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政文摘(139)2009-9-24
网络时政文摘(139)2009-9-24
奥巴马口是心非 为华设甜蜜陷阱
维稳关键在于能否安民
中日合建东亚共同体 说易行难
太阳报:奥巴马口是心非 为华设甜蜜陷阱
中美两国领导人会面,奥巴马声称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立场没变,不支持「西藏独立」,在涉藏、涉疆问题上,美国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奥巴马表态乾脆利落,但在行动上却反其道而行之,中国切不可一误再误,陷入奥氏的甜蜜陷阱。
中美建交之后,历任美国总统上台之初,对中国多持强硬政策,列根时代如此,克林顿、小布殊更是如此。这几任总统上任之后,往往对中国炮轰,百般刁难,但经过多次较量之后,对华态度愈来愈缓和。最明显的就是小布殊,上任之初,恨不能以倾国之力与中国对决,但到第二个任期时,小布殊对华政策有了很大改观,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更全家出席开幕式,以示支持。
而奥巴马则是近年来对中国最多溢美之词的总统。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访华时,曾带来奥巴马的口信,称「为发展两国之间强有力的合作关係,美国将竭尽全力」。奥巴马在中美战略对话时,更引用中国先哲孟子的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特意强调中美两国的任务就是要为后代共同探索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以防止彼此之间出现互不信任的情况。
反覆无常 言不由衷
奥巴马的甜言蜜语,与其前几任形成巨大的反差,中国民众对其多抱有期望。但事实证明,这半年多时间,奥巴马口惠而实不至,枱面上漂亮话虽然一箩筐,但枱下小动作不断,甚至背后捅一刀。这段时间,美国在针对中国输美轮胎的特保桉、在达赖与热比娅问题上频频发难,并且生硬拒绝放弃对华沿海的军事侦察。奥巴马不仅未能竭尽全力改善中美关係,反而竭尽全力给中国添烦添乱。
相反,中国则听信奥巴马的承诺,幻想与美国同舟共济,同床共枕,共度蜜月,对美国有求必应,千依百顺。在美国经济最困难、奥巴马最需援助时,中国大手笔增持美国国债,採购美国商品;当北韩金正日藉核问题对美发难、奥巴马束手无策时,中国拔刀相助,不惜得罪自己的小兄弟。中国频频照顾美国的利益,结果却频遭暗算。
其实,由奥巴马从政经历来看,他和那些反覆无常的政客并无太大的分别。当年美国出兵伊拉克,奥巴马投了赞成票,但在竞选总统的时候,却大肆抨击小布殊的对伊政策。前是而后非,口是而心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奥巴马还不如小布殊可靠,小布殊心直口快、说一是一的牛仔风格,还是有其可爱之处。
所以,中国对奥巴马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甚至可以将其所说的反过来听。他说不支持「西藏独立」,但心底却是支持西藏独立;他说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内心却是希望中国四分五裂。中国对美国人的甜言蜜语,更应该百般警惕。
维稳关键在于能否安民
中共建政六十周年,当局举行盛大庆典,并将维稳工作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全国如临大敌,未见欢欣先见紧张,丝毫没有和谐盛世的景象。中共总书记胡锦涛日前再度向全党强调稳定的重要性。他说,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甚麽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在高层严厉催逼下,今年「十一」的安保工作比去年京奥的规格还要高。
以警治国 难以久安
单单在北京地区投入的军警便有几十万,加上安保志愿者八十万人,就高达一百多万;辽宁山东河北内蒙山西等省市联动打造护城河工程,拱衞京师;各大城市在「十一」期间,武警进行武装巡逻,在人流密集区域进行全方位安检。
但愈怕事偏愈出事,在天安门旁大栅栏商业步行街,上星期连续发生两宗血桉,其中一宗一名来自吉林的疑犯手持尖刀捅死两人,刺伤十二人;另一宗血桉发生在两天后,一名法国女游客在同一地点被刺伤。
维稳本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更要争取民心,掌握民意。但在当地,很多官员却将维稳工作的理解片面化、机械化,以为维稳就是通过武力镇压,因此不断将警察派上街头,不断强化公安装备,但以警治国,从来都没有政权能够长治久安。
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不堪,官逼民反,但满清贵族却高高在上,对民心向背毫不在乎,摄政王载沣的一句口头禅便是「乱民怕甚麽,我们有兵」,但不过三年时间,满清便被人推翻了。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丢天下,如果一个政权要通过暴力专政机器维持统治,那就离垮台的日子不远了。
事实上,北京在维稳之馀也应反思,这几年为何「敌对势力」愈打愈多?维稳打击的对象到底是谁?如果执政党上下一体,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何至于当前官民矛盾如此激化?如果司法真正能够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又何至于访民遍布京城?如果教育公平、机会公平、就业公平能够实现,何至于民怨如此沸腾?如果吏治清平,反腐得力,又何至于当前社会矛盾如此尖锐?如果毫不手软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又何至于让疆独藏独如此横行?
不争民心 本末倒置
维稳关键在于安民,若不能顺乎民意、获得人心,所有警察武装到牙齿都没用;但若民众拥护,百姓称颂,自然形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风气,又何需维稳呢?即使有一小部分为非作歹之徒,也被老百姓的火眼金睛识破,不用警察动手,就被百姓扭送公安局了。
维稳不争取民心,反而动用暴力机关,是本末倒置。以今次安保为例,如果用这些人力物力,下大力气解决司法不公,打击黑恶势力,反贪污腐败,又何愁民心不顺?(太阳报 冯海闻)
中国评论﹕中日合建东亚共同体 说易行难
【明报专讯】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与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会面时,首度正式建议,以欧洲联盟为模式,合力构建东亚共同体,被喻为是「脱美入亚」的第一步。
中国人听到「东亚共同体」很自然联想起上个世纪的「大东亚共荣圈」,那是日本侵略亚洲国家的藉口。但鸠山家族四代都和中国有很深渊源。鸠山由纪夫本人曾担任过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在与胡锦涛首次峰会后鸠山表示:「我谈到我希望同中国建立兄弟般的友好关係……那将是我要构建的东亚共同体的焦点。」以「兄弟」来形容中日关係,印象中鸠山是日本领袖第一人。
因为这个缘故,由他嘴里说出的东亚共同体,中方似乎听得入耳。虽然胡总没有即场回应,但在两国峰会前3天,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就曾表示,中方致力于同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各国进一步深化东亚合作,朝覑东亚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官方《环球时报》更公布网上调查,指有63%的网友「支持中日共建东亚共同体」。
脱美入亚 出于日本利益考虑
当然,鸠山的倡议不是简单的亲华举动,而是出于日本利益的考量。他在8月27日刊登于《纽约时报》的一篇题为《日本的新道路》一文中就指出,对于领土争端,当事国之间双边谈,只能愈谈愈僵。只有像欧盟式的地区一体化,才可减少对立,化解领土争端。此外,日本人并未丢掉领导亚洲的梦想,包括鸠山在内部分日本人意识到中国的崛起,实际是未雨绸缪,争取未来在东亚圈争取至少是共治者的位置。
但是,东亚共同体说易行难,尤其是日本在实行了数十年的联美制华战略后,要在短期内改变恐非易事,首先,在经济上两国如何从「竞争」变成「竞合」?两国的自贸区谈判该如何推动?都是对双方诚意的考验。此外,民主党新手上路,「鸠山丸」能航行多久仍待观察。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