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发烧时不想吃东西
发热是人体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变化的一种反应。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曾出现过发烧现象,发烧影响食欲是一般的卫生常识,但是,其中的道理,却未必人人都知道。
人体在发烧时可引起全身一系列的反应,表现为新陈代谢加快,营养物质和氧的消耗大大增加,通过皮肤和呼吸道损失的水分也明显增多。这些改变最先影响到的就是人体的消化系统,造成口腔唾液、胃和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和胃肠蠕动缓慢等,从而影响了病人的食欲。
口腔唾液分泌减少后,病人总觉得口干,位于舌头上的味觉细胞就变得不灵敏,吃东西,尤其是干的食品会感到干燥无味,这样食欲自然降低了。其次,食物经过口腔初步咀嚼后进入胃肠道,再由胃肠道内大量的消化液及消化酶对食物中各种营养成份进行加工处理。但是,人发烧时胃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不仅数量少,而且功能亦降低,就会影响食物的进一步消化处理。再加上病人胃肠道蠕动功能减弱,食物在肠道中运行缓慢,这样,吃下去的食物因得不到及时充分的消化吸收,而长时间地停留在胃肠道内,于是病人会感到有饱胀感,自然也就不想进食了。
![]() |
此外,发烧的刺激和引起发热的病原菌所分泌的毒素,还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尤其影响专管食欲的中枢神经“司令部”,使食欲减退。
为了使发烧病人及早康复,除针对病因进行药物治疗外,发烧病人的饮食调养也很重要,尤其应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因为发烧时人体内水分损失增多,加上服用退热药物后,大量出汗会失去较多的水分,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影响皮肤蒸发散热,体温就不易下降。同时,发烧时身体产生的代谢产物也必须有足够的水分帮助,才能排泄掉。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发烧病人的饮食应以清淡,容易消化,少油腻为佳,如牛奶、粥、挂面和蛋汤等。千万不要为了补充营养而过份地勉强病人进食,尤其是高脂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