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集电视剧《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十九、二十集(连载)
第十九集 吴霞垂泪 忆当年峥嵘岁月
奶奶欣喜 有情人互诉衷肠
一
大巴车上。
吴霞上了大巴车,车就立即开动了。
吴霞坐在了一个瘦瘦的戴着眼镜的中年妇女的身边。
那个女人看见吴霞的眼睛哭的通红通红的,便好奇的问道:“吴主任,你和那个讨钱的农村老太婆认识?”
吴霞正掏出纸巾擦拭着眼泪,她点点头表示回答。
那女人又问:“这个老太婆不在她们农村的家里好好过日子,跑到我们城市里来干什么?我可要提醒你,你棵不要上她们的当啊!她们这些农村人是很会装穷的。”
吴霞听了她的话,抬起头厉声对她说:“请你闭上你的嘴巴好不好?”
那个女的先是被吓得一楞,惊诧地张开了嘴巴。过了一会儿,她拿起自己机的东西坐到另外一个位置上去了,对那个男同座说:“真是弄不明白?这些下过乡的人,对农村人不但不反感,而且还总象是很有同情心的样子。真是令人莫名其妙。”
不料那个男同座也表情严肃地对她说:“你没有下过乡,没有和农民在一起生活过,当然是不会理解我们这些下过乡的知青们对农村父老乡亲那种真正的感情的。那段历史和经历是我们人生中最贵重的一笔精神财富。你们这些人永远也不可能会理解。”
那个女的听了两眼发直,她马上又换了一个地方,坐在了后排一个没有临座的座位,掏出纸巾擦着脸上的汗水说:“我今天是怎么了?大白天竟然——”
她没敢往下面说。
汽车很快的向前行驶,车窗外的田野和树木迅速地往后退去——。眼睛里充满了泪水的吴霞深深地陷入了往日的回忆:
二
(回忆):
二十八年前。
吕家沟的大队部的门前,村里的干部社员正在敲锣打鼓的欢迎他们。
一辆载着二十多名胸前戴着大红花的男女知识青年的大汽车停在了这里。他们兴高采烈地被热情的社员们一个个接下了汽车。村里的男女老少乡亲们围在那里看着。小孩子们在旁边追逐玩耍着。
他们下车以后,在带队干部的指挥下,提着行李排成了两队。
村里的老支书站在前面对他们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同学们!不,同志们,因为从现在起,你们就是大人了,我们吕家沟的全体贫下中农热烈的欢迎你们这些城市里的知识青年到我们的农村中来学习和锻炼。希望能够你们能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
社员和知识青年们鼓掌。
老支书继续说:“有一件事情我给大家先说明一下,由于时间仓促和一些其他原因,咱们知青点儿的房子还没有盖好,所以你们大家要暂时分散到社员的家里去住,和贫下中农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虽然会艰苦一点,有一些困难。但是我相信:你们这些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教育下培育出来的革命青年,是一定会克服这眼前的一点儿困难的。大家说,有没有这个勇气?”
知青们一起回答:“有!”
老支书:“那好!我现在开始念知青名单,每两个知青分到一个社员的家里。我念到谁,谁就出列。张向东、陈建国,”
“有!”两个男青年出列。
老支书:“你们跟着赵德田大伯走。”
围观的社员中,走出了赵德田和他的老伴、儿子,他们满面笑容地来到张向东和陈建国的面前,说着热情的话,接过他们手中的行李,拉着他们的手向他们的家里走去。
老支书又开始念:“申小桃、吴霞。”
“有!”十八岁的申小桃和吴霞应声出列。
老支书:“你们俩跟着周惠莲大娘走。这是咱们村里的老烈属老模范了。”
年轻时的奶奶和一个农村女青年笑容可掬的来到她们面前抢过她们手里的行李,热情地扯着她们俩的手往外走去。
身后又传来老支书的声音:“王立平、康洪宇。”
“有!”
“你们跟着刘永旺大叔走。”——
三
她们一起来到奶奶的家里。
奶奶把她们领到了屋子的里间,吴霞发现奶奶把她们的住处已经安置好了。两张新床上铺着新草苫和席子。而奶奶的被褥却铺在外间的一个旧床上。
吴霞说:“这怎么能行?大娘,你也住里间吧!咱们住在一起。”
奶奶摆摆手说:“不用!你们城市里的人大老远的来到我们农村吃苦受累,就应该得到我们的照顾。这么小小的年纪就离开了家里的大人,怪让人心疼的。”
吴霞说:“大娘!我们住在你们家,会给你们增添许多麻烦的。你们可不要总是照顾我们。我们来到你们这里,就是来接受你们的再教育,来锻炼自己的思想和意志的。该让我们干什么就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是来吃苦的,千万不要把我们当成客人对待啊!”
奶奶笑笑:“瞧你们说的,锻炼也得慢慢来呀!干什么事情都有一个适应过程。你们初来乍到,先走走听听、看看学学,慢慢习惯了,再和我们一起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
听了奶奶的话,吴霞和申小莉对望了一眼,都开心的笑了。
奶奶的干女儿爱娣端上来一筐热气腾腾的油饼放在那里的一张小桌子上,对大家笑着说:“吃吧!可能咱们农村人做的东西没有你们城市里人做的好吃,将就一点吧。以后你们再教我们。”
奶奶说:“趁热吃吧!到了晚上,我再给你们介绍一下村里的情况。”
吴霞和申小桃和大娘她们一起拿起饼子吃了起来。
奶奶问:“好吃吗?”
吴霞她们点着头说:“好吃好吃。”
(回忆完)
四
旅游大巴车上,吴霞的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她们编辑部的两个女孩子走到来和她挤在一起。
那个叫倩倩的说:“吴主任,你终于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刚才看到你的那个样子好凶啊!跟你在一起几年,从来没有看到你发过这么大的脾气。我们都不敢和你说话了。”
吴霞笑笑:“不好意思,刚才我的情绪是有些失控了。因为我刚才遇到了一位当年下乡时的房东大娘。她过去对我们很好的,不知道现在怎么又来这里干起乞讨的事情来了。”
倩倩俏皮的:“不用道歉了,我们小人不计大人过。吴主任,你给我们说过,你下过三年的乡。可是这些年来,你写的小说和散文里面怎么都没有提到过那段经历呢?能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
吴霞沉思了片刻说:“我是这样考虑的:对于当年的上山下乡,就亲历者来讲,各有各的经历,各有各的感受,各有各的观点,因人而异。在这个问题上,有的人写过一些小说,拍过一些电影和电视剧。但是,那些都不过是一些个人的感受和理解。它究竟属于一个什么样的东西,还有待于将来历史和人民的评判。有一点应该肯定:那就是我们伟大的毛泽东主席和几代领导人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千秋功罪,自有历史评说’。当然,要想全面、准确、公正的评论一个历史过程,还有待于历史的发展,现在这个条件还不是十分成熟。比如欣赏油画,,站近了,只能看到一片斑斓的色彩。站远了看,才能看到具体的人物和风景。所以,我想过几年再写。写之前,我还想再到那个村子里去故地重游。再住一段时间,通过了解和对比。正确的认识这些年来这个村庄的历史变化过程。认识和了解农民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受。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会有纵深性、时代性。才会真实客观地表现出那个时代的特殊风貌。”
看见她们讨论的热烈,又有几个年轻人围拢了过来。
倩倩:“吴主任!那我们还得等待多久啊!你现在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些片段,让我们先听为快呢?”
另外几个人也都说:“就给我们讲一些小故事也行。”
吴霞笑笑:“可以呀!不过我是有条件的。我们明天爬山的时候,必须有人肯帮我背包啊!”
一个叫李超的年轻人说:“好啊!这个任务就交给我了,绝对没问题。”
另一个大个子说:“吴主任,别说背包了,我们背着你都成。”
大家都笑了。
吴霞:“和你们开玩笑。我出来旅游就是为了锻炼身体。整天坐在办公室里,腰酸腿疼、头晕脑涨。这出来在大自然里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劳累和辛苦一下身体,才是我的真实目的。”
倩倩:“那我们呢?”
吴霞:“你们年轻人主要是来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丽的风景可以启发人们的灵感。尤其是你们青年人,什么都要看,什么都要想,要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东西,要善于细微之处见真著。只有善于观察和善于思考,才可能会写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来。这样吧,这几天。咱们白天爬上看风景,晚上住宾馆的时候,我再给你们讲故事,好不好?”
年轻人一起说:“好!”
五
傍晚,城市的大街上
满脸焦虑的桂花一边东张西望一边急匆匆地往回走着,一边走嘴上还一边自言自语:“这个大娘!今天是怎么回事呀!不会出什么事情吧?”
六
窝棚前。
离窝棚还有很远,桂花就看到了窝棚里发出的光亮。桂花的表情一下子就变得高兴起来:“我的妈呀!吓了我一大跳!”
她快步地向窝棚走去。
七
窝棚里。
奶奶正坐在那里洗衣服。
桂花推门进来,看到奶奶洗了那么满满一大盆衣服,就说:“大娘!你今天怎么了?洗了这么多的衣服?呀!把我的都给洗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奶奶抬起头来,满面笑容地说:“桂花,我今天碰到了以前认识的一个熟人,心里头一高兴,就提前回来了。我到你们经常干活的那个地方去找你,没有看见你们。就给那个你们卖水果的那个老乡说了一声,我就先回来了,他没有告诉你啊?”
桂花:“没有,我们今天回来时走的是另外一条路。你今天的收入怎么样?遇见了一个什么样的熟人啊?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奶奶笑笑:“看你的嘴象连珠炮一样。”
桂花也笑了:“我主要是奇怪,一向总是要强的你,今天怎么肯提前回来?”
奶奶:“我呀!今天遇上了一个贵人了。”
桂花一听来了情绪了,她坐到奶奶面前,兴致勃勃地:“真的?那你给我说说,你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贵人,让我也替你分担一些高兴。”
奶奶:“这么着给你说吧!当年毛主席活着的时候,不是时行让城市里的学生到咱们的乡下来下放锻炼吗?”
桂花点点头:“恩!听说过。”
奶奶:“我今天遇见的那个叫小霞的,当初就在我们村里锻炼过,而且还就住在我们家,她们俩还认了我做干妈。“
桂花:“真的?这么巧?跟说书一样?男的女的?“”
奶奶:“肯定是女的了,她和另一个叫申小莉的女孩子在我们家住了两年多。”
桂花:“是吗?那真是太好了!”
奶奶:“当时啊!她一眼就把我给认出来了,可我瞅了半天都没有把她给认出来,你看我这眼神儿?”
桂花:“这哪能怪你的眼神?这么多年了,她从一个小姑娘变成了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妇女。变化大。而你从一个年轻的老太婆变成了一个年老的老太婆,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只不过是脸上多了几条皱纹儿。肯定是你好认了。”
奶奶:“我一认出是她,眼泪就止不住的一直往下流,她也难受的厉害。”
桂花:“几十年了,你们的感情又那么深,她又看到你现在的这个样子,肯定也会哭的。她现在是干什么的?”
奶奶:“我也不知道,光听到有个人喊她主任。”
桂花:“主任?这主任可是有大有小?但肯定是个官儿。后来呢?”
奶奶:“她当时是和一群人去外地旅游,过三四天就回来,临走时她给了我二百块钱。”
桂花:“看来,你的干女儿还是有一点良心的。不过还是有点太小气了,几十年没见,见了面就只给二百块钱啊!”
奶奶:“你别着急。我还没有说完呢!”
桂花:“那你继续说。”
奶奶:“她还给了我一张名片,还让我过几天按名片上的地址去找她。最后还告诉我说:天塌下来她都会替我顶着。”
桂花:“是吗?那她是准备管你的,而且她在某些方面一定很厉害!该不会是什么富婆吧?”
奶奶在身上擦了擦手,翻开衣襟,从口袋里掏出那张名片来,递给桂花:“不知道。给,你看看,她到底是干什么的?”
桂花接过来念道:“汉川市作协副主席、《汉江文学》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吴霞,哟!她不但是个文化人,官儿也还不小呢?”,
奶奶:“是吗?我说她怎么敢说天塌下来有她顶着呢?原来都当上了那个什么协——?
桂花:“作协。”
奶奶:“——作协主席了。真是厉害。当时在我们村锻炼时,我就看她挺能干的,干起农活来,不怕脏不怕累的。”
桂花:“那你还是挺有眼力的。”
奶奶“对了,桂花,她是管做鞋(作协)的,你是擦皮鞋的,你们的工作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啊?”
桂花呵呵的笑了起来:“人家那个作协是作家协会的意思,是管写小说的人的。和我这个擦皮鞋的是没有半点关系的。”
奶奶也笑了:“那也不能说没有一点关系,任他是什么人,皮鞋脏了,不都得给你们擦啊!”
桂花好容易才停止了笑声:“大娘!你以后的生活不用发愁了。只要是她真的对你说了 ‘天塌下来由她顶着’ 这句话。一,说明她对你有很深的感情;二,说明她有这个能力。三,三——,不好意思,我忘了。不管怎么说,现在你应该认识到你的苦日子终于熬到头儿了。大娘,我真的为你感到高兴。”
奶奶:“我也希望是那样。说实话,我对自己能不能活到小敏毕业那一天,心里还真没有把握。别的不说,马路上的车那么多?说不定哪一天我就可能会被汽车撞死的。”
桂花:“大娘,这么高兴的时候,你怎么又说不吉利话?”
奶奶:“这是真的。我没有跟你说过,自从来到这个城市,有两次我都差那么一点点就丢了命。要是按她说的话,我的孙女儿上大学这下就有保障了。”
桂花:“肯定。”
奶奶:“不过,我也不能高兴得太早了,已经离开几十年了,人都会有变化的。再说人家到底能帮多少呢?”
桂花:“肯定会全力帮你的。”
奶奶也点点头:“很有可能。”
桂花:“咱们光顾说话了,该做饭了吧?”
奶奶:“我已经做好了,那汤可能凉了。你再热一下。”
桂花:“真的。大娘万岁。”
她拿起勺子尝了尝:“不凉,你也吃饭吧!别管了,等吃过饭我拿出去晾。”
桂花盛好了饭,两个人一起吃了起来。
八
吃完饭刚收拾停当,王老师就来了。
他看到两个人都是乐滋淄的样子,便问:“什么事让你们这么高兴,好象拣到一个金元宝似的。”
桂花一仰脸说:“比拣到一个金元宝还要高兴呢!”
王老师有些不相信:“不会吧?遇到了什么喜事?说来听听。”
桂花说:“大娘今天在街上碰到了一个熟人,是当年在她们村下乡的知识青年,在她家里住,还认过大娘做干妈呢!现在已经是《汉江文学》编辑部的主任,还是省里的作家协会副主席呢!”
王老师:“真的吗?还会有这么巧的事情吗?”
奶奶:“是真的。她当时就给了我二百块钱,叫我以后不要再去街上乞讨了。这不是?还给了我一张名片呢!”
王老师:“这真的是太好了!让我看看她的名片。”
奶奶又费劲儿的把名片从里面的口袋里掏了出来
王老师拿着名片认真地念着:“汉川市《汉江文学》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吴霞。”
他念到这里时,表情好象凝固了,好半天都没有说话。忽然,他象个孩子似的手舞足蹈起来,并且大声叫嚷着:“大娘啊!你这可不是遇到一般的贵人,你是遇到大贵人了。”
桂花和奶奶都被他的这种举动和言语给弄糊涂了。
奶奶迷惑不解地:“王老师!你怎么了?这么一惊一乍怪吓人的?”
桂花笑他:“你是不是有什么病啊?”
王老师兴奋异常地:“你们知道这个吴霞的丈夫是谁吗?”
奶奶和桂花几乎是同时问道:“是谁?”
王老师:“就是咱们省里的常务副省长康洪宇。”
桂花吃惊地:“啊!”
奶奶更是感到意外:“康洪宇?那不就是常去我们家玩儿的那个小洪宇吗?”
这句话让王老师和桂花不止是吃惊,而是震惊了。
王老师瞪着眼睛问:“怎么?你连康省长都认识?”
奶奶:“何止是认识?他是我的干儿子啊!当年,他和吴霞一起到我们村里下乡的。因为两个人都喜欢看书和摆弄无线电。他和我儿子成了好朋友,所以他就认我做了干妈。”
王老师:“这,这简直是太具有戏剧性了。”
桂花:“编戏也不会编这么巧啊!”
王老师:“大娘!你的讨饭棍这回可以扔到太平洋里去了。”
桂花:“大娘,我们真的为你感到高兴啊!”
奶奶也激动地擦着眼泪说:“现在还只能说有盼头了,这么多年了!人家又是是那么大的官,不知道有没有时间管咱们这些小小的平民百姓。”
桂花:“我估计,他们一定会把你接到他们家里的。一定会资助小敏上学的。”
王老师:“大娘,我问你。当初他们两个人在你们村下乡时的表现怎么样?特别是你的干儿子康省长,他有没有过打架斗殴和偷鸡摸狗的行为。”
奶奶矢口否认:“没有没有!他可是个是个踏实能干的好青年。在生产队里参加劳动可积极了。开始是在队里赶马车,后来还当上我们大队的支书呢!他还是我们县里的知识青年模范代表呢!他还有一个和别的知青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喜欢看书,凡是能在我们村里找到的书他都看,后来,村里把他推荐上了大学。他开始还不愿意走,因为他舍不得离开我们了。大家劝他说:小宇,你去吧,你这么能干,还那么爱学习,以后你还有大用场的。他才离开了我们村。他临走的时候,村里的乡亲们都出来送他,送了一程又一程,分手时,他和大家都哭了起来。”
奶奶说着眼睛也红了起来。
“现在他果然当上了大省长。”王老师:“这么说,康省长是一个作风正派、为人诚恳的好人。一个人在青少年这个成长时期,受到过的教育和帮助是最令人难忘的。大娘,你就一百二十个放心吧,你的干儿子和干女儿一定会把你接到他们家里去的。”
奶奶兴奋地:“我也不敢有太高的想法,只要他们能替我担负起小敏的学费,我就谢天谢地了。”
桂花:“那是最起码的。”
奶奶感慨地:“哎呀!我当时就一点儿也没有看出来,他们这两个人是怎么对上象的?”
王老师:“刚才你不是说?康省长经常去你们家里找你的儿子玩,经常在一起摆弄无线电吗?”
奶奶:“是啊!那跟他们俩谈恋爱有什么关系呢?”
王老师:“你现在还不明白呀?这就叫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奶奶摇头:“什么栈道啊!暗度呀!你说的这个我一点儿也听不懂?”
桂花笑王老师说:“不显摆了吧?滥用名词。”
王老师:“那我就再给你换一个词语,这个‘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你知道不知道?”
奶奶笑了:“这个我知道,就跟你们现在一样。”
听了奶奶的这句话,使得王老师和桂花一时都怔住了。两个人的脸一下子都红了。
随后,三个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笑完了。王老师说:“大娘!我们把这个名片上的地址和电话号码都记下来。以后你走了,我们想你的时候也有办法联系。
奶奶:“你记吧!我要是真的走了,也会经常来看你们的。”
王老师记好后把小本子装到口袋里,对桂花说:“现在该说说搬家的事儿了,房子已经说好,一个月八十块钱。我到屋里去看了看,由于房东还没有顾得上收拾,里边有点乱,墙壁太黑。我明天抽空先里面清理一下,再买点涂料把墙壁刷一遍。后天或者大后天就可以搬过去了。”
桂花:“行!你搞好咱们就搬。早晚得搬,早一点搬好心就静了。”
奶奶:“到了那里,咱们来来往往就更方便了。”
桂花:“就是离市中心远一点儿,得多走几步路。”
王老师看看表:“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你们也休息吧!”
桂花也跟他站起身来,对奶奶说:“大娘!你先休息吧,我去送送他。”
奶奶笑着说:“去吧,把手电筒带上,天黑。”
两个人一前一后走了。
奶奶感慨地说:“有情人终成眷属啊!”
九
行人稀少的街道上。
前面走着的王老师故意放慢了脚步,等桂花跟上来和他一起并肩走时,他挽住了她的手。他们一起向前默默地走了一会儿,王老师开口了:“谢谢你主动来送我。”
桂花:“还用这么客气吗?”
王老师激动地:“这么说你同意了?”
桂花:“不同意,我会答应往那边搬吗?”
王老师高兴地在地上打了个马车轮子。
桂花笑笑:“看你,象个小孩子一样。”
王老师:“当然了,我在你的面前有时候就要象个小孩子。”
桂花:“什么理论根据?”
王老师:“还真的有。我记得一本书上是这样说的:一个理想的丈夫在妻子的面前应该是这样的:有的时候要象个威严的父亲;有时候象个宽容的大哥;有时候则应该象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反之,妻子亦然。”
桂花笑笑:“歪理。”
王老师:“你说呢?是相敬如宾?还是举案齐眉?”
桂花点点头。
王老师:“那不把人累死才怪。那都是古代的闲人逸士吃饱了没事儿干,瞎编来骗人的。”
桂花不说话,只是对着他笑。王老师看懂了其中的内容,他伸开双臂紧紧地拥住了她——。
不知过了多久,激情终于沉淀了。
他们找了一个地方坐下,王老师揽着她,轻轻地说:“如果大娘搬走了,我们就搬到一起住吧!我们不能再压抑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了,形式只是外在的、让别人看的东西,而内容才是我们自己内心能够享受的东西,我们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或者别人在背后说些什么,我们应该享受亲密爱人之间应该享受的一切。”
桂花:“我赞成你的观点,但不同意你的行为。因为我现在有一个计划正在进行,等我的这个计划实现了,我什么都可以答应你。”
王老师有些意外:“什么计划?能不能告诉我?”
桂花:“当然可以,不过告诉了你,你得提供一点经济支援。”
王老师:“没问题,你做干什么事情?”
桂花:“想搞一个皮鞋美容店,和我的好朋友玉玲一起搞的。就是我生病时去学校里找你的那个女孩儿。店铺已经定下了,机器也已经看好了。就是房屋的租金还差一点儿。”
王老师一听高兴地不得了,使劲地把桂花抱在怀里。
桂花呻吟起来:“哎呀!你轻一些,想把我的骨头折断啊!”
王老师立刻放松了她:“噢!对不起!忘了女人的身体是水做的了。”
桂花揉揉胳膊:“下不为例啊!”
王老师微笑:“好啊!你原来不声不响的在做这件事啊!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桂花:“现在就够早的了,本来打算到开业那一天再告诉你的。可是我们两个人的钱都用光了还不够,彻底没办法了,我们才决定告诉你的。”
王老师:“原来你们是早有预谋的。”
桂花笑笑:“玉玲说,你这个人是天下最好的男人。”
王老师:“好了!别灌迷魂汤了!需要多少?”
桂花:“三千。”
王老师:“我以为多大的数呢?”
桂花:“其实,我们本来一分钱都不打算借的,没想到开个那么小的店铺,也是那么的麻烦。”
王老师:“早告诉我,让我替你们跑一跑嘛!好了,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过我得有个条件,开业的时候一定要请我去给你们剪彩。”
桂花笑:“我们还巴不得呢!”
夜深了,天边只有一钩弯月。
两个人紧紧地依偎拥抱在一起。
王老师:“我们的结合是真正的天作之合、灵肉合一。”
桂花:“但愿我们能把这纯洁真诚的爱情保持到永远。”
王老师:“我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拥有真正爱情的人不到万分之一。”
桂花:“我们是否就属于这万分之一呢?”
王老师坚定地:“是。在今后的日子里。不管遇到什么艰难困苦,我们都要互相体贴,互相鼓励,相濡以沫,永不抱怨。以一种乐观的精神和坦荡的胸怀去面对我们的人生。我们要让我们的生活永远象诗一样的浪漫。”
桂花:“当一个人真好。上帝给了我们灵魂,又给了我们美妙的身体。”
王老师突然笑了起来,桂花问他笑什么。
他说:“幸亏你只念完了初中,如果你考上了大学,也许我就会打一辈子光棍儿的,不会象现在这样拥有你的一切。”
桂花:“也幸亏你经历过一次失败的爱情,不然会永远分不清真玉和石头。”
王老师:“我从小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大学教授,早恋打碎了我的那个梦,现在我成为了一个教师,并非我的心愿。但是我内心深处的梦是当一名作家。一个能有一部流传于后世的作品的作家。当然这是以后的事,现在我的阅历和能力还相差太远。但是我会终生向着那个目标努力的。”
桂花:“你的目标太远大了。我小时候的愿望只是当一名老师,没想到会来到这个城市里为人们擦皮鞋。反差太大了,但我只得面对现实。不知道我的这个心愿在将来会不会实现?”
王老师:“会,我们都好好干吧!等以后我们有了钱,自己开办一所学校。你想教什么就教什么,还可以当校长。”
桂花笑了:“那你呢?”
王老师笑笑:“我当校长她爱人。”
桂花笑着推开了他的怀抱站了起来:“我该回去了,大娘还给我留着门儿呢!我不回去她总是睡不着。”
王老师:“你走吧!我看着你回去。”
桂花朝他笑笑,一会儿就消失在了夜幕中。
第二十集 部队掏粪 年轻人情窦初开
夜半谈心 敞心扉桂花感动
一
傍晚,某宾馆的餐厅里。
几个年轻人正和吴霞倩倩她们围在一个桌子上吃饭。
首先吃完的李超站起来向里面走去。吴霞连忙叫他:“喂!李超,我是跟你开玩笑的,还是让我来买单吧!你把钱节省下来找女朋友。”
李超摆摆手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说过的话就要算数。”
倩倩拦住吴霞说:“你就让他出一次血吧!也总不能让你买单啊!”
李超对吴霞说:“吴主任,我可是单等着晚上听你讲故事了。”
吴霞用纸巾擦拭着手说:“好!我更不会食言。”
二
大家来到了吴霞和倩倩住的房间里。
他们分别坐在沙发和床上。倩倩给大家都倒了水。
吴霞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便微笑着向大家问道:“你们都知道清洁工吧?”
大家一听这句话都笑了。李超说:“不就是大街上扫街的环卫工人吗?你问这个干什么?”
吴霞又问:“那你们知道时传祥吗?”
李超:“这个我也知道,不久是“二七”京汉铁路大罢工时,被北洋军阀吴佩孚杀害的那个工人领袖吗?“
大家都笑了。
李超不解:“你们笑什么?难道不对吗?”
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先止住笑的倩倩对他说:“李家的先生,那是林祥谦。时传祥是北京解放初期的一个掏粪工。是全国劳动模范,刘少奇还接见过他和他握过手。”
李超不好意思的:“我光记得有个祥字。”
吴霞:“那你们谁有过掏粪的经历吗?”
过了一会儿,才有一个人说:“现在有谁干过那玩意儿啊!都顺着下水道冲到大将大和里喂鱼去了。”
大家又微笑起来,吴霞没有笑,她向大家伸出了自己的一双手对大家说:“我就掏过。”
大家的表情都严肃了起来:“真的?是不是你受过什么屈辱?谁强迫你干的?”
吴霞却笑了:“没有。你们不会想到吧?不是谁强迫的,而是我们自己甘心情愿的。不但用掏粪工具掏过,而且还亲自用手堵过粪桶。”
大家的脸上都出现了惊讶和不可思议的表情。
坐在吴霞身边的倩倩拉住吴霞的一只手说:“哎呀!真是想象不到啊!这么一双细细白白的手竟然掏过茅粪?你就给我们讲一下这个故事吧?”
吴霞便向大家讲了起来:“那是在下乡的第一个夏天——。”
三
(回忆开始)
生产队长占国站在十几个知识青年的面前,抽着烟锅儿给大家讲话:“同志们!不,同学们!因为在我的眼里,你们真的还是个孩子。你们已经来了半个多月了。大家的表现都还不错。咱们全村的广大社员群众对你们的评价很高。现在我跟大家商量个事儿:现在咱们大田里该锄地了,由于锄地这个活儿是在太阳底下干的,又热又累。你们这些城里下来的学生皮肤还嫩,骨头还软,还需要逐步的磨练。因此,经过我们队委会的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让你们先干点轻活。干点什么轻活呢?就是去离这里三里地的解放军部队营房的茅池里去拉粪。”
队长的话音未落,知青们便交头接耳议论起来,有两个女孩子还立刻用手捂住鼻子。一个男青年说:“茅粪那么脏那么臭,让我们怎么弄啊!想想都恶心。干完活怎么吃饭呢?”
队长笑了笑,在鞋底上磕了一下烟袋锅说:“我知道我一说,你们肯定会嫌臭,这是正常反应。我给你们说,习惯就会觉得不臭了。我当年刚刚初中毕业回家时,刚开始队长也是让我掏茅粪,我也是不愿意干,回家还哭鼻子,闹情绪。后来老队长手把手教我,有多次给我讲了这些肥料对种植粮食和蔬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我慢慢就想通了,也就习惯了。”
知青们的脸色开始有了好转。
队长又说:“说实话,往年这种活儿,社员们都还抢着干呢!这个活儿虽然臭点儿,只要你注意一点儿,掌握住诀窍,别让粪便溅到身上就行了。相对与大田里的活儿,真的是个轻巧活儿呢!这我们队里是为了照顾大家,让大家逐渐适应各种农活才这样研究决定的。不过谁要是真的有什么原因干不了,或者没有原因就是不想干的。请举手说明情况,咱们可以给你调活儿。”
知青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开口说话。
站在后面的康洪宇走到了前面。
队长笑着说:“小康,你有啥话你就说吧?”
康洪宇:“我来说两句,队里既然安排我们去掏茅粪,我们就要听队长的话。我们既然是响应党的号召,来农村锻炼思想,来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就不能怕脏不怕臭。不能挑三拣四。我们应该听队长的工作分配。队长!你们社员群众能干的我们一样能干,你就安排吧!”
队长那紫铜色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好!小康,你说的真好。你们这批知青表现的很不错。好吧!明天你们就开始上任吧!第一天,由老社员先带领你们先去示范一下,给你们演示演示怎么做。以后,就靠你们自己了。咱们生产队一共有七辆架子车,每辆两个人。由于女青年身体弱、体力小,每辆车子搭配一男一女,你们自由结合,可以吧?”
十几个知青们互相看看,都没有动弹。有的女孩子还害羞的低下了头。
队长一看这种情况便笑了:“哎呀!你们这些城市里的青年人比咱农村人还封建呢?既然你们不好意思,这样吧!男女青年们各自排成一队,然后两个人一组。”
男女青年们推让着排成了两队,混乱中吴霞看见康洪宇排在了最后一名。便装做弯腰系鞋带,也排在了队尾。
——(回忆完)
四
吴霞说:“队长和几个社员带领我们拉了两趟,教会了我们应该怎样去做之后,第二天就有我们自己去干了。”
李超问:“吴主任,那你和谁分到一组了?”
倩倩白了他一眼:“没长脑筋。还用问?肯定是康省长了!是吧?吴主任。”
吴霞的脸上飞起了几许红云,她笑笑说:“是啊!我们两个人就是那个时候开始认识的。”
倩倩:“准确的说,就是那时开始谈朋友的。”
大家都笑了。
(吴霞的回忆又开始。)
五
十几个人拉着七辆放着粪桶的架子车,一字排开,顺着马路朝着去部队的路上走着。
每辆都是男的在前边拉着车子,女的在后边跟着。
康洪宇和吴霞在第四个,康洪宇扭过脸,用余光扫了一下吴霞的身影,轻声说:“你要是不想去,就回去吧!我一个人也能行。”
吴霞装做没听见,没有理他。他又说了一遍。
吴霞严肃地说了两个字:“讨厌!”
康洪宇有点蒙了,表情有些尴尬。他不知道吴霞是否真的对他讨厌了。
六
——到了营房厕所后边的茅池边,康洪宇放车子,拿着茅桶和粪勺走到粪池边,开始向茅桶里一勺一勺地舀粪。吴霞站在离他一米多的地方,不知道干什么才好。
康洪宇头也不抬的说:“你,请离远点儿。”
吴霞:“我是和你一起来掏粪的。”
康洪宇:“我知道,你能来回跟着走就行了,别的没有你什么事儿。”
吴霞:“为什么?”
康洪宇:“因为你是个女的。”
吴霞:“毛主席说: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康洪宇:“那只是说精神方面。其实有的地方还是不一样的。”
吴霞:“就是一样。”
康洪宇不理她,提着灌满的茅桶走到架子车旁,把一桶粪倒入车上的粪桶里,对旁边的吴霞说:“你看,这活儿你就干不了,还有拉架子车。“
吴霞不服气:“你不要小看人,三天内我一定学会。”
康洪宇不相信:“你,一个女孩子?”
康洪宇说着已经走回粪池边,吴霞却走过去突然抢过了粪勺:“你能干的,我也能干。”
但她只灌了一勺,便扔下粪勺跑到一边呕吐起来。
康洪宇又接着干了起来:“我说你不行,你非要干?看看——?”
吴霞吐完了,又回来夺过粪勺:“你让我来——”
康洪宇真的吃惊了:“你?——”
吴霞用一种执拗的眼光看着他,康洪宇没有了办法,便松了手。吴霞竭力屏住呼吸,一勺又一勺的一会儿就把茅桶灌满了。
七
回去的路上。
康洪宇对吴霞说:“你一个城市里来的女孩子,这么不怕脏不怕累?我很深感敬佩。”
吴霞的眼睛望着远方说:“这和战争时期的女英雄和敌人监牢中的女烈士比起来算什么?那天你不是也说了吗?我们既然是来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来锻炼自己的意志的,我们就不能挑三拣四,社员们能吃的苦我们一样能吃。”
康洪宇用一种惊羡的目光望着她:“你好厉害!你和一般的女孩儿不一样?”
吴霞微笑了一下,没有再和他多说话。
到了上坡的时候,他们一前一后都往前使劲地拉和推着。
紧接着就是一个下坡,康洪宇又架着膀子往后用劲儿。这时,车子突然颠簸了一下。一个意外发生了:粪车后边出粪口的橡胶管松开了,粪便“哗哗”地流淌了出来。吴霞见状忙大声喊道:“快停车,后边的出粪口开了。”
康洪宇急忙站住。吴霞见好不容易灌满的茅粪向外流淌,一着急,便用手握住了橡胶管;粪便停止了流淌,可吴霞却弄了两手和一身的粪便。
康洪宇跑到后面一看,责怪她:“你看你?——”
吴霞急切地:“快点找根绳子来!”
康洪宇忙到前边找出一根绳子,把橡胶管死死绑住了。他歉疚地:“都怪我,没有把绳子绑紧。”
吴霞轻轻一笑:“没事儿,别检讨了,你先走吧!我去路边的水沟里洗洗手。”
她朝着路边走去,路边,有一台抽水机往庄稼地正在抽水,她用力地洗着两只手臂。
(回忆完)
八
倩倩摇摇头:“真实不可思议。要是放在现在,你给我一千块钱我都不会干。”吴霞笑笑:“话也不能这样说,你要是在那个时间,那个环境。也可能会这样做的。”
倩倩:“那肯定是需要一种激情的。”
吴霞:“不是激情是感情,激情只是暂时的。而感情却是永远的。因为你和农民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一起进行生产劳动了之后,你就会理解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所作所为。不知不觉的思想感情就会发生变化。”
倩倩:“我知道了。在哲学上来讲,这叫做存在决定意识。用现在的来说,叫做屁股决定脑袋。”
吴霞:“你这小脑袋瓜儿还领会的挺快。”
李超:“后来呢?”
倩倩:“后来吴主任就和康省长好上了呗!对吧?”
吴霞笑笑:“我们那个时代哪里会象你们现在这么快?因为那件事儿我受到了村支书的表扬。一年以后,由于我在生产队的其他劳动中也表现突出,和洪宇一起出席了县里的先进知青代表会。”
倩倩乐了:“我一听就知道,你们这么天成地造的一对儿,一挂上弦儿就取不下来了。”
大家都笑了起来。
吴霞微笑着喝着倩倩给她又倒的水。
一个年轻人:“我听我爸说:那个时代,有的人是被时代的潮流裹挟下去的,有的是被强迫下去的,但也有的人是凭着对党和革命事业的热爱和忠诚而心甘情愿下去的。”
吴霞:“是啊!我们不能否认,那一段经历,对于那些真正被冤屈的人来讲是不堪回首的,我们应该理解他们。但是对于我们这些真心实意去农村锻炼自己的思想和意志的人来说,那段历史是我们一辈子也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中国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在农村,都是农民。不了解农村和农民便不能真正的了解中国。那段经历使我们树立了我们对党对人民的坚定信念,使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我们任何时候也不会后悔。这就是那些没有下过乡不了解农村的人们对我们的感情不能理解的最根本原因。”
倩倩感慨道:“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对于我们,应该是一种遗憾呢?还是一种庆幸?”
吴霞想了一下说:“不要遗憾,也不要庆幸。一种年代有一种年代的时代特征,都有它的特别之处。我们的出生时间和出生环境是不能选择的,但是我们不管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我们都应该发挥我们的最大能力,为这个社会的向前发展尽到我们的责任。尤其是我们这些文化工作者,应该准确的认识我们的历史和现实社会。怎样才能准确的认识我们这个现实社会呢?不只是坐在屋子翻翻书本、看看报纸、上上网,那些都是些零碎的、片面的东西。要想写出好东西,必须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去。了解他们的愿望、倾听他们的呼声、观察他们实际生活状况,才可能得到真实的令人感动东西。一个对社会有责任心的文学艺术家,对农村和社会底层的人民更要深切地关注。对社会有客观公正的了解和把握。只有这样,才可能会创作出有生命力、有影响力、有震撼力的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来。”
李超:“今天听了您的一席话,真的胜读十年书啊!”
吴霞:“十年书不敢当,但却是我的亲身体会。大家回去睡觉吧!明天还要早起去爬山呢!”
另一个男青年说:“明天我们还要听你讲你的爱情故事,明天晚饭我做东。”
倩倩风趣地:“太好了!明天我仍然作陪。”
九
晚上,窝棚里。
桂花和奶奶正在屋子里整理东西。
奶奶说:“唉!又要换地方了。这一辈子,除了结婚,没有动过一个地方。这老了老了,一年的时间,就挪了五六回窝儿。见了这么多的世面,这一辈子也算没有白活。”
桂花:“你也就是这么最后一回了,我们却还是不知道命运将会把我们带向何处啊!”
奶奶:“一年会比一年强的。桂花,要是他们真的让我过去,我一定还要经常过来看你们的。如果你们以后有了孩子,说不定我还要来给你们看孩子的。”
桂花的脸有些红了:“大娘,看你又说到哪里去了?”
奶奶笑了:“当女人早晚都有这么一回,你已经‘回’过一次了,脸皮儿还是这么薄啊!”
桂花撒娇:“别人说可以,就是不许你说。”
奶奶笑:“好,我不说。以后啊!你要是再想听这话也听不着喽!”
桂花爽朗地笑了:“其实啊!大娘,我还真的舍不得让你走。我认识的几个大娘中,还数你的心肠最好、性格最开朗、说话最幽默。”
奶奶:“你别夸我了!再夸我,我就真的不走了。住到让你赶我走。”
桂花:“我永远也不会赶你,真的不行时就自己找个地方搬出去。”
两个人又大声地笑了起来。
桂花收住了笑:“走你还是必须要走的。你的年纪那么大了,再这样跟我们过这种紧巴日子,身体会真的受不了的。平时,我看见你这把年纪了,还跟我们一样早出晚归、风里雨里的跑。心里也总不是个滋味儿。我经常偷偷儿想:我要是有一天突然有了一大笔钱,一定要给你找个舒舒服服的地方让你去享享清福。可是没有想到你的好运气真的来了。你真是有福气啊!虽然来的晚了一点儿,可它来的多么是时候啊!”
奶奶:“我也是连做梦都没有想到。咱们别光说我了,说说你吧!桂花,我问你一件事,你可得给我说实话。”
桂花:“好象我什么没有给你说过实话一样?你问吧?”
奶奶:“你和王老师是不是已经那个——?”
桂花的脸一下子又红了:“大娘,你在说什么呀?”
奶奶笑了:“你又瞎想?我是想问你,你和王老师是不是已经定下了?什么时候结婚办喜事儿?“”
桂花:“我以为你说什么呢!这个嘛!差不多吧!”
奶奶:“差多少?一丈还是八尺?你给我说一下具体的日子?”
桂花:“现在光是把人给定下了,日子还没有定。这一阵子我不是一直在忙乎着我们的那个皮鞋美容店开张的事情了吗?最少也得过元旦。”
奶奶:“听了你这话,我就放心了。我跟你说,如果以后我走了,不管是回老家,还是在这里,你们结婚的时候一定要让我参加。”
桂花:“那肯定了。你是我们的证婚人,这鹊桥还是通过你帮助才搭建起来的。”
奶奶:“我可没做什么事情?都是你们自己先有了感情才弄成的。”
桂花又一次笑了起来。
这时,王老师来了,他进门就问:“你们又在高兴什么?”
桂花:“别告诉他,这是我们女人的秘密。”
奶奶:“王老师,那边的房子搞的怎么样了?”
王老师:“房子是清理干净了,就是还没有顾得上刷涂料。这两天学校的事情太多了。”
桂花:“那你赶快抓紧时间刷,刷好了我们就赶快搬家,不是说后天下午就要进行大清理了吗?别到时候再出个什么意外弄得手忙脚乱的。”
王老师笑笑:“没有问题,我已经问好了一辆车。你们这一点东西,一车都装不满。”
奶奶:“后天我也不去讨钱了,和你们一起搬家。”
王老师笑笑:“大娘,这搬家可是个力气活儿。你这么大岁数?手脚都不灵便。弄不好还会把你给碰了,到后天,你就去那边看门吧!”
奶奶:“好,我就听你的。明天呢?我就再去讨一天钱,讨来的钱我自有用处。再以后,我就哪儿也不去了。因为小霞就要回来了,我要去找找她,看她怎么说了?”
桂花:“你要是听我说,明天你就别去了。在家里休息吧,还没跑过瘾啊!”
奶奶:“今天我已经歇了一天了,出去惯了,呆在家里浑身不自在。明天我早点去早点回来,讨的钱给你们买好东西吃。咱们也得庆祝庆祝咱们的什么之喜了!”
桂花:“乔迁之喜。”
奶奶:“对,不管怎么说,咱们也得高兴高兴。一,我遇见了贵人;二,你们那个——”
桂花忙说:“大娘,打住吧!点到为止。我们理解你的意思就行了。”
王老师明知故问:“什么意思?”
桂花:“给你两巴掌的意思。”
王老师笑了:“大娘真是一个又善良又好强的好大娘。”
桂花忽然好象想起来什么似的:“大娘,我还差一点忘了,明天市区中心那一带因为迎接一个什么检查团要搞综合治理,你就不要往那边去了。”
奶奶:“那我去哪里?”
桂花:“我说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家里歇着吧!”
奶奶:“那不行。我是个说话算数的人,说去是一定要去的。最后一次了,说好了我要给你们庆祝一下的。”
桂花:“唉!那你就去汽车西站吧!我明天也去那里。那个地方接近郊区,旅客比较多,还没有什么人管。”
奶奶:“好!我就去那里。”
桂花:“不过,那个地方有点儿远,四五里地,往这边还没有直达的公交。”
奶奶坚定地说:“那没有什么,只要能讨到钱,再远也不怕。”
王老师和桂花听了奶奶的话,对望了一下,他们脸上的表情都沉重起来。
十
晚上十点钟。僻静的街道上。
桂花和王老师一起拉着手走着,两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平静而又甜蜜的笑容。
王老师:“店里的租金交了吗?”
桂花:“交了,等过年以后再还你钱。”
王老师:“过了年,咱们就成一家人了。”
桂花:“一家人也要还。你的钱留着,我的钱养家。”
王老师:“那还不一样?”
桂花:“不一样。我们的小家,和我的那个大家必须要有区别。”
王老师“随你。”
桂花好一会儿没有说话。
王老师:“怎么不说话了?”
桂花:“想事儿。”
王老师:“能不能告诉我?”
桂花:“其一:大娘就要离开我们了,心里觉得有点难受。”
王老师:“她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你应该高兴才是。”
桂花:“我知道应该高兴,可就是高兴不起来。”
王老师:“其二呢?”
桂花:“说不清楚,反正心里边有一种说不出的很难受的感觉。”
王老师:“桂花,我觉得你越来越象个谜了?”
桂花:“那是你自己的感觉。我一直还是这样,没有变。”
王老师站住了,他握住了桂花的双手:“我感觉到你现在的心情好象不大好。”
桂花:“是。”
王老师:“什么原因呢?”
桂花:“不知道。”
王老师:“经常这样吗?”
桂花:“有时半个月,有时二十天,有时一个月。”
王老师:“噢!我明白了,有时候我也会这样。特别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
他们又一起往前走。
桂花:“我和你不一样,你一定是失恋以后才有的。你曾经拥有过父爱,还享受过情爱。而我都没有。我的那个,虽然对我好,但他根本不了解我的内心。所以从初中一年级开始,我就经常有这种状况。现在我意识到,这种状况叫做短暂的绝望。对自己人生的绝望。”
王老师:“我理解你,以后就会慢慢好的。自从你那次去学校了以后没,我就不再有这种感觉了,因为我的心里充满了阳光,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虽然我们以后还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只要我们一起去努力,困难总是暂时的,总会被克服的,美好的生活会在前面等着我们的。”
桂花:“你分析的很有道理。我是个女性,心中所受压抑的时间比你长,生活的压力又比你大。可能恢复的会慢一点儿。”
王老师:“我会尽量帮助你的。”
桂花:“现在我可以确定,我没有认错人。”
王老师笑了:“我早就确定了。”
桂花又不做声了。
王老师问:“你怎么又不做声了?”
桂花还是没有回答。只是一直向前走着。
王老师:“你说啊!说出来让我们一起研究研究。”。
桂花:“你知道我想干什么吗?”
王老师:“猜不出来。”
桂花缓缓地:“说出来你不要笑我?”
王老师和她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怎么会呢?现在你就是我的一切的一半,半切。我怎么会笑你呢?”
桂花:“我很想哭。”
王老师有些惊异:“为什么?”
桂花:“而且我想大哭一场。”
王老师沉默了片刻之后说:“我现在理解你的心情了。”
桂花扑到王老师身上哽咽着低声哭泣起来。那哭声低缓、沉重、幽怨、哀伤。让人有一种江河决堤波涛汹涌一泄千里的感觉。
过了一会儿,桂花的哭泣变成了抽泣。
王老师轻轻地抚摩着她的肩膀动情地说:“我理解你的心情,你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也没有穿过几件好衣服。特别是当你的父亲抛弃了你的母亲之后,你更是感受到了人世间的世态炎凉。由于你家的经济条件有限,你早早就辍了学,嫁了人。而不幸由遭受了丧夫之不幸,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来到这个城市以后,你风里来雨里去,不仅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却总是在生活的困境中拼命挣扎,有时还遭到别人的侮辱和鄙视。现在你经过自己的努力,无论是事业,还是个人生活。都已经看到了新的希望。这哭声,是你将久久积蓄在内心的悲伤忧愁一下子宣泄出来。这以后就好了,你的心里已经透射进来缕缕阳光。只要我们一起奋斗,我们一定会过上幸福生活的。”
桂花早已停止了哭声。抬起头来,脸上出现了非常灿烂的笑容:“你说的真对!好象看透了我的心,把我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
王老师捧着她的脸说:“我白当了这么多年的老师啊 !小乖乖!哭完了吧?和你说这一番话,我比给学生讲课还累。”
桂花甜甜地笑了:“今天暂时哭完了,以后我想听你讲课的时候再哭。”
王老师掏出身上的纸巾一边给她擦去脸上的泪水一边说:“希望以后啊!再也不要听到你这美妙动人的哭声了。”
桂花很认真地对王老师说:“是,我以后再也不哭了!”
她把头埋在了王老师的怀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