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派现”,送来了外违的“共产主义”味道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决定,今年内向全港610万年满18岁的香港永久居民,每人派发6000元港币。虽然笔者没有资格领到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但看到不管是大款还是乞丐,不管是男女还是老少,一视同仁,人人有份,人人快乐的图景,还真是大大感动了一番,似乎有特殊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味道在脑中一闪。
笔者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共产主义的引力在脑中根深蒂固。尤其在1958年那激进的时代,砸碎铁锅炼钢铁,关门闭户吃食堂、住集体宿舍,着实让孩童的我曾经兴奋过一阵。在当时想来,那似乎就是共产主义了。可是“好景”不长,就退回原样,并且由于那年的冒进,连老天都生气了,立马给了人们三年特大自然灾害的报复。迫使人们在以后的多年里,只能在饥寒交迫的日子里煎熬。一些政治家们,把这归罪于“计划经济”惹的祸。
于是,就要改革、要开放,要搞市场经济,要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加点特色。果然,30多年下来,中国大地变了样,在钱袋子越来越鼓的同时,两极分化、道德滑坡;富人烧钱,穷人难过,不要说共产主义,就连社会主义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君不见,在高速增长的CPI面前,物价越来越高,人们收入增长缓慢,买房难,看病贵,上学负担重……对低收入阶层影响非常大。尤其是那些在校大学生、在外农民工、失地农民,还有城镇中失业、半失业的弱势群体。
或许正因如此,上海市政协委员刑普提出了给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的建议。刑普认为,每人发放1000元的好处,在于改变行政投放中的寻租,防止投放管道上的滴漏,让人民直接享受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舒缓通货膨胀带来的民怨;还能迅速刺激国内消费市场;而且,这对每个行业的机会也将是均等的,可以去除行业游说和资本利益集团的偏袒受益;还能够“劫富救穷”,1000元的边际效益,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和城市低收入者来说,大大高于中产阶级等高收入人群。“我的提案看起来有点‘out of box’,但其实非常严肃。”刑普强调,“而且,在国际上,这样的做法并非没有先例,美国、新加坡、香港都曾经有过类似的做法。”
对于刑谱的提议,笔者当初只是一笑置之,但想不到的是,我们的特区再次使“天上掉馅饼”变成现实,似乎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共产主义”的影子。每人发放1000元,看起来不管贫富,人人有份。但对富人和对穷人来说却完全是两码事。在富人手中1000元也许啥也不算,但在穷人手中却能起到极大的作用。
当然,香港特区经济发达,基础好,具备这样的条件。其他地方即使有体恤低收入群体的情怀,也未必有这样的实力。再说,用什么方式补贴低收入者,具体补多少,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还值得探讨。但是,香港开了一个好头却是不容置疑,值得称道。并且,香港的钱也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以节庆宴会为例,香港特区政府2008年花费190.1万港元,2009年花费202.3万港元,2010年花费217.1万港元,而这些酒会的出席人数都在1000人到3000人之间。而我们呢?如果也像香港政府那样寒酸一些,岂不就有了派现的经济来源?!
时下,在坚持“效率优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同时,政府必须时刻“兼顾公平”,让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都能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派现,是最直接的还富于民,是一个负责任政府应有的态度。当前,如果说控制价格上涨、遏制通货膨胀是必要手段的话,而解决老百姓眼前的生活问题,使不因CPI上涨而下降,则是最紧迫的手段,是治本之计。很显然,香港给居民派现的做法,是一种十分积极的手段,也是最直接、最现实的措施。
当然,对于我们来说,至少在短期内给“全国每人发1000元”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但在CPI高速增长,国家的财政收入增长的更快的情况下,直接给国人发钱确实是抵御CPI高速增长的有效办法之一。如果只是把“共享发展成果”停留在口头或文字层面,却无法让民众看得见、摸得着,真正感同身受,那只是一句空话。
不由在想,不管什么社会制度,只要最终实现了“人民养政府,政府养人民”这个良性循环,就会有社会和谐,就会有政府和民众的皆大欢喜。每个港人都能够派发到6000元港币,其真正价值在于给大陆做出了榜样,敦促我们反哺机制的尽快建立,而不在于具体如何操作。不仅给不绝于耳的“盛世中国”、“和谐中国”的一片赞歌声敲响警钟,也的确更顺乎民意。剩下来的就要看国家领导人的态度和决心了,既然要建设和谐社会,那就要从根本上改变财富分配方式,尽量让利于民,藏富于民吧!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