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网络时政文摘(2010-8-12)

火烧 2010-08-12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分析中国增持日本国债的风险,指出日本财政危机与高债务率导致解套无望,同时提及中日关系及政治经济影响,强调投资决策的潜在损失。

网络时政文摘(2010-8-12)

增持日本国债 中国得不偿失
官员个个是影帝 做骚何曾怜百姓
黄河大坝豆腐渣 百姓安全如累卵

龙吟大地:台湾配合美国太平洋战略
北京不只是精英们的北京

.............................

增持日本国债 中国得不偿失
太阳报

本文重点

    * 风险极大 解套无望

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的一举一动,备受各界关注。近期中国连续增持日本国债,被认为是中国外汇储备走向多元化的又一次尝试,但由于目前国际形势的複杂多变以及日本经济的内伤严重,中国增持日本国债风险极大,而且有可能血本无归。

据日本财务省公布,今年六月中国共增持四千五百六十四亿日圆的日本国债,这是继五月增持七千三百五十二亿日圆后,中国又一次大笔增持日本国债。

对中国这一投资新动向,日本各界十分警惕。有日本网民称,中国已经持有庞大的美国国债,现在又增购日本国债,有点「心怀叵测」,有舆论质疑「难道日本也要被中国热钱玩弄吗」?有人甚至认为中国不是日本期待的「救世主」。还有日本媒体担心,「中国资本对日本国债的影响力会逐渐增大」。

然而事实上,中国增持日本国债面临极大风险。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近年超量发债,以致债台高筑,今年日本公共债务佔GDP的比重将达到百分之二百二十九,远超希腊的百分之一百二十,更是大大超越国际公认的百分之六十的国家债务安全线。国际社会预测日本面临着国家破产的危险,而日本国债泡沫一旦爆破,中国所承担的代价也将显而易见。
风险极大 解套无望

另外,日本的税收不足以偿债。日本今年预计产生三十七点四万亿日圆税收收入,少于增发国债额度,指望日本依靠财税收入偿还短期国债已经没有希望,日本只能以发新债抵偿旧债。今年一月,标准普尔已经将日本AA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前景,由「稳定」调整为「负面」,如果日本的财政赤字得不到控制和削减,日本主权信用将再次被下调,最终为此买单的无疑是日本国债的持有者。

最重要的是,日圆资产与美元、欧元有着本质的不同,其流动性远远差于后者。一旦持有者被套,很少会有新的投资主体接盘,解套可能成为奢望。

中国大量增持日本国债,本意是暗助日本民主党站稳脚跟,希望能在中日关係上有新进展,但鸠山由纪夫上任半年多便在日本右翼和美国联手打压下尴尬下台,而新上台的菅直人跟随美国魔笛起舞,在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频频算计中国。中国增持日本国债,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得不偿失。

中国外汇储备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血汗钱,却被欧美国家当作盘中飧,受到围堵与狙杀。中国当初购买三千多亿美元的美国两房债券,如今美国两房已经退市;购买美国摩根士丹利和黑石基金的股票,被低位清仓;购入欧元,又遭遇欧元债务危机。如今购买日本国债,又踏入一个金融地雷阵。外汇储备一次又一次流血,中国还有多少血汗钱可以挥霍?

官员个个是影帝 做骚何曾怜百姓
东方日报

内地官员做骚司空见惯,湖北武汉市十名交通警员日前接通知后在烈日下苦等半个小时,任务就是等该市交通管理局政委的到来,然后排队让领导为他们擦汗。当日地面温度接近五十摄氏度,交警们非常辛苦,汗流浃背排着队让政委逐个擦汗,一众记者还拿着照相机跟拍,擦汗完毕政委扬长而去。

第二天武汉市各大传媒报道:当看到民警黑黝黝的脸上大汗淋漓,政委取出毛巾,疼惜地为他们擦去汗水……真是感天动地啊!如果没有媒体揭露,政委的擦汗势必引为美谈,有这样的领导,下属们简直如沐春风。可惜的是,现实与镜头下的表现差距十万八千里。

虽然武汉市交管局辩称领导慰问交警是每年惯例,但需要追问的是,领导擦汗为甚麽要记者跟随呢?擦汗也要带着一群记者,足以说明官员擦汗是心里有数,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通过媒体,放大自己的光辉形象。

其实,类似的现象在内地官场俯拾皆是,在各地官方报道中,官员的一举一动都可以写成长篇大论,每天的新闻联播几乎就是一部官员起居注,今天到湖南视察、明天到安徽慰问,后天到甘肃探访,大后天到云南扶贫。老百姓在屏幕上看到的都是官员们翻山越岭挥汗如雨。

官员无论做甚麽都是新闻,都可以用来歌功颂德:植树节戴手套穿套鞋剷一把土,那是不辞劳苦;与市民握手,那是和蔼可亲;到百姓家里看看,那是亲民爱民;与百姓一起吃顿饭,那是体恤民生;与百姓同搭一辆火车,那是爱民如子。
扰民烦民 上行下效

但是官员一出门就要封闭交通要道,做骚就要扰民。难怪有网民呼吁:领导,如果没事,请你坐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纸,请不要出来「疼惜」下属了!你的「疼惜」让百姓活受罪,让人承受不起。领导碌碌无为甚麽事都不干,大不了纳税人养个懒汉,可是出来做骚却让人苦不堪言,让人恶心透顶!

擦汗是一门艺术,做骚是高深的政治学问。古往今来,表演素来是中国官场的法宝。曹操杀错了人也要假惺惺地赔上几滴眼泪,刘备动不动要哭上几嗓子。武汉市交管局的政委因为「擦汗」遭非议,心里一定非常委屈。其实,他只不过是千万个政治表演人物中的普通一员罢了,他因为官位轻而被媒体围剿,但是那些位高权重者又怎麽不见被人口诛笔伐呢?凭甚麽这些大人物表演完了以后,记者还要发新闻、写特写,万古流芳呢?

官员个个是影帝,做骚何曾怜百姓?做骚之所以成为风气,主因在官风不正,尤其是上樑不正下樑歪。做骚的问题虽然表现在基层,但根子却在高层,如果高官拒绝表演、严惩表演,基层官员又何至于如此热衷做骚呢?老百姓又何必受那些无妄之灾呢?

黄河大坝豆腐渣 百姓安全如累卵
太阳报

本文重点

    * 层层逐利 百姓遭殃

内地灾害频仍,死伤枕藉,大多因为人祸所致。据内地媒体报道,在河南黄河北岸,一条「双井控导工程」大坝刚建成两个月,但一场中雨过后,两公里新建大坝出现八十三处大坑沟壑,严重威胁当地二十多万人的生命和财产,有些村民弃家而逃,远走他乡。

新修的大坝为何如此弱不禁雨?原来这个大坝是典型的豆腐渣工程,开封市河务局中标承建后层层转包,层层剥利。下家为了省钱,偷工减料,就地取黄沙土取代黏土,堆起的沙土每三十厘米轧实一层改为每一米半轧实一层。更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煳弄出来的工程,竟然顺利通过了监理和验收。

幸好是一场中雨让这条豆腐渣大坝露出原形,如果等到九、十月份黄河汛期,洪水不期而至,还不知道要让多少老百姓殒命?虽然这样的豆腐渣工程今次未有溃坝,但出问题是早晚的事,当局监管部门应该顺藤摸瓜调查追责。

据当地一名村官揭露,国家投入资金一千九百多万元用于这次建新坝,当局规定,筑坝必须在二百米外划定取土区取黏土,经化验合格才能使用,但经层层剥利,轮到农民施工时,已经没有一点利润可图,他们为了省钱就地取黄沙土,整个工程没有拉过一车黏土。最后施工方还出具假证明,谎报取黏土毁坏三百亩庄稼,又骗取了国家资金二十六万元。
层层逐利 百姓遭殃

按照国家法律,层层转包是非法行为,对大坝质量,国家也有严格规定,但这些法律与规定都是形同虚设,整个建设过程腐败重重。到底工程怎样被违法转包,怎样偷工减料,又是怎样骗取国家资金,还有哪些单位、哪些人捲入腐败,当局应有清晰交代。

最搞笑的是,这个豆腐渣工程被揭露之后,承包方居然声称工程还未完工。这个解释,简直是侮辱百姓的智慧。一个通过验收的工程居然还未完工?这岂不是指监理部门出具的验收报告纯属胡闹?如果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水冲刷,让这个豆腐渣工程露出原形,承包方还会说工程没有完工吗?

防洪大坝这样的公共工程,竟被当成了唐僧肉。私利的氾滥,早已蛀空了大坝的根基。这些利欲熏心的官商,对于决堤的风险、百姓面临的威胁,要麽心存侥倖,要麽不管不顾。在铤而走险的疯狂逐利中,这些人的心态与路易十五并无二致:我赚钱之后,哪怕洪水滔天!

当年长江水灾、九江决口,朱鎔基曾经大骂「王八蛋工程」伤天害理,如今由官员腐败为主因的王八蛋工程遍布神州,一场地震、一场大雨、一场风灾,随时让这些王八蛋工程暴露在众人眼前。天灾加人祸,中国老百姓难上加难,简直没有活路。

龙吟大地:台湾配合美国太平洋战略
本文重点

    * 尽显挟美自重心态
    * 对马英九战略误判

台湾陆委会主委赖幸媛日前在美国发表讲话,要求北京废除《反分裂国家法》,呼吁美国对两岸关係的军事介入。赖幸媛这席话拉响了两岸关係的警钟,台湾跟着美国,又再次成为遏华的棋子。

赖幸媛今次的讲话大胆和直率,让北京听得惊心动魄。赖的讲话有多重意思,一是否认大陆对台湾的让利;二是呼吁大陆废除《反分裂国家法》;三是透露台湾可能要以政治利益出发与其他国家签自由贸易协定,有关过程要排除大陆及两岸关係因素;四是对美国暗示台湾仍可以起遏制大陆发展的作用;五是呼吁美国继续在两岸关係方面军事介入、保持军事压力。
尽显挟美自重心态

赖的意见相当于两岸政策图穷匕现,既不想实现统一,又想紧跟美国遏制大陆,挟美自重心态展露无遗。马英九之所以在两岸政策上发生如此大的调整,主要是美国对华战略已发生变化,以美国盟友自居的台湾自然不甘落后。

奥巴马政府的外交重点是太平洋战略,也就是巩固对华围堵的包围圈。美国利用天安舰事件,强化了与日本、南韩的军事同盟,利用南海问题提升与越南的关係。从北至南的包围圈,台湾成为关键一环。马英九上台后,对大陆採取实用主义,加强了两岸的经贸和文化合作,政界交往也很频繁。两岸关係的发展,使美国坐立难安,担心台湾失控,苦心经营的对华第一岛链包围圈彻底被破功。如今赖幸媛主动跑到美国,对美暗示台湾仍可起遏制大陆发展的作用,并呼吁美国继续在两岸关係方面军事介入,这相当于给美国吃下一颗定心丸。

北京于黄海和南海问题被美国左右夹击,原本指望台海局势有所缓和能够相对放心,但没想到,台湾居然拿了大陆好处之后,又主动向美国投怀送抱,北京这两年相当于被台湾玩弄于股掌之中。
对马英九战略误判

北京目前这种困局,完全是因为对马英九的战略误判,对马英九寄予太多不切实际的期望。马英九的两岸政策,虽然比陈水扁和李登辉时代有进步,但马英九缓和两岸关係的本质,就是在经济上向大陆要求实惠,希望登上大陆经济发展这艘大船,为台湾经济充血,进而为自己的连任打下基础。

马英九着眼的是连任,关心的是个人政治前途,并非民族大义、国家统一。他挟美自重的心态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愈加强烈。有人说马英九走的是和平分裂的台独路线,这其实一语中的。

北京在两岸政策上被台湾腹背一刀,虽然受伤严重,但这一刀也警钟长鸣,那种所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乐观说法,只不过是自欺欺人。北京应着眼于如何在两岸问题上踩煞车、如何实行胡萝卜加大棒、如何阻止美国插手台海等等。
冯海闻

北京不只是精英们的北京
侨报

北京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古都,千百年来既有皇宫王府深宅大院,也有小胡同甚至贫民窟,既是王侯将相辈出之地,更是平民百姓过日子的地方。一个城市的人口居然要国家出政策“择优”录取,难道从事低级劳动的人连在北京落脚的资格都没有吗?(凯丽)

原文如下:

北京不只是精英们的北京

2010-08-09   德国之声

德国之声中文网8月7日载文《北京市人大常委建议:“择优”留京,控制人口》,文章说,北京市人大常委通过专题调研,建议对所谓的“低端”劳动力实行强制退出机制,以此控制北京流动人口勐增的趋势,缓解城市环境资源压力。北京今后会变成只是精英们的首都么?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从今年5月起就合理调控人口规模展开了2个月的调研,并发表报告指出,北京市4年来流动人口共增加了151.8万,年均增长37.9万。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共有常住人口 1972万,其中户籍人口1246万,登记流动人口763.8万,如果将驻京部队、散居人口和探亲旅游就医等人口计算在内,北京的流动人口将突破1000 万。

鉴于北京流动人口勐增的趋势,北京市人大常委提出控制人口,缓解资源紧张、基本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压力的建议,即:在加大对高端人才引进的同时,减少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所谓的低端劳动力包括小门店、小企业、零散工种等。建议包括对上述产业从业人员实行强制退出机制,对具有稳定职业、连续居住的流动人口采取新的管理模式。北京理工大学经济教授、研究“中国问题学”的胡星斗教授认为,北京市人大常委提的相关建议是“历史的倒退”:“这个建议是不符合现代文明国家潮流的,我相信北京市人大不会通过这样的决议。虽然北京的人口已经接近或是超过了它的承受能力,要控制人口要通过调节全国资源,通过市场选择,人性化控制,不能通过强制办法。这是变相恢复收容遣送制度,变相剥夺人民迁徙自由的权利。”

支持减少北京对低端劳动力需求的代表之一是人大人口研究所的杜鹏教授,他的观点是:小门脸店铺的经营者如果离开北京,自然会回到原籍城市或是到其他城市从事同样的工作,以此达到分散人口的目的。中国经济网8月4日转载的文章也谈到北京市人大常委提出的减少人口压力的建议,其中做了一个“高考择优录取”的类比,这也是支持这一建议的人的论据之一:城市空间和资源有限,所以要“择优”留京。

“小小鸟民工热线”创办人、多年来几乎每天都与所谓的“低端劳动力”打交道的魏伟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对于低端劳动力的需求并不应由政府行为来干预:

“从公民社会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建议是不应该的。北京的各行各业,比如服务员,家政工作者,建筑工人,都属于低端劳动力,一个社会让哪种角色的人存在,我觉得社会有自我平衡的功能,用政府行为来干预我认为不太现实。”

北京市人大常委关于减少流动人口的建议只是提议性质,尚未通过也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但这一建议的提出已经引起媒体的关注和讨论。中国网8月4日以报摘的形式将中国大小报纸相关内容的讨论节选刊登,在编后语中写道:“北京不只是精英们的北京,这个城市今日的繁荣离不开每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劳动者,包括在某些人看来很‘低端’的岗位上的劳动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