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论中国支柱产业的方向

火烧 2007-04-04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探讨中国支柱产业方向,重点分析将房地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的弊端,包括产业误导、GDP虚高、信贷资金虚高等问题,强调其对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的负面影响。

论中国支柱产业的方向

益西彭措

                 
一、把房地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的害处


1995年,前任总理把房地产业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十年后,于2006年底,在宏观调控的形势下,现任总理发表了一个讲话,再次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最近,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再次发表意见,继续坚持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方向。

   在此期间,学者和舆论提出了不同意见,而从前任总理到现任总理再到成思危,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意见可以说是主流意见,持续时间达十余年之久。

   那么什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支柱产业呢?支柱产业的标准是什么?

   GDP比重、财政比重、相关带动作用固然是重要因素,但是,这些因素根本不是一个产业能否成为支柱产业的理由。

   把GDP比重、财政比重作为支柱产业的标准完全是重视目前既得货币利益的肤浅做法。

   GDP生高了、财政收入增加了,但是却产生了大批的房奴、虚高的房价、空置的别墅群、高额的银行信贷。以至于一些地方官员为了完成房地产的增长把科级行政人员的住房标准提高到了600平方米。

   试问,这样的支柱产业于国计民生、于国家竞争力是有益的吗?

  恰恰相反,这样的支柱产业对于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有害无益。

它的害处主要体现在:

1、产业误导:

   从1995年开始,许多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机关、学校、矿山,停滞生产、压缩流通、腾置场地、拆毁旧房,上马房地产。

   表面上,GDP、财税升高了,但是产品生产、流通能力、教育质量、为民服务的态度和能力却严重下降了。

2、GDP、财税虚高:

   为了用房地产作高GDP、税收,各新建房地产无不向高级、豪华发展,房价也以高为目标,因为房价越高,GDP、税收数字就越高。

   以至于豪宅鳞次栉比,贫者住入地下、搬迁者无力回迁、炒房者灌游全国、坐等升值的局面。

3、信贷资金虚高:

    中国的企业规模是很有限的,任何房地产商都无力以自有资金发展房地产,在支柱产业的口号下,银行放出大笔信贷资金,而这些资金,需要用房者自己用三十年、二十年时间分批偿还。

   因此,中国银行业在没有支持任何战略产业、资本密集产业、技术密集产业的条件下,信贷支出却长达三十年、二十年,而且是越积越多。

4、公民住房更加困难:

  
一个就业的大学生,一般平均工资在月2000元上下,除去日常所需,根本无力供养任何房贷。

  
其他的普通工人、农民工则无惶多论。而中国最多的则是普通工人和农民工。

5、富人经济成为主旋律:

在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经济形态中,当期得利的是地皮批发人员、承包商、建筑商。

   随着时间推移房地产升值,能够得到升值利益的是能够购得起房子的富人。因此,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其得利者永远是富人。

   成思危说,“从近年各国房地产业占GDP的比重数据来看,2004年美国是12.7%、日本是12.1%,2005年法国是8.3%,我国2004年只有4.5%,仅从这点上可以认为房地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这根本是不同国情胡乱照搬的错误。

  无论是美国、法国、日本,都属于私有制国家,地皮、房产属于私有财产,因此,地皮和房产开发升值的过程属于全民性的资产升值过程。

  而中国国土资源属于政府所有,地皮升值的越高,中国公民购房、住房的压力越大。只能加剧普通公民贫困,而不能带来普通公民的富裕和资产升值。

  这样的经济方向发展下去只有两个途径,一者政府无偿向居民提供住房,二者,把全国国土普遍分配给每一个中国公民,实现私有制。

        二、中国支柱产业的抉择

  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作为产业当然要带来经济增长,这是产业发展的固有职能,而支柱者支撑的是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

  因此,支柱产业的首要标准是对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支撑。同时,这个国家要有不假外求的资源供给力。

  既符合增强国家利益又符合增加公民利益同时具有资源供给力的产业只有一个,那就是技术产业。

  目前,中国不仅短缺一般的技术工人,更加短缺新技术工人。

  在一般技术工人领域我们短缺高级车、钳、铆、电、焊的维修工人。

  在新技术工人领域,我们短缺数控操作工人、编程工人、维修工人。

  我们短缺的还有集成电路设计工人、芯片逻辑设计维护工人。

我们还短缺电子图像、音频操作、维护工人。

我们还短缺软件维护工人、软件合成工人。

在上述诸领域,我们还短缺工程师、开发师。

这些短缺涉及电力、车辆、交通、航空、核能、机械、化工、电子、通讯、影视等诸多产业。

仅集成电路的设计和维护人员而论,美国有40万就业人员,而中国不足2万人。

单就绝对数而言,美国是中国的20余倍,按人口比例计算,美国则是中国的80余倍。

因此,中国的支柱产业是技术产业,是把十几亿人培育成技术工人的技术产业。

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能耗难以下降、资源耗费难以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技术产业能力的低下。我们在新技术领域与美国有二到三代代差的原因是我们抛弃了技术产业。

  我们扩大了高校招生规模,但是这些扩大的招生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什么状况呢?

  经济系学生不明白什么是通货膨胀,历史系学生不明白西方何以强大,物理系学生不会使用电饭锅,艺术系学生不会设计图案而只会跳广告街舞。

  涌入城市的男女青年只能开发廊并操起皮肉生意,大学毕业生去做足疗。这是十分危险和可怕的现象。

  这些现象一时或个别地出现不要紧,但改革几十年来愈演愈烈就是一个国家衰亡没落的症候。

  面对这样的局势,中国总理前赴后继地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不能不说是一个错误。

  中国怎么了?中国政府还能够领导中国人民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