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政治与“习惯性流产”

火烧 2015-11-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政治与习惯性流产的隐喻,分析政治的本质与社会问题,强调民主政治发展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的重要性,呼吁政治改革与全民参与。

  政治与“习惯性流产”

  作者:刘宇辉

  2012年11月25日

 

  (一)

  有人说:“政治与我无关。”有人说:“搞政治是当官的事。”有人说:“政治是玩弄权术。”还有人说:“谈政治会引火烧身。”病了!病了!整个社会都病了!不闻不问不管“政治”,不让整个国家及社会在各个方面出现“习惯性流产”才怪呢。

  在自然界中,生孩子是女人的天职,也是最神圣的事情。一代歌后梅艳芳宁愿牺牲于癌症,也不拿掉子宫去做一个没有生育希望的女人。其他上千万有习惯性流产的女人则不惜重金,与病魔抗争,力求生出健康宝宝。怀上,又流掉,对于女人及家人来说是多么残酷的事情。要治好习惯性流产,先要明白什么是习惯性流产,它是如何引起的,应该如何对症下药,这是医生、患者和家人都能达成积极治疗共识的理念。

  那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政治的习惯性流产,政治的习惯性流产是如何引起的,又应该如何对症下药呢?

  (二)

  中国古代以来,“政”一般表示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则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实现安定的状态等。《尚书·毕命》有“道洽政治,泽润生民”:治国之道正确了,政治就能治理得好;恩泽散播开来,民众就能安居乐业。《周礼·地官·遂人》有“掌其政治禁令”。

  看国内外几千年的发展,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剥削阶级和私有制主体经济之下,政治模式一直是少数人管理多数人,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说:“政治的后台老板总是金钱。”但人权、民主、自由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多数人的政治思想觉悟及政治诉求在逐步提高,阶级剥削逐渐减轻,公有制经济成分越来越大,政治可能出现社会全民的自我管理。

  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而马克思主义揭示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利为核心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还指出把管理众人的事变成实现大多数人参与治理的政治就在拥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并实现共产主义。只有被统治阶级不断地反对统治阶级的不合理统治,才能在斗争中取得阶段性的和谐,大多数人对阶级剥削不懈努力地反抗并进行暴力革命必然导致剥削阶级逐步减少并最终被消灭。

  (三)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日成立了!”“人民万岁!”毛泽东的声音接二连三地从北京传向世界,全世界的人心在震撼,全世界人民激情澎湃,世界命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毛泽东那一代革命家白手起家,领导中国人民实施游击战,以弱胜强,取得反帝、反封建、反官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把世界霸权主义的武力战争成功地阻止在三八线外。毛泽东那一代革命家继续领导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热火朝天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不但把一穷二白的战后国家建设成为进入世界前六的工业强国、世界前三的军事强国,还把“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四大革命形式及“言论、通信、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信仰”九大自由写进“七五”宪法。毛泽东那一代革命家还坚定不移地支持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的运动,支持第三世界人民的各种正义斗争。战争暂时被终止,全世界人民看到全民民主、民生的希望,文化革命的力量让世界向和谐社会迈出了第一步。

  斯威夫特说过:“我相信在政治中有这样一条神圣的‘马雅维里’定律:‘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另一部分人就要作出牺牲’”。在阶级社会中作出牺牲的自然是被剥削阶级,而在消灭剥削阶级的新中国面临最大牺牲的就是在政的各级官员和知识分子,需要他们抗拒大环境下资产阶级的诱惑,需要他们的无私胸怀,需要他们接受人民的监督和贫下中农再教育,才能让他们的公众权力及知识在真正意思上做到团结人民并为人民服务。一旦执政者不再作出牺牲,那人民就得作出牺牲。一旦执政者不为公,那他必然会为私,新的剥削阶级会再生,人民会再受二茬罪,就再临人民政权被颠覆的危险。

  历朝历代,一个王朝接替一个王朝,只是私有制的专政体制在习惯性流产。毛泽东说:“但愿我们能考出好成绩,不要退回来,我们不做李自成。”主席认识到社会需要良性发展不能再陷入恶性循环,除了在经济基础上实行公有制外,还离不开政治上普及的全民文化革命和全民民主。要打破阶级社会政权的循环更替规律,需要提倡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需要社会主动更换新鲜血液,需要全民参与监督管理并进行动态纠错,绝对不能让在公众权力位置上的人再堕落为剥削阶级。对于初步建设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突破马克思的暴力革命,坚持公有制经济和无产阶级文化革命,是他预防政治流产的两剂良药。

  1940年毛泽东对陈嘉庚是这样描绘未来的新中国的:“一没贪官污吏;二没土豪劣绅;三没赌博;四没娼妓;五没小老婆;六没叫化子;七没结党营私之徒;八没萎靡不振之气;九没人吃摩擦饭;十没人发国难财。”新中国的成立后,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断加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且做到了其十之八九。尤其是废除娼妓制及一夫多妻制,中国妇女完全解放出来,扬眉吐气,跟男人平等工作撑起了新中国的半边天。有网友总结毛泽东时代证明了:“一个不为利润的文化、一个普通劳动者成为主角的文化是可能的”;“一个不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一个学费低廉的教育是可能的”;“一个不以赢利为目的、为最广大劳苦大众服务的、廉价的医疗保障体系是可能的”;“一个不用担心失业和竞争的社会、一个普通人有安全感的社会是可能的”;“一个人不再是商品的社会、一个每个人的生活都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是可能的”;“一个每个人都是哲学家的社会、一个每个人都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界的社会是可能的”。

  当年毛主席“我的一张大字报”直指公众权力位置上的“走资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并如火如荼地燃烧到海内外。这当然会让那些真正需要被批斗的对象害怕并转移视线,他们利用人们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掀起群众斗群众。毛主席看到内乱发生,于是果断地中止大运动,但已经在全国人民及世界人民心里种下了文化革命的种子。主席逝世后,各个国家都在研究毛泽东思想及其著作,研究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但中国出现怪异现象“去毛化”,从否定文化大革命开始,一茬接一茬的从政者,开始少提毛主席,不提毛主席,甚至到否定毛主席。近三十年,从政者不少人忘记了毛主席;人民却想起了毛主席,而且是越来越想念。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之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近二十年,各种乱象从生,人们才开始反思:“私有化的改革是对吗?”有人抱怨:“钱是挣了,但都变成了纸。” “肉是吃得多了,但年纪轻轻就得了高血脂。” “房子是漂亮了,但没有钱住不进。” “性开放了,老婆变成妓女了。” “只认钞票不认人,没有信任和亲情了。”……经济上唯利是图,政治上官僚与新生资本相结合,整个社会黄赌毒泛滥,人们终于发觉,社会主义私有化改革让新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流产了。

  (四)

  在文学上能久盛不衰的是揭露黑暗、反抗腐败的名著,在历史上能得到推崇的是推进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历史人物及事件。文学和历史的主人就是人民大众,他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基础作用是至高无上的,他们的政治权力是与生俱来的,是他们集体的力量获得物质的不断进步与富足,是他们集体的力量打破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体制,才走到今天。相信毛泽东著作会如新华字典、英语字典等一样成为人们必备的工具书。人人学做毛泽东,天下恶鬼都不怕!如果毛泽东思想及方法只被少数人学习或掌握,就会出现被少数人利用,社会政治不会得到有力改善,仍旧在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框里打转转。走私大犯赖昌星熟练运用毛主席语录里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到处搜集资料,让他的“红楼”包罗万象,或用钱,或用色,或用物,或用欲,攻克一个个高官的爱好和政治堡垒,最后取得集体腐败的辉煌成果,这种事还能让他们继续吗?社会主义政治及经济基础能让这些腐败分子不断强奸并被整流产吗?

  有关政治的习惯性流产的病因及诊治方法还有待人们继续研究探讨,毛主席曾经给中国人民指出的道路是很光明的。新时代新情况,中国需要新发展,相信中国人群策群力会想出好办法。这个办法一定不是继续私有化,也不是把给予人民的民主权利收回去。这个办法绝对不会违背大多数人的意愿,也不会容许公众权力位置上的人以权谋私。这个办法更不会是纵容人性的罪恶的一方面,把社会的大多数人用隐性的手段消灭。政治应该这样孕育并成长:政治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力,如同吃饭穿衣一般普通;既没有人为它紧张,也没有人觉得它松懈;它能让社会充满公平正义,能让人类实现良好梦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