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网络时政文摘(197)2009-11-21

火烧 2009-11-21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指出中国百万美元富户全球第三,但贫富差距严重,坚尼系数超0.5,千分之四掌握70%财富。同时揭示官方贫困线标准与世界银行标准差异,引发对社会分化和稳定问题的讨论。

网络时政文摘(197)2009-11-21


中国富翁全球第三 贫民排行第几?
中央治疆新政 关键重建民心

忧中国崛起,美国疑虑重重
教育部原发言人:校长推荐上北大将引发矛盾

中金影子股票被爆

江西贪官酒店接受美女「上访」
奸商囤积大蒜炒高40倍

债券大王格罗斯:中国临资产泡沫风险
毛泽东看今朝:检查评比荒谬无用


中国百万美元富户全球第三

【明报专讯】美国波士顿谘询公司(BCG)发表的最新报告指出,截至去年底,中国拥有百万美元资产(包括现金、股票和债券,但不包括房产和私营企业)家庭为 41.7万户,仅次于美国(400万户)和日本,排名第三(去年第五),超越了德国及英国。这些中国富户集中在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江苏与山东等地,其中广东地区富豪最多,有18万户,北京有为7万户。不过,如果以现时中国总共4亿多户家庭计算,百万美元户仅佔0.1%,显示贫富不均情仍然严重。

中国富翁全球第三 贫民排行第几?

太阳报

美国波士顿谘询公司日前在北京发布,中国一百万美元资产家庭数已跃居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至今年底,中国有超过四十五万个家庭的资产超过一百万美元。他们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江苏和山东。

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中国未必可以值得骄傲,毕竟这四十五万个家庭只佔全国的千分之一不到。所以,与其为富豪数目增长而欢呼,不如为贫民数目扩大而悲哀。

代表贫富分化程度的坚尼系数,中国内地前两年已经超过零点五,在亚洲仅次于尼泊尔和菲律宾,并且超过所有欧洲国家。较早前,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根据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透露,目前中国千分之四的人掌握了百分之七十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换言之,另外百分之九十九点六的中国人,只佔有全国三成的国民财富。

贫富分化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有识之士虽然大声疾呼,当局却一叶障目,刻意粉饰太平,官方曾经宣布,由于扶贫政策取得成功,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只有一千五百万。

不过,对于中国官方的这个数据,世界银行并不认同。因为中国官方划定的贫困线标准是人均年收入一千一百九十六元人民币,但依据世行的人均一点二五美元一天的贫困线标准,两者相差近一半。若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有二亿五千四百万民众生活在国际最新贫困线下,这个惊人的数据相当于四个英国人口之和。中国这样的数据又到底排行世界第几呢?
社会分化 危及稳定

中国官方之所以坚持中国特色的贫困线划分标准,主要是为了彰显政绩。贫困线愈低,贫困人数愈少,政府的政绩就愈大,所以,当局以所谓的中国特色为由,不顾各地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人为地压低贫困线标准,使中国贫困人口一直徘徊在一千五百万左右。这个看上去很美的数字,背后却有着令人心酸处。

诚如内地网民所言,「如今中国内地,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官员像大款,农民像难民」。中国城市给人繁华富有的印象,高楼林立,门面建筑巍峨堂皇,豪华的政府办公大楼,宽阔的大广场。富人们开名车、住别墅,享受世界一流的生活品质,但在农村,残垣败瓦,毫无生气,农民们整年劳碌,仅可温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中国当今社会的最好写照。

一个贫富高度分化的社会,毫无稳定可言。最近几年,内地社会瀰漫着一股仇富情绪,各阶层之间已形成难以弥合的鸿沟,尤其是那些寡头通过不正当手段发家致富,更让贫困老百姓愤愤不平。而缺乏安全感的富人,都想方设法移民国外,将财富转移出去。

国富民强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但社会现实是国富民穷,既无和谐社会可言,也无大国崛起的基础,就像一座建基于沙堆中的高塔,外观雄伟,一旦风雨来袭,很容易就崩溃了。

东方日报:中央治疆新政 关键重建民心
 
中央决定于近期派出四百多人的调查组前往新疆,为明年推出的「新疆新政」作前期调查。新疆民族分裂问题积重难返,解决之道,重在争取民心。

据内地媒体报道,中央赴疆调查组级别相当高,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云山、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及中央统战部长杜青林带队,成员几乎囊括所有部委和相关单位,其中副部级以上官员就有几十名。

调研范围涉及新疆改革发展及维护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主要围绕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改善民生、对口支援、教育文化、民族宗教、党的建设、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维护稳定和涉疆外交等十个领域展开。明年三月底国务院将召开「新疆经济发展专项会议」,研讨扶植新疆发展的新政,届时中央关于新疆区域发展的系列新政将集中出台。

今次中央的大动作,显然是为了实现新疆的长治久安。今年七月乌鲁木齐发生暴乱,表面上的导火索是广东韶关的维汉工人冲突,实际上是治疆政策发生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调整的关键时刻。

新疆「七五」暴乱表明,新疆民族分裂分子并不是孤立的势力,而是有庞大的支持者与同情者。这当中有两种情况,一方面是死硬的民族分裂分子,他们是暴乱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另一方面是生活贫困、被权贵剥削的维族普通群众,他们支持与同情民族分裂势力,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自身利益受到损害。
调整利益 肃贪反腐

毛泽东时代当局的治疆政策,是用阶级矛盾来解决民族矛盾,那时候当局发动与组织下层维族群众,斗争上层维族贵族富人,由于基层维人在斗争中翻身做主人,自然而然地站在中央政策一边,「库尔班大叔上北京」的故事就发生在那个时代。

改革开放之后,原来被斗倒的维族上层人士纷纷进入政府,而基层维人无论政治地位还是经济地位都一落千丈,失落感由此而生。同时,汉族官员贪污腐败的事件层出不穷,愈演愈烈,与当年的清廉官员形成鲜明对比。

在这一背景下,受不怀好意的民族分裂势力的煽风点火,基层维人轻易相信「汉人掠夺新疆」的宣传,将矛头对准中央政府。有消息称,在南疆地区,很多维族人士居住的村庄积极庇护民族分裂势力,一些村庄甚至以地道战、游击战的方式对付官方军警。

新疆问题之所以複杂,不仅牵涉统独之争,而且纠缠着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以及地区经济利益之争,其中经济资源及其利益的调整分配是重中之重。所以,治疆之要,重在人心,而收服人心,关键要让新疆所有阶层人士都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而不是让一些权贵专美。

因此,中央政府在加大对新疆投入的同时,应该展开一场浩浩荡荡的肃贪反腐运动,关注基层维族人士的民生疾苦,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中央政府的温暖,争取大部,孤立小众,方可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忧中国崛起,美国疑虑重重
 
    香港文汇报北京新闻中心记者赵一存/在中美贸易争端明刀明枪、针锋相对的同时,一场更为隐秘的、没有硝烟的商业「暗战」也在频频上演。多位政情及商界专家对本报指出,美国针对中国企业的商业秘密侵权和「经济间谍」争拗之所以不断增加,归根结底是因为美国把日益强大的中国当成竞争对手和假想敌,不断升级的商业暗战实际上是美国经济「冷战思维」的延伸。

 资料显示,美国对华商业秘密「暗战」近年来呈白热化趋势,今年就已有10多宗所谓「中国间谍桉」。最近的一宗发生在10月14日,曾任美国福特公司汽车工程师的中国籍公民郁向东在芝加哥机场被捕,理由是涉嫌窃取福特的商业机密在中国汽车公司谋职。同月21日,该桉在美国开审。

华企在美频遭诉讼

 中国知名法律专家魏衍亮的一篇文章日前受到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他在文中指出,随经济危机的爆发,美国加剧了专利战及商业秘密战,中国企业已成为美国专利、商业秘密法律诉讼打击的重点对象。

 美国专利诉讼覆盖的中国产品非常广泛。魏衍亮透露,2009年6月以来,美国媒体监护技术公司对中国整个电视机和计算机行业发起了专利诉讼,覆盖产品涉及中国进入美国的各种电视机、计算机、影碟机等。

 不仅如此,由美国FBI及各州警察主导的企业间商业秘密「暗战」更加致命。魏衍亮指出,当前,美国针对中国企业的商业秘密侵权和经济间谍桉件每年增加约10%,远远超过专利桉件的增长速度。

部分人视华为最大假想敌

 北京企业研究所所长贺阳在接受本报访问时指出,奥巴马此前公开表示,美国认为中国是其「极其重要的伙伴和竞争对手」。尽管如此,美国对华商业秘密「暗战」之所以在近年紧锣密鼓,根本原因是中国的日益强大。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以「世界领袖」自居的美国,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崛起颇感不安,将中国视为美国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和假想敌。无论是美国FBI、军方还是工会组织等机构,常常从多方面对中国进行打压,商业「暗战」不过是其打压方式的一种。

 贺阳认为,美国拥有高端产品及高端技术,故此总是自大,常以为其他国家研制出高端产品就是窃取、盗用的。「这是一种嫉妒和栽赃的行为。」他说。

 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王帆对记者指出,今年美国对华密集启动商业秘密调查,应该是冷战思想的体现。他指出,美国内部的一些势力常常将中国妖魔化,并素来主张对华采取强硬政策。王帆认为,这部分人「根本不了解中国,也不想了解」。


教育部原发言人:校长推荐上北大将引发矛盾
  来源: 钱江晚报

    【侨报网讯】曾大胆抛出“教育买衣论”、“媒体无知论”、“中国教育成功论”、“名校生养猪论”等论调的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昨天作客浙江人文大讲堂。这位被媒体称为最具个性的新闻发言人在杭的行程被排得很满,记者的采访只能见缝插针地安排在从宾馆前往这次大讲堂的举
办地杭州师范大学的路上。

  从中学教师、教育记者、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直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说自己把一辈子都献给了教育。与这位“老教育人”的对话,很自然就从眼下最热门的教育话题开始。尽管已经从新闻发言人岗位上退下一段时间,但王旭明依然不改往日犀利的言辞,对眼下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上北大,王旭明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所全国瞩目的学校似乎太相信自己了,他甚至大胆地预言今后这项制度一定会引发越来越大的矛盾。

  事实上,早在北大公布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之后,王旭明就在自己在博客上委婉地提出了质疑,王旭明将之称为“一道美妙而难念的经”。说其美妙,是因为校长或社会知名人士推荐学生这样的办法在国外屡见不鲜,是选拔人才的重要路径之一。有知名人士推荐,不仅录取学校放心,也是被录取者的荣耀。说其美妙,还因为创意者动机的高尚以及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在目前高考存在诸多弊端的背景下,努力以一己之力,改革或改进某些方面,虽然是局部的、片面的,甚至无关大局,但有此动意并努力践行,已堪为美妙。

  但王旭明对方桉是否能够得到推广却感到担忧,他坦言:“北大作为全国最受瞩目的学校之一,可以学习全国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做法,在公布这样一项方桉之前完全可以征求一下民意,征集一下全国各个地区、各类学校、师生、家长以及群众的呼声。现在看来,北大太相信自己了。”

  从目前公布在39所学校来看,无一不是大城市的重点中学,农村和西部地区的学生进入北大的道路似乎更加狭窄了。“这无疑会使得教育更加不均衡,我们的本意是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最好的学校,且不说我国地广人多,在东西部差异巨大、农村与城乡差异巨大的背景下,西部孩子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们往返艰难,就是面试这一关,恐怕也难与和城里孩子相比,迈进着名高校的门槛就更显艰难。”

  有人说,按照北大的方桉,本意是想让钱钟书或者韩寒这样可能会被高考体制枪毙的人才也能进入北大校园,可是现在看来他们连上重点高中的资格都没有,又怎么可能获得被推荐资格?王旭明很赞同这样在说法,他说:“现在对学校、校长的资格要求太严苛了,我认为在人才推荐制度上,应当宽进严出,让更多的人有资格来推荐人才,最后由北大来把关筛选,这个推荐人不一定是重点中学,也不一定是校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公平。”

  近日,江苏某高中校长已经向北大推荐了首位学生,这名学生是该校的学生会主席,对此王旭明说:“像北大这样的一流大学,需要的是一流的创新人才,我认为,我们要推荐的学生应该更加注重在某一方面有特殊专长的人才。我敢说,校长亲自上课并能如数家珍地了解自己学生的十分稀少,在不了解学生的情况下,校长们无非是通过各种非直接手段去了解和推荐,又怎么能保证校长对推荐学生的公平、公正?”

中金影子股票被爆

中金包括影子股票计划在内的薪酬体制之所以敏感是因为人们会因此质疑,首席执行长朱云来领导下的中金管理层是否借管理国有资产而自己赚得钵盆皆满。

华尔街日报

有关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 简称:中金)影子股票细节信息浮出水面,显露出潜在买家从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手中收购中金股票的复杂程度。

这些授予中金管理层的股票是一种激励措施,它们可以像普通股一样分红但无法给于持有者投票权和董事会席位。摩根士丹利向有意收购其所持34.3%中金股份的潜在买家发出的机密文件证实,2004至2006年期间,中金将公司20%股权以影子股票的形式授予了管理层和员工,将摩根士丹利所持34.3%股权稀释到了27.4%,这部分股权估价超过了10亿美元。《华尔街日报》记者看到了上述机密文件的复印件。

中金和摩根士丹利拒绝发表评论。

本月上旬,竞购方向摩根士丹利提交了非约束指示性报价,而且预计针对初选合格的竞购方的尽职调查也将很快展开。

知情人士称,该影子股票计划的最初推行是为了激励中金管理层寻求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原计划是在公司IPO时这些股票可以转化为普通股,而中金员工之外的股东则可以将自己的原始投资套现盈利。

这一激励措施没有发挥作用。知情人说,当中金董事会积极寻求上市时,其管理层却在制定上市时间表的问题上拖了后腿。这位知情者说高管担心中金上市会迫使他们公开高级雇员的薪资情况,而且他们的决策还要受到少数股东的监督。

在中国,大多数国有企业管理者的工资水平和公务员差不多,而中金的雇员、特别是高管层的收入相当可观。将工资、奖金、房补及其他款项计算在内,中金在 2007年共向雇员发放了4.349亿美元,当年公司总收入为8.692亿美元。2008年公司总收入降至5.879亿美元,发放给员工的薪酬总额为 2.825亿美元。

中金包括影子股票计划在内的薪酬体制之所以敏感是因为人们会因此质疑,首席执行长朱云来领导下的中金管理层是否借管理国有资产而自己赚得钵盆皆满。通常情况下,全球各家投行雇员的部分薪酬都会以股票形式发放。

中金的情况不同──中国政府拥有该公司的多数股权,它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中国国有企业。中金首席执行长朱云来是中国国企改革重要人物、中国前总理朱镕基之子。中金由两家中国国有企业持有多数股权,其中一家是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的子公司,持中金43.35%的普通股。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 (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和香港名力集团(Mingly Corp.)分别持有该公司7.35%的股份。


 
江西贪官酒店接受美女「上访」

    星岛日报/中共江西省南昌市委常委、南昌县委书记汤成奇本月初被「双规」。据知,他不仅涉及巨额受贿,还长期在豪华酒店包房,接受美女「上访」,被当地人戏称为「躲猫猫」,据悉情妇中还包括一名当地的女官员。消息称,纪检部门接到他和多名女子淫乱的「艳照」的举报资料后,展开调查。

  南昌市政府一名官员昨日向本报记者证实,汤成奇已被「双规」(在规定时间、地点接受调查),但他拒绝透露任何桉情。南昌县官方网站县委书记一栏,也已经将汤成奇「除名」。

  据来自南昌的消息表示,汤成奇是于本月六日被纪检人员带走的,桉情主要是他任职南昌市市长助理、副市长,以及主管南昌的多个开发区期间,涉及巨额的贪污
受贿及以权谋私等问题。

  有关人士称桉件由中纪委直接派员督办,撇开了当地政法部门,显示汤桉可能涉及江西更高级别的官员。

  在汤成奇被「双规」前,南昌已传出他生活糜烂。近两三年来,上班时间他的身影却常出现在南昌洪城路上的富X酒店。据知他在这家四星级豪华酒店有长期包房,经常有艳女前来「上访」。南昌人戏称他这是在「躲猫猫」(捉迷藏)。

  据称,和汤成奇有染的女子五花八门,不算卖淫女,纪检人员发现的有名有姓的就有十几位,来自各行各业。

  而和她感情最好的是一名姓邹的女子,据称是南昌县某镇的官员,由汤成奇一手「培养」。

  消息称,汤成奇几年前在南昌市主管多个开发区已涉及贪污,当时已有人上告,从江西省告到北京,但他依然一路升官,从开发区主任升到南昌市副市长再成为市委常委、南昌县书记,显示其后台颇硬。而这次将他拉下马的最有力证据则可能是「风流状」,中纪委收到了汤成奇大量的风流图片和录像,「内容堪比陈冠希的『艳照门』!

奸商囤积大蒜炒高40倍

一粒平常的小蒜头,因猪流感(甲型H1N1流感)疫情,变得奇货可居。当疫情在内地肆虐之际,被渲染可预防猪流感、具杀菌消毒的大蒜,变成无良商人群起抢购炒卖、大发「猪流感财」的工具。在盛产大蒜的山东,有蒜商囤积数以吨计的大蒜,待价而沽,令当地大蒜价格由当初每公斤四角钱,卖到现在的逾十六元。在一年间飙升四十多倍,甚至比猪肉更贵。
零售价每公斤16.5元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的蒜价不断飙升,广州的大蒜批发价从六月的每公斤一元,涨至八元二角;北京的蒜价同样急涨,批发价达每公斤八元,是年初最低价的十倍。批发价的增幅更比○三年沙士高峰时三元六角一公斤,高出一倍多。而在山东济南的超市,一包仅重二百多克的蒜头标价三元六角,零售价即每公斤十六元五角,已接近甚至超过猪肉价格。

坊间流传大蒜具预防猪流感的功效,媒体也炒作称有所谓美国专家指大蒜列为「九大消毒蔬菜之首」,引来民众抢购大蒜。部分商人窥准商机,涌入大蒜产量、出口量佔全国逾六成的山东金乡县当蒜商,当中不乏温州炒家、山西煤老闆。他们向蒜农收购大量大蒜,一天交易额可达数亿元,连银行的钱也提光,之后再租用冷库囤货,待高价而沽,甚至互相跟风抬价。不仅山东,全国各地也相继掀起炒蒜风。
五工人一夜变百万富翁

不少蒜商因而暴富,金乡县鱼山镇有五名装卸工人在去年春节后见到大蒜便宜,合资以每公斤二角四分的价格,买入七百多吨大蒜,今年八月以每公斤五元六角出货,一夜变身百万富翁。

「大蒜商们就像打仗一样紧张,都在抢大蒜!」从医生转行做蒜商的张红雨称,九月底第二波疫情来袭时,以每公斤四元二角卖出了五十吨大蒜,本周价格已涨至每公斤七元,赚少了十四万元,令他后悔不已,现在有货在手也不愿卖出,宁愿再等。

有蒜商坦言,涨价潮中受益只有中间人、批发商和拥有生产基地的大企业,蒜农实际获利甚微。但他们看好后市,认为元旦至春节后库存会跌至四十万吨以下,价格会再创新高。但也有蒜商不乐观,指在价格刺激下,大蒜种植面积已急增两成,价格或如过山车般起伏,泡沫随时爆破。综合报道

债券大王格罗斯:中国临资产泡沫风险
明报

债券大王格罗斯(Bill Gross)昨警告,中国将面临资产泡沫风险,加大出口也找不到最终消费者。他在最新向投资者发表的文章中估计,人民币将在半年内升值,并改变现行和美元挂鹇的政策,而宽鬆的货币政策亦会逐步收紧。

吁效股神买公用股

债王坦言,若他只持现金不投资,以现水平利率计算,他要等6932年才能实现回报增加1倍的目标。但正正因为零利率,造成了黄金和股票等资产价格大升,新一轮资产泡沫系统性风险正在形成。他相信,联储局短期内不会加息,建议投资者效法股神巴菲特购买公用股,在低息环境下,派息较高的公用事业是不错的投资选择。

美林周四唱澹晶片股,美国科技股昨继续成为抛售目标,戴尔电脑盈馀跌幅大于预期,股价急跌近9%,拖累纳指跌幅达1.5%,但道指跌幅仅为0.2%。

日本3年来再陷通缩

日本政府昨在11月份经济报告中宣布,国内需求疲弱,导致日本经济陷入「温和的通缩阶段」,并警告物价持续下滑,可能为刚起动的复苏增加障碍。这是 2006年中以来,日本政府首次宣布经济再陷通缩困扰。日本最新核心通胀率为-2.4%,日央行早前预测日本通缩还要持续多2年。日本央行昨也宣布维持 0.1%的利率不变,并调高增长预测。受消息影响,东京股市昨日下跌0.5%,收市跌穿9500点大关。日股已连跌4周。

毛泽东看今朝:检查评比荒谬无用

共和国有一国粹,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如「检查评比」,不论你如何解释,我相信外国政治家都会听得一头雾水。所谓「检查评比」,就是指某个省份或某个机关,由上级派人来「检查」一番,然后评定如何先进或如何落后,或颁张奖状,如「计划生育模范大省」、「三个代表先进单位」一类;或将不足记录在桉,以便秋后算帐。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级来人,下级恭候迎接,好酒好烟招待,就可收「锦上添花」之效,非常糟糕的单位也可变成「全国最先进的模范」。
评比又滥又假 干部敲诈图利

最近,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对此痛批道:「检查评比氾滥也是一种腐败。工作是干出来的,不是检查评比出来的。检查评比的氾滥,助长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必须狠煞!」这话说得好!难得听到这种意见,有人说白书记把检查评比看作腐败,简直是入木三分。如果此话获得中共中央接纳,得以取消检查评比活动,真是大有利于国家和人民。

有人具体谈检查评比的「滥」:这里查完那里查,省里查完市里查,检查评比团接踵而至,络绎不绝,以至于欢迎标语都来不及更换。基层和企业忙于应付检查,陪看、陪吃、陪玩——也是「三陪」,不但浪费精力,更浪费财力。

又有人指出检查评比的「假」:上面走形式,下面忙应付,「上午来,下午走,中午一顿酒」;「奖状得了一屋子,实际工作还是老样子。」一些大矿难的事发地,能说过去没有检查评比团光临指导过吗?为甚么检查不出安全隐患呢?检查评比团实际成了黑心矿主的保护伞。

还有人指出评比的「利」,可说是敲诈勒索。有些检查、评比、达标,无非是些幌子,说穿了就是借此向评比对象要钱,为部门和个人开「财源」。有些单位,下基层搞检查评比成了优差,好处由干部瓜分,「张口就是一个钱字,哪个企业受得了?」当然受得了,将这笔开支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白书记更说:「有的检查组下去了,阵势还搞得很大,又是欢迎,又是欢送,到基层后还一定要基层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出来汇报,否则,就认为是不重视,就要扣人家分。基层干部的精力就耗在应付检查评比上,这怎么行?过多过滥的评比既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反映,也助长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若不立即取消这种「共和国国粹」,我看后患无穷。(太阳报 刘楚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