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当今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是什么

火烧 2007-06-0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揭示,当前中国主流文化被潜规则文化占据,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存在严重危机,反映马克思主义文化被边缘化,引发对文化主导地位的深刻反思。

当今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是什么

吴 敏

  看到本文的这个题目,许多人很可能会不以为然,觉得这不应该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因为,按人们的一般推理和想象,当今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当然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或者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了。但是,客观现实的复杂性往往与人们的主观意愿有很大差异。
                 
  最近,某地某权威机构对两百来名县处级、厅局级领导干部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项是“当今中国事实上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是什么”。在已经收回的175份问卷中,选择“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占15.43%,选择“大众文化”的占24%,选择“西方文化”的占7.43%,而选择“潜规则文化”的竟然占到48.57%,几乎占到了一半,是选择“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三倍以上。
                 
  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目前领导干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状况怎么样”。从被调查的两百来名县处级、厅局级领导干部的回答来看,认为“非常坚定”的占5.71%,认为“不很坚定”的占28%,认为“说与做不一致”的占49.71%,还有13.14%认为已经“出现了信仰危机”。如果将认为“说与做不一致”的和认为已经“出现了信仰危机”的两项加起来,则达到了62.85%,相当于认为“非常坚定”者的十一倍之多。
                 
  上面这两个问题尽管所选择的角度不同,但内容比较接近,联系密切,有着内在的耦合性、融通性和一体性,调查结果也基本一致,可以起到一种相辅相成、彼此参照和印证的作用。
                 
  粗粗浏览上述调查结果,马上使人强烈地感觉到了一种比较显著的对比和反差:问卷调查对象认为当今中国事实上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者仅占15.43%,是“潜规则文化”者则占到48.57%;认为目前领导干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非常坚定”的仅占5.71%,是“说与做不一致”的则占到49.71%。尽管这个调查结果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仅仅是一种参考,但它同很多人平日里的真实感觉基本上是一致的。这表明,如果说真话、实话而不说假话、套话,那就不得不承认,“说与做不一致”的“潜规则文化”在当今中国的确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由宪法和党章确定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则被边缘化了。这是有目共睹、毋庸回避的客观事实,具有相当的真实性和普遍性。比如,在上海社保基金案曝光之前,陈良宇曾被公认为是出类拔萃的优秀领导者,他对广大干部群众也口口声声讲的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但是,现在回过头来认真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陈良宇讲的那些冠冕堂皇的漂亮话,只不过是为了糊弄老百姓和装潢门面、做表面文章而已,他真正注重并竭力追求的无疑是自己及其小帮派的特权和私利。像上海这样各方面均在全国“率先发展”的地方的主要领导干部尚且如此,其他地方的领导干部能好到哪里去?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将近六十年间,党和政府一直在全党全社会大张旗鼓、坚持不懈地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又大大增加了宣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内容。可以说,将近六十年来,中国的主流话语系统和大众传播媒介始终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一统天下,“马克思主义文化”始终被确定和崇奉为具有“一元化”垄断地位的意识形态。但是,在被问卷调查的厅局级、县处级领导干部中,为什么认为当今中国事实上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只占15.43%,是“潜规则文化”的竟占到了48.57%呢?为什么认为领导干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非常坚定”者只占5.71%,认为“说与做不一致”和“出现了信仰危机”者竟占到了62.85%呢?考虑到作为问卷对象的领导干部平日里大都有“报喜不报忧”的思维惯性,所以,实际状况很可能比问卷调查结果所反映的问题还要更严重、更严峻一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很注重信用,很强调言行一致。在孔夫子的许多传世名言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警句就流传得非常广泛,完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而且,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均以“实事求是”作为“精髓”和“活的灵魂”,改革开放伊始又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党和政府对执政党党员、国家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实事求是教育不仅一直在进行,而且力度和投入也很大。在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培训院校里,写有“实事求是”要求的照壁、牌匾和横幅随处可见,比比皆是。但是,为什么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厅局级、县处级领导干部看来,“说与做不一致”的“潜规则文化”在当今中国竟然占据了“事实上的主导地位”呢?
                 
  笔者写这篇小文章,不敢奢望也没有能力对如此重大的问题轻率地作出分析。本文的主旨只是想提请有识之士和有关领导部门思考——

  第一,某地某权威机构对两百来名县处级、厅局级领导干部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也就是认为“说与做不一致”的“潜规则文化”在当今中国已经占据了“事实上的主导地位”,领导干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非常坚定”者仅占5.71%,这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第二,如果“说与做不一致”的“潜规则文化”在当今中国确实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如果领导干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非常坚定”者确实仅占极少数,那么,其历史的、现实的原因是什么?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进程有什么严重危害?
                 
  第三,如果上述问卷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普遍性可以肯定,那么,要将“说与做不一致”的“潜规则文化”的主导地位根本转变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要根本转变领导干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非常坚定”者仅占极少数的严酷现实,应该作出什么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