有关部门规定的救护车服务定价,来回 六百公里 收费最多一千二百元,郑州急救中心坐地涨价数倍,实属趁火打劫。更令人气愤的是,有关当局竟以「救护车收费属议价范围」为藉口,对患者家属的投诉置之不理。  

   

郑州救护车疯狂敛财,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近年来,内地救护车非法敛财事件频频发生。近日网上流传一段短片,片中所见,北京某公路发生汽车撞伤途人事故,市急救中心的一辆救护车到达现场,医生为伤者简单处理伤口后,要求肇事司机先交钱才愿意开车。伤者伤势不轻,围观民众纷纷催促赶快开车,医生竟说:「赶快开车,谁给他付钱?」围观者同声斥责,救护车才在一片骂声中将伤者送走。  

   

更令人惊奇的是,北京急救中心负责人对救护车人员不顾伤者安危的行为不但不予处理,反而辩称现场医生的做法并无不妥,要求先交钱是「善意提醒」,因为到医院挂号检查都要付款云云。在他们心目中,医院的收入永远是最重要的,甚麽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只是空谈而已。  

挟命抢钱 丧尽天良  

   

救护车挟命抢钱的闹剧愈演愈烈,已对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不久前,湖北武汉发生匪夷所思的救护车抢病人事件。当地一名市民患急病需送院,本来附近医院已有一辆救护车来接人,但另一辆救护车却不顾一切将病人抢走,送往一家较远的医院,结果病人在途中失救死亡。事后调查发现,救护车与有关医院订有协议,每送一个病人到医院,除可以收取运费外,还可在病人医疗费中提成。这些挂着「白衣天使」头衔的人,居然在危重病人身上榨财分赃,简直丧尽天良!  

   

救护车沦为敛财工具,是当局推行所谓医疗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在大多数国家,救护车服务都属公益事业,以救人为第一要务,通常都是免费服务。中国内地在八十年代之前也循国际惯例,救护车向有需要者提供免费服务。但自从当局推行医疗改革后,救护中心和医院急救室自负盈亏,救护车沦为赚钱工具。无论病多重,有钱才可上车,无钱靠边站,在一切向钱看的原则下,最终遭难的是低下阶层患者。  

   

事实证明,当局的医疗改革已导致医德沦丧,令百姓遭殃,救护车敛财又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不仅是对当局「以人为本」方针的极大讽刺,而且是中国民众的极大悲哀。  

   

   

   

言集:文化沦陷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已扫进历史陈迹里,以中国当前经济政治实力,即使美国在黄海、南海耀武扬威,外国武力入侵中国已经不可能了。  

   

外国武力入侵没有机会,关键是一九四九年后中共统一全大陆、励精图治,六十年成了近二百年老大国家复兴的奇迹和典范。这期间,中国并没有一面倒地倒往苏联,且与苏联在国际政治上抗衡。也不怕美国,韩战越战显示中国的战力。经济方面,即使有折腾,也是走自己的道路,社会文化方面亦然。可是,政治军事独立,经济改革之后却来了另一场外国文化侵略。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大陆全面向美国文化靠拢。不但美语替代英语,麦当劳、KFC、牛排等排斥本地传统美食,整个社会以城市文化为尚,城市文化以汽车文化为尚,高速公路建在城市中心区,把传统城市分割。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立交桥、市郊的大楼盘、商场,以至城市装饰、居民生活方式、教育体育娱乐都全盘美化。国人以取得美国护照为尚,尤以高收入、高教育的所谓精英为最,连电影,像张艺谋一类先以国情来取洋人的奖,继而扮演中国的荷里活大亨,尽拍美式元素的商业片。  

   

相比八国联军时代,中国大陆还有上海的英法租界、青岛的德国风情、哈尔滨的俄国风情等。而今天的中国大陆,只是不同程度的美国化,毫不夸张的说,甚至比美国本土更为美国化。  

   

文化沦陷可能比军事入侵破坏更大、更为深远。  

陈文鸿  

   

   

   

为何先挑“贪官免死”?  

   

 作者:拔剑四顾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修正桉草桉的讨论中,以牟新生委员为代表的一批人主张,应该“取消贪官死罪”,因为这在国际上差不多已经成为了一个“基本常识”。  

   

打开国门,条条道路被打通,许多事情都参照“国际惯例”接上了轨,比如,江苏、广东有7所“豪华”监狱被曝光,江苏盐城监狱堪比“白宫”,欧式建筑,小桥流水,极尽奢华。舆论愤怒了,前去一问,几家监狱回应,按照国际惯例,并未超标。  

   

除了这一条,还有许多“国际惯例”和“基本常识”不知牟新生委员一干人等注意到了没有?根据国际惯例,能守住人民生命的那条贫困线,是否应该先试着与国际接上轨?一个人大代表,应该最关心这个才对嘛!先看法国的贫困线,近几年为每人每月650欧元(合人民币5760元)左右。乘以十二个月就是合人民币 69120元。再看美国,单人贫困线为年收入低于10590美元(合人民币72370元)。我们是多少?真不好意思说,2008年,中国绝对贫困线标准为人均纯收入785元以下,知道我国贫困人口为什么这么少了吧?只有两千多万。当然,代表们可以说了,这是发达国家。咱一个发展中国家不能比,可是世界银行将每人每日1美元定义为世界最低标准的贫困线,按照这个标准,每人每年收入应该不少于2485元人民币。中国目前的标准不到这个最低标准的1/3。针对这么巨大的差距,在法律上和道义上都代表人民的代表为什么不着急,而偏偏急贪官之所急。这是为什么呢?您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怎么学的?  

   

再说中国的教育现状,有多少贫困地区的学校还是黑屋子,土台子,里面坐着一群前途无望的穷孩子。而另一方面,各地监狱曝光的贪官在狱中大享优待的消息,一次次刺激了公众的神经。如成都贪官马建国在监狱不穿囚衣,不吃囚饭,可以使用移动通信工具。上海巨富周正毅的看守所和监狱生活,也处处显示出特权:每餐 “四菜一汤”;允许使用手机;数次看病,每次医院都接到命令停止门诊,专为周正毅一人服务;亲情电话成为周正毅想打就打的特权电话。  

   

所有这些,再加上贪官免死,就构成一个完整人生链条。贪官在台上,用过去的话说,享不完的荣华富贵,用现代一点词说,已经过上的“共产主义”生活。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花园洋房。万一被抓住了,又可以到五星级监狱继续享受。这还不放心,再加上一张免死牌,生活就就更加美好了。怪不得广州有个孩子谈理想,长大立志要做贪官。真是值得追求的一条康庄大道呵。  

   

弱弱地问一句呼吁贪官免死的代表们,就这么有选择地接轨,会不会进一步增加社会不公,有伤社会正义?有没有想过贪官免死会导致更多无辜的死?他把钱贪走了,没钱买安全设备,工程搞成豆腐渣,因此而伤命的小老百姓的冤魂去哪里呼唤正义?  

   

  

   

   

   

礼义廉耻:丧权辱国必遗臭万年  

   

中日甲午海战,清军大败。当时驻守旅顺的海军将领龚照璵、衞达三放弃旅顺临阵逃跑。后来衞达三被处死,龚照璵则因有钱,上下用重金打点,仅被关了三年就出狱回到家乡合肥。这年六月六日是他六十岁生日,他大摆宴席请客。有一滑稽人士张六突然也来拜寿,并当众问他:「我也是国民之一,国家土地也有一份。今天特地来问六哥(龚排行第六):前两年把我的旅顺送给谁了?今天能还我吗?」弄得龚某面红耳赤尴尬万分,赶快叫家人把张某赶出去。  

   

第二天清晨,龚照璵大门上贴了一副楹联。上联:「称六太爷,上六旬寿,欣佔 六月六日 良辰,六数适相逢,曾听得 张六 先生,大踏步闯进门来,口叫六哥还旅顺。」下联:「坐三年监,陪三次斩,赚得三代三品封典,三生愿已足,最可怜达三故友,小钱头不如咱洒,冤沉三字赴黄泉。」将龚某的劣迹、经历及张六对他的嘲弄和他与衞达三不同结局的对比等,囊括无遗,辛辣诙谐。  

   

今美国、日本、南韩凶燄万丈,出动核潜艇之类在我国近海耀武扬威,摆出要打一场海战的姿态。中国海军毫不示弱,随时奉陪。目前虽说不上大战一触即发,但也不能不防「擦枪走火」。不论如何,寸土尺金,寸海也尺金,绝不可丧权辱国,不可失去钓鱼岛、东海油气田等等,没有必要同日本共同开发,国共合作开发就可,否则将遗臭万年如龚照璵。  

刘楚人  

   

   

   

80后谈“灰色负收入”  

   

近日,着名经济学者王小鲁及其研究团队发表研究报告,认为中国游离于统计数据之外的隐性收入正高速增长,与钱权交易和垄断利益等相关的“灰色收入”已高达 5.4万亿。研究报告一出,便引发一片争论。一方是网友支持王小鲁,并称“还是算少了”,另一方则是统计局专家发文质疑该报告调查的严谨性。  

   

不过在这些争论背后,却隐藏着另一个庞大的人群。他们并没有享受到“灰色收入”的泽润,反而为工作为投资支出了一笔额外的“灰色支出”,网友戏称这便是“灰色负收入”。本期《财道》选取了三个不同行业的80后,讲述一下他们自己的“灰色负收入”。  

   

     “领导记不住谁送礼,但记得住谁没送”  

   

     赵宇彤 年龄:28岁 职业:公务员 年收入:5万元  

   

     灰色负收入:每年8000元  

   

2005年大学毕业,经过考试、面试层层筛选,赵宇彤当上了一名北京公务员,那一年他23岁。进入公务员队伍,赵宇彤说自己的家里“多少走了些路子”,正式工作后,他自然少不了要“感谢”一下这些“铺路人”。  

   

“严格算起来,这就是我第一笔灰色负收入,只不过算到了我父母的账上。”赵宇彤还记得,那是他第一次买了四瓶茅台和其他礼品,一家一家送上门去,跟着父母谢谢那些原来不曾谋面的“叔叔、阿姨”。而赵宇彤的“灰色负收入”,也是从这笔支出开始的。  

   

“在我的理解里,灰色的支出并非贿赂,你不是为了达成某个目的去送钱送礼,只不过是为了维护你周边的关系。”进入工作后,赵宇彤发现平时要维护的关系比想象中复杂得多,曾经帮过自己应聘的一个“叔叔”,实际上是自己直属领导的领导,而公务员的队伍等级分明,从科长到处长,甚至还有自己的进门师傅。  

   

身边的同事都是前辈,“搞好关系”,成了赵宇彤的第一课。  

   

 “我不是相对年轻嘛,就利用自己会利用网络的优势,经常帮同事在网上买东西。”平日里在单位,赵宇彤与同事们的工作并不是非常忙碌,闲暇时间,同事们总能聚集到一起谈这谈那,购物也常常成为主题之一。今天老李想买个按摩带,明天老王想买件新电器。赵宇彤看到这样的情况,便总是主动出手帮忙,通过网络为同事们购买。  

   

 “有时候我师傅想买点什么,我帮他买好,就不要钱了。”赵宇彤曾经做过统计,一年下来,虽然帮同事出钱购物的数量并不太多,但也要花掉自己两三千元。 2010年,团购网站开始出现,赵宇彤自己团购的同时,也开始将团购的商品送给同事,这也成为了一笔新开销:“年纪大点的领导,都不知道团购啥意思,我就还得一步一步地教给他。”  

   

而赵宇彤另外一笔数额较大的“灰色负收入”,则是过年过节的送礼钱。作为单位的小字辈,赵宇彤每年都要在送礼上花费数千元。  

   

 “一年开头有春节,八月节中秋,也得送礼,老礼儿说‘一年三节’,我这也快了。”赵宇彤表示,送烟送酒的老路数如今早已不流行,送给领导礼物不能太贵重,但也要有些新意。为此,赵宇彤曾送过洗脚盆,还送过国外旅游带回来的纪念品,“每年为了送礼那几天,不知道费了多少脑细胞。”  

   

 “送礼这种陋习,现在网上总是被批评,但这并不是我的问题,整个环境都这样,过年过节总得意思意思,我不送我就有可能成为靶子。”刚刚工作时,父亲总是教育赵宇彤,“领导记不住谁送礼,但记得住谁没送”,虽然赵宇彤觉得父亲言过其实,不过他表示有些“职场潜规则确实无法回避”。  

   

2009年6月,赵宇彤的主管处长儿子高考结束,赵宇彤将一台最新的PS3游戏机送上了门,美其名曰“给孩子放松放松”,几千块钱的游戏机,成了赵宇彤单笔最大的灰色开支。不过这个游戏机,名义上仅仅是借给处长的儿子,“在我们这种环境,都要掌握一个度的问题”,不过话是这么说,赵宇彤表示,一年已经过去,处长的孩子也早就到外地上学,游戏机去了哪里,他已毫不关心。  

   

     “晚宴礼服一年只穿一次”  

   

     “霜之哀伤” 年龄:26岁 职业:IT程序员 年收入:10万元  

   

     灰色负收入:每年15000元  

   

比起赵宇彤,网友“霜之哀伤”的工作并没有那么复杂,一毕业就在外企工作的“霜之哀伤”,少了很多人际关系上的烦恼。不过不同的企业文化,还是让他付出了不少额外的成本:“人人都说我们是IT民工,可我们这些民工,到了特定场合,还得讲排场。”  

   

“霜之哀伤”口中的排场,指的是公司每年一度的企业年会。“霜之哀伤”表示,自己所在的企业为了“与国际接轨”,每年都要举办年度酒会,要求所有员工穿礼服出席。往日里坐在电脑前埋头苦干的程序员们,在年会中摇身一变,都要成为“俊男靓女”。  

   

 “工作第一年,单位要办酒会我还很兴奋,从来都没这经历啊,不过一说礼服要自己出钱买,我就头大了。”在商场一转“霜之哀伤”发现,稍微看得上眼的礼服,价格都要四位数,可是这样的衣服除了出席晚宴,根本就派不上用场。  

   

第一年企业酒会,“霜之哀伤”最终选择了租赁礼服,不过租赁来的礼服档次一看就不高,在众多衣着光鲜的同事中,“霜之哀伤”突然自惭形秽起来:“想想真是丢人,回来还被人笑我是‘动批范’。”  

   

 “这是个死循环,档次高的礼服租起来价格也高,价格便宜的档次低。”第二年,“霜之哀伤”还是选择出钱购买了属于自己的礼服,然而时至今日,这套价格不菲的礼服,他只在企业酒会穿过,“晚宴礼服一年只穿一次,许多同事都自嘲,说礼服是我们‘价性比’最高的衣服。”  

   

 “许多同学都羡慕我,说我工作找的好,挣得多,但其实几年下来,我发现我攒下来的钱并不多。”“霜之哀伤”表示,自己的企业位于旁人羡慕的CBD商圈,虽然旁人看起来是个光鲜的好工作,但实际在CBD工作的职员,往往要付出比其他地区工作多出几倍的生活成本。  

   

首当其冲的便是每天的餐费成本,“霜之哀伤”表示,由于企业并不设置食堂,周边的餐馆多数较为高档,即使是针对CBD工作的普通员工开设的餐馆,往往消费也要比其他地区的餐馆高出三成。而与同事一起腐败也成为“霜之哀伤”的家常便饭:“就算每次都AA制,一个月少说也要吃掉1000块。出行成本,餐饮成本,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支出,算在一起这一年就不少钱。而且这样的支出并不是必要的,只是在这里工作的副产品。”  

   

     “炒股赔掉积蓄,还炒掉了自己饭碗”  

   

说起“灰色负收入”,张芳不愿多谈,她甚至认为自己在投资上的失利,应该算是“黑色负收入”。  

   

 “炒股票赔掉了我5年的积蓄。”张芳出生于1980年,也算是个“80后”,2002年参加工作的她,很快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处房产——一处经济适用房。家庭收入虽然不算太高,但没有房贷的压力,她的生活也颇为富足。  

   

然而正是经济上的轻松,让她开始关注投资市场,2005年,股票基金的火热,开始吸引工作不算忙碌的她。由于工作的关系,她还接触了一些投资界的朋友,一名理财师为她做出了新的规划,按照这份投资规划,张芳只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就可以拥有两套自己的住房,似乎“百万富翁”也只是时间问题。  

   

 “形势一片大好,最开始的投资翻了一倍,让我有点迷失了方向。”不满足于股票收益的幅度,张芳开始尝试权证交易,不顾家人的反对,她将5年工作所有的积蓄,都投到了“招商银行认沽权证”上,而在当时,这只实际价值几乎为0的权证,已被炒到了3元多。  

   

 “我那时执着地认为,它最终会被捧到6元钱,我还以为房子就在我的面前了。”然而事与愿违,在触及高点后,这只权证迅速开始了下跌过程,等到张芳忍痛割肉的时候,价格已跌到了0.5元,张芳5年的积蓄,两个月的时间就灰飞烟灭。  

   

最为悲惨的是,张芳的同事在她的力荐下,也购买了数万元的权证,这次失败让张芳在单位抬不起头来,2007年年终,她选择了离职。  

   

而之后的两年里,张芳并没有放弃投资,理解了风险的真正含义,张芳的投资有了些许起色,但想挽回当时的损失,至今对于她来说还只是个梦:“我们总是在网上看到谁通过投资获得了多少利润,却忽视了对于多数人来讲,投资只是隐形的支出,如果仔细算算,许多人都是在贴钱炒股,所谓在投资市场的隐性收入,根本就是负数。”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中国成GDP亚军 域外声音不同意  

   

    来源:侨报    作者: 王冲    

   

     9月1日 ,日本《每日新闻》刊登该报编委潮田道夫的文章,认为日本虽然在GDP总量上被中国超越,但如果扣除通货膨胀的水分按实际GDP计算,仍是中国的3倍。  

   

    美国彭博通讯社也在 9月1日 撰文称,经济数据的不全面使得人们审视中国时容易产生错觉,中国的经济局势比投资者们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中国发布GDP的增长率,却从不对每一季度国民的实际需求进行统计。没有需求统计,人们无法知道中国的增长是否大部分来自于修建公路、工厂而非来自国民消费。  

   

    这个对于中国GDP构成的质疑,早已是大陆经济界议论的焦点。有学者指出,1937年中国的GDP总量是日本的三倍,但GDP构成大有不同。1937年,中国工业总产值仅13.6亿美元,而日本工业总产值近60亿美元,是中国的4.4倍。当时,中国现代工业仅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0%,而且这还包括相当数量的外资企业产值在内,而同期的日本,现代工业占国民经济总值的80%。那时中国的GDP总量多于日本,但是根本不能作为国力强弱的比较标准。  

   

    其次,人均GDP是更重要的指标。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在人均方面依然是世界较穷国家之一,去年中国人均收入为3600美元,而日本则是37800美元。  

   

    中国GDP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亚军,何时将超过美国成为冠军?美国智库和媒体有的说2020年,有的说2030年,还有的说2050年,但《福布斯》认为,中国经济难超美国。  

   

    文章作者美国查普曼大学研究城市未来学的校长级学者乔尔•科特金列举了中国经济难以超过美国的原因。第一,如果说水是“新的石油”,那么中国将面临一个缺水的未来;第二,中国的能源需求急剧上升,可是国内却没有足够的资源;第三,食品是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四,中国迅速老龄化的人口和不断萎缩的劳动力或将显着放慢经济增长步伐;第五,中国式的增长起飞阶段迅速发展,但是后期的增长却通常比不过更为开放的社会。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GDP总量的增长并不意味着人民生活的幸福。美国《新闻周刊》曾刊登了一篇有关“经济增长和幸福指数世界排名”的报道,结果,日本在综合排名中名列第9,美国排在第11位,而中国名列第59位。  

   

    域外传来的声音,可以让中国更清楚地看清自己,GDP总量超过日本固然是好事,但不要被数据冲昏头脑。  

   

    (作者系大陆时事观察员)  

   

   

   

美学者警告∶中国经济 将坠失落的十年  

   

承受痛苦恐比日本大得多  

   

美国哈德森研究院(Hudson Institute)学者约翰李(John Lee)撰文表示,中国在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即将落入经济“失落的十年”,所承受的痛苦将比日本大得多,因制度不够成熟完善,大多数中国人无法享受经济成长的果实。  

   

这篇“如果中国更像日本就好了”的文章指出,中国很快就要承受自己“失落的十年”,中国将出现一个日本式的经济低迷时期,由于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相近,以日本当下的经济现况反映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看法是可信的,不过如果中国步上日本经济迟缓的后尘,所带来的痛苦将会大得多。  

   

日本经济衰退对该国人民与政府来说是个缓慢、舒适的过程,在日本经济面临停滞前,就一直有专家提出警告,因日本过度依赖出口与固定投资带动成长。一般认为日本的优势来自于自民党长期执政得以进行长期政策的执行与思考,加上日本民众勤奋、聪明、负责等有利条件,日本因此能够顺利转型、达到长期发展的目标。  

   

国内消费比重降放款暴增  

   

中国现在也走上日本的道路,考虑降低对出口与固定投资的依赖,以国内消费提振成长,但事实上中国国内消费比重下滑,由一九八○年代的五十%降到二○○八年的三十六%,为了因应金融危机,银行放款暴增,中国对无法持续长久的经济成长模式的依赖越来越深。  

   

加上两个国家制度差异太大,对中国来说更不是一个好预兆,当日本经济出现低迷时,包括法治、产权、政治制度等都已经稳固建立,虽然日本经济被称为国家主导型,但民间部门可获得该国约四分之三的资金,中国的情况大不相同,产出只占总产出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国有企业却拥有全国资金的七十五%,前两年银行大量放款的期间,国有企业获得超过九十%资金,民间只获得五%,在中国,只有少数有关系的圈内人受益。  

   

经济成果多数人无法享受  

   

约翰李说,由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没有分享到经济的好处,这将对社会与政治稳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正在目睹一支非常脆弱的力量崛起。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