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集电视剧《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二十四、二十五集(连载)
第二十五集 众人看望 吴霞设宴谢大家
病愈出院 新生活胜似天堂
一
医院住院部里。
奶奶住在一个单人病房里。房间卫生整洁,窗外阳光明媚。床头柜上放着一束艳丽的鲜花。吴霞正坐在旁边给奶奶分药。奶奶的脸盘也白了也胖了也圆润了,整个人变得精神饱满、容光焕发了。
奶奶:“小霞,让我说,你就让我出院吧!我已经好利索了,你还让我在这里呆着 。不仅给你们添了麻烦,也更浪费你们的钱了!”
吴霞:“大妈!你就不要考虑什么钱不钱的问题!现在的的问题关键是怎么能把你的病治好,幸亏那天晚上把你抢救过来了,要不然我和洪宇会后悔半辈子的。”
奶奶:“都怪我自己没有小心,看看给你们遭了多大的麻烦,还影响了你上班。”
吴霞笑着说:“大娘!你就别说那么多的客气话了。只要能让你的身体恢复健康,我们受再大的累,化再多的钱都是心甘情愿的。谁让我们认识你呢?谁让您当年在我们到你们村下乡时,你对我们那么好呢?”
奶奶认真地:“那个时候,你们的年龄都还小,离家里又是那么远?一个城市的学生下到我们农村和我们干一样的活。我们不照顾你们谁照顾你们啊!”
吴霞:“对呀!你现在那么大年纪了,大老远的跑到我们城市里来,受了那么多的罪?又得了这么重的病,我们不照顾你谁照顾你呀!”
奶奶笑了:“你们都出息了,当上大官了,我这老太婆是说不过你们了。可是你们花多少钱?都给我记上账,等我的孙女挣了钱,一定是要还你们的。”
吴霞又笑了:“要说还,那可以。先得让我们把我们欠你的钱先还完。”
奶奶疑惑::“你们什么时候欠我的了?我怎么不记得?”
吴霞:“我们欠你,还有欠咱们村父老乡亲的人情债多着呢?是一生一世也还不清的。”
奶奶:“你说的意思我弄明白了,那不能叫做欠债,我们那是在报共产党的恩。共产党毛主席把我们从苦海里救出来,让我们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他们又给我们送来了这么懂事的孩子们,我们能不好好照顾好你们吗?我们是在报党和政府对我们的恩情呢!”
吴霞:“这就对了,你们当初照顾我们是发自内心的报恩思想,我们现在照顾你您也是代表党和政府,是理所应当的,不存在我们个人谁欠谁的问题。对吧?大妈!”
奶奶笑着摇摇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这时,关教授提着一些东西进来了,他一进门就向奶奶问好:“大娘!您好!你的身体恢复的真快,完全变样儿了!”
奶奶忙着要下床,关教授忙拦住了她。
奶奶说:“关教授!给你找了那么多的麻烦!你今天又来看我。”
关教授:“大娘!今天不光是我,还有两个人也来看你了,他们在后面,马上就到了。”
奶奶朝门口一看,只见王老师和桂花也提着一些礼物笑吟吟地朝她走了过来。
他们走到奶奶的跟前问候道:“大娘!看到你的身体好得这么快?我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桂花拉住了奶奶的手仔细端详着:“大娘!你的精神好多了。”
奶奶看到大家都来了,高兴的合不拢嘴:“ 好!好!都是托了你们大家伙儿的福了。”
王老师:“大娘!你好象也吃胖了不少。”
奶奶:“是胖了一些。这些天来,小霞整天让我喝牛奶、吃有营养的东西。怎么能不胖呢?”
吴霞笑着说:“大娘开始啊!总是这也不想吃,那也不喜欢。就是喜欢吃大街上的烤红薯。”
奶奶:“就是这种命,我怎么就觉得那东西好吃。”
桂花:“吴主任,大娘什么时候会出院啊?”
吴霞:“医生说,幸亏大妈的身体底子好。她的病都是由身体过度劳累、缺乏营养引起的。只要予以适当的治疗和补充营养,再过个十天八天就能出院。”
奶奶:“其实啊!早两天我就觉得能出院了,我现在早就觉得是好好儿的了。”
吴霞:“你不能光凭自己的感觉,要听医生的话,要相信科学。以后到了家里啊!我还得多给你补充一些营养,让你吃的白白胖胖的。下次你们再来看你的时候,要让她们都不出来你。”
大家听了都笑了。
王老师说:“大娘!你这回可是从奴隶到将军,从我们的小窝棚里一下子搬到省长家里,真的是一步登天了。”
奶奶:“这一次,多亏了你们大伙儿帮助了我。要不是我早就上阎王爷那里报到去了。”
桂花说:“主要还是你的命好!”
吴霞:“今天让大家来,有两个意思。一是大妈这段时间整天念叨你们。让你们过来看看她大家就都会放心;二呢,是洪宇的意思,他说大家给大妈都帮了很大的忙,其实也就是给我们帮忙。大家都是勇于助人为乐的好心人。让我略备便宴,代表他谢谢大家。”
王老师:“吴主任,帮助大娘是我们的良心所在,是我们凭自己做人的本能,做了一点儿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不用你们来感谢的。”
桂花:“对!表面上看起来是我们帮助了大娘,其实是大娘帮助了我们。她的思想和行为平时就感动和激励着我们,给我们增添力量和勇气,让我们积极地去面对生活。还让我——”
王老师:“和我搞成了对象。”
大家都又笑了。
奶奶:“你们帮了我那么多?还说我这么多好话?”
关教授深有感触的说:“好人帮助好人的时候都是这样,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许多有形和无形的东西。大娘!据我所知,对于康省长和吴主任、王老师和桂花他们爱情的形成,你可都是有意无意中起着月下老人牵线搭桥的作用的。”
奶奶笑着说:“这你可就冤枉我了。我可没有给他们牵什么线,都是他们两个人瞒着我自己偷偷搞的。”
大家哄堂大笑。
吴霞擦着笑出来的泪水说:“那也是你的功劳,叫做‘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现在还应该感谢大妈的是:她让我们这些原本素不相识的人走到一起来了。为了我们的相识。我们今天中午一定要好好的聚一聚,互相认识和熟悉一下。成为好朋友。”
奶奶:“我赞成。你们啊!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好人,好人跟好人就是应该成为好朋友。小霞请你们吃饭你们可都得去,再说了,数洪宇的官儿最大,吃他一顿也是应该的。”
大家又笑。
吴霞:“大妈!今天中午我就不照看你了。这里有蛋糕鲜奶一类的,饿了你就先垫垫肚子,等我回来了再给你做饭。”
桂花:“要是不行的话,你们几个人去吧,我留在这里陪大娘说话。”
奶奶:“谁也不准留在这里,都得去。别说晚一点儿吃饭,就是一顿不吃也没事儿。桂花你可是知道,我讨钱时中午经常都是不吃饭的。”
听了奶奶的这句话,大家沉默不语了。
吴霞看看表:“现在都十一点半了,我们大家走吧!快去快回。”
关教授:“对了!大娘,小敏来信了,给你先拿着,回来我给你念。”
奶奶连忙接过信:“好!好!”
桂花:“大娘!告诉你一件好事儿,我们皮鞋美容店开张好几天了。生意还不错,等你出了院以后,去我们的店里看看。”
奶奶:“好, 我出院后一定去。”
王老师微笑着走到了奶奶的面前,奶奶拉住他的手轻声问他:“王老师!你现在从学校里搬出来住了吗?”
王老师脸有点儿红,他轻轻地点了一下头:“是。”
奶奶欣慰地对他说:“这就好!以后你可要好好对待桂花。你要是欺负了她,我可是不会依你的。”
吴霞和关教授在一边悄悄地说着话。
桂花对王老师举了一下拳头说:“听见了吧?大娘就是我的娘家人和出气人。”
王老师:“大娘,我向你保证,我决不会动她一个手指头的。”
几个人向奶奶告辞了之后,一起向外面走去。
大家走后,奶奶仍然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自言自语地说:“我虽然失去了一个儿子,这一下子又有了几个儿子和女儿。”
二
某餐馆的雅间里。
吴霞几个人一边吃一边聊着。
王老师:“吴主任,我想请教一个问题,——”
吴霞笑笑:“请教不敢,有什么问题我们大家一起讨论。”
王老师:“现在的各种媒体上说这个是大爱、那个是大爱,大爱究竟有一个什么标准呢?也就是说什么是真正的大爱呢?”
吴霞:“这个问题我考虑过,但还不太成熟。关教授,最好还是你来解释一下,你是专门研究社会问题的专家。”
关教授:“什么专家啊!就是比你们多看了一些书。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我也是从一本书上得到了启发以后,才刚刚思考这个问题的。爱的定义很多,各有各的说法。就总的说来,爱只分三个种类:一,自私的爱,这种爱是一种贪婪和卑鄙的爱,它是只有人类社会中才会出现的爱,为了达到自己的卑鄙目的,这些人可以去欺骗、说谎、抢劫和杀人。他也爱自己的妻子儿女,但是这种爱是建立在侵犯和损害别人的基础上的。今天,这种人打着各种冠冕堂皇的旗号,披着各种美丽的外衣,什么文化啦!国粹啦!道德啦!文明啦,说起来好听。但是他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损害多数人的利益。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把自己奢华和享受构筑在广大人民的贫困生活上。这些人只爱自己的家人,金钱和能为他带来金钱的所谓的事业。”
王老师:“你说的真好!第二呢?”
关教授:“这第二,就是普通的爱,也可以说是本能的爱。这个本能也就是只动物的本能。列宁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当然,这也是一种最基本的爱。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拥有这种爱。比如尊敬自己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但这些都不过是一种狭义的爱。”
桂花:“这些都不能称为大爱,我以为这些都是大爱呢?”
关教授笑:“大爱这个名词是不能滥用的。大爱是无疆的,现在的人们太多的滥用了这个词语。”
王老师:“那什么才可以称为真正的大爱呢?“
关教授:“真正的大爱,是一种崇高的爱、一种无私的爱、一种忘我的爱。”
王老师:“您可以具体解释一下吗?”
关教授:“这种爱就是为了别人的爱可以牺牲自己的爱,为了人民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利益的爱。为了社会的利益甚至牺牲了自己生命的爱,这种爱才可以称之为大爱。”
王老师:“您可以举例说明吗?”
关教授:“在我们的这个时代,比比皆是。如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的革命家、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解放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英雄。以及许多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们。比如黄继光、董存瑞、王铁人、焦裕禄以及现代社会上无私奉献他人的各行各业的人们。必须强调的是:真正的英雄是以其高尚的思想境界和伟大的精神感动人的,他们的爱才是真正的大爱。他们的英名不仅使人民会从内心发自崇敬,而且会流芳百世、炳彪千秋。而靠一些媒介以商业经济利益为目的而吹捧出来的那些并不属于大爱的所谓精英们只会昙花一现,风光一时。人民是并不承认他们的,而且对他们只会嗤之一鼻。他们将来只会为历史的笑柄。”
王老师:“听你这么一说,我真的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吴霞:“当然了。我和关教授是大学同学,在那时,他就是我们班里的高材生。”
关教授:“你就别吹捧我了。”
桂花:“我是一个初中生,今天能听到大学教授讲课,真的是三生有——有什么?”
她把目光投向王老师。
王老师笑答:“三生有幸。”
桂花:“对!三生有幸。来!关教授,我虽然不会喝酒,但我要敬您一杯,我先喝,这叫做什么来着?”
王老师:“先干为敬!”
桂花:“对!先干为敬!”
关教授也站了起来:“好!谢谢你!来!我们大家都干了,为了我们的相识,干杯!”
大家都站了起来,碰杯后一饮而尽。
三
医院门口。
一辆轿车在门口停着。吴霞、院长、医生以及几个医护人员搀扶着奶奶走了出来,吴霞和奶奶上了车后,向大家招手,车向外边开去。
车上。吴霞:“大妈,感觉怎么样?还好吧?”
奶奶:“好!好!就是舒坦。这一辈子还是头一回坐这玩意儿呢?怪不得叫做小轿车!真比坐轿子还舒服呢!”
吴霞:“大妈!你年轻结婚时,坐过轿子吗?”
奶奶:“没有。我结婚那会儿,是刚土改不久,我是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到他们家的。那匹马走到他们家门口时,听见了炮响,竟然尥起了橛子,差点把我摔下来,可把我给吓坏了。从那以后,我看见那匹马就害怕。”
吴霞笑了起来:“大妈,你说话还是那么风趣啊!”
奶奶:“小霞,以后到了你们家里。我该怎么称呼你呀!人家都叫你主任,我可是改不过来啊!”
吴霞:“那你就别改。在你老人家的面前,我永远都是你的女儿小霞。每当你一叫我的名字,我总是觉得又回到过去的那个年代了。”
奶奶:“行!行!那我就还这样称呼你。小霞!你爸你妈他们的身体都还好吗?”
吴霞:“好!他们的身体都好。在家里没事儿,为我哥哥抱孩子呢!他们说等几天要过来看望你的。”
奶奶:“看什么看啊!我已经是好好的了,不要再给他们添麻烦了。”
四
吴霞家里。
吴霞打开门,领着奶奶走进了他们的屋子里。
吴霞招呼奶奶坐到沙发上,并给她倒了一杯茶水。
奶奶用好奇的神色四处打量着:“哎呀!你们家住的还挺宽敞啊!”
吴霞说:“前年我们这个家里还是六口人呢!去年年初,洪宇的爸妈住在这里怕给我们添麻烦,就搬到深圳他弟弟那里去了。我们有一个外甥女原来也住在这里,年前结了婚以后,也搬走了。我的儿子也是去年到上海的一家公司工作,每到过年时才回来一次。洪宇自从去年当上了负责农业的副省长,整天都忙得不在家。每天晚上差不多都是我一个人在家。总是显得空荡荡的。这你一来就好了,有人跟我做伴了,我高兴还来不及的。你还总是说回老家。大妈!你这个年纪了,回到老家孤零零一个人呆在家里,又能干点儿什么呢?”
奶奶:“你们都是着忙工作,还要伺候我,我怕给你们增加麻烦。”
吴霞:“你怎么会给我们增添麻烦呢?你是给我们增加高兴、增加安慰来了。洪宇说,你来我们家能让我们尽一点儿孝心,是对我们良心的最大安慰,你连这个机会都不想给我们啊!”
奶奶:“好!那我就给你们这个机会。先住一段时间,看能不能适应?你让我住哪个屋子啊?”
吴霞站起身:“走, 我领你去看看。是我外甥女原来住的那一间。前些天,我又给你买了一些东西重新布置了一下,你看看满意不满意?“
奶奶说:“满意满意!怎么着都满意。“
吴霞领着奶奶走进了那个房间。
奶奶一走进屋子里就惊叹起来:“哎呀!这么好!过去的皇宫娘娘也就是这个样子吧!”
吴霞笑笑:“是啊大妈!你以后就是我们家的皇宫娘娘了。”
奶奶笑:“呵呵!我可担当不起啊!”
奶奶看到那么大的电视,禁不住的上前用手摸了摸:“这么大的电视机啊!”
吴霞:“怕你看不清,我们把我们房间里的那个电视机给你调换了一下。”
奶奶:“你们什么都替我想得这么周到。我真是象王老师说的那样:从地上一步上到了天上。那你领我到你们的厨房和那个什么——对了,那个卫生间去看看吧!”
吴霞:“好!在那边。”
她领着奶奶到了厨房,奶奶看看这里,摸摸那里:“这厨房也不小,比我做过事情的那几家都宽敞。”
吴霞:“大妈!你在县城时给几家人做过保姆?”
奶奶:“连我的那个亲戚也算上,算是三家吧。”
吴霞感触颇深地说:“再加上在这个城市里乞讨的经历,你老人家的人生可真的算得上是饱经风霜了。”
奶奶:“你就不要难受了。现在不是什么都过来了吗?”
吴霞擦拭眼泪:“对!对!”
奶奶又摸着冰柜和消毒柜说:“这些东西,兴伟、阿美他们家也有,我会使用的。只是你们的这个煤气灶和他们的不大一样,你得教教我。”
吴霞不解:“你这么大年纪了!学这个干什么?我们又用不着让你来给我们做饭。”
奶奶认真地:“小霞啊!别的我干不了,这淘个米、洗个菜、熬个稀饭什么的,我还是能干一点儿的。”
吴霞:“这可不行。让你到我们家里来住,就是要让你疗养身体来的,什么都不许你来干。”
奶奶笑着坚持说:“小霞,你不让我干活不行,我要是不干一点活,整天呆在这个屋子里。没病也肯定会憋出毛病来的。”
吴霞苦笑着:“大妈啊!我真的拿你没有办法了。走,咱们到窗户那边看看去。”
吴霞领着奶奶走到了那个明亮的玻璃窗前。
她指着远处一片绿树成荫、而且可以看到几个大型游乐玩具的地方说:“那边就是人民公园,离这里不太远。平时在那里游玩的人很多,你没事儿的时候经常去那里走走。特别是到了晚上,在公园的西北角一个叫做怡静园的地方,有许多中老年人都在那里唱歌跳舞自娱自乐,可好玩儿了。洪宇的爸妈在这里时,晚上就经常去那里玩儿。”
奶奶高兴地连连点头:“好!好!”
五
编辑部里,大家都坐在自己的工作台前,吴霞正站在那里给大家讲话。
吴霞说:“这一期刊物已经编排好并准备马上付印了。我感到这一期的内容经过改版比以前几期的充实多了,可读性也强了,版面的设计也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几个栏目的选材加重了使用普通生活中平凡人物的闪光思想和感人故事,我相信这一期杂志一定会引起读者们的注意力的。希望大家以后继续努力。
我现在想给大家讲一下我们以后办刊物的工作要求和努力方向。我们以后要努力的朝着反映普通百姓的现实生活和他们的喜怒哀乐。不能只把我们的目光和镜头只是对准那些知名人士以及公众人物。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不能本末倒置。现在我们的这个社会上,锦上添花的人太多了。作为我们一个由人民出钱所办的刊物,我们应该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我们要力图真实地再现当今人民群众的真实思想和迫切愿望。只有真正的热爱人民、了解人民,才有可能会创作出深受人民欢迎的、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我们通过我们的刊物和其他渠道告诉我们的作者和特约撰稿人。要求他们深入农村、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的最底层。要用他们的才能写出无愧于社会和时代的作品来。我就讲这么多,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说。”
李超说:“吴主任所说的都很重要,击中了当前文学现状的要害。我们在组稿时都要向他们反复强调这一点。
年近七十的老编辑老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说:“我看光靠这样一般性号召的效果不会太明显。这些年我们也多次尝试过号召作者深入生活。可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收效甚微。”
吴霞对他说:“老萧!你是老同志,有什么好的建议你尽管说。我很想听听你的想法。”
老萧说:“光是有一般性的号召,而没有具体的措施。就等于光打雷不下雨。我们不能总是号召作家下基层,结果刚刚下到县一级就回来了,也有下到乡一级的。下去干了一些什么呢?都是在办公室里听了一会儿汇报,然后再吃喝一顿就跑回来了,连老百姓的面都没有见到就回来了。这样的深入基层有什么用呢?这样怎么能写出反映人民真实思想和生活的作品呢?我认为:要想写出让人民感动的作品来,作家们要有吃苦的决心和勇气。要切实地深入地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 。最少也要住上个一年半载的。真正的把握住社会真情、把握住时代的命脉。深刻理解人民的迫切愿望,只有这样,才会写出有震撼力的作品来,否则,都不过是空谈而已,就象赵本山的小品中所说的那样,都是扯淡。”
李超:“萧老,我不大同意你的意见。我认为,现在的科学这么发达了,在网上以及各种媒体上什么样的信息和报道都有,到一个偏僻的消息闭塞的小乡村里去,能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作为现代人,完全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了。”
老萧:“小李,你说的那个天下事,只是一个方面的天下事,而要想真正了解社会真情、老百姓的心声,就必须老老实实地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间。这是唯一的途径,而决没有第二个。在各种媒体和网上,你所获得的东西都是经过选择的片面的有倾向性的东西。都是一些因为各种原因经过加工和过滤的东西。那里面有真实的也有不真实的,甚至还有完全是虚假的。从这些东西里,你能辨别出什么是真正的发自人民内心的东西吗?回答是:不能,不要说是我们不能,就是天才,就是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也不能,他们的正确思想和理论都是在当时的社会实践中经过对事物的观察、体验、研究、分析才得出来了。离开了社会实践,任何人都做不出真正伟大的事情。更不要说我们的作家了。躲在舒适的房子里面是绝对不能够写出好文章来的。”
倩倩:“对!好象是毛主席说过:你要是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须去亲口去吃一口梨子。不然,你就是吃再多的香蕉也感觉不到梨子的滋味。”
大家都笑了。
吴霞笑:“这是毛主席什么时候在哪篇文章里说的?”
倩倩:“三七年,《实践论》。”
吴霞:“是这么说的吗?”
倩倩:“前半部分是,后半部分是为了说明问题而借题发挥,一个意思。怎么样?”
吴霞笑:“还算贴切。”
李超:“你们说的也许都有道理。不过那也不见得非要下到农村去,也可以利用另外的方法和形式。在我们的城市里就有许许多多的农村人,比如扫大街的、卖菜的,卖包子的,搞建筑的。我们多向他们了解了解,不也一样可以了解农村吗?”
老萧:“你这样的采访只是零碎的片面的,反映不了农村的全部生活面貌。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盲人摸象。只会得出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结论。我问你,在鱼缸里养鱼和到大海中去打渔的感受会一样吗?”
倩倩:“对!生存的环境和所处的地位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会不一样。有这样一个故事,也许大家都听说过。我再给大家罗嗦一遍:说是古时候有一个大臣、一个诗人、一个煤矿老板在一起饮酒做诗。诗人说出第一句:‘大雪纷纷落地,’大臣说:‘全托皇上福气;’煤矿老板说:‘再下三年不多,’那个端茶倒酒的伙计憋不住了,说:‘放你妈的狗屁。’”
大家又轰然大笑起来。
倩倩:“大家别笑。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问题:生活的环境不一样,所处的位置不一样,考虑问题的角度也肯定不一样。我的话完了。”
大家热烈地议论起来,只有李超耷拉着脑袋。
最后,吴霞做总结性的发言:“老萧的观点很有建设性;倩倩的故事很有针对性;李超的想法也是有可取之处。在城市里认识一些农民朋友和他们聊聊天、说说知心话也是了解他们思想的一种途径。但首先有一条,就是必须是真心实意地与他们交朋友,不能用施舍的心态、不能用居高临下的态度。要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姐妹兄弟。只有这样,他们才可能会向你敞开心扉,把心里的话都掏给我们,在他们许多人的身上,都是有一大堆故事的。就看你会不会挖掘了。但是,如果谁要是想写一篇有深度、有思想、有影响,能准确生动地反映出农村这些年来的巨大生活变革的优秀作品。还必须真正的到农村去。就象老萧所说的那样:你在家里的鱼缸里是怎样也想象不出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捕捞海鱼的感受的。今天我们就讨论到这里吧。大家要是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咱们今天开会就开到这里吧。”
倩倩举手:“报告主任,我有别的事情。”
吴霞用一种无奈的神情笑笑:“你呀!又出什么花样?说吧?”
倩倩:“上次旅游时,你不是答应过,等你的那位老房东奶奶住到你家里以后,让我们大伙去你家里去做客吗?前些天你说她有病住了医院,不让我们去打扰她,现在,那位老人家是不是已经出院了?是不是已经住在到你家了?”
吴霞:“你这丫头!还记着这挡子事儿呢!”
倩倩:“‘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嘛!”
吴霞:“好!我就告诉你,她前几天已经出院了,现在就在我们家住。”
倩倩:“那你什么时候安排我们去你家里看望老人家呢?你不会不欢迎吧?”
吴霞:“我当然欢迎。你们要是去的话——,那就明天吧!明天是星期六。我也正好有空给你们准备准备。让你们这几个小馋猫解解馋。”
老萧:“吴主任,我明天有事,改天再专程去登门拜访。”
吴霞笑笑:“好!随你的便。我哪天会专门请你的。”
倩倩高兴了起来:“这下好了!终于有机会能到省长家去开开眼界了。”
吴霞笑笑:“这个方面希望你们几个人要做好思想准备,不然的话到了我们家里以后,看到的情况与你们的想象差别太大而会吃不下饭。”
倩倩:“不可能。省长的家里肯定会与众不同的。”
吴霞:“我说了你们也不会相信,到了你们就会知道了。不过我得宣布一条纪律。”
大家都一楞,倩倩更是有点疑惑:“什么纪律啊?”
吴霞:“就是一律不准带任何东西,否则拒绝进门。这可是我们两个人共同商定的一条铁的纪律。望大家都要遵守。”
听到吴霞的这条纪律,大家相视而笑。
倩倩却一本正经地:“那不行,至少得让我们带三样东西。”
吴霞坚持说:“这是原则,我说过了,什么东西也不能带。”
倩倩说:“我带的东西是:一:嘴,二:笔,三:笔记本。
大家都又笑了。
吴霞嗔笑着说:“这丫头,说话总是绕弯子。好吧!这三样我批准。”
第二十六集 坎坷经历 众青年感动不已
采访民工 遇尴尬倩倩解围
一
晚上吃过晚饭以后,吴霞和奶奶在厨房里洗刷着碗碟,她们一边干活一边聊着过去的事情。
吴霞问:“大妈!你在别人的家里当保姆时,他们都对你怎么样?”
奶奶说:“有的还好,有的不怎么样。”
吴霞又问:“好的多吗?怎么个好法儿?怎么个不好法?”
奶奶说:“当然还是好人多。好人呢?知道咱的难处,把我当自己家人看。不好的呢?横挑鼻子竖挑眼儿,把我当做她的使唤丫头看。”
吴霞同情地说:“那种寄人篱下的滋味儿是很难受的。”
奶奶说:“是啊!不然,我后来为什么就是去乞讨,也不愿意去伺候别人。”
吴霞感慨地说:“好在那种日子永远成为过去的事了。”
奶奶高兴地说:“来到了你们这里,真的和上了天堂一样。”
吴霞说:“我们家的这个条件,在市里也是一般,不过是房子比一般人宽敞一些。别的也没有什么区别。”
奶奶说:“我就是做梦也不会想到还会在这里碰到你们,快八十岁的人了,还会过上这样舒心的日子。”
吴霞诚恳地对奶奶说:“大妈!我们两个人白天都上班,洪宇他经常不在家。主要是我天天会和你在一起,如果对你有照顾不周的地方,你可是该说就说。”
奶奶满意地笑了:“你们对我这么好,又有这么好的条件,我就已经很知足了,哪里好会有什么意见啊!”
吴霞懊悔地说:“大妈!要是我们能知道的话,早点儿把你接来就好了!”
奶奶笑了笑问道:“小霞,我有点纳闷:从我来有一个礼拜了吧?包括礼拜天,为什么总是看不到洪宇呢?是不是和你闹矛盾了?”
吴霞笑着答道:“大妈!看你想到哪里去了?你是想和他说说话吧!这最近一段时间他确实有点忙;上个月省长去北京看病,担子就压到了他的身上,这好多天了,我也是只见过他几次。都是很晚了才回来,一大早就走了。”
奶奶关心地说:“他总是这么忙,可千万要注意身体。”
吴霞说:“我是经常提醒他的,可他有时候工作起来就没明没夜了。在其位就得谋其政,趁着他还能干,就为大家多干点儿事情吧?等再过个十年八年到了退休年龄,就能过上比较休闲的日子了。”
奶奶说:“敢情你们干工作也是挺不容易啊!”
她们把厨房收拾完毕之后,就来到了客厅,坐在沙发上一边聊天一边看电视。
吴霞:“大妈!我告诉你一件事:明天上午我们的编辑部有几个年轻人想来看看你。因为我曾经给他们讲过你的故事,他们听了都很感动。想来看望你并和你说说话。你可要做好思想准备。”
奶奶谦虚地说:“哎呀!我又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一个农村老太太有什么好看的?我也没有文化,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和这些有文化的年轻人怎样说话呀?”
吴霞笑着为她鼓劲打气说:“谁说你没有见过世面?谁说你没有文化?你在解放前跟着母亲要饭,见证了旧社会的悲惨情景;解放后又经历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合作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这么多的的历史和场面你都经历过了,一定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吧!这种思想和感受就是一种最基本的文化。这两年来,你一路从农村走到县城,又从县城走到省城。在社会中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雨,看到了各种各样人们的最真实面目。你的世面不比谁见的多呢?”
奶奶疑惑地问道:“我这也叫文化?”
吴霞认真地对奶奶说:“是啊!把你这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和真切感受记录下来就是一种文化,而且这还不是一般的文化,是那种最基本、最鲜活、最生动的文化,是所有文化中最宝贵最有意义的。他们来了,你有什么就说什么。这就是他们最需要了解的东西。”
奶奶仍然是似懂非懂地说道:“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光以为文化是那些唱戏的、写字的、拍电视的人才有文化呢?还是第一次听说我们老百姓身上还有文化呢?”
吴霞笑笑又说:“大妈!具体到你的身上,文化的内涵就更丰富了。你不仅有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文化,还有着伟大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革命传统文化。如果有谁能把你身上的这种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时代精神整理出来,还会对这个社会起到很大的启示和指导作用呢?”
奶奶:“我会有那么大的作用吗?”
吴霞:“人民才是各种文化的创造者,而各种媒体和文化人只是文化的记录和传播者。”
奶奶呵呵地笑了:“你这样一说,我更听不明白了。”
吴霞说笑着说:“大妈!不管你明白不明白,他们明天来了,你有什么说什么就行。”
二
第二天上午。
吴霞和奶奶在客厅里打扫着卫生。
奶奶:“小霞!你说今天上午你们单位有几个人要来,可是怎么没有看见你去街上给他们买东西啊!中午不留他们在家里吃饭啊?”
吴霞笑笑:“这几个年轻人,不管他们吃饭还能行吗?他们都是第一次来,还得多给他们搞几个菜呢!”
奶奶:“那怎么还没有看见你下手准备呀?难道你会变戏法儿?”
吴霞:“你刚才没有听见我打电话啊!那是我在给一个饭店打电话,中午的一桌饭菜都已经订好了,咱们就光等着吃吧”
奶奶惊奇地:“是真的吗?”
吴霞:“在城市里就是这么方便,你打一个电话,他们就会根据你的需要把东西给你送过来的。我们只要把碗盘儿等需要用就餐用具准备好就行了。”
奶奶:“哦!我明白了,但是主要的还是必须得有钱。”
吴霞笑了:“大妈说话总是那么一针见血。”
奶奶:“这不是老实话吗?我到里边去一下。”
她朝卫生间走去。
这时,门铃响了。吴霞连忙去开门,嘴里还说道:“说来就来了。”
吴霞打开了门,看见只有倩倩一个人进来,她笑嘻嘻地向吴霞鞠了个躬并问候说:“阿姨好!”
吴霞因为和倩倩的关系非同一般,就没有理会她,奇怪地往倩倩的身后看着:“倩倩,人呢?人怎么都没有来啊?”
倩倩笑着问道:“吴主任,我不是人啊?”
吴霞说:“我没说你不是人,他们几个怎么没有来啊?”
倩倩说:“他们几个马上就到,我是先行官。”
吴霞用怀疑的目光望着倩倩:“你们不是又在搞什么名堂吧?”
倩倩把两只手拍了一下伸在吴霞面前说:“不知道。我可是严格按照你所规定的纪律来的,你看,两手空空。”
吴霞一眼就识破了她的鬼把戏:“你们别又是和我耍花招!你虽然没带,让他们一起带过来,还不是一样?”
倩倩笑着说:“嘻嘻!你真是料事如神。我们本来也没有打算买,可是又一想,我们虽然是到你家里来的,但是我们的目的是来看望奶奶的。那么勤劳善良的老人,又吃了那么多的苦,这回又得了那么重的病?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给她老人家带点儿东西表示一下我们的心意和祝福?怎么会好意思来看她呢?”
吴霞埋怨她道:“不用说,肯定是你的主意。你呀!让我怎么说你呢?”
倩倩和她开玩笑说:“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吧,不要总是表扬我啊!”
吴霞无奈地说:“我拿你是没办法了。你先吃点儿水果吧!我去看看大妈,说去里面一下,怎么还不出来?肯定又是在里面洗衣服呢!这个大妈啊!总是闲不住。”
倩倩吃着香蕉一边四处张望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这省长大人的家里真的是很一般般啦!”
吴霞和奶奶一起过来了,她说:“倩倩!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奶奶。”
倩倩忙站起来,拉住奶奶的手:“奶奶!你好!我是倩倩。”
奶奶有些拘谨地:“好!好!你来了,快点坐下吧!”
她们三个人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倩倩对奶奶说:“奶奶!你比我想象得年轻多了。”
奶奶笑着说道:“都七老八十了,还年什么轻啊!这闺女真会说话。”
吴霞对奶奶说:“这是我们编辑部的台柱子。是个经常出头露面的角色。脑瓜子灵活着呢!”
奶奶点着头说:“看着她就象个人物。不单单是人长的好看,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机灵劲儿呢!”
倩倩笑着答道:“奶奶,你别夸我了。再夸,我就要钻到茶几底下去了。”
吴霞说:“那么小的地方,你钻得下吗?”
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吴霞又对倩倩说道:“倩倩,你别看大妈没有上过学校,可是她有一种天生的幽默潜质,说起话来总是很逗人的。我们当年下乡时,除了喜欢大妈的慈祥和淳朴以外,还喜欢她的幽默风趣。
倩倩说:“这我可得好好学学。”
奶奶也笑着说:“小霞啊!瞧你把我夸的!什么风趣幽默,我可不懂这些新名词。我说话不过 是直来直去,不会去拐弯儿磨角的。”
倩倩说:“属于天然的幽默大师。”
奶奶说:“你就别跟着小霞夸我了。瞧我这记性,你叫什么来着?”
倩倩说:“我叫苗倩倩。”
奶奶说:“倩倩。这个名字好记,我们村子里都有好几个呢!”
倩倩对她俩说道:“那是因为我的名字太俗了,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全国有好几十万个呢!真的太烦人了,小的时候,有一年过六一儿童节,我跟我妈到公园里去游玩,我去上厕所的时候,里面齐刷刷地蹲着七个小女孩儿。我只好在那里等,我妈在外面等的时间长了,就在外面喊我,你们猜怎么着?四个女孩子都应了声,可把我们几个人都乐坏了,都笑得好半天没有提起裤子来。”
她们三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吴霞说:“真的?还有这样巧的事儿啊!又是自己编的吧?”
倩倩认真地说:“真的,不信你去问我妈。那次也真的是太巧合了。”
奶奶说:“倩倩!你今年多大了?”
吴霞说:“这回,该给奶奶透露你的真实年龄吧!”
倩倩说:“那怕什么?小女我今年二十八岁了。”
奶奶有些吃惊地:“有那么大吗?我怎么看,你最多也就是二十三四岁的样子。”
倩倩说:“奶奶,我真的有那么大了,还是实岁。之所以看起来年轻,一是爸妈生的好;二是因为自己保养的好;三是吴主任领导的好;天天心情都舒畅,月月工资有保障,年年还有奖金。所以越长越漂亮。”
倩倩幽默的话语把吴霞和奶奶又逗笑了。
奶奶又问:“你结婚了吗?”
倩倩回答说:“报告奶奶!小女还尚未婚配。”
奶奶说:“这么好的姑娘还没有找到婆家?是不是你太挑剔了,用我们农村人的话说,叫做:‘瓜地里挑瓜,越挑眼越花’。”
倩倩说:“报告奶奶!小女去瓜地里看过了,没有好吃的甜瓜,都是一些木头木脑的大呆瓜。”
吴霞和奶奶又笑了。
吴霞对奶奶说:“听出来了吧?大妈,她的眼光高着呢!”
奶奶说:“倩倩模样儿好,人又聪明。眼光就得高一点儿。一定得找个又有本事又长得帅气的小伙子。”
倩倩说:“谢谢奶奶的吉言,咱们俩想得一样。到时候,我一定把他带过来,让你把把关。”
奶奶笑了,对吴霞说:“她呀!和你那个时候一样的可爱。”
吴霞说:“时代不同了,她可比我强多了。思维敏捷、性格开朗、做事干净利索,拿得起放得下,是一块做记者的好料子。”
门铃响了。倩倩忙跳起来去开门:“我去开门。肯定是他们来了,怎么这么长时间才来啊!”
李超和一男二女四个人笑容满面的进了门,他们的手里拿着一束鲜花和一些礼品。走到奶奶面前一起喊道:“尊敬的奶奶,祝您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奶奶忙走上前,接过鲜花激动地:“谢谢!谢谢你们这些好孩子们。”
吴霞忙让大家都坐下,然后悄声对倩倩说:“你给大家拿东西吃,我去打个电话。”
倩倩:“你去吧!这里就交给我了。”
她一边给大家递东西吃一边喊道:“哎!大家各取所需了,谦虚使人后悔!不吃白不吃了啊!”
倩倩的诙谐和幽默使屋里的空气变得轻松活泼起来。
吴霞看到大家都来了,时针也指向十一点多钟了,到里边给那个饭店打电话。她拿起电话说道:“喂!是岳阳饭店吗?我叫吴霞,对!上午九点钟的时候跟你们订了一桌中午餐,对!对!你们开始做了没有?已经开始做了?那好。你们抓紧一点儿,我们这里人都已经到齐了。好!好!做好了就马上送过来吧!好!就这样吧。”
客厅里。大家围着奶奶一起说话。
李超:“老奶奶,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奶奶:“问吧,我没有上过学,我说什么你们可千万不要笑话我。”
李超:“当初,康省长和吴主任他们到你们村里下乡时,既非亲非故、有没有经济效益——也就是说国家也没有给你们任何补贴,那你们为什么对他们那么好呢?”
奶奶:“为什么?就是为了响应共产党和毛主席的号召。是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咱们穷人打倒了地主恶霸让咱们翻了身,有了饭吃有了衣穿。咱们怎么能不听共产党的话呢?他们那时还是孩子。年纪轻轻就远离城市、远离父母来咱们农村下乡锻炼,来和咱们一起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咱们怎么能不把他们照顾好呢?做人都得讲良心,谁对咱们老百姓好,咱们就得报谁的恩。”
一个女青年:“这是我们听到的最质朴的话语。”
倩倩:“奶奶!我们听吴主任说:她当年在你们家住的时候,半夜得了急病,你和别人冒着风雪严寒走了四个多小时把她送到医院。走到医院里以后,你一下子就累得站不起来。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你呢?”
奶奶:“是那种热爱共产党、热爱新社会的精神。他们这些城市里的孩子们到咱们农村来,跟咱们吃一样的苦受一样的累,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建设好咱们的社会主义?让咱们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这些好孩子是党和毛主席给我们送来的,我们就要尽心尽力的把他们保护好。别说是累趴下了,就是赔上这条命也上值得的。”
大家听了沉默不语。
李超:“奶奶!你的话太让我们感动了,比那些文化大师们讲的什么国粹呀什么的又实在又令人信服。我现在才明白和相信:你们这些普通的劳动人民比那些只会搬弄古董糊弄人的一些专家们的思想境界高尚多了。”
倩倩:“奶奶!我想再问你一个问题。当初你和你的丈夫刚结婚三天,他就离开你上了战场,后来又光荣牺牲了。你漫长的一生中仅仅享受了三天做女人的幸福。你为什么不嫁人呢?不好意思啊奶奶!这个问题我问的有点尖锐了。”
奶奶停顿了片刻之后又说:“已经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了,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我不能光是为了自己活着,我孩子他爹牺牲了,我心里肯定很难过,但是孩子他爷爷和奶奶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失去了精神的支柱。他们比我的心里更难过。我不能再让他们失去儿媳妇和孙子。他们的儿子是为了保卫国家保卫人民牺牲的,我也得为了国家和人民把他们照顾好,让他们好好的活着。他们也劝说过我让我改嫁,可是我怎么能丢下他们不管呢?咱们做人不能不讲良心呀!”
倩倩:“你这才是真正的良心,真正的大爱。为了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幸福而牺牲了自己的幸福,是一种真正的奉献精神。”
奶奶:“对啊!人要是光想着自己,那还能叫做人吗?”
李超:“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好的东西,比如腐败现象、歧视穷人、社会分配不公等等。奶奶,您是怎么看这些问题的呢?”
奶奶:“要我说啊!坏东西什么时候都有,有时候多一点,有时候少一点,就我的眼光看来,这个社会是向前发展的,说明好的东西还是多的。那些坏东西只能逞兴于一时,但因为他们是见不得人的坏东西,只能藏在阴暗的角落里。等将来太阳一出来,它们就会露出原形。我住在洪宇他们家,看到他没明没夜的为咱们老百姓工作、为咱们老百姓们操劳。我心里就高兴,就知道咱们的国家是很有希望的。咱们老百姓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
李超:“奶奶!我们这次来看望您,受到很大教育。真的是不虚此行啊!”
这时,门铃响了。吴霞忙去开门。一个送餐员提者一个大食品盒进来了。吴霞引他到厨房里。
倩倩把食指放到嘴唇上:“嘘!今天吴主任在饭店给我们订了包餐,好幸福啊!”
奶奶:“听小霞说:你们都是第一次来,要好好招待你们呢!”
吴霞走过来对大家说:“大家来说了半天的话,口也干了,肚子也饿了吧?我准备了一点便饭,大家一边吃一边谈。”
李超:“吴主任,我们给你添麻烦了。”
吴霞:“客气什么?不是你们奶奶来到我家,平时想请你们都找不到理由。”
倩倩笑着说:“这以后可就有理由了,以后我们大家都会经常光临你的寒舍的。”
吴霞:“好啊!你们奶奶一个人呆在家里没事做,正好需要人陪她说话呢!”
倩倩:“好!咱们一言为定。”
大家簇拥着奶奶说笑着朝饭厅里走去。
三
餐厅里。
奶奶被让到了上座。
她刚刚坐定就发出了惊呼:“小霞,你怎么搞了这么多的东西啊?得花多少钱啊!”
吴霞笑笑:“大妈!我和洪宇早就该回报你过去的恩情了。这么多年了!你才来到了我们的家,而且你这一次又是拣回来一条命,我们是应该给你庆贺庆贺了。洪宇这些天又抽不出时间来,平时我们两个人弄多了也吃不了。今天趁着大伙儿来,我也正好和大家一起向你表示祝福。”
奶奶:“这也太多了,平时吃的就够好了。”
吴霞:“李超,你来倒酒。老规矩:你们两个男生喝白酒,我们几个喝红酒。”
倩倩站起来说:“来!让我们借吴主任的花献奶奶这个佛,为奶奶的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而干杯!”
吴霞笑道:“你还真会借花献佛啊!我还没说开场白呢!”
奶奶笑着说:“谁说都一样。只要是大家都开心就好。”
大家在祝福声中一饮而尽。
等大家坐定,李超给大家斟满了酒以后,吴霞又站起来。
她说:“我昨天已经有言再先,不让你们带任何东西。结果你们都违例了,现在我决定,每人罚酒一杯。”
李超他们几个人端起酒杯都抿了一口,表示认了罚。
倩倩笑:“这可没我什么事儿啊!”
一个女孩子说:“你是幕后策划者,应该重罚。”
李超端起自己前面的酒杯说:“好!倩倩不会喝酒,我替她喝。”
说着便把杯子里的酒喝了个底朝天。
那个女孩儿说:“酒不醉人人自醉,别有一番滋味儿吧?”
倩倩用手指捅了她的腰一下:“你又在瞎咧咧什么呀!别胡扯八道啊!小心我收拾你。”
吴霞:“你们别光顾着说笑了,快吃菜吧!倩倩!这是我专门为你们几个点的大闸蟹。尝尝味道怎么样?”
倩倩品尝着:“好吃好吃。味道真不错。”
奶奶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唉!这又得花你们多少钱啊!”
吴霞笑着劝她说:“大妈!这没费几个钱,是我上个月的奖金。”
四
在某街心公园里。
许多城市里的老年人在那里下棋、打扑克、散步、聊天,也有几个人在那里一边拉二胡一边摇头晃脑地哼唱着。
奶奶坐在一个石凳上看着聆听着,脸上却没有半点笑意,仿佛超然物外。一些过去的场景又浮现在她的脑海中:
(回忆场景)
场景一:——她和小敏、大娟正在那里说笑,忽然响起了巨大的爆炸声。她们相互搀扶着哭喊着跌跌撞撞地朝着外面跑去。——
场景二:——面无表情的阿美紧紧地抱着她怀里正在哭闹的贝贝,贝贝哭喊着:“我不让奶奶走!我不让奶奶走!”奶奶含泪而去——
场景三:——那天夜晚,兰珍犯了精神病时,对奶奶拳打脚踢,大打出手。奶奶呻吟着爬出了她家的房子。——
这时,有一个肥胖的牵着一条哈巴狗的中年妇女拍拍她的肩,把奶奶吓了一跳:“喂!你能不能换一个地方?我的这条狗在这个地方玩儿习惯了?”
奶奶:“这是公家的地方。我是先来的,为什么要给你让地方?”
那个妇女:“你先来?我都在这个地方呆了几十年了!没有教养。”
奶奶气得浑身打哆嗦:“你才是没有教养呢!”
那个妇女鼻子里哼了一声,悻然离去:“乡下人!”
奶奶定睛一看:还是原来自己乞讨时在广场上碰到的那个蛮不讲理的归妇女,脑海里又浮现出那一幕——。
奶奶起身站起来,往回走去。
五
吴霞家。她和奶奶两个人一起在吃饭。
吴霞:“大妈!你今天到公园里玩儿了半天,有意思吧?那里的老年人很多,玩儿什么的都有,洪宇的爸妈在这里住的时候就经常去那里,很开心的。”
奶奶:“那里热闹倒是挺热闹,可是我到了那里心里总是忽忽悠悠的,不知是为什么,心里觉得不踏实。好象偷偷进了别人的院子里一样。”
吴霞笑笑:“噢!那是因为你突然换了一个环境以后,心理有点儿不适应。习惯一段时间就好了。你呀大妈!以后要从心里头这样想:这个家就是我的家,这个城市就是我的城市。这一切都是我理所当然地应该享受的,慢慢的,你就会和这个城市融为一体了。”
奶奶勉强地笑笑:“行!我就照着你说的去试试。”
六
编辑部里。
李超站起来对大家说:“喂!各位。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我有一个新的想法:就是到咱们城市的建筑工地上去采访农民工,我想,空着手去不大好,现在的人都喜欢讲究实惠,给他们带一点儿小礼品更能很快地拉近我们与他们的距离。谁愿意和我一起去。”
一个女孩子问:“你准备了什么小礼物啊?”
李超:“我昨天到我们的街道办事处的计划生育办公室弄来一箱安全套。”
两个女孩子一听就“啊!”了起来,同时把羞红的脸埋在了办公桌上。
李超:“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你们这些小封建脑袋瓜儿。农民工们常年在外,没有受到过这种性知识的教育。我们用免费发放计生用品的名义可以更快的接近他们,打开他们的心扉,了解他们的思想。与他们成为朋友。不知道哪位女士愿意与我同行?”
两个女孩子装做没有听见,低着头使劲儿地翻书,其他的人也没有什么反应。
李超:“你们都是‘叶公好龙’,整天喊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人民,喊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农民工。这一接触到实际工作,你们就没有勇气了。”
老萧开了腔:“不是没有勇气,而是你的这个办法根本就不行。你这不叫做深入生活,叫做作秀、耍噱头,深入生活就是要切切实实地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间去。搞这些花架子没有什么用。”
李超:“萧老师,你又是和我过不去?我干什么你都不赞成。这样做总比呆在办公室里‘一杯茶水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要强吧?”
老萧:“也不见得,如果能看一本有启发意义的书,也比去瞎折腾强。”
李超:“你——”
倩倩站了起来:“好了!好了!你们不要争吵了!老萧的意见是真理,李超的想法也是有一点新的创意。这样吧!我去跟你去验证一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嘛!”
编辑部所有的人都抬起头,睁大着眼睛看着她。
倩倩站起来向外面走去,她对还在发愣的李超说:“走吧!把你的那些宝贝玩意儿带上。”
李超赶快抱起箱子跟在倩倩后面就往外走。
一个女孩子说:“这回倩倩终于给了李超一次面子。”
另一个女孩子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嘛!”
老萧:“我看他们俩根本不可能。文化层次不一样,思想观念不一样。智商差的更远。”
女孩子:“那也说不准,男女之间的事情有时候很难预料,有时候你看他们成不了,可他们偏偏就成了,而且过的非常幸福。”
老萧:“你们应该知道,倩倩不是一般的女孩子。”
两个女孩子互相吐了一下舌头,不做声了。
七
倩倩他们已经走到了门外。
正好碰到吴霞从外面回来。
倩倩和她打了一声招呼:“吴主任,你开会回来了?”
吴霞:“啊!倩倩!你们这是去干什么?”
倩倩头也不回的继续往前走着,她用用手翘起大拇指朝后指指:“问他。”
李超走到吴霞的跟前:“吴主任,嘿嘿!我们这是去工地采访农民工。”
吴霞惊异:“采访农民工?那你的手里抱的这是什么?”
李超:“安全套。”
吴霞的表情更始疑惑了:“什么?你们去给农民工去送这个?”
没等他回答,倩倩在前面转过身来朝他喊:“喂!你还去不去了?”
李超说了句:“吴主任,我先走了,回来再给你汇报。”
他说着抱着箱子就往前跑去。”
吴霞一头雾水地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又在搞什么鬼名堂啊?”
八
倩倩和李超来到了建筑工地,却看到工地上空无一人。
倩倩:“你是不是搞错了?工地上怎么会没有人呢?“
李超:“不会吧?今天早上我路过这里时还看到这里有很多人在干活呢!”
倩倩:“那怎么回事啊!”
李超:“可能是休息吧?咱们到工棚里去看看。”
他们一起朝外边走去,李超向楼后边的一个方向一指:“你看那里!民工都正在吃饭呢!”
倩倩:“都快三点了,他们才吃饭啊!真的很辛苦啊!”
当他们快走到工棚跟前时,碰到一个民工,李超问:“喂!你们今天怎么没干活啊?”
民工一边走一边回答说:“今天搞房顶的屋面现浇,两点钟才下班。这不是我们刚刚吃过饭,马上就要上工了。”
李超对那民工笑笑:“谢谢大哥啊!”
倩倩:“正好,我们抓紧时间进去吧。”
两个人又向前走去。
九
他们一前一后走进了工棚,里面有七八个民工正坐在他们的床铺上休息。看见他们两个人进来,都停止了说话,用眼睛直直地望着他们。
李超把手里的箱子放在地上,满面笑容地对大家说:“民工兄弟们,你们好!我们是来和你们交朋友的。”
一个身材高大的民工向他们走来:“又是来推销什么便宜货处理货的吧?走吧走吧!我们已经两个月都没有发工资了,口袋里一分钱都没有,没有闲功夫听你们磨牙。快走吧!别影响我们休息。”
李超笑着说:“这位大哥,你误会了。我们不是来推销处理货的,我们是免费给你们来发放东西的。”
民工冷笑了一下:“免费?现在哪里会有这么好的事情?现在该给的还不给呢?还会有白送的?我们和你们又素不相识,该不是又下什么套子让我们往里面钻吧?”
倩倩上前一步说:“这位大哥,你误会了,我们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只是想和你们认识一下,说说话聊聊天,顺便送给你们一点小礼物。”
那个民工的脸色缓和了下来,他走上前来:“这位妹子说话我相信,打开箱子吧!让我们看看到底是什么礼物?”
其他六七个民工也纷纷都围了上来,其中有两个年纪大的,还有两个年纪小的,大概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
李超弯下腰把箱子打开,拿出一把安全套发给了他们,一边发还一边解释着:“这是安全套,使用来控制计划生育的,是提高性生活质量的必需品。”
两个年纪大的人一听就把手里的东西往箱子里一扔,掉头就走:“我还以为这天上真的会掉馅饼呢?我孙子都上学了,怎么还会用着玩意儿呢!”
两个年轻人倒是很感兴趣,两个人笑着说:“”这玩意儿好!以后晚上撒尿就不用到外边去了,多来几盒。”
他们说着又从箱子里拿了两包,笑嘻嘻地回到自己的铺位上去了。还对那两个年纪大的人说:“你们俩真是傻瓜!白给的东西,不要白不要。”
一个中年模样的人认真地向李超问道:“这玩意儿 我还是第一次见过呢!过去光是听说过。可是我们每年才回家一次,这玩意儿用的上吗?”
李超:“用得上。春节探亲期间正好可以用。以免发生了意外之后,又花钱又受罪。”
中年民工问:“这一盒多少个?”
李超:“二十个。”
中年民工:“那给我来四十盒吧!”
李超不解:“大哥,你为什么要那么多?”
中年民工:“你看吧!今年我四十岁了。每年不说多,用两盒,就可以用到六十岁了。”
另一个民工骂他:“刘柱,你他妈的发神经!你老婆再过几年就绝经了,你是不是想给孙子当气球吹啊!”。
中年民工:“我孙子哪里会用这败兴东西?我是准备着万一以后发了大财当了大款,给小老婆用啊!”
那民工:“呸!怕是你家的那个坟里没有长那棵草。”
屋里一片轰笑。
李超被弄得有些尴尬起来:“你们大家别开玩笑,我们是诚心诚意的。”
倩倩一脸冷静的站在那里。
那位大个民工对李超说:“我说你是吃饱了撑的吧?你还可能不相信。要不是这位妹妹站在这里,我早就把你赶出去了。”
李超结巴着不知说什么才好:“我,我们的意思——”
那民工说:“你知道我们整天是怎么生活的吗?你知道我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吗?你知道我们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吗?你们不会知道的。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我们能及时地能拿到我们的工资。我们需要的是当我们遇到工伤时能得到按国家标准的赔偿。我们需要的是一年能多回家一次看看老婆和孩子。我们需要的是要得到我们应该得到的尊重。你们能提供给我们这些吗?要是提供不了,就不要搞这些乱七八糟的没用的事情了。你赶快把这些东西拿走吧。不要影响我们休息,等一会儿马上就要上工呢!”
听了那个民工的这番话,李超象一个爽打了的茄子一样蔫儿了,他怏怏不乐地收拾着那个箱子里的东西。
倩倩往前走了一步:“这位大哥你说的真好!其实我们并不是来专门给你们送这个的,我们是记者。”
说着,她拿出自己的记者证让那个民工看了看,她继续又说:“我们是真心想和你们交朋友的,想知道你们的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刚才你的那番话说的就很好,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我们会记住你所说的这些话、并会在我们的刊物上发表出来希望能引起社会有关方面的注意。也更希望能帮助你们解决一些问题。”
那个民工有些不好意思了:“这位妹妹,刚才我说话太粗鲁了,向这位小兄弟道个歉。你们的心意我们领了,刚才对你们的态度不好,主要是我们过去遇到那些忽悠我们的人太多了,都是拿着我们开心,弄得我们谁都不敢相信了。如果你们是真心实意地帮助我们,我们就太感谢你们了。”
倩倩:“我们会尽力我们的最大努力的。”
那民工:“那我们先谢谢你们了。”
倩倩:“不用!你们也要知道,实际上,不管是在中央还是在这个城市里。都有很多人正在为你刚才说的那些事情奔忙呢!”
那民工:“真的吗?”
倩倩:“这几年,你没有感觉到?不管是你们农村,还是在这个城市,各方面的条件比过去改变多了吗?”
那民工点头说:“你说的对,是比过去好得多了。”
十
在去往公交车站的路上,他们一起走着。
倩倩:“这次采访,我们也算是比较成功的。”
李超:“你成功了,而我却失败了。”
看着李超那个垂头丧气的样子,倩倩大笑了起来,并用手指着他说:“你怎么这么容易被打败呀!”
李超:“是啊!我怎么会一下子就被打败了呢?你能不能告诉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倩倩认真地告诉他:“关键是: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而是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和怜悯的姿态去和他们接近。因为你根本不了解他们,不懂他们的内心。不能用推心置腹的话语去感动他们,所以你失败了。“
李超:“看来,我很多方面都很不成熟,我得好好向你学习。希望你以后能多给我象今天这样的机会。“
倩倩没有回答他,她的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这时他们已经来到了公交车站,一辆公交车开了过来。
倩倩笑着问他:“你打算把这些东西还抱回编辑部啊!”
李超惶然:“那你说怎么办?”
倩倩对他说:“你自己看着办吧!”
说着,她迅速地跳上了就要关门的公交车上,车迅速地开走了。
李超抱着箱子愣在那里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