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政治地拍电影”那又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11-10-08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探讨‘政治地拍电影’的深层含义,结合戈达尔与朗西埃的观点,分析电影作为政治斗争过程的实践,强调电影不仅是作品,更是政治行动的体现。

“政治地拍电影”那又是什么意思?

陆兴华

    戈达尔说,必须政治地去拍电影,而不是将政治拍成电影,不是拍出关于政治的电影。朗西埃又发展了这一看法:戈达尔这句话的意思他认为是:用马克思主义去拍电影,而不是去拍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者或事物的马克思主义意义(《电影寓言》,187)。在戈达尔这里,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再现的原则,是一种指导方针。

    那么,每一部电影都是一场革命?是永远需要继续的?戈达尔自己说:他要拍的是一部正在形成的电影(Un film en train de se faire),而不是把电影收尾、打包来卖。

    戈达尔这几句话一直是费解的。应该大胆引申一下:政治地拍电影,就是留给观众作为政治斗争过程的电影拍摄过程,而不是作品,他们应该是在看电影是怎么在斗争中被拍着的,而不是看故事情节和图像?将拍电影这一政治行动,渗透到火热的政治斗争中,不让电影成为一个封闭的叙述?从拍电影开始闹政治,最后忘了这是在拍电影,操作者大家最后都相忘于政治了?朗西埃认为,看完这样的政治电影,观众会有两种出路:一是布莱希特式的:观众在作品快完时集体成了人民,自己来问为什么和怎么办了;二是阿尔托式,就是观众立即在电影院揭竿而起。

    朗西埃在评戈达尔的《中国姑娘》时这样来引申上面的那几句话:这部电影要演示给我们看马克思主义是怎么样的。但它最后是落到某一种版本的马克思主义中了。经过戈达尔的手,我们发现,某一种马克思主义正在将自己拍成电影!(187)。戈达尔的毛主义,是那个时代的西方人想象中的毛主义。这刚好与戈达尔当时在实验的叫做“来自事物的一课”的工作方法撞上了。于是,毛主义对于他就成了一个图像的画册,对象的苍穹,句子的宝库和行动的纲领:它是课程、背诵、标语、(广播)体操。而且这还与阿都塞和他的学生们写的《读《资本论》》的序言中的一句有关:在后人看来,在所有时代中,我们生活的这一时代的最戏剧性最劳苦的标志是,我们对于人的存在的最“简单”的姿势,还都需要重新学习:看、听、说和读;正是这些姿势才使人与他们的作品发生了关系,也使他们在没有作品时,通过这些姿势而使别人的作品来到他们的胸中。

    中国的红宝书和巴黎高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手册,于是在戈达尔手里成了我们小时的学校墙上贴着的广播操动作图例了。

    这在今天有了另一层意义:真的,在全球资本主义装置的大众媒体对我们的每天24小时的操纵和麻醉下,我们真的必须像阿都塞说的那样,重新学习我们的看、说和写了!

    2-朗西埃解释戈达尔的电影政治时,指出了戈达尔电影的另一面:他拍的不是关于政治的电影,而是关于电影的电影,拍我们是怎样来拍电影,想通过拍出我们是怎么样来拍电影的,来拍好电影。

    拍电影是要“在飘浮的观念上弄出清晰的图像来”,这是戈达尔自己的说法。一分为二是辩证法,合二为一是修正主义。他在来了又走了的图像上进一步一分为二:总是将任何一个图像再分出字和图像。然后再将字弄成图像。然后再将这个图像一分为二成字和图像。一直到无穷。通过戈达尔的电影,字可以让我们放心地看了:字成了图像。句子无法形成图像 的清晰。图像却让我们听。在戈达尔的电影里,马克思主义是主旋律,而群众是乐队。戈达尔的电影是要颠倒字与图像的常规关系。

    3-戈达尔向我们演示了艺术与政治的共同工作(本雅明:从此没有艺术,只有艺术政治(Kunstpolitik)了):打断一切堂皇的演出,用看得见的字去替换会说话的图像,或倒过来,强加一种信念,将其当作音乐,硬要放给我们每一个人听(190)。不断用电影去分开字与图像,使字重新变得陌生,陌生得像一个图像一样,使每一个图像最后都露出其愚蠢。这就是政治,或者说,这样做电影时,就是在做政治了。

    艺术的工作如果要带有强烈的政治性,则应该像戈达尔那样:分拆图像群,将图像的连续切分为一系列的碎片、明信片和课程;将图像重新洗牌,做一种粗暴的图像接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马克思主义的字可见,使马克思主义的图像可读!

    艺术与政治是同一种工作:使字与图像互相向对方漂移;总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重新表面可见与不可见(197)。

2011-09-10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