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政文摘(2010-7.28)
网络时政文摘(2010-7.28)
日军进驻钓鱼岛 中国先下手为强
龙吟大地:中国收复失土机遇期
大陆学者:中美肯定会在黄海打一仗
新任驻华大使:日本未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日共同社:东海油气田谈判 中国如履薄冰
.....................................................................................................................
日军进驻钓鱼岛 中国先下手为强
东方日报
中国海疆频频告急,继黄海、南海被美国、韩国骚扰干预之后,日本亦在东海趁火打劫,准备派自衞队长驻钓鱼岛。中国若还不果断出手,恐怕问题将更加严重。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首相谘询机构「新时代安全保障和防衞能力相关恳谈会」,日前提出《基础防衞能力构想》,建议将自衞队的部署原则从「全国均衡」改为「以冲绳和西南群岛为重心」,其中包括中国宣称拥有主权的钓鱼岛。该报告将于下月上旬提交给日本政府。
日本这一重大举动,应引起中国百般警惕。现时日本自衞队并没有在钓鱼岛驻军,只是派出舰艇在周边海域二十四小时巡逻,驱赶大陆与台湾的渔船,监控中国海军过往船隻。一旦日本派出自衞队长驻钓鱼岛,性质便发生根本变化,从原来的口头拥有变成事实佔领,中国收回钓鱼岛主权的可能性将急剧降低。
根据国际法,一国如果在有争议地区连续事实佔领超过五十年,这个争议地区将为该国所有。因此,中国对日本派兵钓鱼岛的计划应坚决阻止,要有不惜一战的决心。
日本今次提出派兵钓鱼岛计划,既有将钓鱼岛收入囊中的现实需求,也是配合美国新对华战略的需要。美国新对华战略核心就是围堵中国海军冲出第一岛链,为此,美国加强了美韩、美日军事同盟,同时又积极拉拢东盟,在海域争议中支持这些国家,从北到南形成一条立体封锁线。
狐假虎威 借美吓华
美国在太平洋地区调兵遣将,将航母编队和半数以上潜艇调到太平洋。美国的战略调动,使日本觉得有机可乘,遂狐假虎威,派兵长驻钓鱼岛,期望在美国的保护下,一劳永逸地解决钓鱼岛问题。
对日本的军事冒险,中国必须坚决打击,而且须先下手为强,杀一儆百。中国国务院应该迅速宣布设立钓鱼岛县,并任命县长,隶属于浙江省管辖。然后由中央军委宣布,在钓鱼岛县进行实弹演习,将钓鱼岛礁石彻底炸沉,以绝后患。在此期间,如有他国进行武力干涉,解放军将坚决反击。
日本届时肯定不会束手就擒,很可能祭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反击中国,将祸水引向台湾。为应对日本挑衅,中国不妨在国务院设立东瀛办,与国台办、港澳办同列。毕竟按中国历史,日本人是秦朝时徐福的后代,经过了两千多年,认祖归宗也是大势所趋。而且港澳已回归中国,台湾也在统一的过程中,将东瀛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也是理所当然。
面对十面埋伏的海疆困局,中国必须强硬出击,特别是通过突破钓鱼岛这个战略支点,彻底改变现时被第一岛链围困的海疆困局。敢战方能言和,善斗才有国威,钓鱼岛的背后是大上海,中国已经退无可退了。
龙吟大地:中国收复失土机遇期
本文重点
* 大环境对北京有利
* 马上要求归还失土
周一本栏提及当下中国遇到的两个机遇期,一个是经济发展机遇期,另一个则是收复某些被侵佔南海岛礁的机遇期。笔者认为,美国声称介入南海,正是代表它明白中国力量在增加、美国力量在削弱的趋势,因此,实际上并不影响当下是收复一些南海岛礁的机遇期。需要再深入探讨的是,北京如何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遇期,同时也不影响经济发展,这需要大智慧。
中国在南海固有的岛礁主权被侵犯,主要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北京十年文革十年内乱,加上国力和军力低下,难以顾及孤悬海外的领土。但在七十年代中,美军在越战呈颓势直至撤出越南,中国出现了第一个收复失土的机遇期。当时,北京在未充分准备并且是「小艇打大军舰」之下,打了西沙之战,一举收复金银岛、甘泉岛,将南越军队逐出西沙。可惜那时北京没有乘胜追击,对更远的南沙和曾母暗沙岛礁实际控制。当然,那时中国海军比现在弱多了。
大环境对北京有利
中国收复失土的另一次机遇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那时中国打了赤瓜礁之战,不但收复了赤瓜礁,而且也控制了周遭六个岛礁。这一战的意义是,中国从此在南沙岛礁有驻军,进行实际控制。但是,随后八九风波,西方联合制裁,北京又无暇顾及南海。
到了现在,美国介入南海,其实也有好处,就是捅破了这一层「窗纸」,反给了中国一个收复失土的理由。无疑,北京现在有两怕,一怕美军军事介入,二怕破坏与东盟关係。笔者认为,美国其实无力以武力介入。过去十年,二○○○年科技股泡沫破灭,「九一一」恐怖袭击,美国陷入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的泥淖,加上金融海啸,美国目前有十三万亿美元的债务。而中国的实力,不用多说,很快就超越美国成为第一製造大国,超越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最为重要的是,中国收复失土乃核心利益所在,真理在中国手上,美国没有理由武力介入,也没有能力武力介入。
事实上,目前台湾问题比较稳定,美国以此制衡中国的机会减弱,所以才在南海发难。但是,这也说明南海形势实际有利中国。同时,与日本东海问题、与印度边界问题也都稳住。这个大环境有利北京集中精力解决南海问题。
马上要求归还失土
至于与东盟的关係,首先,中国不能以领土交换友谊,既然美国捅破「窗纸」,北京应马上要求归还失土;归还失土有友谊,不归还失土没友谊。其次,在实际操作上,北京可以枪打出头鸟,首先对越南有所动作,对其他东盟国家则强调坚持和谈解决问题,生意照做,十加一自贸区继续运作。
越南佔中国岛礁最多,近三十个,这次又拉美国对付中国,对它还客气甚麽?北京应该立即要求越南归还领土,视其态度再作后着。
古吕
大陆学者:中美肯定会在黄海打一仗
世界日报 2010-07-27 14:30:14
美韩以军演回应「天安舰」事件。中国除了军事演习反制外,军事和法律界专家也纷纷发言,批评美韩演习违反国际法;有专家悲观预测美、中在黄海地区的较劲势不可免。
中国官方通讯社和主要报纸,27日分别访问了多位战略、国际法专家。国防大学战略问题专家杨毅少将接受中新社访问时指出,美韩军演是美国想藉此重新夺回在东北亚地区的「话语权」;从外交上,美国还争夺道义的制高点,「把中国和北韩列入被告席」。美国是这次军演最大的受益者,这次美韩军演是「天安舰」事件的延续。
杨毅认为,大陆坚持和谐周边原则,反对火上添油,要从大战略格局上看问题,并且强调中国的国际安全利益不容侵犯。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海牙常设仲裁法院仲裁员刘楠来指出,美国行为违反多项国际法。他说,安理会的主席声明虽不具有国际法地位,但美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声明获得通过,美国投了赞成票。现在美国的军演与主席声明中协商谈判解决方式显然相违背。
刘楠说,从法律原则上讲,公海上的「和平目的」原则当然也适用于专属经济区,换言之,专属经济区内活动不能违反和平目的。以制裁朝鲜为目的、加剧地区冲突的美韩军演违法。
中国国防大学学者李大光接受「环球时报」访问时表示,这次军演只是美韩一系列军演的开始。虽然美方一再表态不威胁中国,但解放军仍保持必要警惕。他认为,随着美韩联合军演的持续,中美两国在黄海地区的军事角力终将无可避免。
新任驻华大使:日本未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即将赴任的日本新任驻中国大使丹羽宇一郎,26日在东京记者会上指出,一九七二年日中共同声明有关中国对台湾领有权的主张,日本的立场只是“理解并予尊重”,并未直接承认,今后日本对此问题仍然坚持同样的态度。
日本仅“理解并予尊重”中国立场
丹羽当天上午在日本记者俱乐部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七二年日中建交时的日中共同声明后,两国也签了若干双边文件,但是一切都以日中共同声明为基础,声明中日本对中国的“台湾是中国不可分领土的一部分”之主张,并未承认,只明记为“加以理解并予尊重”,他强调,身为大使,但他还是“坚持日中共同声明的精神”。
日本外务省副大臣武正公一五月十九日在众议院外务委员会答询时,也依据日中共同声明指出,日本并未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只是在旧金山和约中,日本放弃对台湾的所有权利,有关台湾的法定地位,日本没有加以认定的立场。
七十一岁的丹羽宇一郎是日本二战后第一位民间人士被任命为驻中国的大使。他在记者会上说,“爱国”是他的最重要理念,到北京之后的新工作就是以日本的国家利益为最优先,外务省一直被批评把“省益”放在最前面,而不把国益放在眼里,这是不行的,这次他出任大使是“保护日本的国益”而不是“ 保护外务省的省益”。
丹羽又说,日中关系必须以互相信赖为基础,要建立互信关系就要坦诚对待,和中国交涉谈判,不能一切以对方的意见为意见,否则只会被对方看不起而已,应该说的就要说,他强调,“我坚持的是『no就是no,yes就是yes』”,例如中国的食品如被发现有问题,他就会直接向中国反映,坚持日本的态度,丹羽强调,“国家的品格很重要”。
丹羽说,日本的领导人几个月、最多一年就换人,这样的领导人很难得到外国的信任,最少应该要几年,不应一直换领导人,他认为与外国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推动民间交流,增进彼此的理解。
日本伊藤忠商社出身的丹羽宇一郎,对日中自由贸易协定(FTA)有高度兴趣,他说,这是世界的潮流,不赶上潮流日本就会沉没。
丹羽宇一郎﹕人民币升值无法阻挡
另外,丹羽还以个人意见表示,人民币升值无法阻挡,未来几年可能由目前一美元兑六.七八元人民币,升值到兑四、五元人民币。不过他强调,这是他个人的看法,因为若是以大使身分发言可能会有问题。
丹羽还谈到中国国防预算到二○○九年为止,连续二十一年呈现两位数成长一事,他说:“(中国)身为大国,若说这是当然的事,或许也是当然的”。日本“共同通信社”报道担忧,丹羽就任前的这些发言可能会引起争议。 (博园网)
日共同社:东海油气田谈判 中国如履薄冰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中日两国有关东海油气田共同开发条约的谈判27日在东京启动。中方接受日方要求同意展开条约谈判,但如果今后谈判的内容被认为是「向日本让步」,必将招致国内舆论的反对。据日本外交消息人士分析,中方「既不能采取强硬姿态导致与日方的谈判陷入僵局,又怕引发国内批判。处境如履薄冰」。
中国研究对日关系的学者指出,中方在国内严峻的舆论形势下决定坐下来谈判,现在轮到日方做出让步了。
报道称,中日在2008年6月就共同开发达成共识,但中国国内立刻出现了「领土问题不能让步」的批判,因此中方一直为如何应对国内舆论而绞尽脑汁。在两国的非正式交涉中,中方认为日本自卫队飞机在油气田附近监视是不信任中方的表现,应当首先停止该行为。此外,中方还对中国开发的油气田被起日语名字表示不满。
在今年5月底的中日首脑会谈中,中国总理温家宝做出了启动共同开发条约谈判的「政治决断」。报道称,其原因在于中方认为如果继续拖延时间,在有意发展两国关系的日本民主党政府中很可能出现「日本也应单独试掘油气田」的强硬主张。
本月22日在河内举行的日中外相会谈中,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表示,希望开个好头,尽早达成妥协。北京大学副教授梁云祥指出,当前两国之间存在谈判的平台就已足够,这样既可避免同日本对立,也不会进一步激发中国国内的反对。(博园网)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