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四十集电视剧《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十七、十八集(连载)

火烧 2009-10-22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电视剧《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第十七集讲述桂花与王老师情感升温,小敏与奶奶温馨互动,剧情温馨感人,展现角色成长与情感发展,适合追更剧情的观众。

 第十七集  桂花病愈    有情人初坠爱河  

奶奶中暑    小敏哭不去上学  

一  

奶奶家。  

奶奶先盛了一大碗递给小敏说:“你把这碗饺子给你大娟婶送去,让她和几个孩子尝尝。回来咱们再吃。”  

小敏:“哎!知道了。”  

奶奶:“慢点儿,别摔了”  

小敏:“哪里会?我还不至于那么笨!”  

说话时她已经走到了门外。  

奶奶把所有的饺子都捞了到了几个碗里,刚刚端到了桌子上,小敏就又端着满满一碗又回来了。  

奶奶:“怎么又把饺子端回来了?她家里没有人啊?”  

小敏:“奶奶,你的眼睛花了?你好好看看这是什么?”  

奶奶仔细一看:“哟!她怎么又给了咱们那么多鸡蛋啊!上次给的还没有吃完呢?”  

小敏作出一副无辜的样子:“我说不要,她非要给。她还半真半假地跟我开玩笑说,要是不要的话就再把饺子端回去,我没有办法只好把鸡蛋端回来了。你说我的这个决定正确不正确?”  

奶奶:“这个大娟那!就是为人太实在了。快点儿坐下来吃吧!不然等一会儿粘在一起就不好吃了。”  

小敏:“奶奶,你也别剥蒜了。咱们一起吃吧!”  

奶奶:“我向给你剥头蒜,捣点儿蒜泥蘸着吃。‘  

小敏:“别弄了,我在学校已经养成不吃大蒜的习惯了。弄点酱油和醋就行了,你坐下吃吧,让我来搞。”  

小敏站起身来,动作麻利的搞好了蘸汁。两个人一起吃了起来。  

二  

桂花窝棚外。  

桂花拿出了钥匙打开了门,两个人进了屋子。  

王老师把东西放下,笑着问:“桂花,要不要请我坐一会儿?”  

桂花:“请吧!随便坐。我去刘大妈家里去借点儿开水给你喝。没有什么好招待你的,以水带茶。”  

王老师:“不用了吧!我一点儿也不渴。坐一下就走。”  

桂花执意要去:“给你添了那么大的麻烦,连点儿水都不喝?怎么好意思?”  

王老师拉住了她的一只手:“别去了,我只想静静地陪你在这里坐一会儿,马上就走。”  

桂花没有挣脱那只手,羞怯的低下了头:“真的谢谢你了。”  

王老师又拉住她另外一只手,轻轻地深情地说:“桂花,我爱你。“  

桂花的头更低了,不知道说什么好。  

王老师抱住了她,坚定地对她说:“桂花姐,嫁给我吧!我发誓,我会呵护你一辈子的。”  

桂花没有说话,她慢慢的仰起了脸,脸上已经挂满了泪水,声音颤抖地:“王老师,我——。”  

王老师用手挡住她的嘴:“桂花,你什么都不要说,我的心早就已经属于你了。请你接受我的爱吧!我们都不要再折磨自己了。”  

桂花“呜呜”的哭了起来,王老师也是泪流满面。他把桂花抱得更紧了。桂花的的两只手臂也揽住了他。  

王老师的嘴向桂花迎了过去,桂花也没有躲避。——。  

三  

奶奶家。  

奶奶洗着锅碗和小敏说:“小敏,过一会儿去地里锄草,要戴上草帽,穿上长袖衣服,不然这么热的太阳会把你晒黑的。”  

小敏:“不怕,黑是咱们劳动人民的本色。”  

奶奶:“话是这么说,我可不想让我的孙女被晒黑了,到学校里让别人看不起。”  

小敏笑:“奶奶的思想还是比较时尚的。”  

奶奶:“我在城市里也没有白呆,你看那些城市里的小姑娘们,一个比一个打扮的漂亮,都水灵的跟青菜儿似的。咱们虽然跟别人比不起穿戴,但是也得弄的白白净净、齐齐楚楚的。”  

小敏:“好,我就听你的。戴上大草帽,穿上长袖衣服。”  

奶奶:“还有,干活时要注意点儿,别太累着了。”  

小敏笑:“奶奶,我成了你的一级保护动物了!”  

奶奶也笑了:“何止是一级,是特级。”  

大娟走进了院子:“什么特级一级?你们俩这么热闹?”  

小敏:“奶奶把我当成特级动物了。”  

大娟:“是怕你被太阳晒坏吧?让我说小敏,你就不要去了,这么热的太阳,去受那个罪干嘛?”  

小敏:“没事。你看,我都已经准备好了——大草帽、长袖衫。”  

大娟:“那好,咱们现在就去吧!只有半亩地了,一会儿就完。”  

她们还没有走出院门,奶奶又拿着一个装满水的大号饮料瓶追了上来:“大娟,你们把这瓶水带上,你们渴了喝。”  

四  

窝棚内,激情的狂潮已经退去。  

穿好了衣服的王老师仍然情意绵绵地拥抱着桂花。  

王老师:“桂花,我今天第一次深刻领会了‘销魂’一词的深刻内容;也明白了自古以来人们所说的‘一日夫妻百日恩’的真正意义。准确的说,是‘一夜夫妻百日恩。’更具体的说,是:‘一次性爱百日恩。’”
    桂花却用手去阻止他的嘴说:“你快别说了,那只是你一个人的感受,我现在都有些后悔了。没有用自己的理智的阻挡住你的冲动。”  

王老师又紧紧地揽住了她的身体,用眼睛深切的望着她说:“桂花,你不要再说什么了,你已经使我知道了做男人应该享受的快乐,应该怎样去做一个真正的男人。以后我会肩负起一个男人对自己所爱的爱人应该承担的各种义务和责任。也就是说,从现在起,你,还有你的一切都已经属于我了。”  

桂花推开了王老师,轻声地哭泣起来:“不是,绝对不是。王老师,我虽然和你有过一次这样的关系。但是我还并不属于你,我还是我自己的。你应该继续去寻找一个配得上你的人。”  

王老师:“桂花,你现在说什么也没有用了。我只要和我爱的人有过一次爱的过程,我就会为她的一切负责一辈子的。不管以后我们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桂花:“现在都是什么年代了?你还是那种老思想观念。我刚才只不过是想报答你。你不要把性爱和爱情混在一起,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年轻人因为分辨不清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爱,糊里糊涂地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一个并没有真正爱情的人,痛苦地生活一辈子。王老师,你一定要保持理智和清醒。不要因为一次暂时的冲动而葬送自己的一生。”  

王老师:“桂花,你说的这些话是有道理,在现实生活中也客观存在。但是对我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因为,我是真正的爱你的。不管你以后怎样对待我。我现在已经认定:你,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知心爱人,是我生命中的永恒,为了你,我甚至可以去死。”  

桂花的哭声更大了:“我经受不起这样的爱啊!你会后悔的!”  

王老师拍拍她的肩说:“别说傻话了,不要哭了,要保持足够的自信。你休息两天再去做事。星期天我会来看你的。啊!不哭了。我走了,下午还要开会。”  

王老师走了。  

桂花仍然在那里哭着,是那种畅酣淋漓的幸福的哭声。  

五  

在她们下车的那个路口。  

小敏和奶奶登上了一辆开往县城的汽车。车上的人不多。  

小敏:“奶奶我们去看表叔,该给他们拿点儿什么东西呢?”  

奶奶:“要是秋天就好了,花生、玉米、毛豆、红薯都给他们带一点儿,让他们尝尝鲜。现在什么都没有。到了县城再说吧,看什么合适就给他们买点儿什么吧。”  

小敏:“文哲哥长的高不高啊?”  

奶奶:“高,差不多比我高一头呢!”  

小敏:“这以后,我就有个哥哥了。”  

奶奶:“是啊!这一次我领着你去认认门儿,以后我要是不在了,他们就是你最亲的亲人了。”  

小敏又嗔怪道:“奶奶!你又说不吉利的话了。”  

奶奶:“对对,我要准备活一百岁。”  

六  

汽车很快就到来了汽车站  

奶奶和小敏刚一下车,就听见有人在喊她。她转身一看,家明推着一辆旧自行车向她们走了过来。  

奶奶对小敏介绍说:“这就是你的表叔。”  

小敏笑笑:“表叔,你好!”  

家明:“哦!这就是小敏吧?变成大姑娘了。”  

家明对奶奶说:“昨天给你们捎信过去,就估计到你们今天要来,素云就催我早早来接你们。”  

奶奶:“其实不用接的。我们又不是不认识路。”  

家明笑笑:“表婶,你做事情总是出人意料,我们都有点儿怕你了。”  

奶奶笑笑:“这以后就不会了。”  

小敏:“叔叔!我奶奶说,你和婶婶是天下最好的人。”  

家明:“你奶奶给我们戴了这么大的一个帽子,我可是承受不起啊!”  

奶奶东张西望了几眼,对家明说:“家明,你带小敏先回家去吧!我有点事情要办。一会儿就过去。”  

家明一楞:“你又要干什么?”  

奶奶:“没什么?你和小敏先走一步,我随后就到。”  

家明:“表婶!这回我猜出来了。你是去给我们买东西,走吧!什么都不用买,我们家里什么都有。”  

奶奶执意要去:“你们有是你们的,我吧不说,小敏可是头一次来啊!这空着手怎多不好意思啊!”  

家明拉住了她:“什么你们我们的,都是自己人还客气什么!小敏是个孩子,正在上学花钱的时候。还用她给我们买什么东西呀?”  

奶奶:“过去给你们添了那么多的麻烦,这回怎么着也得给你们买点东西。”  

家明:“表婶!你别那样了,你再坚持要去,我们就不认你这个亲戚了。”  

奶奶:“认不认也得买,你们先走吧。”  

两个人在大街上拉扯起来了,引得路人都驻足观看,以为他们是在打架。  

小敏见此忙劝奶奶说:“奶奶,好了好了,既然我表叔不让你买,你就不要买了,你看他真的生气了。这回咱们就别买了,等以后我给表叔他们买吧。”  

家明说:“对,对,小敏说的对。等她以后毕了业挣了钱,再多给我们买些东西,可以了吧?”  

奶奶只好跟着他们走:“唉!净沾你们的光。”  

家明指着小敏提的一个袋子说:“这不是有了吗?”  

奶奶说:“那只是十几斤棒子面。”  

家明说:“这不就什么都有了。棒子面,棒子面。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棒的。”  

他的这句话,把三个人都逗笑了。  

七  

家明家的客厅里。  

满桌子的菜肴。奶奶、家明、素云、文哲和小敏几个人围成了一圈儿。文哲起身给大家倒酒,是那种红葡萄酒。  

家明首先举起了酒杯说:“来!为我们这一大家子的团聚,为表婶的身体健康、为文哲和小敏的学业有成,将来能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干杯!”  

小敏马上站了起来:“还有,为表叔和表婶的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干杯!”  

碰杯后,大家都一饮而尽。  

奶奶高兴地说:“都有了,这才对呢!”  

素云说:“还是女孩子懂事儿,文哲呀!以后跟小敏学学?”  

文哲笑笑:“不用学,我在学校里和我们的那帮同学在一起,也疯着呢!”  

素云:“哎!那你在家里怎么不表现一下,让我们也开开眼?”  

文哲:“自己的家里,在自己的爸妈面前怎么表现啊。太不好意思了。”  

家明招呼着大家:“别说他了,大家吃菜,大家吃菜!”  

奶奶放下酒杯,脸皱的象个苦瓜,嘴里“呲呲哈哈”的:“哎呀!什么味道?”  

家明说:“这是葡萄酒,没有什么度数。”  

奶奶夹着菜说:“让我说,什么酒都不如水好喝。”  

素云:“文哲,去,给奶奶拿瓶矿泉水去。”  

奶奶忙阻拦:“不用,我喝自来水就行,别浪费了那个钱。”  

家明笑:“那不用几个钱,是我在批发部买的,一瓶才五六毛钱。”  

奶奶:“五六毛也是钱那!省一个是一个。”  

素云对文哲说:“听见了吧,你刘奶奶是怎样俭省着过日子的?”  

文哲憨厚的笑笑:“真的是太受教育了。”  

   

八  

在擦鞋的摊位上。  

由于生意清淡,桂花和玉玲在那里闲聊。  

玉玲:“桂花姐!这次你有病住院。多亏了那个王老师啊!”  

桂花的脸有点儿红了:“也多亏了你呀!你跑了那么远的路去找他。”  

玉玲:“以前光听说没有见过。没想到王老师长的这么帅气,又有本事心眼儿又好,真是打灯笼也找不到的好男人。你可真是有眼力。”  

桂花:“你说什么呀?我和他也不过是过去认识。我和他怎么有可能?你也知道我的情况,我可从来没有往那方面想。他应该找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的。”  

玉玲:“难道你对他还不是真心?我看他对你是真有那种意思的。那天我去学校里找他,我跟他一说你的情况,他的脸一下子就被吓白了。“  

桂花:“你看我和他般配吗?”  

玉玲:“怎么不般配?只要他看上你,你看上他。就算般配。”  

桂花:“要照你这么说,爱情就太简单了。”  

玉玲:“那你也不能前怕狼、后怕虎,把爱情看的太复杂了。我已经看出来了,你现在啊!就象一首歌里唱的那样:‘眼中有,心中有,口里没有’。”  

桂花:“瞎说!”  

玉玲看着她,竟然“吃吃”地笑了起来,一直笑的让桂花心里发毛,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桂花使劲拍了她一下:“你这个死丫头?一直傻笑什么?发神经啊?”  

玉玲仍然笑着说:“我是笑有的人心口不一,明明心里想着人家,嘴上还不承认。我问你,你要是对他没有意思,那你发烧的时候为什么一直喊他的名字。”  

桂花怔了一下,脸红着狡辩道:“那,那不是人家在说胡话嘛!”  

玉玲:“胡话?咱俩这么好?我当时又在你跟前,你怎么不叫我呢?”  

桂花:“我,我——”  

玉玲:“招了吧。人家男人们是‘酒后吐真言’。而你是‘病中吐真言’。”  

桂花无言以对,羞涩的低下了头。用一根细木棍在地上乱画起来。  

一个满脸横肉的顾客走过了来:“喂!擦一双皮鞋要多少钱?”  

桂花忙满脸笑容:“一块。师傅。”  

顾客坐下来:“快点儿!快点儿!我还要赶路呢?”  

桂花笑着说:“你别着急,马上就好。”  

那位顾客一脸不耐烦地:“别罗嗦!多上点儿油,擦亮点儿。”  

桂花一边给他擦鞋一边陪着笑脸:“好,师傅,包你满意。”  

九  

家明家里。  

大家吃完了饭之后,一起收拾碗盘儿,不一会儿就收拾好了。  

素云和奶奶在厨房洗刷餐具。文哲和小敏去文哲的屋里交流上网的经验去了。家明在打扫着屋子。  

家明一边干活一边对里边说:“你们干完活以后,一起到大街上去转转。我在家里要赶写个东西,也给你们看门。”  

奶奶说:“我也不去,这个县城我已经转够了。要是碰到了熟人也不知道该怎么给人家说,你们三个人去吧。”  

素云说:“你们不去呀!那好,我去,我就要领着咱们这两个祖国的大花朵到大街上谝谝去。咱们没权没势又没有钱,这两个大学生就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和最大的骄傲。”  

文哲和小敏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听见素云的话都会心地笑了。  

素云去他们的房间里换衣服,家明跟进去小声对她说:“多带一点钱,给小敏买件时尚的衣服。”  

素云说:“我知道。”  

素云换好衣服走出来,便领着两个孩子到街上去了。  

家明对奶奶说:“表婶,忙乎了这大半天,你也累了吧?你去我们的屋里躺一会儿吧!他们几个回来还早着呢!”  

奶奶:“没事,我不累。家明,我这次来,还想和你说几句心里话的。”  

家明一听,忙放下手中的笔,关切地问:“表婶,你有什么话?就对我说吧。”  

奶奶神情严肃地对他说:“家明啊!我想跟你说,我今年已经七十七岁了,快要奔八十了。虽然现在身体还算结实,可是毕竟年纪大了。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有可能会在哪一天说不行就不行了。如果我有一天突然倒下去了,家明,这小敏可就托付给你和素云了。”  

家明听了奶奶这话,表情也一下子紧张起来:“表婶你放心,这个事情我和素云已经商量过了:要是你的身体状况不好,我们不管想什么办法,也得让小敏上完大学。”  

奶奶听了家明的这句话,点点头说:“有你这句话,这我就放心了。”  

家明:“表婶,你怎么突然说出这种话了呢?是不是你的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要是真的有什么问题,你可千万不要瞒着我们啊?”  

奶奶连忙说:“没有没有,我这样说只不过是为了预防万一。”  

家明:“表婶,你觉得要是不行的话。就不要再去省城了,如果有个什么事情,还是在自己家里有个担待。毕竟有我们在你身边呢!别人好都是暂时的,面子上的,不可能会那么长久和周到。”  

奶奶:“不用不用!我在那里也是挺好的,不会出什么问题。我刚才之所以那么说,主要是我的年纪大了。别的也没有什么亲戚,让你们提前心里有个数。也说不定我还能活个九十、一百的。家明,我的这些话,你千万可不能让小敏知道啊!”  

家明:“噢,我明白的。表婶,到了省城你可一定注意自己的身体,一旦感觉到不适,就赶紧回来,我和素云会为你负一切责任的。至于小敏,你放心,我们会把她当成自己的亲女儿待的。”  

奶奶欣慰地点点头:“听你这样一说,我心里就踏实了。你去写你的东西吧,我去你们屋里躺一会儿。”  

十  

窝棚区。  

天上下起了小雨,桂花正在窝棚里做饭。  

王老师拿着雨伞进来了。  

桂花向他笑笑:“你来了,坐吧!一会儿饭就好了,你也吃一点儿。”  

王老师:“什么好饭啊?”  

桂花:“南瓜汤,炒豆角。”  

王老师:“闻着好香。不过我已经吃过了。”  

桂花:“有什么事吗?”  

王老师:“没有,我过来想看看大娘回来了没有?”  

桂花把做好的饭菜端在了桌子上,在王老师的面前也放了一双筷子:“你既然吃过了,就随便吧?”  

桂花一边坐在那里吃一边说:“学校大部分都是九月一号开学,今天是——”  

王老师:“二十五号。”  

桂花:“那也就是这几天了,大娘都走了五十多天了,真的好想她啊!”  

王老师:“这个大娘真好,她的生活那么艰难,骨子里却还是那么的乐观和坚强,我每当遇到什么困难时,一想起她来,就觉得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了。我想,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桂花:“是啊!我过去对自己的生活挺悲观的,自从大娘来了以后,我对自己的未来重新又充满了信心。”  

王老师:“仔细想来,其实不是我们帮助了她,更多的是她帮助了我们。”  

一阵短暂的沉默之后。  

桂花说:“你这么长的时间没来,是不是生我的气了?”  

王老师笑笑:“怎么会呢?要生,也只会生我自己的气。我已经犯过一次错误了,决不能再犯第二次错误。这段时间我认真的反思了一下自己上次的行为,觉得自己还是太幼稚了一些;欲望超越了情感,理智抑制不了冲动。我现在向你坚决保证:以后我要规规矩矩做事,正正经经做人。做一个无欲则刚的负责任的男子汉。”  

桂花笑了:“是吗?”  

王老师:我今天来,就是来请你做我的监督人。”  

桂花:“我能担当的起吗?”  

听了她的话,王老师收敛了笑容,一字一顿地说:“我要用我的真诚和执着去追求我所应该得到的爱情。”  

十一  

奶奶家。  

奶奶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正在做一双自己的鞋子。小敏依偎在她的身边正在 看一本厚书,嘴里还轻轻的念叨着一些名词。奶奶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儿了,她睁大眼睛听了一会儿以后。  

奶奶轻声地问:“小敏,你看的是什么书啊?能不能告诉奶奶?”  

小敏:“日语。”  

她的这两个字,可把奶奶给吓了一大跳。她立刻停止了手中正在干的活计:“什么?你是不是准备到日本去?”  

小敏:“不是啊!奶奶,现在的就业形势这么严峻?职业竞争这么激烈?我是想多掌握一门外语以将来能在社会上多增加一些寻找工作的机会。”  

奶奶仍然不高兴:“那么多的外语你不学?为什么偏偏要学日本话?我说我听着就觉得不对劲儿呢?原来你念的是小日本儿的话。当年,那些黑了心的日本鬼子到我们村子里来扫荡,一次就杀害了十几口子人呢!都是从前心穿后心的用刺刀挑过去的,你的二爷就是被那次捅死的。可惨了。”  

 小敏:“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不是中日友好了吗?当年的那些老鬼子早就死光了,现在咱们中国这么厉害?小日本儿再也不敢欺负咱们了。”  

 奶奶:“这个我也知道。你学日本话我不反对,但是有一条你要记住,你以后无论如何也不能去日本,你要是去,奶奶的心里可真的是不大安生了。”  

小敏见奶奶真的生了气,便宽慰她:“好了好了,奶奶别生气了。我向你发誓:我这一辈子绝对不会到日本去的。”  

奶奶转涕为笑:“这就对了。中国这么大?世界这么大?干吗非要去日本呢?你看书吧!我给你做饭去。”  

奶奶说着便要站起来,当她刚刚站起往前行走时,突然一个趔趄,她前后摇晃起来。小敏连忙扔掉书本上去扶住了她,同时大声地喊道:“奶奶!奶奶!你怎么了?”  

奶奶闭着双眼、咬紧牙关回答不出话来。  

小敏被吓坏了,她忙把奶奶慢慢地搀扶到了屋子里,让她躺在床上。不知所措的小敏望着昏迷中的奶奶,小敏不知道该怎么才好!小声哭泣起来。  

这时,大娟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小敏!你刚才喊什么?你奶奶怎么了?“  

小敏一见来了人,便大声哭了起来:“婶子,我奶奶昏倒了!让我怎么办呢?”  

大娟急忙来到奶奶身边,用手摸了一下奶奶的额头,说:“小敏,我帮助你照看奶奶,你赶快去找医疗室的双喜儿,让他赶快来一趟。”  

 小敏答应了一声,立即向外跑去了。  

 大娟倒了一碗水,慢慢地用小勺喂给奶奶。奶奶喝了几口,过了一会儿,她轻轻的睁开了眼睛,嘴唇蠕动着:“大娟,我这是怎么了?”  

 大娟:“你刚才在院子里昏过去了,小敏去叫医生了。”  

 奶奶断断续续地说:“没事儿,我这是犯了头晕病。躺一会儿就好了,还叫什么医生?”  

 大娟:“让医生来看看吧!刚才可把我们给吓坏了。”  

 外边传来了脚步声。接着,小敏和医生很快就来到了奶奶的身边。  

医生看见奶奶已经苏醒,便松了一口气。他来到奶奶的面前,用听诊器认真地听了听,又仔细地询问了病情。然后说:“没有什么大问题,是中暑了。”  

 听了他的这句话,小敏和大娟脸上的表情没有那么紧张了。  

 医生又说:“大娘!不过,你的身体比较虚弱,以后应该加强营养,也不要干太重的活,不能过度劳累。”  

 奶奶这时已经清醒了一些,忙点头称是。  

 医生给奶奶开了些药,又说:“听说你现在在外边给人家当保姆,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是可以理解的。但毕竟年龄大了,一定要把握住自己身体的状况。如果在那里有条件的话,应该定期去医院做一下检查。”  

 奶奶答应着:“行,我这次回去就给关教授他们说一下,每个月去医院检查一次。”  

 医生走了,小敏跟着他去取药。  

 奶奶的精神已经恢复了不少,她半躺半靠在那里,对大娟说:“大娟,我刚才来的这么一下子,可把小敏吓得不轻。等一会儿她回来,你可要帮我劝劝她,别让她为我担心。不然她就是到了学校也不会安心学习的。”  

 大娟点点头:“我会照你说的去做的。不过,你回到城市里,一定要按医生说的那样,别干太累的活,经常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你能保证有个好身体,小敏才会安心读书啊。”  

 奶奶:“行,我会注意的。”  

 这时,外边传来几个孩子的吵闹声:“你欺负人,你是个大坏蛋!”、  

“你敢骂我?看我不揍你!”  

“你打我,我等一会儿告诉咱妈!呜呜呜——”   

 大娟对奶奶说:“我家的那两个小祖宗又打起来了,我回去一下。等一会儿我再过来。”  

说着她就向外边走去  

 奶奶坐起身子说:“大娟,你就别过来了,我已经没事了。”  

十二  

 院门外,大娟的两个孩子正在打架,取药回来的小敏忙上前去把他们拉开。可因为两个小孩互不相让和矫勇善战,小敏不但没有拉他们开,反而自己身上挨了几下,弄得她苦笑不得。  

这时,大娟从院子里冲了出来,上前一把抓住那个大的,使劲用巴掌朝他屁股上打了起来。那孩子又哭又叫:“谁让他把我的书本弄湿的!我的书本被他弄坏了!我不去上学了!我不去上学了!”  

大的哭,小的叫;大娟气的直喘气。她对小敏说:“小敏,你回去吧!让你奶奶赶快把药喝了。我让这两个小祖宗把饭吃了,把他们送到学校里再去你们家。”  

十三  

小敏走进屋里,看见奶奶已经起来了,便急忙把奶奶扶回床上。对奶奶说:“奶奶,你怎么一点也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呢?你这个样子,让我怎么去上学呢?”  

奶奶笑笑:“奶奶几十年的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这一点小毛病算什么呢?看把你给吓的?”  

小敏坐在奶奶身边,忧心忡忡地说:“奶奶,我刚才已经考虑好了。我不去上学了。“  

奶奶听了小敏的话大吃一惊,立刻睁大眼睛坐了起来——。  

   

   

第十八集  奶奶正颜   小刘敏泪别家乡  

重返省城   广场上巧遇吴霞  

一  

夜晚,家明家的卧室中。  

家明和素云躺在床上说话。  

家明:“素云,文哲这次走,包括学费和生活费,一共需要带多少钱?”  

素云:“我算了一下,有六千块钱就差不多了。”  

家明:“那咱们的存折上还剩多少?”  

素云:“还有不到两千。”  

家明:“咱们给表婶一千吧!反正咱们月月都有工资。”  

素云:“都给了她吧,那天我私下里问过表婶小敏的学费够不够?她说还差一点儿。老人家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不是真的缺钱的话她是不会这样说的。这次小敏暑假回来看她,她这两个月挣不到工资还要花钱。明天我把那两千块钱去去出来你给她们送去吧!我估计小敏临走时也不会再来这里了。”  

家明:“好,我们尽最大的能力帮她们一把吧。唉!什么时候学有关部门能制定一个政策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也都能上得起大学就好了。”“  

素云说:“不知道学校里那些收学费的人们知不知道这些贫困大学生缴纳的每一分每一毛钱都是来自他们父母的血汗钱、都是来的不容易啊!”  

家明对她说说:“国家的政策正在朝着这个方面倾斜和努力,以后肯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素云说:“家明,那天我们几个人上街时,表婶单独给你说的那番话肯定是隐藏着一种什么意思的。我们得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如果有一天表婶发生了什么意外,咱们就是借钱也得让小敏读完大学。”  

家明:“我也是这么想的。谢谢你了,你对表婶这么好!是一个普通人绝对做不到的。“  

素云笑笑:“何主任又表扬我了。如果我们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些钱算得了什么呢?别说是我们的一个亲戚。就是素不相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也应该拉她们一吧呀!”  

家明:“可惜我们的钱太少了。现在社会上的有些情况是:能帮得上的有钱人却袖手旁观;帮不上忙的没钱人在那里干着急。”  

素云:“你说那个有什么用?我们管不了别人,就尽自己的力气吧。这样,到我们老了的时候,我们对我们所经历过的一切都不会感到后悔的,因为我们尽到了自己的能力了。”  

二  

在奶奶的家里。奶奶的身体已经基本恢复了过来。但小敏却依然是一副伤心的样子,她流着眼泪对奶奶说:“奶奶,我不去上学了,我要留在家里伺候你。”  

奶奶知道这是小敏在担心着自己,她笑笑说:“瞧你这傻丫头!怎么又说傻话。我这只不过是中了暑,休息一会儿就过来了。”  

小敏的泪水仍然是止不住的往下流着,她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去外边给人家打工。要是有个病痛?有个三长两短?也没有人来管你,你孤零零的一个人躺在那里,喝口水都没有人给你端。奶奶!我真的不去上学了!”  

小敏越说越伤心,竟然大声哭了起来。  

看到小敏越哭越不象话了,奶奶便一下子坐了起来,她语重心长同时又严厉地对小敏说:“小敏你可不能这样想啊!我的这一点小毛病就能挡住你上学了?你要是真的这样做,会对得起谁呢?对的起你死去的爸爸妈妈和弟弟?对得起那么多帮助我们的人吗?我在外边做事,不也是为了让你在学校里上学好好吗?你要是真得不去上学?我的精神气儿一下子就会垮掉的,那样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小敏的哭声停止了下来,她擦着脸上的泪水说:“那你也不要去城里打工了,我到学校里把咱家的情况给老师说一下,搞勤工俭学。自己挣学费养活自己。”  

奶奶也不答应,她说道:“那不行!我让你到学校里去,就是为了让你和别人一律平等的一心一意的学习,你一个女孩子家,不能因为干别的而分散自己的精力,更不要考虑钱的问题。只要奶奶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用所有的力气供应你上学的。”  

小敏继续在抽泣着。  

奶奶缓了口气又说:“我要是不出去打工是根本不行的。没有收入不说。我一个人呆在这个空荡荡的房子里,心里会更不好受的。我在省城关教授的家里,冬天夏天都有空调。风刮不着,雨淋不到。那条件比咱们家里强多了。我要是一直待在这个家里,不愁死也会闷死的。”  

小敏扑到奶奶怀里,又哭了起来:“我的好奶奶呀!”  

奶奶的神色也缓和过来了,她轻轻地抚摩着小敏的头发,眼泪汪汪地说:“小敏那!你不要怪奶奶跟你发脾气,你是咱们刘家的最后一条根了,我要是再不把你培养好,我会对不起你的爷爷爸爸妈妈他们啊!就是到了九泉之下我的魂灵也不会安生啊!我的好孙女儿,你要明白奶奶的这片心啊!”  

小敏哭泣着说:“奶奶,我听,我听你的话。”  

三  

奶奶家。  

这天,小敏就要上学走了,奶奶早早就起了床,一直在灶火间忙活着。  

先是煮了十几个鸡蛋泡在水里,又摊了几张煎饼,还给她烙了几张饼。最后还给她包了两碗水饺。  

小敏起来后,洗完了脸也来帮忙。她一看便说:“奶奶,你给我做这么多东西干什么?我能吃的完吗?”  

奶奶说:“谁让你一下子吃完的?鸡蛋和油饼是让你带在路上吃的。吃的饱饱的,路上就不会饿了。火车上的东西又贵又不合咱们的口味儿,到哪里都没有咱们自己家做的好吃。你不要动手了,马上就完了。你自己拿碗拿筷子盛着吃吧,我占着手呢!“”  

小敏盛了饭,开始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说:“奶奶,等我走了,你也不要急着走。我表叔前天给我又拿来两千块钱,不但学费够了,还够我两三个月的生活费呢!你在家里休息一段时间吧,这几天你也忙坏了。”  

奶奶:“我知道,小敏,我明白你的心思。我会注意我的身体的,我不会不把自己的老本儿当回事儿的。”  

小敏吃完了饭,便去里屋收拾自己的东西。  

奶奶把鸡蛋和油饼用塑料袋包好,给她往旅行包里装。  

小敏说:“装不下了,不要拿那么多的东西了。吃不完都坏了。”  

奶奶:“路上要走两天一夜的,再说咱们农村人也没有什么稀罕东西,拿到学校里让你的同学也尝尝咱家乡的口味儿。这口味儿到哪里都买不着。”  

小敏便眼看着奶奶往旅行袋了塞那些东西。  

看看东边的太阳已经升起了很高,奶奶知道小敏到了快要走的时候了。  

奶奶一边干活一边叮嘱着小敏说:“路上要小心,不要吃不认识人的东西。”  

小敏知道快要离开奶奶了,眼睛有些红了:“恩。”  

奶奶又说:“到了学校,要把心思放到学习上,不要考虑钱的问题。”  

小敏心里觉得酸酸的:“恩。”  

奶奶还在说:“到了学校,也不要牵挂我的身体,我的身体结实着呢!”  

小敏的鼻腔里有一股东西往外涌:“恩。”  

奶奶又嘱咐她说:“在学校里,也不要太俭省了,该买的东西一定要买。”  

小敏已经是泪水盈盈:“恩。”  

奶奶想了想又说:“到了冬天,东北的天气更冷,一定要多穿衣服,不要着凉。”  

小敏已是泪水满面:“恩。”  

奶奶没有觉察到小敏的情绪变化,脸上还展露几许的笑容:“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儿啊?跟你说了半天话,怎么光会“恩恩恩”的,再好好想想,有什么东西拉下了没有?”  

小敏的声音已经是颤颤的了:“我已经检查过,没有。”  

奶奶高兴地说:“那就好。等一会儿你大娟婶来了,让他送你到路口,奶奶就不远送你了。”  

小敏上前一把抱着奶奶,伤心地大哭起来:“奶奶,我真的是不放心你呀!”  

奶奶使劲地咬着嘴唇,强忍着自己与亲生骨肉离别的悲伤之情,拍拍小敏的肩膀,强做微笑着说:“看你,都是大学生了!怎么还跟小孩子一样哭哭啼啼的?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快点儿去把脸的泪擦擦,等一会儿让你大娟婶看见了多不好。”  

小敏才慢慢地停止了哭声,奶奶用毛巾帮她擦去脸上的泪水。  

这时,大娟走了进来:“小敏!收拾好了没有?”  

奶奶:“好了好了!什么时候有车啊?”  

大娟:“上午就两趟车,这一班是八点,下一班就到十点多了。坐那趟火车就晚了。现在就该走吧。坐汽车只能人等车,不能让车等人啊!”  

奶奶对小敏说:“小敏那你现在就走吧,到了火车上你可要多加小心。不要贪睡坐过了站。”  

小敏说:“奶奶,你放心,不会的。”  

小敏和大娟拿起了她的两个旅行包,一起向外走去。走到院门口,小敏回过头来,朝奶奶扬扬手说:“奶奶,我走了。”  

说完,便和大娟一起向村外走去。  

泪水模糊了奶奶的双眼。  

四  

清早,天空瓦蓝瓦蓝的,没有一丝云彩。  

窝棚外。桂花正在晾晒衣服,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她的名字。  

“桂花,晾衣服呢?”  

桂花回头一看,是奶奶正在向她走了过来,桂花欣喜若狂的呼喊着:“大娘回来了!”  

她跑上去接过奶奶手中的东西,高兴地说:“大娘啊!你可回来了。我都快想死你了。”  

奶奶也兴奋的合不拢嘴:“我也很想你们啊!”  

桂花:“大娘!小敏怎么样?变化大吗?”  

奶奶:“大!大!也长高了,也吃胖了,也懂事儿多了,真的象个大姑娘了。”  

桂花:“自己家的孩子都是这样的,在家里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如果离开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她和过去大不一样了。”  

奶奶:“真的,跟我说起话来,满口的新名词儿。这在外边一上大学,就是跟在家里大不一样。”  

桂花:“我说过的,女大十八变嘛!对了!咱们在一直在外边站着干什么?回屋里去坐在那里说话吧。你坐了一夜的火车,肯定累了。”  

奶奶:“不累,在火车上总是有好心人给我让座,我都是坐着的,后半夜还睡了一会儿。现在坐火车也坐出经验来了。”  

桂花:“你这一回家,还真吃胖了不少。小敏什么时候走的?”  

奶奶:“前天上午。”  

桂花:“你既然回去了?怎么不在家多住几天?”  

奶奶:“别说了。她前脚一走,我就在家里待不住了,心里头总是想着你们。这次回家,夜里做梦都梦见你和王老师好几回呢!”  

桂花:“是吗?我也梦见过你好几次呢?都是梦见你回来了高兴的不得了,一觉醒来却是个梦。”  

奶奶:“咱们在这里相处着,都处出感情来了。”  

桂花:“是啊!咱们之间的感情比有的亲戚还深呢!”  

奶奶把包袱解开,拿出了一些花生和毛豆来:“这都是一个邻居送的,都是刚下来新鲜的,等晚上咱们煮着吃。”  

桂花:“这些东西真好,散发着咱们农村庄稼地里的泥土芳香味儿。闻着这种味道,就想起小时在地里刨花生的时候了。”  

她们把花生倒进一个盆子里,  

奶奶:“桂花,我走的这段时间里,王老师他来过没有?”  

桂花的脸稍微红了一下:“来了,来了两次。每次来就问你回来没有?他知道你这两天就会回来的,估计他又该来了。今天不来,明天一定。”  

奶奶:“好!我们把这些花生和毛豆角都洗干净,晚上煮熟了,让他过来尝尝我们家的土特产。”  

桂花:“你不用管了,坐下休息一会儿吧。桶里已经没有水了,等一下我去打桶水来再洗吧。”  

奶奶坐了下来:“行,那你就弄吧。好久没有走过这么远的路了,还真的有点儿累。看来,这人那不能歇着。一歇就会歇出毛病来的。”  

桂花:“是啊!你说这话是有一定的道理。不过象你这个情况,七十七岁了还整天的,属于劳累过度。”  

奶奶:“不是的,我认为,有时候人的力气是靠抖出来的。只要能提起那股精神气儿来,就没有个什么劳累不劳累的?你没看见那戏台上,人家佘太君八十多岁了还领兵打仗呢?”  

桂花:“那不过是在演戏。”  

奶奶:“那戏不也是根据真事儿来编的嘛!我觉得我这身体再干它个三年五年,还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五  

当天晚上。桂花窝棚里。  

锅里头正“咕嘟咕嘟”地煮着花生和毛豆。  

奶奶和桂花正在说笑时,邻居孙大妈抱着小孙子串门儿来了。  

奶奶迎过去:“来!让我看看,长的好看不好看?这么一大点儿就会笑,瞧!笑得多好看。”  

桂花也走上前去:“肯定好看了,他爸他妈都是一表人才。儿子还能差到那里去啊!你看: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圆圆的脸蛋儿,长大了准是个小帅哥。”  

孙大妈:“桂花可真会夸人,多亏了那天你的帮忙啊!”  

桂花接过来抱着说:“大妈!你不要整天挂在嘴边了,这点儿小事情算得了什么!以后可不许再说了。你们看他笑得多甜那!哎呀!我最喜欢小孩子了,多么天真可爱呀!”  

奶奶:“这女人那!大部分天生就是喜欢孩子的。”  

孙大妈:“你们这里不是经常有一个老师来这里吗?”  

桂花有些惊异:“是啊!你问他有什么事吗?”  

孙大妈:“我想让他给我们这个孩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起个高级一点的,又好听又吉利的。”  

奶奶:“那肯定没问题,这孩子刚出生的那天他就给起了两个呢!叫什么来着?桂花。”  

桂花:“叫——,叫什么雨来,我也忘了。这没事儿,等他来了再让他给起几个,反正这又不用下本钱。让他给宝宝起个最响亮的名字。”  

这时只听“噗!”的一声,小娃娃大声哭了起来。  

孙大妈赶快把孩子接了过去:“这孩子,肯定又拉屎了!快点给我,让我回去给他弄弄。”  

桂花把孩子递给她:“这个小家伙,经不起夸奖,一跨就骄傲,一骄傲就拉屎。就在这里弄吧!不怕的。”  

孙大妈:“那可不行,挺脏的,还是回去弄吧。别把那件事给忘了啊!”  

孙大妈说完已经走出了门。  

桂花还真的给忘了,她疑惑地问奶奶:“她说的是什么事儿?”  

奶奶笑了:“你呀!故意装糊涂吧?给她孙子起名字的事儿。”  

桂花拍拍脑门:“咳,我也真是有点儿老了,这么没记性。”  

奶奶笑了,她深有感触地说:“把一个软不拉叽的小东西伺弄成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大人们,特别是做母亲的要吃多少苦?受多少罪啊!现在的年轻人对父母的的苦心一点也不理解。到了他们有了孩子的时候,他们才会明白过来的。”  

桂花:“那叫做‘养儿方知父母恩’。”  

奶奶:“对!对!就是这个意思。”  

桂花:“我爸那个没良心的把我妈抛弃了以后。我妈好不容易啊!有一次我深更半夜发起了高烧,我妈一个女人背着我跑了四五里地去给我看病。平时里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她全部的爱都给了我。可是到现在我还没有能力报答她的养育之恩。有时候想想心里就难受。”  

奶奶被感动了:“难得你有这份孝心,以后她会享到你的福的。”  

桂花:“现在,光有孝心有什么用?关键是的有钱啊!我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永远也不会有翻身的机会。我的想一个其它的办法。”  

奶奶:“桂花呀!不是我说你,你也别嫌我唠叨。我看你和王老师是挺好的一对儿。如果你们能走到一起,两个人得力量会大得多。光靠你一个既没有经济又没有任何关系和门路的女人家单打独斗。很难做成一件什么事情的。四两棉花再纺也纺不出二斤线来的。”  

桂花:“我不是不喜欢他,我只是怕拖累了他。”  

奶奶:“你不要总这么想,这个世界虽然那么大,男人那么多。但是要想真的找出一个可心可意的男人来,是非常不容易的。你不要错过这个姻缘,不然,将来你会后悔的。”  

桂花默然不语。  

这时,外面有人敲门。  

奶奶:“准是王老师来了。”  

由于桂花正在洗着衣服,奶奶走过去把门打开。果然是王老师来了。  

王老师一看到奶奶,高兴得两眼放光:“大娘,你终于回来了。”  

奶奶也非常兴奋:“回来了。快点坐吧!锅里正煮着我带来的花生和毛豆,马上就能吃了,坐下等一会儿。”  

王老师坐了下来,关切地问:“大娘!小敏在大学里的感觉怎么样?变化大吗?”  

奶奶:“变化大着呢?比过去懂事了不少。回到家不但整天学英语,而且又开始学日本话了。说是以后增加找工作的机会。”  

桂花的衣服洗好了,拿到外面去晾。  

王老师:“噢!这说明小敏不仅肯下工夫,而且非常有头脑。她的将来一定会让你感到高兴的。”  

王老师:“大娘!你这次回去了两个月,吃胖了不少。”  

奶奶:“是吗?桂花也这么说。我刚回去时,村里的人都说我瘦了。可能是这阵子呆在家里没怎么动弹,就长膘了。”  

王老师说:“对你来说,吃的胖一点是福气。”  

奶奶:“是啊!在家里时,小敏也整天叨叨着让我加强营养呢!哎!王老师,一进门就光说我了,听桂花说,你教书教的好,被提拔成什么主任了。恭喜你呀!”  

王老师:“是学校里抬举我,让我挂个衔儿。工作还是干的老行当。”  

奶奶:“王老师,你的人品好、学问高,将来一定是前途无量啊。”  

桂花拿着一个空盆从外面回来  

王老师笑笑:“大娘!就只有你这么夸我,我好什么好?都快三十岁了,还打着光棍呢!连个媳妇儿都讨不上。”  

刚从外边晾衣服回来的桂花“哎呀!”一声,把他们俩吓了一大跳。  

桂花忙从炉子上把锅端下来:“你们闻到什么味儿没有?水都快熬干了。”  

奶奶:“怎么了?”  

王老师:“噢!是有一点糊味儿,咱们光顾着说话了,把这个给忘了。”  

桂花用笊篱把花生和毛豆捞出来,盛在一个盆子里放在小桌子上:“吃吧!注意点儿,王老师你别烫着舌头。明天还得上课呢。”  

奶奶笑了:“你们尝尝!这花生是我一个一个选的。凡是小的瘪的都去掉了,我才不让它们跟我坐免费的火车呢?“  

奶奶的话把王老师和桂花逗笑了。  

王老师一边吃一边说:“好吃好吃!不咸不淡,味道鲜美。”  

奶奶:“是桂花放的佐料。”  

王老师:“一等的花生加上一等的调味,所以才有一等的味道。”  

奶奶:“王老师,你刚才说你讨不到媳妇儿,那是因为你的缘分不到,用我们的老话说叫做‘婚姻不透’。你的婚姻等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象那熟透了的甜瓜一样说熟就熟了。  

王老师笑笑:“不过,这瓜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呢?”  

奶奶:“快了,说不准哪一天突然就会出来一个七仙女给你做饭洗衣服呢?”  

王老师:“我可不敢奢想什么七仙女八仙女的,只要有一个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普通女子就行。只要我中意,不管她是干什么的都行。尤其是擦皮鞋的更好。”  

桂花的脸红了一下,回答道:“好啊!火车站那一带有十几个擦皮鞋的呢!你看中了哪个?我去给你介绍一个?”  

王老师:“我,要是看中那个介绍人了呢?”  

桂花的脸红的更厉害了。  

奶奶笑了,她有些恍然大悟了:“哎呀!你们这两个年轻人啊!我看你们这个甜瓜真的快要蒂落了。”  

王老师忽然拍着桌子连声说道:“坏了坏了!光记得说话吃东西了,差点把大事给忘了。”  

听他这么一说,两个人的脸上也紧张的绷了起来。  

奶奶:“出了什么事了?”  

王老师说:“你们居住的这块地方马上就要拆迁了。”  

他的话一出口,两个人的脸色一下子都变了色。  

奶奶:“你听谁说的?消息可靠吗?”  

桂花还有点不相信:“不会吧?这种事去年今年都听说好几回了,最后都没了音儿。又是谣言吧?”  

王老师:“这回可是真的。是我昨天在 关 教授家里听他给我说的,他的这个朋友就在一个很有名气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上班。他说这件事情已经定了,是与广东的一个房地产公司合作开发的。合同已经签定。一个星期内这一带无论是民房。还是别的建筑物,都必须全部拆除干净。我们的这些违章建筑就更不在话下了。”       

桂花仍然心存侥幸:“你有没有问清楚是不是我们的这个地方啊!”  

王老师:“我还特意问了关教授,他说是确定无疑。”  

桂花听了王老师的这句话,一下子象个泄了气的皮球:“哎呀!我的妈呀!这下完了,费劲巴力经营起来的这个小窝又没有了。”  

奶奶也神情沮丧地:“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王老师看到她们两个人那副伤心的样子,想了想说:“我倒有个主意,不知道你们想听不想听?”  

奶奶急不可耐地说:“你快说说是什么主意?”  

桂花也催促他到:“你快说呀?别卖什么关子了,人家都快急死了。”  

王老师对她们笑笑说:“这不是卖关子?是我看到你们俩这种垂头丧气的样子,刚刚灵机一动才产生的一个想法。”  

奶奶:“王老师你就快说吧!”  

王老师:“前几天,我们学校有一位老师在我们的学校辞职到深圳发展去了,他在学校外面原来租过一间房子。那个房子不大,价格也不高。不知道这两天又租出去了没有?你们考虑一下,要是想租那间房子,我回去就打听一下,要是还没有租出去?我就帮你们定下来。”  

奶奶有点儿高兴起来:“那行啊!你回去就赶快问问,不要让别人占去了。”  

桂花没有说话,似乎再考虑着什么。  

王老师把目光投向她:“桂花,你说呢?”  

桂花缓缓地说:“这样一来,离车站远了,离你们学校近了。”  

奶奶不明白桂花话里的意思,她说:“离他们学校近了不是更好了吗?我们互相之间不是更有个照应。搬过去以后,王老师,我把你洗衣服的事情全包了。”  

王老师:“桂花,你说呢?”  

桂花好象下了很大的决心一样:“好吧,就按奶奶说的去做吧。“  

奶奶更加高兴起来:“王老师,你回去了可要抓紧时间。定下来之后就赶快告诉我们。这件事我们可是全都指望着你呢!“  

王老师:“没问题,大娘!既然你这样说了,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如果那个房子已经租掉了,我就再去帮你们再找,一定要帮助你们找到一个合适的住处。”  

奶奶感慨地:“王老师,多亏了有你在啊!你又帮了我们的一个大忙啊!”  

王老师笑笑:“谁让我吃了你带来的花生和毛豆呢?这叫做:‘受人恩惠,帮人消灾’。”  

三个人一起笑了。  

六  

第二天.奶奶出去乞讨。  

她来到了一个叫新世纪广场的地方,广场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广场的一角还停着好多辆旅游大巴,不知是一个什么部门组织的旅游活动要从这里出发。  

奶奶端着那只破瓷碗,拿着那根棍子,用职业性的动作和表情象往常一样站在入口处向人们行乞。  

一个个打着小红旗的年轻人带领着一队队头戴小黄帽儿的男男女女年龄不等的人们从奶奶的身边过去。  

这些人的表情都是兴高采烈的,偶然也有个别人往奶奶的碗里放钱。过了一会儿,多数的旅游车都开走了,只剩下了两辆。  

又有一队戴着小红帽的人们从奶奶身边过去。这一队年龄大的人比较多,所以行走的速度要稍微慢一点儿。  

队伍中有个中年妇女走过奶奶身边时,无意中扭头朝奶奶看了一眼。然而这一眼却使她的表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走过去了很远以后又返身走了回来。走道奶奶面前,仔细的端详着奶奶。  

奶奶被她看得有些摸不着头脑,她怀疑是广场的什么管理人员,因为她过去多次遇到过这种情况,于是奶奶便转身要走。这时那个中年妇女开口说话了:“请问?您是陵川县吕家沟的吗?”  

听到这个女的说出自己老家的名字,奶奶的心里吃了一惊:她怎么会知道我的老家呢?奶奶马上停下了脚步,迟迟疑疑地说:“是,——是啊!我怎么不认识你?你是谁?”  

听到奶奶的回答,那个中年妇女的表情立刻变得激动起来:“你的名字叫周惠莲吗?”  

奶奶听到这个妇女竟然能叫出自己的名字,她的心头一震,几乎要跌倒,她站稳了自己的身子,转过脸来,仔细的辨认着这个能叫出她名字的女人到底是谁?她看了半天,仍然没有任何印象。她摇摇头。因为她一点儿也想不起来自己和这个衣着整洁、和蔼可亲的妇女有过任何交往。于是她疑惑地问:“是,是啊!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那女的眼泪都要快流出来了,上前一把拉住奶奶的手,声音颤颤地:“大妈啊!我是吴霞啊!”  

奶奶仍然没有反应过来:“吴霞?哪个吴霞?”  

吴霞热泪滚滚,她使劲摇晃自己拉住奶奶的那只手感情冲动地说:“大妈,你好好看看!我就是二十八年前在你们村下过乡,在你家里住过三年的小霞啊!”  

奶奶听了大吃一惊,手里的棍子和那只破碗都掉在了地上。她双手紧紧握住吴霞的手,嘴唇颤动着,好半天才说出话来:“小霞呀!你可是变了大样了!”  

吴霞泪水不住的往下流:“都快三十年了?怎么能不变呢?大妈,你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的呀?”  

奶奶抹了抹眼泪说:“说起来话长,先别说了吧!”  

吴霞掏出纸巾擦拭着自己的眼泪,又递给奶奶一块。可是她的眼泪越擦越多。  

奶奶流着泪说:“小霞啊!大娘做梦也不会想到,这辈子还能见到你呀!”  

吴霞哽咽着说:“大妈!我也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地方看见这个样子的你呀!”  

大巴车那边有一个人大声向这里喊道:“吴主任,快点儿过来吧!马上就要开车了!”  

吴霞向那边挥了一下手,然后从身上掏出一个钱包,从钱包里拿出两张人民币递给奶奶:“大妈,这是二百块钱,你先拿着。我们单位今天去集体旅游,过三四天就回来,回来我就去找你。”  

奶奶接过了钱:“哎!哎!”  

吴霞想了想,又从身上掏出来一张名片递给奶奶说:“大妈,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的地址和电话号码。等再过个三四天,四天吧,你就按这个名片上的地址去找我,或者给我打电话。我会去接你的。”  

奶奶已经激动的说不出别的话来:“哎!哎!”  

吴霞又说:“大妈,天这么热?你回去吧,不要在这里乞讨了,以后我会照管你的。”  

奶奶仍然只是应诺着:“哎!哎!”  

大巴车那边又喊:“吴主任!你快点儿啊!全车人就等你一个了!”  

吴霞朝那边喊了一声:“马上就好!”  

吴霞抚摩着奶奶的肩膀说:“大妈!你别难过,以后有我呢!天塌下来我都会替你顶着。”  

此时奶奶的大脑变成了一片空白,她只是机械地重复着那两个字:“哎!哎!”  

吴霞最后跟奶奶说了一声:“大妈,你多保重!我走了。”  

便快步向大巴车那边跑去了。  

奶奶仍旧呆呆地站在那里,刚才的一切她都是恍若梦中。当大巴车消失的没有踪影时,惊喜交加的奶奶才在那里失声痛哭起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