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河南红色纪行(三):一往情深的双八人民

火烧 2011-08-29 00:00:00 网友杂谈 1032
河南红色纪行双八人民纪念馆,位于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是河南省最大毛主席纪念馆。馆内设五个展厅,展示毛主席视察黄楼村历史及发展变化,铜像、照片、水井等实物见证红色记忆。

河南红色纪行(三):一往情深的双八人民  

   

出河南省东北部的商丘市约10余里,公路边有一座规模不小的“毛主席视察黄楼纪念馆”。这就是著名的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双八村“毛主席视察黄楼纪念馆”。  

该馆于 1968年7月1日 动工兴建、于 8月8日 毛主席视察黄楼村10周年时竣工开馆。纪念馆坐北朝南,建筑面积 2600平方米 ;南北长 125米 ,东西宽 84米 ,总占地面积1. 05万平方米 ,是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目前河南省境内最大的毛主席纪念馆。  

全馆由五个大厅组成,即正中大厅和东西四个展厅。正中大厅正面墙壁上有毛主席巨幅画像,厅的两侧是毛主席1958年视察黄楼村时的两幅巨型彩色照片:一幅是毛主席在“七一”红薯试验田看关于试验田的牌子,一幅是毛主席和打井工地的社员在一起。巨幅画像前面有一尊1:1的毛主席铜像。像高 1.83米 ,加上 0.37米 的底座,全高 2.3米 ,整个塑像威武高大, 形象逼真。铜像下面的底座正面有“梁园区法院敬献”几字,听介绍是该院全体干警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及毛主席视察黄楼52周年,捐资数万元专门定制的,并于当年“七一”前夕举行了隆重的毛泽东主席铜像落成仪式。  

在正厅左右各有两个展室,布置有毛主席的珍贵照片200余幅。左边(西边)的两个展厅展示的是毛主席的生平业绩,图片和文字将毛主席光辉伟大的一生介绍得比较详细。右边(东边)展厅中央,有一尊毛主席的石膏塑像,像高 1.83米 ,与毛主席真人同高。据说它是当年建馆时(1968年)塑造的,原来摆放在中间大厅现在摆放毛主席铜像的位置,有了铜像后,就将它移置到了这里。这两个展厅一个展出反映毛主席视察黄楼村时的图片、画像等,另一个展示的是江泽民、胡锦涛先后到梁园区视察的图片和自毛主席视察以来梁园区的发展变化。  

纪念馆四周有红砖围墙环绕,院内种植着多种珍贵林木花草,终年绿树红花不断,与红墙碧瓦相互映衬,颇有气派。  

走出纪念馆,大门前面不远处是毛主席视察过的水井和试验田。水井用水泥制作了井沿,旁边立着一块写有“毛主席视察井”的约大半人高的水泥标示牌。这是黄楼村历史上打的第一口机井。走过水井再往前,是“毛主席视察亭”。说是亭,其实是5间有点像毛主席老家韶山故居的红砖红瓦平房,它就修建在毛主席视察的试验红薯地上,该房现在做了村委会的办公室。   

 关于毛主席视察黄楼村的基本情况,纪念馆里的介绍是这样说的——  

 一九五八年八月八日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县委书记刘学勤的陪同下,来到了道口乡黄楼村视察。  

约下午四点,毛主席下车到了道口乡党委办公室,当时黄楼村的群众正在田间干活。他们听说毛主席来了,一下就来了一院子,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稍停片刻,毛主席来到了中华高级农业社视察。越过商单公路,就是七一试验地。群众在公路两旁热情鼓掌,毛主席向群众挥手致意。到了“跃进门”,毛主席问:“这是什么?”党委书记徐家林同志回答:“这是社员搞的‘跃进门’。”当时大办水利,社员正在打机井。毛主席走到跟前同打井社员亲切握手,并问:“这井能打多深,打几天?”社员一一作了回答。接着又视察了红芋、稻田。毛主席走到红芋试验田看得很仔细。并问:“这是谁搞的试验田?”沿着红芋地边的畦梗,毛主席走到了一块稻田旁边,看过稻子问:“稻田中为什么没有水?一亩多少墩?亩产多少斤?”走到稻田中间对大家说:“北头很好,中间这片有些稀啦。”来到地南头,毛主席把地头产量指标念后,又继续往西走,走到尿池旁边,停留了一会儿。毛主席又详细察看了尿池,有些同志往前走得近了些,毛主席说:“小心点儿,别掉里边了。”  

四点五十五分,毛主席从试验地走到商单公路与大家挥手告别。并说:“谢谢你们!”  

整个时间约一个小时。这短暂时间里发生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的事情,有多少能够长久地留存在全体村民们的记忆中?实在是太少有了。然而,那却不是一般性的事件,而是人民衷心爱戴的伟大领袖来到了自己的村庄。这就非同寻常。这件事着实让村民们,亲眼见到毛主席的村民和虽然没有亲眼见到却同样因此而倍感幸福的村民感动。说实话,这样的事想叫他们遗忘也是难得遗忘的。  

关于村民当时的感动之情,有关文字是这样记载的——  

 8月8日 下午4时许,在人们焦急等待中,车队驶进了道口乡政府大院。原商丘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苏学诗忙走近一辆“华沙牌”轿车,打开了车门,车里露出一个魁梧的身材——毛主席!人们怔住了。   

毛主席着装朴素,上穿一件白色衬衣,下穿一条灰色裤子,脚上是一双有些旧的咖啡色皮鞋。毛主席面含微笑,神采奕奕,和迎上来的人们频频握手,和蔼可亲。   

人们将毛主席引进乡政府办公室。此时,毛主席来的消息不胫而走,正在田间挥汗劳作的群众听说毛主席来了,潮水一样涌向乡政府大院。毛主席从屋里走出来,向激动不已的群众挥手致意。   

在人们的护送下,毛主席缓缓走出乡政府大院,边走边环视四周的庄稼。越过商单公路,不远处,是一片打井队的工地。毛主席笑着问打井队员:“这井能打多深?得打多少天?”队员们异口同声地说:“要打12丈深,20天可以打成。”  

当时在井下打井的村民杨光福,听说毛主席来了,赶紧上来。见毛主席正准备上车,手上的泥也没顾上擦赶到车前,毛主席回头和他握手。他常说:“给毛主席握手的老百姓就我一个人!”握手后,他7天没洗手,不少人来握他的那只手;“文革”时,红卫兵也来握他的手。他常对人说“毛主席来时,是3辆轿车、3辆吉普车,没有警察和保卫人员,不像现在一个县委书记出去也是警车开道。”是毛主席握手让他幸福了一辈子,多年来胸前一直挂着毛主席像章,回忆起当年和毛主席握手的情景,十分激动。他经常做梦梦见和毛主席在一起。毛主席逝世时,他伤心得两天都没有吃饭……  

5时20分,毛主席乘坐的汽车启动了。毛主席把手伸出车窗,频频向欢呼的人群挥手致意,沸腾的群众更加激动,一时间领袖和群众的感情交融在一起,很多人在欢呼中禁不住流下了泪水。   

毛主席视察的当天晚上,当时的商丘县委召开了全县干部大会,详细传达了毛主席视察的情况,包括毛主席在视察过程中所说是的话。根据干部和群众的强烈要求,决定将黄楼村更名为“双八村”,将所在的道口乡更名为“双八乡”,不久双八乡又建立人民公社,即更名为双八人民公社。  

说到“双八”这个的名字,中间还有过一番曲折过程呢。那次著名的中央全会后不久,当局发了一个名为“清除文化大革命极左影响”、实为清除毛主席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的崇高威望的文件。某些人即以文件为据取消了“双八”的名字。可是,当地的大多数干部和群众却不依,要求再改回去。为此,他们找了一个理由,原来豫北还有一个道口乡,他们以一个省不能有两个同名的乡为由要求重新使用“双八”的名字。上边回答说,豫北的那个道路乡可能要改名,因而你们不能改。听到这个消息,执着的“双八”干部和群众就派代表去豫北那个地方进行调查。那里的人说,我们这里的“道口烧鸡”是著名品牌,怎么会改呢?于是,“上边”的人没有办法再搪塞了,只好同意再改回来。于是,“双八村”和“双八乡”的名字就又使用了起来。后来“双八乡”改为镇的建制,名字也改成了“双八镇”,并且一直使用至今。听到这段曲折过程,我深深地被“双八”人民的精神所感动,这是吸引我到那里去看一看的动力之一。  

这次(7月初)借到河南南街村进行红色旅游的机会,特地前往商丘去双八村瞻仰了那里的“毛主席视察黄楼纪念馆”。因以纪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