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小学生上午课间大休息时要加餐
目前,我国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和南京等省市的中小学校都在推广课间加餐,即由学校组织,在每天上午第二与第三节课的课间大休息时间,给每个学生吃上一份糕点、馒头、面包、牛奶或豆浆等方便食品。这种课间加餐的方法,可以及时补充消耗的能量,对于提高青少年的营养水平和健康水平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 |
为中小学生课间加餐,主要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提出来的。中小学时期是长身体、增知识的重要时期。据统计,从12岁到18岁,人的体重平均增加25公斤,身高增长30厘米,这样迅速的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素的充分供应,不然人就会出现疲倦、消瘦和抵抗力下降,影响生长发育,甚至患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城市孩子的家长都为双职工,早上没有时间为孩子准备符合营养标准的早餐,经常是“早餐马虎、午餐对付”,以致各种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的摄入量普遍不足。而按一般学校的教学规律,学生上午的课时多,用脑强度大,加上他们活泼好动、消化能力强,消耗大,早餐摄入的营养素满足不了半天活动的需要,因而许多学生到了上午第二节课后就会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肚子咕噜咕噜作响,出现胃部不适、头晕、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现象,有的学生甚至在第三四节课时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出虚汗等低血糖症状,这样不仅影响健康发育,也影响学习的效果。
课间加餐能够及时地弥补学生早餐营养素的不足,起到促进其健康生长发育,提高学习成绩,增进智能发育等的作用。
营养学家曾对营养状况基本相似的10岁学生作对比研究。他们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都是男女各半,一组每天上午课间大休息时加餐一个营养面包,另一组不加餐。4个月后,两个组进行比较,发现加餐组学生的身高、体重均较未加餐组要高和重。
那么,课间加餐会不会打乱学生一日三餐的习惯、影响午餐时的食欲呢?不会的,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对营养的需要远比成年人的需要多,况且,加餐的一份食物实际上只能起到补充早餐的不足,不会影响学生的午餐食欲。当然,如果学生的早餐已经符合营养需要,那么这一顿加餐也就不必要了。
![]() |
因此,中小学生上午课间大休息时加餐的制度,是很值得提倡的,如果有些学校没有这种统一的规定,那么,学生们自己也应该自行加餐补充一些食物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