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让步妥协 难树国威--网络时政文摘(98)2009-08-14

火烧 2009-08-14 00:00:00 时代观察 1052
文章分析中国在国际事务中频繁让步妥协,却未能提升国际地位,反而被列为失败国家,探讨其背后的人权争议与外交策略问题。

网络时政文摘(98)2009-08-14

想当负责任大国 却沦为失败国家
强求学历做门面 不如实干为百姓
德国统一廿周年 无形围牆隔东西

 东方日报:想当负责任大国 却沦为失败国家

随着中共建政六十周年庆祝将临,西方国家也开始频频「送礼」。近日美国一本着名的外交杂志,评选世界失败国家,中国很幸运地被列为第五十七名。进入失败国家行列,这对一直想当负责任大国的中国而言,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最新出版的美国外交重磅杂志双月刊《Foreign Policy》,编辑部与和平基金会连续第五年对全球「失败国家」进行排名,中国从去年第六十八位坠落到今年第五十七位。大体上,前六十名国家就算是失败国家,按照这个标准,中国过去一年算是完全失败了。

中国过去几年,一直想当个国际社会的好孩子,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所以,当美国要求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债时,中国愈买愈上瘾;当日本在钓鱼岛发难时,中国韬光养晦,按兵不动;当东南亚国家在南海发动群狼战术,瓜分中国主权海域时,中国一忍再忍,宣扬和谐海洋;当印度陈兵十万藏南,叫嚣中印必有一战时,中国提倡「互谅互让」,保持安定。

中国作了这麽多的让步、妥协,但结果仍然没有成为人见人夸的好孩子,反而跻身「失败国家」,与非洲一些政局动乱、民不聊生的小国为伍,真是情何以堪。中国过去作出让步、妥协,国际地位不升反降,可谓赔了尊严又失财。


让步妥协 难树国威

据说,失败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人权指数。虽然这几年中国按照西方的准则「进步」不少,譬如,中国政府指摘热比娅为新疆暴乱的幕后黑手,但为了照顾热比娅的人权,没有派人将其缉拿归桉,不过是动动口而已;达赖虽然到处抨击中国政府,但北京也没有将其人道毁灭,不时还与其代表进行对话。

然而中国在「人权」方面的进步,显然令西方不够满意,譬如,西方要的不仅仅是热比娅、达赖的人权,更重要的是新疆、西藏的集体人权,如果中国让西藏、新疆独立,那显然就是「负责任大国」的应有表现。再譬如,中国政府欺压自己的百姓,也就罢了,但怎麽还抓了澳洲「华人英雄」胡士泰?胡士泰拥有外国护照,自然高人一等,中国打狗不看主人面,这岂是「负责任大国」的做法?

看来,中国要想成为一个美国式的「负责任大国」是千难万难,除非按照西方的设计,中国挥刀自宫,将国家自动分裂成七块,并让西方代理人当总统、当主席,才有希望。

不过值得深思的是,同样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俄罗斯,论财富比不上中国,论人权比中国更糟糕,但为何俄罗斯偏偏不是失败国家呢?看来西方也是欺软怕硬,北极熊的凶悍,虎虎生威,而温顺的中国龙,就像一块橡皮泥,西方想将它捏成甚麽样,它就变成甚麽样。

太阳报:强求学历做门面 不如实干为百姓

近日,重庆市出台一项规定,再过两三年,该市基层干部如果没有大专以上学历,将被辞退。

这是一则令人哑然失笑的规定。按照这个规定,中共很多开国元勳根本没有资格担任国家领导人,因为他们大多是中学毕业,有的只是读了几年私塾而已,毛泽东读的也不过是师范,一所中专学校,而且还没有毕业。按照重庆有关部门设置的这一标准,这些开国元勳们是不是都不合格,应该予以辞退呢?

重庆市可能会辩解说开国元勳限于历史条件,不可同日而语,那麽如今的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无论如何也不符合这一标准。因为张平至今不过是一纸中专学历,以重庆市出台的这则规定,张平根本没有资格担任这一要职,早就应该予以除名。显然,这是一则非常荒唐的规定,这种只追求表面学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做法,完全是一种脱离实际的官僚决策。

仔细考量,重庆市出台这个规定,也并不出人意料,这不过是内地官场追求学历门面的升级换代。近年来,内地很多官员突然变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纷纷戴上了「硕士」冠、「博士」帽,争先恐后地攻读学位,有些官员还不远万里,远渡重洋到国外镀金,抱回一顶「洋博」帽,以「海归」人士自居。

文凭注水 官场通病

但事实上,这些官员的学历大都是在职学历,俗称「注水学历」,他们基本上是入学不用考,上课不用去,论文不用自己写,而是由秘书代笔,完全就是以权力换学历,用金钱买文凭。而内地一些大学,包括名牌大学,为了聚敛钱财而推波助澜,对官员大开绿灯,滥发文凭。

内地官员热衷于追求高学历,花钱买文凭,当然有利可图。他们一是为了升官晋级,二是为了附庸风雅。如今,内地提拔干部层层都有学历要求,如果学历不达标,不仅难以得到提拔,如今按照重庆市出台的新规定,连饭碗都要丢掉,于是乎官员们只好想方设法搞到一纸文凭,而且愈高愈好。

还有一些官员努力把自己装成「学者型干部」,说话做事故作斯文,处处体现自己「学识渊博」。原江西副省长胡长清,就拥有北京大学的函授毕业证书和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学位证书两个「高级文凭」,威风赫赫,名噪一时,走到哪里字题到哪里。

其实,这两张文凭不过是街上买来的两张废纸,但如果不是胡长清腐败受审,假文凭还不会败露。人们不禁要问,中共干部管理部门是怎麽审查官员学历的呢?

客观地说,高学历不是坏事,但一味地追求学历,以学历而不是以能力衡量官员,以一纸文凭而不是以百姓口碑提拔官员,事情就变了味。愈来愈高的学历并没有使官员的执政能力提高多少,更没有阻止愈来愈多的官员沦为腐败分子。当局要做的并不是强求官员去花钱买个学历装点门面,而是要踏踏实实地为百姓做些事情。

德国统一廿周年 无形围牆隔东西

昨日是柏林围牆建成四十八周年,本来这个日子过去甚少人注意,但由于今年是柏林围牆倒下二十周年,因此有关围牆与德国的统一历史,再次成为德国人的焦点。

二十年了,新一代二十岁以下的德国人都没见过柏林围牆,然而诡异的是,竟然还有一道看不到的围牆横亘在德国人之间。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二十岁以下的德国人,居然还有强烈的东西地域之分,来自德国西部的人,与东部的人鲜有来往,即使年轻人,也甚少有德东与德西的人交朋友。

这原因何在呢?其实现在要分辨德东与德西人并不容易,他们的服饰大致一样,只有在开口说话时发觉一些习惯用语有点不同,例如德西的人较多夹杂英语词彙。然而,只要一谈到政治问题,几乎可以立即分辨出东部和西部的人,因为东部人对现实有强烈的不满,对政府也缺乏信心。

目前的德国东部,情况有点像中国一些内陆省份,年轻人都跑出去工作,只留下老弱。而德东的情况比中国内陆更甚,因为不单是年轻人往外跑,女性由于较易找到服务性行业的工作,因此外出打工的比率也特别高,结果是一些德东地区绝少年轻人和女性留守,只馀下老年人和性苦闷的成年男子,而他们的失业率也特别高,这种社会氛围令德东戾气特别重,他们仇视的目标,则转移到外来移民身上,认为是这些人抢走他们的饭碗。

在邻近波兰与捷克边境的地区,这种看法尤其普遍,居民认为来自邻国的人还带来较高的犯罪率,结果导致德东的新纳粹主义势力日大,引发不少种族袭击事件。由前东德共党蜕变而成的左翼政党,看准德东人民对德西政党的不信任,刻意迎合德东人民的情绪,标榜激进的均富政策,因此取得不少德东选民的支持,但左翼政党在德西则被民众不屑一顾。

目前德东的失业率是德西的两倍,令德东的人觉得自己备受政府冷落,不少人开始缅怀前东德时的日子,因为那时一切都有公家照料,贫富悬殊没有那麽严重,起码不会觉得自己矮人一截。一项调查发现,有一成的德东人希望重建柏林围牆,令他们不再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欺压。历史的讽刺,莫过于此。(太阳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