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发霉或发芽的花生不宜吃
在梅雨季节,我们常常会发现许多花生上长了一层灰绿色的霉。长了霉的花生究竟能不能吃呢?一般来说,长了霉的花生不宜吃。
为什么不宜吃呢?
我们看到的霉,就是霉菌在花生上大量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由于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正是霉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很容易被霉菌侵染。而霉菌为了生长繁殖,就要大量消耗花生所含有的有机物质,因此,发了霉的花生从它的营养和食用价值来讲,比正常的花生要低得多。另外,有些霉菌还会分泌出有毒的代谢物,如果被这种有毒的菌种感染,也就会污染上毒素。
![]() |
目前发现,有许多霉菌能产生有毒物质——霉菌毒素。世界上现在研究最多的是黄曲霉毒素。它是黄曲霉的代谢产物。黄曲霉在温度为30〜38℃、相对湿度为85%时,就会在花生上大量繁殖,其中,有的菌株就会产生这种毒素。黄曲霉毒素对绝大多数动物表现出很强的急性毒性,而且具有明显的致癌作用。对于人畜的健康威胁很大。1960年英国英格兰南部及东部地区有十万只火鸡吃了发霉花生粉后,很快都死了。后来,从这些发了霉的花生粉中分离出一支霉菌,就是黄曲霉,正是它产生的黄曲霉毒素造成了十万只火鸡的死亡。后来,有人用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喂养猴子,发现可以诱发肝癌。也有人调査过非洲某些地区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很高,这与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发霉的花生有关。
据国外调査,许多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种子及其制品上,都有可能污染黄曲霉毒素,而其中花生及其制品含黄曲霉毒素的比例最大,含量也最高。因此,发了霉的花生很可能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如果食用,就会直接危害人的健康。
同样,花生发了芽以后,它的营养成分会迅速降低3同时,发芽过程中水分含量增高,更易引起霉菌的污染。
为了防止花生发霉和发芽,我们收获花生要及时将它们干燥到安全水分以下。贮藏在干燥冷凉的地方,避免霉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